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篇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64
颗粒名称:
第一篇 建置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4
页码:
65-98
摘要:
本篇介绍了莆田县的境域、隶属沿革、行政区划以及各历史时期的区划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该地区乡镇的概况。
关键词: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莆田县
内容
莆田自置县后,先后析置清源县(仙游县)、兴化县(后撤)、城厢区、涵江区,境域多次变动。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隶属关系以及县以下的行政建置和区划屡有变更。
第一章 境域
莆田县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莆田市的东部;地处东经118°49′至119°39′,北纬24°59′至25°46′。西至常太镇藩头尾山西南麓,东至南日乡东月屿,南至湄洲镇乌丘屿下屿,北至大洋乡科坪村北部。
县境从东到南有兴化、平海、湄洲三个海湾,隔海同台湾省淡水港相对;东北与福清县相邻;北与永泰县接壤;西与仙游县毗连;西南隔湄洲湾与惠安县相望;中部以江口、梧塘、西天尾、常太、华亭、渠桥、黄石7镇环绕城厢区和涵江区。全境面积1839.5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5%。
莆田于南朝陈废帝光大二年(568)置县,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其间辖境多有变动。
自置县至唐圣历元年(698),为莆田县历史上幅员最大时期。是时,仙游未置县,其地大部分属莆田县。后归福清县辖的光贤、安香、苏田3里地当时亦属莆田县(三地唐末隶文秀乡)。县境东北面的大洋、张洋一带地方,当时属长乐县(福清置县后,属福清县,称清源里)。
唐圣历二年(699),以莆田县西部析置清源县(天宝元年改称仙游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析莆田、仙游、福清、永泰四县计十四个里(其中包括今莆田县的大洋、庄边、新县、白沙地)置兴化县。县境东北,原以蒜岭与福清县交界,宋嘉祐祐年间(1056~1063),县界移至今江口桥寨仔屿。蒜岭以南、江口桥以北的文秀乡(今福清县新厝乡一带),划归福清县。从此至明正统十二年(1447),为莆田县历史上幅员最小时期。
明正统十三年(1448),撤兴化县,以其东部的六个里合并为广业里(即今大洋、庄边、新县、白沙地)划归莆田县。自此至1983年,莆田陆域,未曾变动。
南日岛,宋、元时属莆田县崇福乡,明、清时属六区奉谷里。清末,以中部燕山岩为界,岛东北占全岛十分之七地属福清县,岛西南占全岛十分之三地属莆田县。民国3年全岛划归平潭县。民国16年南日岛设岛务局,直属福建省。民国22年撤销岛务局,全岛划归福清县。旋置特种区,直属省政府。民国29年撤销特种区,划归莆田县设第七区。
湄洲岛,宋、元、明、清时属莆田县新安里。民国时一度直属福建省岛务局管辖,民国22年(1933)归莆田县。
198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莆田市。1984年6月莆田县析出城厢镇及城郊公社设置城厢区;析出涵江镇及涵江公社设置涵江区,两区直属莆田市管辖。
第二章 隶属
莆田古称蒲田,别称莆中、莆阳。立县名莆田。莆为蒲之初文,早期古籍蒲字皆作莆。
第一节 置县前隶属沿革
莆田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22~前771年)属七闽之地。春秋到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为越国领地。秦时(公元前221~前207)属闽中郡。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封勾践后裔无诸为闽越王,领闽中地,莆田为其属地。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莆田地属东越。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莆田地属会稽郡。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设置冶县,县治在今福州,隶会稽郡,莆田地属冶县。顺帝永和六年(141),在冶县故地增设南部都尉,莆地属之。东汉献帝建安初年,在南部都尉下设侯官、南平、汉兴、建安、建平五县,莆田地属侯官县。
三国时期,莆田属吴国。景帝永安三年(260),撤南部都尉改置建安郡,郡治在建安(今建瓯县),领东安、昭武、侯官等九县,莆田地属建安郡侯官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二郡。莆田地属晋安郡侯官县。元康元年(291),从荆、扬两州分出十郡,设江州,莆田地属江州晋安郡晋安县。
南朝,宋至齐(420~501),莆田地属江州晋安郡晋安县。梁天监元年(510),析晋安郡置南安郡,莆田地属江州南安郡。梁普通六年(525),扬州分出五郡,设东扬州,莆田地属东扬州南安郡。陈永定元年(557),升晋安郡为闽州(州治在今福州),领晋安、建安、南安三郡。莆田地属闽州南安郡。陈光大元年(567),改闽州为丰州(州治仍在今福州),莆田地属丰州南安郡。
第二节 置县后至清末隶属沿革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析南安郡东部地置莆田县,县治在延陵里,不久撤销,地还属南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改丰州为泉州(州治仍在今福州),复置莆田县属之。翌年,改泉州为闽州,大业三年(607),废州,改闽州为建安郡,领闽县、建安、南安、尤溪四县,撤销莆田县建制,地还归南安县。大业十二年(616),陈迈领泉南兵马镇莆田,唐武德二年(619),陈自任莆田县令。
唐武德五年(622),平定闽中地,析南安县另置丰州(今泉州),复置莆田县,属丰州,圣历二年(699),改丰州为武荣州(州治在今泉州),析莆田西部地置清源县(后改名仙游县),莆田、清源两县同属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名泉州;天宝元年(742),又改名清源郡,隶江南东道,不久,改名长乐郡,莆田县的隶属不变。
后唐长兴四年(933),王审知次子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莆田县属之。五代闽永隆五年(943),延钧弟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殷,莆田县为其所属。南唐灭闽后,泉州、漳州先后在留从效,陈洪进割据之下,莆田县属泉州。
后汉乾祐二年(949),泉州改称清源军,莆田县属清源军。
宋乾德二年(964),改清源军为平海军,莆田县属之。太平兴国四年(979),析莆田、仙游、永泰、福清四县所辖的十四个里,设置兴化县,县治设在游洋。同时建太平军以领之。军治在兴化县。太平兴国五年(980),改太平军为兴化军,又以莆田、仙游、福清三县隶兴化军(福清县旋划归福州辖)。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治所从兴化县迁来莆田县,仍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并在莆田筑军城。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升兴化军为兴安州,莆田县隶属兴安州。同年十月,元军占领莆田,次年改兴安州为兴化路。莆田县隶属兴化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兴化路隶福建行中书省。莆田县隶属仍旧。莆田城区及其附郭划四厢为录事司,与县分治。至正二十年(1360),置兴化路分省,莆田县属之。
明洪武二年(1369)改兴化路置兴化府,隶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废录事司,以四厢并入莆田县、并置兴化卫、平海卫。正统十三年(1448),撤销兴化县,以武化、长乐二乡的六个里并为广业里,划归莆田县。
清仍明制,废兴化、平海二卫。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兴化府莆田县的建制不变。
第三节 民国时期隶属沿革
民国2年(1913),撤销府建制,福建设省、道、县三级地方政权。全省划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道,莆田县属南路道。
民国3年六月,东、西、南、北四道分别改为闽海、汀漳、厦门、建安四道,莆田县隶属厦门道。
民国15年,废道,莆田县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民国22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划福建为闽海、闽上、泉海、龙漳四省和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旋改四省称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省,莆田县隶兴泉省。
民国23年一月,十九路军“闽变”失败,国民党南京政府恢复统治。划福建省为10个行政督察区,从此至民国38年莆田县均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沿革
1949年8月21日莆田县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及福州、厦门2市。莆田县成立人民政府,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泉州)。1950年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后更名为“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晋江地区专员公署”(简称晋江专署),莆田县隶属不变。
1955年12月,莆田县人民政府改称莆田县人民委员会,仍隶属晋江专署。
1967年7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莆田县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隶于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
1968年9月,撤销“军管会”,成立莆田县革命委员会,隶属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莆田县由晋江专区划归闽侯专区。专区革委会机关由闽侯螺洲迁莆田城厢,1971年4月13日,改闽侯专区为莆田专区;同年6月1日改莆田专区为莆田地区。莆田县隶属莆田地区。
1979年1月,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莆田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12月,莆田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莆田县人民政府,隶属不变。
1983年5月,撤销莆田地区行政公署,9月建立莆田市(省辖市),莆田县属之。至今不变。
第三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唐至清代区划莆田建县到唐末,境内行政区划无考。宋代,全县设6个乡,下辖34个里。
元代,以路治所在地城区及近郊划为四厢;置录事司,与县分治。东厢:即宋代的清平里;南厢:即宋代的嘉禾里;左厢:即宋代的延陵里东部;右厢:即宋代的延陵里西部。
县辖31里:常泰里、保丰里、孝义里、延兴里、兴教里、仁德里、尊贤里、永丰里、延寿里、望江里、待贤里、待宾里、维新里、新兴里、灵川里、文赋里、丰成里、奉国里、合浦里、兴福里、崇福里、新安里、武盛里、莆田里、景德里、连江里、南匿里、胡公里、国清里、安乐里、醴泉里。
明代,废录事司,四厢地归莆田县管辖,改宋代的6个乡为7个区,把保丰里、丰成里并入常泰里。里下设图(图按纳粮产编列,以有粮额的110户编为一图,每个粮区设专管图籍的图承,办理纳粮事务)。
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县划为7区、31里、294图。
水乐元年(1403)全县缩减2里89图,计领7区、29里、205图。
正统十三年(1448),撤兴化县,以其东部武化乡的崇仁里、安仁里和长乐乡的清源东里、中里、西里并入广业里,划归莆田县,附于7区。
弘治时期(1488~1505年),全县划分为7区、30里、205图。
一区,领4厢、1里,计19图
东厢,辖3市5街、21巷,计8图
1.后埭街,北自拱辰门内,南至新观前,有陈巷、洪巷、后礲巷、古棠巷、一经巷。
2.石幢街,北自新观前,南至观桥北,有石幢市;后塘巷、下井巷、下萧巷、上林巷、前埭巷、东黄巷、坑边巷、沟头巷、侍郎巷。
3.乌石街,北抵乌石山至城边,南至洞桥,有乌石市;画屏巷、龙井巷、洋沟乾巷、东岩巷。
4.东门外街,西自东门外,东至章公桥(今梅花亭桥),有枋尾巷、沟下巷。
5.阔口街,北自莲塘洋头,南至熙宁桥头,街半有桥亭,以北属东厢,以南属胡公里,有白湖市;后浦边巷。
左厢,辖7街、1市、19巷,计4图。
1.义井街,东自东门内,西至行尾巷头,有南市;亚尾巷、仓边巷、刘桥巷、紫溪巷、书仓巷、西墙巷、柴行巷。
2.大度街,北自长寿社,南至文峰宫,有方巷、竹秀巷、塔寺后巷。
3.衙后街,东自长寿社,西至驿前街,有上陈宅巷、县后巷。
4.后街,东自井头街,西至长寿社,有方壶巷、城隍庙巷。
5。井头街,北自观桥南,南至仓边巷头,有大葵山巷、小葵山巷。
6.府学前街,东自书仓巷,西至行尾巷,有行尾巷。
7.文峰宫前街,东自文峰宫,西至务巷口,有县巷、务巷。
右厢,辖5街、6巷,计2图。
1.井亭街,南自南门内,北至谯楼前,有汤堂巷。
2.南门内横街,东自行尾巷口,西至府前街。
3.西市街,东接井亭街,西通驿前街龙门下。
4.司前街,东自务巷口,西至驿前街。
5.驿前街,南自龙门下,北至洞桥,有马巷、花园巷、府西巷、上桥头横巷、桃巷。
南厢,辖1街、2巷、7村,计4图。
南门外街,北自南门外,南至山川坛,有沟下巷、后巷。
7村:蔡宅、水亭、东埔、小塘、下林、杭头、柳桥。
常泰里,辖8村:下埔、延寿、北辰、泗华、莒溪、许田、熨斗、坂上,计1图。
二区,领6里,计29图:
仁德里,辖8村:七步、澄渚、陈墩、大沟、长坊、吕埭、吴刀、魏塘,计6图。
延寿里,辖1市9村:涵头市;冲沁、新港、埔头、后度、塘北、下陵、吴坂头、黄巷、前黄,计10图。
望江里,辖8村:岩■、新浦、东曾、金墩、佘埔、黄大庭、院边、塘东,计6图。
尊贤里,辖10村:白杜、埔尾、山兜、淡头、溪埔、后卓、下吴、上黄、东坂、岭口,计2图。
延兴里,辖8村:新沟、芦浦、南箕、黄墩、陈家口、西朱、东洋、楼前,计4图。
待宾里,辖6村:下坂、陈埔、东山下、后俞、林埔、林墩,计1图。
三区,领5里,计25图:
连江里,辖19村:下埭、西洪、宁海、林墩、港东、东华、遮浪、东角、后洋、坑园、大龟屿、井埔、石阜、上佘、下佘、象峰、龙巷、塔山、后朱,计8图。
孝义里,辖16村:下戴、畅山、南沟、徐桥、沟北、下吴塘、三步、陈桥、西湖、官泄口、宫后、桥南、镇前、洋尾、上俞、大西埕,计8图。
永丰里,辖8村:游墩、上方、蔡墩、东田、后方、芹坑、后埔、梁厝,计2图。
待贤里,辖2市、7村:江口市、迎仙市;前王、馆后、东佘、桃源、半洋、烧灰、陈墩,计3图。
兴教里,辖10村:漏头、上吴塘、枫岭、东黄、后黄、东张、泗洲、埔头、吴梓、洪渡,计4图。
四区,领6里,计28图:
南匿里,辖12村:白埕、章鱼头港、涵口、草鞋墩、新度、厝柄、蒲坂、东皋、高坅、前张、山坪、下坂,计9图。
莆田里,辖1市、14村:黄石市;下吴、埔头、后度、西街、坑柄、澄塘、前埔、清浦、塘下、长塍、郑塘、船渡、东埭、康厝,计9图。
景德里,辖9村:沙坂、芦坑、窑兜、泽坝、郑庄、东井、东朱、塘尾、圳滨,计4图。
胡公里,辖8村:阔口桥头、冲溪、洋尾、王仓、胡公、溪东、深读、三涵,计4图。
新兴里,辖6村:樟林、南白沙、南庄、西许、猴溪、长岭,计1图。
文赋里,辖9村:双牌、陈庵头、下皋、濑溪、园头、平洋、石盘、花亭、埔头,计1图。
五区,领5里,计24图:
维新里,辖11村:戴桥、塘东、龟塘、横沟、前黄、郑坂、菅墩、木兰陂、上横山、下横山、后廖,计4图。
灵川里,辖6村:郑洋、东林、西港、西珠、岭头、东沙,计1图。
国清里,辖11村:洋城、章桥、坂上、马峰、赤坅、东津、杨山、前塘、小横塘、湖头、塘头,计7图。
安乐里,辖13村:横塘、大湖、新塘、翠峰、交津洋、龙井、高埭、柯山、梅陇、下余、东埔余、大坂、祁凌,计6图。
醴泉里,辖16村:桃梨、湖下、下甫林、石马、塘滨、前吴、营边、柳湖、五马、桃源、石头、莆头、小屿、嵩山、东汾、萧林,计6图。
六区,领3里,计44图。
兴福里,辖26村:邹曾徐、东张、后积、陈山、榜头、程洋、杭井、后吴、澄口、洋滨、刘芹、大石、西蔡、高林、港滨、埕头、前叶、东高、翁庄、马栏、冲沁、岭头、朴■井、前营、长城、山前,计17图。
武盛里,辖28村:下渚林、南渚林、东吴、澄塘、湖柄、白叶、前林、赤崎、前坡、英田、前王、邱山、溪滨、东山、山前、前柯、东湖、琼山、白湖、上欧、嵌头、南哨、郑山、小澳、泽尾、石林、大黄、东村,计17图。
奉国里,辖25村;胡厝、南郭、古楼、前陵、陈坑、魏厝、高岭、吴宅、邱山、东林、石城、湖滨、澄港、崎头、塗头、陈田、长岭、陈崎、东店、西林、黄崎、坑边、蔡埔、大颉、港滨,计10图。
七区,领4里,计36图。
崇福里,辖12村:吴山、砺前、东郭、郑榄、峰前、中门、西埭、安坝、■头、狮前、前康、大航,计8图。
合浦里,辖22村:大仑、岐石、下林、梁厝、蓝田、山尾、黄竹圃、大乾、东林、魏澳、萩林、东萧、苏吴、前蔡、上解、柯塘、前江、沈、温厝、翁厝、东峤、赤岭,计14图。
新安里,辖16村:乌■、前范、塔林、贤良港、山西、后山、莆禧、后仵、鹘宿、下坑、东蔡、钱楼、门夹、后郭、铁灶、吉了,计13图。
广业里,辖21村:翁山、满长、杉溪、庄边、白沙、薸湖、湘溪、张洋、茅洋、度上、下周、陈山、跫溪、马洋、百丈、澳柄、白盘、黄重、莲峰、莒兜、安乐,计1图。
清代,因袭明代区划,全县分7区、30里,共120图。顺治十八年(1661),沿海截界后,只剩下60图(见图三),康熙二十年(1681)复界后,又恢复50图,共为110图,从此直到清末不变。
一区,辖4厢,1里,计19图:
东厢,领6街、2市、26巷、1堤、3村,计8图。
1.后埭街:洪巷、后礲巷、赤柱巷、一经巷、古棠巷、陈巷、绣衣巷、宅巷、乌门巷。
2.石幢街:石幢市;后塘巷、下井巷、下萧巷、上林巷、前埭巷、东黄巷、坑边巷、沟头巷、高巷;河北堤。
3.乌石街:画屏巷、龙井巷、洋沟乾巷、东岩巷、欧巷;龙桥村、北磨村。
4.拱辰街:义门村。
5.东门外街:枋尾巷、沟下巷。
6。阔口街:白湖市;后埔边巷。
左厢,领7街、1市、23巷、1堤,计4图。
1.义井街:南市;亚美巷、仓边巷、仓后巷、留桥巷、紫奎巷、书仓巷、西墙巷、柴行巷、东门营。
2.府学前街:行尾巷。
3.文峰宫前街:县巷、务巷。
4.大路街:方巷、竹秀巷、塔寺后巷。
5。衙后街:上陈宅巷、县后巷。
6.后街:方壶巷、城隍庙巷。
7.井头街:大葵山巷、下葵山巷、左所营、乌瓦营;河南堤。
右厢,领6街、7巷、计2图。
1.井亭街、汤堂巷、书香巷。
2.南门横街。
3.西市街。
4.司前街。
5.驿前街:花园巷、府西巷、上桥横巷、马巷、桃巷。
6.北门街。
南厢,领1街、2巷、7村,计4图。
南门外街:沟下巷、后巷。
7村:蔡宅、锦亭、小塘、下林、东埔、杭头、柳桥。
常泰里,领25村:延寿、下埔、使华、松岭、吴岭、岭下、渔沧溪、枫叶塘、岐尾、东西会、山门、后溪、分流、洋边、吴坑、后郭宫、陈坑、坑洋、白硎院、马鞍岭、板桥、熨斗、莒溪、坂上、长箕,计1图。
二区,辖6里,计13图。
尊贤里,领11村:白杜、淡头、溪埔、后卓、下吴、上黄、东坂、岭口、山兜、石头磐、枫溪,计2图。
仁德里,领10村:澄渚、七步、陈墩、大沟、长丰、吴刀、柯塘、上郭、魏塘、吕埭,计2图。
延兴里,领8村:新沟、芦浦、南箕、黄墩、陈家口、西洙、东洋、楼前,计7图。
延寿里,辖1市、9村:涵头市;冲沁、新港、埔头、后度、塘北、下陵、吴坂头、黄巷、前黄,计5图。
望江里,领14村:岩■、新埔、哆头、濞尾、东曾、半埕、院边、黄大庭、金墩、铁灶、沈埔头、塘东、佘埔、埔尾,计2图。
待宾里,领6村:下坂、陈埔、东山下、后俞、林浦、林墩,计1图。
三区,辖5里,计13图。
孝义里,领19村:西庚、下戴、上林、畅山、南沟、徐桥、沟北、下吴塘、三步、陈桥、西漳、西湖、墓兜、宫后、镇前、孝户、洋尾、上俞、大西埕,计5图。
兴教里,领10村:漏头、上吴塘、枫岭、东黄、后黄、东张、泗洲、埔头、吴梓、洪度,计1图。
永丰里,领8村:游墩、上方、蔡墩、东田、后方、芹坑、后埔、梁厝,计1图。
待贤里,领2市、9村:江口市、迎仙市;前王、东佘、馆后、桃源、半洋、烧灰、霞墩、陈墩、下林,计1图。
连江里,领25村:下埭、西洪、宁海、林墩、龙宫、港东、东华、遮浪、东角、海滨、大孤屿、东埭、后洋、坑园、井埔、石阜、五龙、鳌峰、芦峰、上余、下余、象峰、龙巷、塔山、后朱,计5图。
四区,辖7里,计15图。
南力里,领12村:白埕、港利、涵口、草鞋墩、新度、厝柄、蒲坂、东皋、高坅、前张、山屏、下坂,计4图。
胡公里,领8村:阔口桥头、冲溪、洋尾、王仓、溪东、东汾、深渎、三涵,计3图。
莆田里,领1市、15村:黄石市;下吴、埔头、后度、西街、前埔、坑柄、澄塘、清浦、塘下、前欧、康厝、塘塍、郑塘、船渡、山企头,计4图。
景德里,领10村:沙坂、圳边、东井、塘尾、桂岭、东洙、泽坝、芦坑、瑶台、郑庄,计1图。
新兴里,领7村:樟林、陂头、南白沙、南庄、西许、猴溪、长岭,计1图。
文赋里,领10村:双牌、陈庵头、下皋、濑溪、湖头、园头、平洋、石盘、花亭、埔头、计1图。
广业里,领35村:澳柄、平盘、白沙、黄重、莲峰、莒兜、安乐、下溪、跫溪、东镇、百俊、翁山、满长、杉溪、庄边、张洋、茅洋、西向、藻湖、湘溪、度上、下周、陈山、西音、下陵、龙眉、东里、西里、大所、大洋、巷口、乌石、马塘、马洋、百丈,计1图。
五区,辖5里,计16图。
维新里,领10村:塘东、龟塘、横沟、前黄、东黄、锦墩、郑坂、上横山、下横山、后廖,计2图。
国清里,领14村:洋城、章桥、坂上、马峰、赤坅、东津、杨山、西山、徐厝、前塘、东州、小横塘、湖头、塘头,计2图。
安乐里,领17村:横塘、前尾、大湖、新塘、翠峰、槐佐、交津洋、龙井、高埭、东章、柯山、下余、梅陇、东埔余、大坂、祁厝、凌厝,计2图。
灵川里,领6村:郑洋、东林、西港、西洙、岭头、东沙,计1图。
醴泉里,领15村:桃梨、湖下、亚武陵、石马、塘滨、前吴营、柳湖、五马、桃源、石头、莆头、嵩山、东汾、萧林、小屿,计3图。
六区,辖3里,计18图。
兴福里,领29村:邹曾徐、斗南、陈山、榜头、程洋、留山、杭井、后吴、澄口、东张、后积、洋滨、后周、刘芹、大石、高林、港滨、西蔡、埕头、前叶、东高、美澜、翁庄、冲沁、岭头、朴■井、前营、长城、山前,计8图。
武盛里,领31村:下渚林、南渚林、东吴、澄塘、湖柄、白叶、前林、赤崎、前坡、英田、前黄、邱山、溪滨、东山、山前、前柯、东湖、琼山、白湖、上欧、嵌头、南肖、郑山、小澳、泽尾、石林、大黄、东村、上塘、埕滨、宋厝,计7图。
奉国里,领25村:胡厝、南郭、古楼、前陵、陈坑、魏厝、高岭、吴宅、邱山、东林、石城、湖滨、澄港、崎头、胪头、陈田、长岭、陈崎、东店、西林、黄崎、坑滨、蔡埔、大颉、港滨,计3图。
七区,辖3里,计16图。
崇福里,领13村:吴山、砺前、前康、大砺、东郭、郑揽、峰前、中门、西埭、安坝、■头、狮前、大航,计5图。
合浦里,领23村:大仑、岐石、西洙、小山林、霞林、蓝田、山尾、黄竹圃、大乾、东林、魏澳、萩林、东萧、苏吴、上解、前葵、柯塘、前江、沈厝、温厝、翁厝、东峤、赤岭,计5图。
新安里,领12村:西山、后山、莆禧、后仵、鹘宿,下坑、东蔡、钱楼、门夹、后郭、铁灶、吉了,计6图。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民国2年(1913)、《划一现行地方官厅组织》规定:全县划分为城厢、涵江、黄石、江口、华亭、常泰、广业、笏石、忠门、平海10个区(见图四)
民国7年,析华亭区增设岩头区(今灵川乡),共为11个区。
民国18年,新制规定区以下设乡镇(有市街集镇的称镇)。以百户以上300户以下为一乡,不及百户的为附乡。乡以下设邻闾,5户为邻,5邻为闾。以20~50个乡镇组成区。至民国22年全县划为8区、15镇、271乡、1123附乡。
第一区(区公所设城内,辖4镇42乡92附乡)
城中镇:善俗铺(县前街、文峰宫前街);保福铺(鼓楼前街、鼓楼前横街、鼓楼里、上书香巷、下书香巷);昼锦铺(西市街);兴隆铺(顶务巷);安福铺(部院前街);长寿铺(衙后街、后街、上大度街、黄巷里、橄榄巷、罗巷里、左所营、桃巷里、南河边);德义铺(下大度街、坊巷)。城南镇:延福铺(井亭街、南门内横街、会生宫巷);和美铺(下务巷、下书仓巷、府学前街);登龙铺(旧府前街);兴贤铺(大同路即龙门下街、驿前街、射圃前街、两按名藩坊、詹家巷);太平铺(西州巷、府后巷、花园巷、田尾巷);万安铺(马巷、安然里)。
城东乡:仁寿铺(上书仓巷);材行铺(凤山寺前街、凤山巷、联桂坊巷、西墙巷);紫奎铺(南市头街)、天禧铺(仓边巷);义海铺(霞尾巷、东门内街、居仁街、东城墙边巷);金桥铺(上金桥巷、下金桥巷);孝义铺(上岐山巷、下岐山巷、湖岸、朱紫坊)。城西乡:延寿铺(大同路、上桃巷、旧西门街);朝天铺(旧北门街、梅峰巷);乌石铺(真武坛街、画屏巷、清风岭巷、下墙边巷);后塘铺(龙井巷、下井巷、后塘巷)。城北乡:元妙铺(观桥头街、桥下街);英惠铺(石幢街、高里巷、坑边巷、上林巷、东里巷、洪厝里);集福铺(河边);古棠铺(新观前街、赤柱里);一经铺(忠巷、下萧);龙坡铺(后埭街、前埭街、双池里、后村巷、绣衣里、侍郎巷)。镇海乡:东门外街、梅花亭、西社、枋尾、下墩。荔浦乡:浦南、陡门头。西洙乡。东阳乡:古塘、沟尾、徐桥、西漳、沟西、西施。朱墩乡:江边。南箕乡:傅墩、海尾。阔口乡:溪泉头、埭里、古山。港利乡。锦墩乡:渠头桥。洋尾乡:溪东。新渡乡:草鞋墩、东镇、厝柄。龟塘乡:东沛、塘东、后廖。南门乡。筱塘乡:南寺。霞林乡:屿上、黄头、蔡宅。沟头乡:东埔。顶墩乡:梧墩、柳桥。坂头乡:肖厝、谢厝、下黄、下度、黄厝墩。青坅乡:沟口、下渠头。郑坂乡。横山乡:上横山、下横山、泉前。前黄乡。樟林乡。铁灶乡:浦仔、陂头、白头岭。龙桥镇:安福、寺山、顶龙桥、石顶、西山、老叶树、龙桥街。洋西乡:下郑、孔里、延寿、古峰、西头。坪洋乡:朱坑、梅坑、水井、大岚里、山牌。北磨乡:下磨、石室岩、华严、林葬、桥尾、草鞋墩、前坡、大度尾。辰门乡:义门、西庚、下戴。郊下乡:四亭。莘沟乡。长丰乡。霞尾乡:企溪。大泮乡:浦头、畅山、溪头。洞湖乡。西墩尾镇:柯塘、下宇、坅兜、后卓、上郭、汀林、霞梧、凤林、后埔、坑头。上林乡。南郊乡。象峰乡:石头盘。霞亭乡。草渚乡:四乡。
第二区(区公所设涵江,辖4镇53乡181附乡)
涵东镇。涵西镇。孝义乡:忠孝、宫下、下洋、塘北、宫口。青年乡:马尾、前街、后街、仓头、楼下、新桥头。仓前乡:后渡、铺尾。霞徐乡:田厝。延年乡。港头乡:田尾、西林。集奎乡:西湖、度下、后亭、上俞、梧郊、衙口、大埕、东亭、南埕、后宫、后学。镇前乡:洋尾、孝户。陈桥乡:盐田、三步、东墩、韩坝、西厢。新浦乡:百美、石坊、石坂。锦江镇。孝义乡:刘井、江下、新井、前会、堤围头、后墩。吴墩乡:游墩、顶墩、下墩。西楼乡:东施、浦埕、东蔡、界下。铁灶乡:金墩、刘井、苏厝。后郭乡:田头、后董、温厝、黄下埕。鲸山乡:岭兜、东埕、新浦头。岩■乡:岐头、下社、澳里、后黄、顶柯、下柯。西林乡:东曾、东藩、洋中央、张井、土园。■头乡。郊上乡。石庭乡。松坂乡。卓埔乡。梧塘镇:东宫、梅林、林外。梧梓乡:泗洲、东林、芦坑、顶上林。九峰乡:南埔、山兜、林坂、刘庄。冲沁乡:东都、后林、东徐、西宅、下山林。后坊乡:梅仔、梁厝、上蔡、后董、可塘。邦尾乡:前王、游兰、上灰、东田、下萧、井头、中垞。塘头乡:塘西、塘边。东亭乡:仓口、都邠、模兜。东坡乡:顶厝尾、埔头、蒋坑。兴安乡:上郭、下汀、下科、下江、北巷、周墩、柯塘、西亭、家口。长福乡:江边、江尾、利墩、坤墩、上郑、后郑。显应乡:魏塘、下宇、铺前、东墩、下洋、后亭仔、庄厝、西港、洋池角、郭庄。汀龙乡:碗窑、庙前、俞里、水流利、下郑、半渡店、西山、北山、乌石、溪安、大桥头、圳下。吴江乡。七步乡。七埭里乡。漏头乡:后黄、方庄。山后乡:井头、下柯。灵慈乡:下厝、郊丘、洪渡、东张、后亭、安军、北埕。林美乡。观后乡。官庄乡。沁后乡。渭庄乡。崇圣乡:后门角、岭下、田尾坪、黄店、高园。楼山乡:楼仔、苏岐、晏井、石峰。青港乡:固宙。霞坂乡:后面、顶坡头、林墩。东源乡:大岭、岐路、东山、郑坂、石坡、塘翰、后俞、田尾、罗埔、后郑。洪里乡:樟林、水办。南坛乡:后运、霞尾、梅洋、利车。
第三区(区公所设黄石、辖1镇39乡132附乡)
黄石镇:梧埕、东井、龙塘、东洙、芦坑、山兜。埕尾乡:珂里、沟尾头、杭柄、下湖、下梧埕、后洙。沟边乡:五龙、井埔、道美、下余、长坑。沙坂乡:金墩、龙渡。东角乡。邹曾徐乡:徐厝、东乡。东埭乡:大龟屿。屏山乡:斗南、湖厝。院后乡:岭头、坑园、康厝、东渡、郑沈。沙堤乡:西园、前郊、巷口。惠洋乡。定庄乡:院前、长塍、下坂、田厝。登鳌头乡:泌头、西山、山兜、后社、林坑。瑶台乡:后朱、定固。霞庄乡:黄园、尚庚、后许、后院、小钱塘、岭顶。郑塘乡:宋墓、山头、船渡、山前。大横塘乡。沟尾乡:交津洋、西尾、下沟、凌厝。沈塘乡:垄头、西埔、上大坂、下大坂、黄头埔、宝坑里。祁厝乡:东宋、蔡厝、渡田、古坑、马峰、西亭。仓后乡:林桂、坂厝、徐柯、桥头、墓柄、彭墓、宝竹坑、下徐。东埔余乡:后董、蚁厝、东郭。槐灶乡:洋面、下张、侯厝。东皋乡:西利。善乡。蒲坂乡:上墩。霞坂乡:下何、厝巷、山坪、洪山、黄厝里。西洪乡:余埭、西利。清江乡。霞江头乡:下埭、桥兜、林墩、龙华。江东乡:江西。珠江乡:海边。东华乡。霞尾乡:桂林、岩厝、下柯、鹅头、上店。东汾乡:洋尾、后亭、渡口、黄庄、径里、吉草埔。何寨乡:张边、瓦头、西墩、西樟。东沙长房乡:上炉、郑洋、西头、东朱、田寨、海头、山东、浮山。东沙二房乡:土公。东沙三房乡:大头埔、厝前、三舍、大度顶、瑶寨。东蔡乡:书都、西洪、西厝、东港、上亭。
第四区(区公所设新县,辖26乡43附乡)
澳柄乡:坪盘、龟洋、赤目岭。石梯乡:东路。白沙乡:洋顶、后洋。下重乡:外坑、上重、溪南。田厝洋乡:后坑、西亭、梨坪。下茅乡:下溪、萍湖、马洋。东山乡:梨坑、徐州、雷峰境。柳溪乡:百俊。黄龙乡:西音。岐山乡:大份。上院乡。赤石乡:赤溪。仙溪乡:下田。广宫乡。张洋乡:后郑、后洋。新县乡。上茅乡:白云。泗洋乡。大所乡:白鹤、路亭。溪西乡:南岭。度口乡。凤潭乡:吉上、吉宦、满长、云洋、孝池、莲峰。瑞沟乡:林斜、乌石、崇兴社。兴军社乡:院埔、昆仑境、凤山境、马塘。象峰乡:洋圳。林泉乡。
第五区(区公所设笏石,辖2镇34乡242附乡)
笏石镇:南民、后井、上下社。大丘乡:吴厝、后吴仔、福禄山、蓝田、后黄、苏塘、林柄、陈厝、林坑。赖垞乡:新徐厝、旧徐厝、上可塘、下可塘、上坑东、下坑东、岭口、东洙、文柄、章厝、后巷、石兜。下郑乡:岭头、上辛、官埔、郑井、墓前。珠江乡:白林、田厝、过庄、东萧。前沁乡:后店、埔尾、东蔡、万兴亭。草莽乡:坑园、东郑、下林、梁厝、下亭、西洙、岱头。魏厝乡:林墓、度前、前蔡、凌烟、四乡、黄马。东华乡:翁厝、温厝、后温、上东许、下东许、陈厝、后岱、下尾、前郊、前郑。本店乡:西黄、过山、秀郊、田头、后郑、汾厝、大营、下度坑、新度店。山头乡:唐厝、西枫、店头、大埔、后黄、陈余、南山、陈山头。太湖乡:坑东、高地、田厝、榜头、龙山、东朱、井边、卜垞、下埭。柯朱乡:一洞天、蔡岭、山门里。岭下乡:赤岑、刘厝、钱林、营边、白塔、西蔡、定固、前林、下尾、后洙、坑北。大仑乡:后平洋、柯厝前、丙店、后吴、南山、炮厝、西利、下彭。洋山乡:上亭、大埔、徐厝、西辛、云塘、黄林、西卓。东津乡:苍店、坝边、东卓、下店、林店。石马乡:月坑、萧厝、芳店、后井、箕兰、东埔、胡下、田柄、高厝、下武林、埭头、度边。西梧乡:上塘边、下塘边、后江仔、埔尾、东满、营边、岭兜、圳兜。东庄乡:岱头、秀山、苏厝、田厝、东林、后江。马厂乡:沟尾、竹林、贞厝、石头、石尾、石厝。前沄乡:宫兜、白沙、莆头、大象、萧林、前黄、上塘、后湾、东沁。北高镇:谢厝、程洋、榜头、牛度岭、沟脚、坊井、刘山、上庄、后吴。岱石乡:东乡、后积、后周、箕厝、刘岑、曾厝。高林乡:前洋、洋边、程口、下埔、岸平、江边、前坑。榄厝乡:俞厝、前徐、西厝、温厝、后埔、后社、田厝、乌礲、西山。埕头乡:前叶、前营、姚厝、坑边、前坊、埕前。竹庄乡:新山、魏厝、后坑、前姚。美澜乡:前亭、东窝、前温。冲沁乡:西羔、荔布里、塘尾、安黄。南渚林乡:北渚林、银兜。山前乡:合浦、长埕、山头、梧埕。上惠乡:登塘、孙厝、戴厝、登棚、欧厝、山尾仔、西埔、西卓、土丙、后朱。
度边乡:山兜、东田、福井、院前、桥头坑、杨梅岭。东峤乡:五虎、社边、东西郑、朱厝亭、西萧、山尾、西余、周厝、前江。下屿乡:南饼、灯坪。
第六区(区公所设濑溪,辖3镇26乡144附乡)
濑溪镇。濑溪乡:西埔、后角、下在、沙里、郑庄。昭灵乡:云峰、洋坑、半山、后塘坂。五福乡:湖头、陇西、前黄、圳头、戴厝。华亭镇:华亭、后坪、窑厝、上亭厝。柳山乡:柳园、后山、下铁灶、西山。濑柳浦乡:濑厝、前柳、埔头。文峰宫乡:水路、仑坪、南浦、院里、东坑、利温、楼店、桥头、丁百口。长寿乡:涧口、五云、院后、枫庄、下埔、岭顶、岩前。俞亭乡:俞潭、走马亭、月山、西湖。龙山乡:湖渚、山尾、青湖、南■、白石港、油带、前埔。园头乡。西许乡:万坂、汤亭、南庄、八十亩、后坑。郊溪乡:古社、长岭、牛寨、北■、沟尾。法济乡:沟头、后枫、顶宅。宝雀洋乡:洋坪、山利、霞尾。霞皋乡:里山、宝溪、顶墩头、下埔。岭坑乡:吴岭、岭下、赤土墩、叶衖、刘坑、土地厝。常泰镇:枫叶塘、岐尾、渔沧溪。长基乡:后垅、顶角、筶杯池、西坂、岭下兜。岐田乡:田边、菜塘、高云、霞浦宫、坑洋。下青龙乡:东西会、尾营、南京头、双溪口、照车、山门、坪硎。上青龙乡:后溪、小溪口、八铺岭、汀洋、下宅、利车、苦竹。郁洋乡:下斜、熨斗、西洋、洋坑、洋边、南埕、漈兜、东坪。侯山乡:猴坑、利洋、坝头、马垅、土坑、后坑、古坑。马口乡:下潭、坪洋、下里洋、顶坑、党城、渡口、外坑、山溪宫、景德坑、楼下、院里。上莒溪乡:东埔、西埔、后坑、山头、八挂王、壁院、洋架门。下莒溪乡:下镇、埔头、牌兜、下院、后牌、澄溪。
第七区(区公所设平海,辖1镇31乡151附乡)
埭头乡:赤岑、湖柄、南店、下店、高林、赤石、何厝、胡厝、湖西、银兜、后温。平海镇。石塔乡:溪尾、渭沟、东黄、长岭、大坑、大颉。东林乡:邱山、井厝、石厝、黄屿、何厝。英田乡:坝底、西埔、后黄、前埔、佛公头。东湾乡:张坑、石帽、海楼、门扇仔。土头乡:刘厝、溪顶、大邦、尾厝、山顶坪。鹅头乡:田边。汀港乡:马头、南坂、蔡厝、湖尾。黄鹅乡:霞坡、港尾。后田乡:象山、度边。樟林乡:后郑、后蔡、翁厝、魏厝、石兜、余厝。北石城乡:东店、寨里。淇沪乡:赤埔乡:港尾、镇前、坑边、安大丘、西田、淈底、西庄、安渡、后州。李厝乡:前井、后井、前林、汀田、仁八头、温厝、中埔、利洋。古楼乡:安边、东林。东湖乡:下埭、头湖、后山、后高。山后乡:山前、大度尾、后柯、土厝、翁厝、宁山、东亭、西厝。西柯乡:西社、柯厝、宋厝、顶山头、东寺、西陵、青年、埭北洲。溪边乡:后田、东山、邱山、前黄、坂厝。南石城乡:芳坂、刘厝、田头、前塘、后塘、溪岑、南店仔、上前林、下前林。嵌头乡:北峤、湖厝、上欧、上林、江边、岭兜、张洛寨。赤岐乡:后阜。许厝乡:西庄、铁炉、白石、汀坪、汀塘、蜂山、山上、西许、印座、高塘柄。岑兜乡:沪角、度上、上店、沙堤、石狮、连厝、下港。江西乡:岱山、山兜、溪顶。谢厝乡:湖南、宅尾、后山、前石井、后石井、东林、村沪面、半洋山。卓厝乡:芹山。澄岐乡:北山。潘垞乡:庵边、西山、溪柄。吴垞乡:湖耿、芦厝、港南、西山。
第八区(区公所设莆禧,辖20乡138附乡)
水潮乡:后吴仔、洪厝、东坡、那兜、西许、洋厝、前亭、前蔡、后蔡、后山。坂尾乡:月洋坡、坑头、东坑、顶井。东郭乡:后庄、岱前、前康、后郑、西岐、西山、洋埭、许岐。东潘乡:后潘、何厝、温厝、郑厝。霞塘乡;吴山、其石、霞宅、后张、青石。西园乡:杨厝、欧厝、前那、青柄、双髻山、东园、山兜、周厝、土堀、郑那。安柄乡:后亭、西坑、后坑、木厝桥、下卓。西埭乡:沁头、王厝、柳厝、卓厝、木垅、后社、忠门、孝厝、秋芦、后黄。岳秀乡:西华、乌■、前范、东坑。东坡乡:度口、霞坑、田头、安林、前林、度下、田东、西山、沙塘边、三石、陈厝、塔林、罗屿。西亭乡:岭顶、吉了、高林、东吴。芹山乡:泛柄、澳里、何坑、社厝、排头。西埔乡:林湖、仑兜、铁灶、宁庄、西郭、洪厝。湖宅乡:堤厝、狗头、山柄。五里亭乡:山西、后山、后郭、后龟、下蒋、上庄、■尾、宁山。港利乡:上港、坑园、后蔡、东头、院前。西沙乡。莆禧乡:门夹、东蔡、下沙、山柄。东蔡乡:牛头尾、宫下、下沙、石后、北头、高朱、潘厝、塔林、寨下、莲池、田厝、保西、柯厝、王厝、汕尾、芦厝、西亭、乌石、丁牛、前至、坑园、西亭坑、渡船头。白石乡:北埭、下白石、后巷、港楼、乌宅、下山、东至。
民国23年,国民政府公布《县自治法》,规定县、乡镇、闾邻3级建制,以10户为邻、10邻为闾、10闾以上为乡镇。县治所在地划为若干区,区与乡镇同级。
同年5月,实行保甲制度。以10~15户为甲,10~15甲为保,10保以上为乡镇联保。乡镇联保设联保主任,办公机关称保长联合办公处。全县编为90联保,辖900余保。联保属镇或区管辖,镇、区属县管辖。
民国24年8月,根据福建省政府公布《福建各县各区设署办法施行细则》,区公所改称区署,全县共设4个区署,其等级为:第一区(乙级)。第二区(乙级),第三区(丙级),第四区(丙级)。
民国27年3月,全县行政区划分为6区,87乡镇联保,共824保。
第一区驻枫叶塘,辖14个乡镇联保,共118保。城南镇联保,辖17保;城北镇联保,辖7保;镇宁乡联保,辖7保;洋埕乡联保,辖7保;延兴乡联保,辖9保;东阳乡联保,辖6保;辰山乡联保,辖6保;西天尾镇联保,辖11保;龙桥乡联保,辖10保;岭坑乡联保,辖8保;熨洋乡联保,辖10保;岐田乡联保,辖5保;青龙乡联保,辖10保;马口乡联保,辖5保。
第二区驻涵江,辖19个乡镇联保,共254保。涵东镇联保,辖9保;涵西镇联保,辖11保;集奎乡联保,辖12保;显埭乡联保,辖17保;三江乡联保,辖23保;码巷乡联保,辖10保;漏头乡联保,辖7保;梧塘镇联保,辖12保;沁后乡联保,辖17保;松坂乡联保,辖7保;囊山乡联保,辖19保;坂后乡联保,辖13保;石东乡联保,辖27保;霞源乡联保,辖11保;黄石镇联保,辖22保;东花乡联保,辖11保;东邹乡联保,辖10保;惠山乡联保,辖6保;沙郑乡联保,辖6保。
第三区驻新县,辖10个乡镇联保,共77保。新县乡联保,辖10保;瑞东乡联保,辖10保;广宫乡联保,辖5保;庄边乡联保,辖14保;岐山乡联保,辖5保;白沙乡联保,辖5保;澳柄乡联保,辖5保;下冲乡联保,辖5保;萩芦乡联保,辖9保;南坛乡联保,辖9保。
第四区驻霞皋,辖18个乡镇联保,共149保。濑溪乡联保,辖11保;云峰乡联保,辖9保;华亭乡联保,辖10保;濑柳乡联保,辖6保;长寿乡联保,辖9保;西郊乡联保,辖9保;东沙乡联保,辖6保;蔡厝乡联保,辖7保;何寨乡联保,辖6保;东岭乡联保,辖8保;东埔乡联保,辖9保;沟美乡联保,辖9保;善郊乡联保,辖8保;锦墩乡联保,辖7保;梧塘镇联保,辖8保;南门乡联保,辖8保;霞林乡联保,辖9保;霞皋乡联保,辖10保。
第五区驻澄岐,辖13个乡镇联保,共105保。澄岐乡联保,辖9保;土头乡联保,辖6保;北石城乡联保,辖10保;平海乡联保,辖4保;江西乡联保,辖7保;石塘乡联保,辖9保;许厝乡联保,辖8保;南山乡联保,辖9保;前沁乡联保,辖10保;草丘乡联保,辖9保;北高镇联保,辖8保;榄石乡联保,辖10保;美庄乡联保,辖6保。
第六区驻西园,辖13乡镇联保,共121保。西园乡联保,辖10保;东郭乡联保,辖10保;笏石镇联保,辖6保;二十八乡联保,辖9保;仑头乡联保,辖10保;华石乡联保,辖10保;东梧乡联保,辖12保;马前乡联保,辖12保;东吴乡联保,辖9保;岳秀乡联保,辖9保;西埔乡联保,辖6保;莆禧乡联保,辖8保;湄洲乡联保,辖10保。
民国28年(1939)9月,国民政府颁发《县各级组织纲要》。实施新县制,联保名称撤销,复称乡镇,整编保甲,全县设6区、4镇、45乡、540保。
民国29年6月,省划南日岛归莆田县,设第七区,辖东山、西山二乡。
民国31年,根据省政府《福建省县政府分区设署实施办法》,全县设4个区署和五个县政府直辖乡镇。
民国32年十月,撤销区建制,全县所辖乡镇进行调整,设2镇、30乡、394保。其中:城厢镇(甲级)辖13保;延寿乡(甲级)辖13保;熙宁乡(甲级)辖14保;涵江镇(甲级)辖13保;仁德乡(甲级)辖13保;梧塘乡(乙级)辖11保;望江乡(乙级)辖10保;囊山乡(甲级)辖13保;兰溪乡(甲级)辖13保;壶山乡(甲级)辖13保;灵川乡(甲级)辖11保;笏石乡(甲级)辖14保;醴泉乡(甲级)辖15保;西园乡(甲级)辖14保;莆禧乡(甲级)辖11保;北高乡(丙级)辖7保;江口乡(乙级)辖11保;待宾乡(乙级)辖10保;东华乡(甲级)辖13保;黄石乡(甲级)辖13保;游洋乡(甲级)辖14保;夹漈乡(甲级)辖14保;待贤乡(乙级)辖10保;濑溪乡(甲级)辖13保;华亭乡(甲级)辖14保;常太乡(甲级)辖15保;前沁乡(甲级)辖9保;山前乡(乙级)辖10保;埭头乡
(甲级)辖16保;平海乡(甲级)辖15保;湄洲乡(丙级)辖6保;南日乡(乙级)辖14保。
民国34年,设12镇、8乡、379保、5536甲。其中:城厢镇,辖29保、389甲;涵江镇,辖28保、372甲;江口镇,辖24保、340甲;梧塘镇,辖21保、282甲;渠桥镇,辖21保、294甲;黄石镇,辖27保、395甲;笏石镇,辖28保、391甲;北高镇,辖23保、331甲;华亭镇,辖16保、320甲;忠门镇,辖25保、423甲;埭头镇,辖19保、318甲;望江镇,辖10保、150甲;游洋乡,辖14保、206甲;常泰乡,辖17保、225甲;待贤乡,辖10保、155甲;庄边乡,辖17保、229甲;平海乡,辖15保、224甲;灵川乡,辖15保、228甲;南日乡,辖14保、174甲。湄洲乡,辖6保、90甲;
民国36年至民国38年,析埭头镇为埭头、武盛2乡。全县计设21个乡镇、辖386保、5716甲。
民国38年1月,根据省政府《福建省各县设置区署办法》和《福建省各县政府区署组织规程》,县政府在新县、前下(今东峤乡)两地设区署。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自1949至1990年,全县行政区划先后调整12次。
1949年8月21日莆田解放,建立县人民政府。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完成支援前线等任务,暂时保持原有的保甲组织。9月,全县划为13个区,395个保。
第一区公所:驻城厢古谯楼,辖30保。第二区公所:驻涵江观顶坡,辖36保。第三区公所;驻黄石,辖40保。第四区公所:驻梧塘,辖29保。第五区公所:驻笏石,辖43保。第六区公所:驻北高,辖29保。第七区公所:驻江口石庭,辖30保。第八区公所:驻常太霞浦宫,辖17保。第九区公所:驻霞皋,后迁渠桥,辖28保。第十区公所:驻广业霞溪,辖38保。第十一区公所:驻西园,后迁下塘,辖31保。第十二区公所:驻埭头,辖30保。第十三区公所:驻南日月眉,辖14保。
1950年10月,废除保甲组织,全县重新划分为2镇、16区,下辖378乡(街),(见图五)。
城厢镇人民政府驻古谯楼,辖7街4乡:文献、长寿、元妙、凤山、太平、梅峰、英龙7街;镇海、南门、拱辰、安龙4乡。
涵江镇人民政府驻观顶坡,辖7街4乡:孝义、顶铺、楼下、宫下、保尾、青年、前街7街;延宁、港头、苍后、霞徐4乡。
第一区公所:驻南郊,后迁阔口,辖18乡:荔宁、筱塘、沟东、霞林、坂头、顶墩、延寿、畅林、南郊、濠浦、莘郊、东阳、西洙、张镇、北大、溪白、朱丰、双兴。
第二区公所:驻观顶坡,辖27乡:埭里、吴江、马汾、卓峰、黄霞、黄塘、新洋、洞潭、集奎、洋尾、南埕、镇前、安仁、双福、显应、陈桥、新浦、哆中、哆后、高美、铁灶、后郭、芳山、鲸山、鳌山、扬芳、港利。
第三区公所:驻黄石,辖21乡:水南、珠亭、沙坂、洋埕、西洪、桥霞、江东、海边、遮浪、华东、华西、华堤、东埭、沙堤、瑶台、清江、定庄、和平、金山、东头、徐厝。
第四区公所:驻梧塘,辖28乡:东福、西庄、霞楼、东坡、泗坪、梧岭、九峰、灵慈、枫林、渭阳、沁东、沁山、并洋、霞浦、后卓、洞湖、西天尾、龙山、溪游、后黄、漏头、林美、崇圣、崇楼、洪石、象峰、南林、澄渚。
第五区公所:驻笏石,辖30乡:文明、顶社、北埔、本店、坝津、四乡、大仑、徐岭、东华、石码、塘边、栖塘、东庄、苏田、江边、马埭、石厝、石象、沙林、莆前、西山、店头、丙山、东许、杨山、魏前、前沁、梁厝、上林、吴城。
第六区公所:驻北高,辖20乡:呈高、福厝、岱峰、高楼、澄江、屏南、南宅、九梅、美澜、前营、埕头、山城、竹庄、沁安、珠坑、惠上、东山、惠下、珠江、仙郑。
第七区公所:驻石庭,辖18乡:江口、沟上、东吴、石东、石西、刘坂、丰美、石狮、院里、蒲坂、上后、大东、东官、南坛、梅芳、沁园、后东、深固。
第八区公所:驻枫叶塘,辖17乡:松留、赤茅、白林、长基、熨洋、洋边、上莒溪、下莒溪、渡里、党坑、霞田、南坑、侯垅、东照、汀山、下垞、枫岐。
第九区公所:驻渠桥,辖21乡:庯灶、双横、沟墩、郑坂、梧塘、青渠、洋东、锦墩、霞坂、东郊、横塘、善塘、沟美、大坂、苍余、东亭、埭泉、港利、新度、蒲坂、度田。
第十区公所:驻新县,辖16乡:泗洋、白云、上茅、广宫、张洋、新县、外坑、樟洋、大所、大洋、瑞云、可居、昆山、满长、琼峰、圣贤。
第十一区公所:驻忠门,辖31乡:西埔、乌垞、莆安、西东、塔林、前坑、岳秀、梯吴、东埔、联星、东潘、岱前、山洋、港里、沙郭、沁头、河山、安柄、霞塘、双洋、砺山、东武、西园、忠柳、山亭、祖宫、东石、西莲、汕尾、北港、下山。
第十二区公所:驻埭头,辖25乡:田庄、赤石、铁炉、赤欧、渚林、汀岐、潘宅、田鹅、黄瓜、筶杯、嵌头、许岭、溪边、霞塘、鼓湖、西霞、峤江、汀港、埭楼、北渚、英前、温李、西柯、平海、江堤。
第十三区公所:驻赤坡,后迁石城,辖24乡:西初、石盘、山头、万峰、海楼、岩下、云万、三墩、西皋、港南、沙洋、后叶、浮斗、五屿、后郑、石城、东林、樟林、石塔、赤坡、山后、宅厝、翁厝、东湖。
第十四区公所:驻庄边,辖23乡:坪盘、澳柄、白沙、西亭、田厝、溪、宝阳、前埔、霞溪、洋顶、萍湖、梨坑、庄边、泮洋、白俊、赤石、黄龙、岐西、赤溪、山溪、林山、龙洞、东泉。
第十五区公所:驻灵川书峰,辖17乡:兴安、大埔、海头、坪洋、蔡厝、西亭、书峰、何寨、东汾、径里、桂岭、下尾、柯朱、青山、硋灶、山门、太湖。
第十六区公所:驻华亭,辖20乡:仁和、游亭、南湖、兴沙、后枫、濑溪、后角、郊溪、西许、云峰、文峰、濑柳、隆兴、后塘、埔头、柳园、园头、霞屿、霞皋、樟胜。
1952年8月,全县土地改革完成后,行政区划调整为24区,21街、369乡。
第一区公所:驻城厢太平街,辖7街3乡;文献、长寿、凤山、元妙、太平、梅峰、英龙7街;镇海、南门、拱辰3乡。
第二区公所:驻宫下街,辖9街2乡:前街、宫下、青年、楼下、顶铺、孝义、延宁、霞徐、保尾9街;苍后、港头2乡。
第三区公所:驻黄石、辖23乡:黄石、沙坂、洋、西洪、清前、清后、江东、华东、华西、桥霞、海边、遮浪、东埭、徐厝、沙堤、水南、东头、定庄、瑶台、双龙、井后、金山、横塘。
第四区公所:驻梧塘,辖20乡:东福、西庄、梧岭、霞楼、东坡、泗洋、九峰、灵慈、枫林、渭阳、沁东、沁山、井洋、漏头、后黄、澄渚、后东、沁园、刘巷、坂梁。
第五区公所:驻阔口,辖17乡;荔浦、南郊、莘郊、张镇、沟东、坂头、霞林、顶墩、筱塘、西洙、濠浦、埭泉、港利、新度、朱丰、双兴、东阳。
第六区公所:驻塘北,辖14乡:集奎、洋尾、南埕、镇前、陈桥、马汾、显应、洞潭(庭)、双福、卓峰、黄霞、南林、溪龙、安仁。
第七区公所:驻江口,辖15乡:江口、东吴、石东、石西、石狮、东官、大东、上后、新东、邦后、邦魁、前面、园顶、园下、院里。
第八区公所:驻铁灶,辖13乡:新浦、高美、哆中、哆后、芳山、杨芳、后郭、鲸山、鳌山、铁灶、黄塘、新洋、港利。
第九区公所:驻渠桥,辖20乡:痛灶、双横、沟墩、郑坂、梧塘、青渠、大坂、洋东、锦墩、霞坂、东郊、善塘、沟美、苍余、东亭、蒲坂、度田、霞皋、霞树、樟胜。
第十区公所:驻店仔头,后迁西天尾,辖13乡;延寿、北大、溪白、埭里、吴江、龙山、后卓、洞湖、西天尾、霞埔、象峰、畅林、安龙。
第十一区公所:驻崇圣,辖12乡:南坛、林美、洪石、崇圣、崇楼、梅芳、深固、龙洞、东泉、外坑、樟洋、林山。
第十二区公所:驻新县,辖16乡:广宫、张洋、薛洋、■溪、新县、文笔、待贤、坂洋、渡口、上茅、白云、瑞云、可居、昆山、琼峰、满长。
第十三区公所:驻庄边,辖21乡:宝阳、霞溪、萍湖、梨坑、庄边、泮洋、白俊、徐溪、赤石、黄龙、岐西、赤溪、山溪、前埔、吉云、澳柄、澳东、田西、坪盘、白沙、洋顶。
第十四区公所:驻霞田,辖17乡:下垞、霞田、长基、熨洋、松留、洋边、赤茅、白林、南坑、侯垅、枫岐、党坑、渡里、东照、汀山、上莒溪、下莒溪。
第十五区公所:驻华亭,辖17乡:仁和、游亭、南湖、兴沙、后枫、濑溪、后角、西许、云峰、宫利、濑柳、隆兴、园头、后塘、柳园、郊溪、埔头。
第十六区公所:驻石,辖16乡:笏石、顶社、北埔、本店、东华、四乡、杨山、坝津、大仑、徐岭、上林、吴邱、丙山、店头、西山、东许。
第十七区公所:驻北高,辖20乡:呈高、岱峰、屏南、高楼、赖宅、吴田、澄江、福厝、头、前营、美澜、竹庄、梅仙、山前、吴城、沁安、惠上、惠下、上邹、下邹。
第十八区公所:驻何寨,辖17乡:兴安、大埔、海头、坪洋、蔡厝、西亭、书峰、何寨、东汾、径里、桂岭、下尾、柯朱、硋灶、山门、太湖、青山。
第十九区公所:驻前沁,辖15乡:珠江、珠川、珠坑、前沁、魏厝、梁厝、田庄、铁炉、赤欧、霞屿、峤江、南渚、北渚、霞塘、龙东。
第二十区公所:驻霞塘,辖22乡:月塘、砺山、西园、安柄、岱前、双洋、山洋、沁头、联星、东潘、东武、石码、马埭、莆前、塘边、栖梧、东庄、苏田、江边、石厝、石象、沙林。
第二十一区公所:驻西埔,辖20乡:朱宫、东石、汕尾、北港、下山、西莲、沙郭、港里、莆安、梯吴、塔林、岳秀、东埔、西埔、乌垞、西东、河山、山亭、前坑、忠柳。
第二十二区公所:驻埭头,辖15乡:埭头、汀岐、潘宅、田鹅、筶杯、嵌头、溪边、温李、许岑、赤石、英前、鼓湖、平海、江堤、西柯。
第二十三区公所:驻邱山,辖12乡:石城、后郑、东林、樟林、石塔、赤埔、山后、宅厝、东湖、翁厝、黄瓜、汀港。
第二十四区公所:驻南日岛海楼,辖14乡:山初、石盘、山头、万峰、海楼、岩下、三墩、云万、沙洋、后叶、浮斗、西皋、港南、五屿。
1954年7月,全县仍分为24个区,但部分地区行政区划变动,原辖390乡(街)并为350乡(街)。
一区(城厢区),辖7街、4乡;二区(涵江区)辖8街3乡;三区(黄石区)辖20乡;四区(梧塘区)辖15乡;五区(阔口区)辖17乡;六区(集奎区)辖12乡;七区(江口区)辖14乡;八区(望江区)辖12乡;九区(渠桥区)辖15乡;十区(西天尾区)辖13乡;十一区(待贤区)辖12乡;十二区(新县区)辖15乡;十三区(庄边区)辖18乡;十四区(常太区)辖16乡;十五区(华亭区)辖16乡;十六区(笏石区)辖14乡;十七区(北高区)辖18乡;十八区(灵川区)辖16乡;十九区(前沁区)辖13乡;二十区(霞塘区)辖17乡;二十一区(忠门区)辖17乡;二十二区(埭头区)辖15乡;二十三区(石城区)辖12乡;二十四区(南日区)辖11乡。
1955年5月,县辖乡(街)又经调整,增为378个。同年10月,又从第二十二区划出平海乡成立平海镇。计为24区、1镇、378乡(街)。
1956年6月,为适应农业生产合作化需要,全县重新调整为3个镇(辖7街)、11个区(辖151个乡)。
城厢镇人民委员会:驻城中,辖3街。涵江镇人民委员会驻涵东,辖3街。平海镇人民委员会驻平海,辖平海乡。梧塘区公所:驻梧塘,辖24乡。黄石区公所:驻黄石,辖14乡。华亭区公所;驻华亭,辖10乡。常太区公所:驻霞田,辖10乡。新县区公所:驻新县,辖15乡。庄边区公所:驻白沙,辖14乡。笏石区公所:驻笏石,辖22乡。忠门区公所:驻西埔,辖16乡。前沁区公所:驻前沁,辖3乡。埭头区公所:驻埭头,辖19乡。南日区公所:驻月眉,辖4乡。
1957年12月,撤区建乡,全县划为3镇,辖17个街、48乡,辖495个高级农(渔)业生产合作社。
3个镇:城厢镇、涵江镇、平海镇。
48个乡:梧塘、望江、集奎、西天尾、沟东、郊下、石庭、园下、黄石、清江、东头、渠桥、濑溪、埔柳、溪南、洋边、莒溪、党渡、常枫、大洋、新县、瑞云、仙安、南坛、澳柄、白沙、庄边、黄龙、蔡厝、柯朱、埕头、北高、大仑、笏石、岭下、山亭、东埔、下塘、东庄、前运、湄洲、邱山、东湖、溪顶、埭头、东峤、土头、南日。
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撤销乡(镇)组织,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划为12个人民公社,下辖383个生产大队,公社下分片设立管理区。
城厢人民公社,辖28个生产大队;涵江人民公社,辖86个生产大队;黄石人民公社,辖41个生产大队;华亭人民公社,辖22个生产大队;常太人民公社,辖16个生产大队;庄边人民公社,辖26个生产大队;新县人民公社,辖22个生产大队;灵川人民公社,辖14个生产大队;笏石人民公社,辖40个生产大队;忠门人民公社,辖41个生产大队;埭头人民公社,辖30个生产大队;南日人民公社,辖10个生产大队。
1961年6月,又调整行政区划,县下设区,形成县、区、公社、生产大队四级管理体制。全县划为12个区公所,辖102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669个生产大队。
城厢区公所,驻十字街,辖城厢、沟东、郊下、坑坪、华5个公社,40个大队。
涵江区公所,驻观顶坡,辖涵江、望江、塘头、哆头、石庭、蒲坂、梧塘、崇林、西天尾、南坛、塘北、集奎12个公社,130个大队。
黄石区公所,驻黄石、辖黄石、东甲、惠洋、渠桥、闽阳、清江、壶山7个公社,72个大队。
华亭区公所,驻华亭,辖华亭、濑溪、西许、埔柳、霞皋5个公社,45个大队。
常太区公所,驻利洋,辖东圳、后垅、党城、莒溪、渡山、东照、长基7公社,30个大队。
庄边区公所,驻枫树埔,辖庄边、岐西、吉凤、松西、石溪、黄龙、山溪、林山、澳柄、东泉、西田、白沙12个公社、37个大队。
新县区公所,驻洋边,辖新县、大贤、上茅、樟石、白云、可山、瑞云、满长、大洋、坂洋、琼峰11个公社,37个大队。
笏石区公所,驻笏石街,辖笏石、西林、竹庄、四乡、埕头、前沁、上塘、汀峰、东峤、西田、铁炉、大仑、北高、岭下14个公社,82个大队。
灵川区公所,—何寨,辖东沙、蔡厝、柯朱、青山、何寨5个公社、31个大队。
忠门区公所,驻下塘,辖山亭、西埔、东吴、东埔、乌哆、忠门、下塘、坂尾、东庄、前运、莆林、湄洲、石码、莆禧14个公社、83个大队。
埭头区公所,驻埭头,辖邱山、土头、石塘、埭头、石塔、东湖、赤岭、平海、溪顶9个公社,67个大队。
南日区公所,驻上惠,辖南日公社15个大队。
1965年8月,撤区并社,全县行政区划改为2个镇,辖15街;24个人民公社,590个生产大队。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行政区划保持2个镇、24个人民公社不变。仅有部分街道和大队分合或改名:
城厢镇街道改名:太平改跃进;凤山改东方红;文献改文革;长寿改立新;英龙改红星、梅峰改胜利。
涵江镇街道改名:顶铺改革命;孝义、前街合为朝阳;青年、延宁合为革新;保尾、楼下合为团结;宫下、霞徐合为东升。
公社属下部分大队分合改名情况:
西天尾公社:林前、林泉合为林山。
黄石公社:五龙、沟边合为和平;下坂、田厝合为凤山;斗南、屏山、梅湖合为屏南;陈厝、程厝合为遮浪;清中、清后合为清江;下江头、下埭、西利合为桥霞。
渠桥公社:增宝胜大队。
华亭公社:濑厝、前柳合为濑柳;下尾、宝雀、坪洋、山利合为兴沙;沈塘并入樟林,郑庄并入后角;走马亭并入油潭,万坂并入园头;郊尾、长岭并入郊溪;圳头、前黄并入华亭;顶宅、坪坂、沟头合为后枫。
常太公社;利洋改常太,四合、金山合为金川;后垅并入东青。
萩芦公社:南霞改南下;樟洋改樟林;石峰改晏井;坂山改岐山。
灵川公社:东坑、境宁合为蔡亭;兴安、厝前合为东沙;栖枫、坂头合为榜头;赤岭改桂山;上炉并入利角;上亭并入海头,书峰并入西墩;岐头并入下尾。
笏石公社:坝边、东津合为坝津;大埔、岭美合为岭下;苏吴、四乡合为四新;吴厝并入大丘;西山并入西徐;翁厝并入温东;四村并入苏塘。
北高公社:九仙、院后合为坑园;岐山、东乡合为东风;坊庄并入北高;渡岭并入福岭;过沟并入山前,汀红、江边并入汀峰。
东峤公社:万兴、东蔡合为东风;珠峰、珠仙合为先锋;湖柄、汀塘合为红湖;下房改立新;赤岐改赤卫;凌烟改东升。
忠门公社:何坑改何山;东吴改梯吴。
南日公社:双岛析为罗盘、赤山。
1980年12月,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和革命领导小组,恢复城厢、涵江2个镇人民政府和24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全县普查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更改的部分地名。生产大队名称基本不变,仅有个别生产大队分开或合并。全县共辖2镇,15个居委会;24个人民公社,588个生产大队。
1983年撤销莆田地区、设立莆田市。1984年划出城厢镇、城郊公社,建立城厢区,划出涵江镇、涵江公社建立涵江区,2区直属莆田市管辖。
1984年10月,实行政社分开体制,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实行县、乡(镇)、村(街)三级建制。24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乡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同年11月,黄石、笏石改为镇建制。1985年5月,江口、梧塘、华亭3乡改为镇建制。1986年12月,西天尾、埭头2乡改为镇建制。1988年10月,白沙、灵川、忠门3乡改为镇建制,东庄乡改为秀屿镇。
至1990年12月,莆田县辖11镇、11乡、13居委会、488村委会。行政区划如下。
西天尾镇,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东星(居)、龙山、吴江、北大、洞湖、后卓、溪白、澄渚、碗洋、后黄、三山、渭阳、后埔、林山、象峰、下垞、林峰。
梧塘镇,辖2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西庄(居)、东福(居)、西林、枫林、梧梓、东南、松东、漏头、溪游、霞楼、九峰、松西、沁后、新丰、前东坡、后东坡。
江口镇,辖1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江口(居)、新前、海星、新墩、李厝、前面、五星、东楼、西刘、石东、石西、丰美、丰山、厚峰、坂梁、刘庄、囊山、院里、石狮、园顶、园下、顶坡、上后、莆江、大东、东大、官庄。
黄石镇,辖1个居委会,36个村委会:黄石(居)、沙坂、水南、登瀛、井后、和平、横塘、七境、瑶台、风山、定庄、沙堤、天马、惠上、惠下、屏山、斗南、东山、东源、东埭、金山、徐厝、东甲、遮浪、海滨、江东、华东、华中、华堤、桥兜、下埭、下江头、西利、西洪、清中、清后、清前。
渠桥乡,辖28个村委会:下坂、善乡、东郊、锦墩、渠桥、宝胜、青垞、沟口、下横山、郑坂、南梧塘、东坝、溪东、白埕、港利、新度、洋埕、樟桥、厝柄、蒲圾、沟尾、龙头、大坂、桂林、东埔余、凌厝、港西、东宋。
华亭镇,辖1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华亭(居)、后山、圳头、前黄、西湖、油潭、走马亭、涧口、后塘、湖头、埔柳、前柳、隆兴、五云、濑厝、宫利、长岭、郊溪、郊尾、西许、万坂、园头、南湖、濑溪、顶垞、兴沙、坪坂、后枫、云峰、霞皋、西沙、后角、郑庄、樟塘、山牌。
常太乡,辖28个村委会:松峰、利车、照车、东青、东太、山门、汀洋、常太、九坑、洋边、坑洋、霞山、渡里、金川、马院、党城、顶坑、内东坪、外东坪、过溪、下莒、埔头、溪南、溪北、山坑、长基、岭下、南川。
萩芦乡,辖20个村委会:洪里、崇福、双亭、南下、利东、深固、樟洋、水办、潭井、崇圣、晏井、友谊、林美、官林、梅洋、崇联、洪南、东张、萩芦、枫山。
白沙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白沙(居)、坪盘、澳柄、澳东、龙东、龙西、东泉、狮亭、田厝、广山、宝阳、洋顶、长兴。
庄边乡,辖22个村委会:薸湖、黄洋、凤漈、利坑、黄龙、泮洋、■洋、西音、溪西、赤溪、岫山、前埔、庄边、岐山、山溪、大汾、松岭、百俊、上院、吉云、走墘、尚书桥。
新县乡,辖15个村委会:新县、文笔、张洋、广宫、■溪、墘顶、大贤、大所、白鹤、上茅、仙安、白云、外坑、泗洋、洋林。
大洋乡,辖18个村委会:昆山、满长、霞洋、孝池、瑞云、瑶山、莲峰、院埔、南岭、杏山、崇兴、大洋、板洋、可山、车口、琼峰、坝头、兔洋。
笏石镇,辖1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笏石(居)、顶社、四新、大丘、北埔、篁山、濑宅、岐厝、刘厝、岭美、丙仑、东华、梅山、松林、炮厝、西徐、珠坑、西田、下郑、度田、秀山、苏塘、温东、来塘、杨林、坝津、四村。
灵川镇,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何寨(居)、云庄、太湖、蔡亭、蔡厝、下尾、东进、东海、西墩、青山、西黄、坪洋、东沙、桂山、大埔、硋灶、利角、柯朱、东朱、径里、海头、西厝、榜头、山门里。
北高乡,辖23个村委会:岱峰、东皋、竹庄、坑园、福岭、前亭、埕头、江边、山前、北高、高峰、美澜、高洋、吴城、汀峰、渡岭、冲沁、栏山、东风、埕前、汀江、院后、呈山。
东峤乡,辖22个村委会:珠川、凌烟、梁厝、东兴、前沁、先锋、上塘、赤岐、百叶、田柄、许、汀塘、湖柄、魏厝、珠江、东峤、铁炉、霞屿、下房、渚林、前江、田庄。
埭头镇,辖1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埭头(居)、英田、温李、潘宅、湖东、黄瓜、翁厝、汀岐、赤石、汀港、后温、石塔、鹅头、武盛、后郑、筶杯、石城、黄岐、东林、田边、淇沪、高林、樟林。
秀屿镇,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营边(居)、锦山、莆头,石前。栖梧、塘边、大象、马厂、双石、东红、后江、苏田、厝头、苏厝、东庄、石码、杜边、前沄、白山、堤头、东沁、西温。
忠门镇,辖2个居委会,39个村委会:忠门(居)、王厝(居)、何山、洋埭、联星、东埔、坂尾、沁头、岱前、乌垞、塔林、度下、前康、山柄、港里、岳秀、琼山、前湄头、前范、东坑、山亭、西山、双髻山、东仙、莆禧、西前、蒋山、砺山、文甲、安柄、东店、月埔、霞塘、柳厝、后坑、西园、梯吴、东潘、西埔、■屿、利山。
平海乡,辖15个村委会:平海、江堤、西柯、石塘、山星、东美、石井、嵌头、上店、上林、卓东、北峤、赤坡、溪边、东湖。
南日乡,辖17个村委会:海山、沙洋、浮叶、山初、云万、万峰、石盘、港南、东岱、鳌屿、罗盘、西高、岩下、赤山、小日、三墩、后叶。
湄洲乡,辖11个村委会:宫下、高朱、东蔡、莲池、寨下、西亭、汕尾、北埭、港楼、后巷、下山。
第四章 乡镇
1990年,全县设11镇、11乡。原城厢镇、城郊公社和涵江镇、涵江公社,1984年前属莆田县,故仍予记述。
一、城厢镇城郊公社
莆田自置县时起,治所一直在今城厢。宋初,兴化军治从游洋迁莆后,城厢先后为兴化军、兴安州,兴化路、兴化府治所所在地。1971年建立莆田地区,1983年成立莆田市,城厢均为地区行政公署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莆田的政治文化中心。
城厢地处莆田县中央,福厦公路莆田段中点。其地,以县城为界,宋代属崇业乡延陵里、清平里,元代设四厢,城内地属左、右、东厢;明、清时均属一区;民国时属一区、城厢区;民国18年(1929)分设城中、城南二镇和城东、城西、城北三乡,民国23年设城厢联保;民国29年改设城厢镇;建国后先后属一区、城厢镇、城厢区、城厢人民公社,1965年恢复为城厢镇。1983年镇辖太平、凤山、文献、长寿、英龙、梅峰6街,设6个居民委员会。
城厢周围的城郊公社面积75平方公里。其他在宋、元时属崇业乡、永嘉乡;明、清时属一区南厢、东厢、常太里、二区仁德里、延兴里、三区孝义里、四区文赋里;民国时属一区延寿乡、熙宁乡;建国后属城厢区、阔口区、一、五区、城厢人民公社、1963年成立城郊人民公社。1983年辖34大队。
1984年6月,城厢镇、城郊公社合并成立城厢区,归莆田市直辖。莆田县人民政府仍设在城厢。
二、涵江镇
镇位于县城东北14公里处,濒临兴化湾,四周为涵江公社辖地。镇面积2平方公里,有2万多人口。唐代就有农民在此筑涵排涝入海,故名“涵头”。南宋时雅称涵江,商业繁盛,设涵头市,置巡检司。宋、元时属唐安乡。明、清时属二区延寿里。民国时属二区、涵江区、涵江镇。建国后属二区、涵江镇、涵江人民公社,1965年复设涵江镇。1983年辖9街、9个居民委员会,1984年6月涵江镇与涵江公社合并成立涵江区,划归莆田市直辖。周围涵江公社面积58平方公里。宋元时属唐安乡、崇业乡、武化乡,明清时属二区延寿里、待宾里、望江里、仁德里,三区孝义里,民国时属二区、涵江镇、延寿乡、仁德乡、望江乡,建国后属二区、六区、涵江人民公社、1983年辖49个大队。人口12万人。
三、黄石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10公里处,辖地面积61平方公里,辖境东濒兴化湾,西北为城厢区、北隔木兰溪与涵江区相望。宋代设黄石市。其辖地宋、元时属感德乡的莆田里、连江里、景德里、崇福乡的兴福里。明、清时属三区连江里、四区莆田里、景德里,六区兴福里,民国时属黄石区、三区、二区、黄石乡,黄石镇。建国后属三区、黄石人民公社、黄石乡,1984年12月改为镇建制。1990年有人口户、137796人,分布于102个自然村,设37个村(居)民委员会。
四、笏石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17公里处,是沿海三大半岛8个乡镇交通枢纽,一向为县内第三大集镇。面积65平方公里。其地宋、元时属崇福乡;明、清时属合浦里;民国时属笏石区、笏石镇;建国后属五区、十六区、笏石人民公社、笏石乡,1984年建镇。1990年人口97245人,设27个村(居)民委员会。
五、江口镇
古以通应港而名港口,雅称锦江。位于莆田东部,面积79平方公里。北面、东西与福清县新厝乡交界,东南临兴化湾,西南与涵江区相连,辖境在宋、元时属唐安乡永丰里、待贤里;明、清时属二区待宾里、三区永丰里、待贤里;民国时属江口区、二区,江口乡;建国后属七(江口)区、涵江公社、江口人民公社、江口乡。1985年5月改为镇建制。辖26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1990年全镇有16309户、69208人,其中归侨、侨眷四万多人,占61.8%,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有十万四千多人。分布于东南亚和南北美等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之一。
六、梧塘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北面12公里处,辖境介于平原与山区之间,为平原山区交通要冲。东南界涵江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唐代吴姓于此凿塘垦田,建立村庄,因名“吴塘”,雅称“鳌塘”,近代以同音字写为今名。辖地宋、元时属武化乡兴教里,明属三区兴教里;清属兴教里鳌塘境;民国时属梧塘镇;建国后属十区、四区、涵江人民公社、梧塘人民公社、梧塘乡。1985年建镇。1990年有人口35038人,设16个村(居)民委员会。
七、西天尾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北8公里处,辖境南、东南分别与城厢、涵江两区为界,介于山区和平原间。旧为广业、常泰二里山货集散地的前墩尾,渐成市镇,以同音写成今名。辖地在宋、元时属武化乡;明、清时属二区尊贤里、仁德里和三区兴教里;民国时属一区、延寿乡、仁德乡、梧塘乡;建国后属四区、十区、涵江人民公社、西天尾人民公社、西天尾乡。1986年建镇,面积58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41595人。设17个村(居)民委员会。
八、华亭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西14公里处,县境木兰溪上游,俗称溪顶。驻地原名花亭,近代始写成今名。境东北与城厢区,西与仙游县为界,其辖境宋、元时属永嘉乡文赋里、新兴里;明、清时属四区文赋里、新兴里;民国时属华亭区、六区、四区、霞皋区、濑溪乡、华亭乡,华亭镇;建国后属九区、十六(华亭)区、十五区、华亭人民公社、华亭乡。1985年3月建镇。辖地面积135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97549人,设35个村(居)民委员会。
九、埭头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36公里处,辖境在兴化湾南岸埭头半岛上,三面临海,东南端的石城隔海与南日岛相望。古代人民与海争地,围埭造田,村聚因名“埭头”。其辖境宋、元时属崇福乡;明、清时属六区奉谷里、武盛里;民国时属平海区、七区、五区、笏石区、埭头乡、埭头镇;建国后属十二区、二十二区、二十三区、埭头人民公社、埭头乡。1986年12月建镇。辖境面积(含黄瓜、筶杯两岛)86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112567人,设23个村(居)民委员会。
十、白沙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北40公里处。为广业里山区交通要冲。辖境宋、元时属兴化县;明代划归莆田县为广业里;清代属四区广业里;民国时属广业区、三区、四区、新县区、白沙乡、庄边乡。建国后属十区、十四区、十三区、庄边人民公社、白沙人民公社、白沙乡。1988年10月建镇,镇政府所在地,原为小集市,地名“白沙铺”,宋代于此置白沙务(税务机关),沿袭为今乡故名。辖地面积74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22115人,设13个村(居)民委员会。
十一、灵川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西南20公里处。境域在湄洲湾北岸,西与仙游县交界。壶公山山脉横贯全境,村庄多分布于湄洲湾畔,背山面海,在宋代已有灵川里之名。其辖地宋、元时属永嘉乡灵川里;明、清时属五区灵川里;民国时属华亭区、岩头区、五区,笏石区,部分曾属四区、霞皋区、灵川乡;建国后,先后属五区、十五区、十八区、灵川人民公社、灵川乡。1988年10月建镇,镇政府设在何寨村。辖境面积103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95169人,设24个村(居)民委员会。
十二、忠门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南32公里处。辖境以半岛伸入海域,东濒平海湾,西临湄洲湾,南隔海与湄洲岛相望。宋、元时属崇福乡;明、清时属六区武盛里、七区新安里、崇福里;民国时属忠门区、八区、六区、笏石区、忠门镇;建国后属十一区、二十区、二十一区、忠门人民公社、忠门乡。1988年9月建镇。驻地因唐林蕴旌表忠烈,其子孙居此而名。辖境面积120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157564人,设41个村(居)民委员会。
十三、秀屿镇
镇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30公里的湄洲湾东北岸秀屿港区的醴泉半岛,辖境在宋、元时属感德乡;明、清属五区醴泉里;民国时属笏石区石码乡、前运乡;建国后属五(笏石)区、二十区、忠门人民公社、东庄人民公社、东庄乡,1988年10月建镇。半岛前端湄洲湾内的深水良港秀屿港而名。辖境面积36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71921人,设22个村(居)民委员会。
十四、渠桥乡
乡政府驻地在县南6公里处,辖境北界城厢区。辖地宋、元时属感德乡、永嘉乡;明、清时属四区胡公里、南力里、五区维新里、国清里、安东里,民国时属三区、黄石镇、壶山乡、兰溪乡;建国后属九区、黄石人民公社、渠桥人民公社、渠桥乡。原以乡政府设在渠头桥村而名,1965年迁驻下坂村。境域位于壶公山丘陵地带,面积61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85202人,设28个村民委员会。
十五、常太乡
乡政府驻地在县城西北29公里处,辖境西与仙游县、东南与城厢区为界。面积201平方公里,是全县幅员最大的一个乡镇。其辖地在宋代即名常泰里,宋、元时属崇业乡;明、清时属一区;民国时属常太乡、六区、一区、霞皋区;建国后属八区、十四区、常太人民公社、常太乡。1990年有人口39892人,设28个村民委员会。
十六、萩芦乡
乡政府驻地距县城北20公里处。辖境东北与福清县为界。面积86平方公里。其辖地宋、元时属武化乡、唐安乡;明、清时属二区待贤里、三区兴教里;民国时属广业区、二区、三区、新县区;建国后属四区、七区、十区、十一区、涵江人民公社、萩芦人民公社、萩芦乡。乡以萩芦溪而得名。1990年有人口27960人,设20个村民委员会。
十七、庄边乡
乡政府驻地在县城西北47公里处,辖境北与永泰县,西与仙游县为界。辖境面积170平方公里。其辖地宋、元时属兴化县;明代,划归莆田属广业里;清代属四区广业里;民国时属四区、广业区、三区、新县区、庄边乡;建国后属十区、十四区、十三区、庄边人民公社、庄边乡。区、乡政府原驻庄边村、故名(后迁枫树埔)。1990年有人口27956人,设22个村民委员会。
十八、新县乡
乡政府驻地在县城北51公里处。辖境东与福清县为界。面积133平方公里。辖地宋、元时属兴化县,明代划归莆田属广业里;清属四区广业里;民国时属广业区、四区、新县乡、游洋乡;建国后属十区、十二区、新县人民公社、新县乡。乡以元代兴化县治由游洋迁境内湘溪而得名。1990年有人口22791人,设15个村民委员会。
十九、大洋乡
乡政府驻地在县城北73公里处。辖境北与永泰县,东北与福清县为界。面积120平方公里。其辖地宋、元时属兴化县;明代划归莆田属广业里;清属四区广业里;民国时属广业区、四区、新县区、游洋乡、大所乡;建国后属十区、十二区、新县人民公社、大洋人民公社、大洋乡。乡政府驻地以明代置大洋巡检司,故名。1990年有人口16111人,设18个村民委员会。
二十、北高乡
乡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24公里处。辖境东、南、北三面濒临兴化湾。面积54平方公里。其辖地宋、元时属崇福乡;明、清时属六区兴福里;民国时属笏石区、五区、北高乡、北高镇;建国后属六区、十七区、笏石人民公社、北高乡。乡驻地旧名北高楼,沿为今名。1990年有人口83333人,设23个村民委员会。
二十一、东峤乡
乡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28公里处。境域位于平海湾顶,背靠后海。面积75平方公里。宋、元时属崇福乡;明、清时属六区奉谷里,七区合浦里;民国时属笏石区、五区、前沁乡;建国后属六区、五区、十九区、北高区、笏石人民公社、东峤人民公社、东峤乡。1990年有人口94269人,设22个村民委员会。
二十二、平海乡
乡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44公里处。辖境东、南两面临平海湾,面积60平方公里。驻地古名南啸,明初置平海卫,故名。宋、元属崇福乡;明、清属六区武盛里;民国时属平海区、七区、五区、笏石区、平海乡;建国后属十二区、二十二区、平海镇、埭头人民公社、平海人民公社、平海乡。1990年,有人口83013人,设15个村民委员会。
二十三、南日乡
以南日群岛建乡。南日岛位于县城东南约68公里处,为莆田县第一大岛,距陆地最近点的石城码头7海里。其辖境明初设水寨驻兵防倭寇,清道光、咸丰年间设县丞;民国5年设县佐,民国16年设岛务局归省直辖。民国22年划属福清县九区。民国24年改为省辖特种区,旋撤,属福清县四区。民国25年恢复为省辖特种区。民国29年划归莆田县设第七区。建国后,先后属十三区、二十四区、南日人民公社、南日乡。乡以岛名,乡政府驻海山村,辖地包括南日、小日、鳌山、罗盘、赤山等70多个岛、屿、礁,面积共52平方公里。1990年有人口50209人,设17个村民委员会。
二十四、湄洲乡
离县城东南约50公里,是莆田县的第二大岛,北距陆地忠门文甲码头仅2海里。辖地乌丘屿与台湾省台中港距离70海里。乡辖境宋、元时属崇福乡新安里;明、清时属七区新安里;民国初期属笏石区,民国16年划归南日岛务局直属省辖。民国22年归还莆田县,设湄洲乡,下辖6个保。建国后属十一区、二十一区、忠门人民公社、湄洲人民公社、湄洲乡。1988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为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行政隶属关系仍未变。辖境面积14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其中乌丘屿上有两个自然村,人口200多人。1990年,全乡(不包括乌丘屿)有人口33318人,设11个村民委员会。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