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行业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3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行业习俗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厢区的农事习俗、畜牧习俗和工匠习俗。农事习俗包括迎春仪式、祭土地神和祈雨活动;畜牧习俗包括买耕牛、酬牛耕和洗槽等;工匠习俗包括拜师、动工、散工和牙祭等。
关键词: 城厢区 民俗 行业习俗

内容

一、农事习俗
  城厢区在清代以前一直是兴化府、莆田县的治所。府县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在“立春”前一天,知府知县等人要穿戴官服,坐露轿,带领皂隶等一班人,每人手持一束纸花,由县衙出发,先周游四城门一圈,俗称“五马行春”,然后,出游队伍由东门出发,游向阔口村。这时,由一老农牵牛,官员们脱靴下田、知府扶犁,知县播种,表示迎春之种。种毕迎泥塑春牛(太岁)入城,沿路民众把盐米等物争着撤向春牛,祈愿全年丰收吉利。春牛抬入县衙,供人们祭祀,祈免冲犯。最后把这泥塑抬上城墙,等立春时刻一到,把它推下城外了事。
  祭土地神旧时农民认为农田林果收成好坏与土地神有很大关系,因此,农家在年节和收成时节以及初二、十六日,特别是六月初六“土地公生日”,都要办果、酒、香烛、“贡银”到田头园头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祈雨1949年前,每遇旱年,民间举行“求雨”活动。各村农民成群结队头顶烈日,身穿教服,抬出菩萨,沿路游行,口唱“乞雨”来到县衙,县官要出来行香。有些神棍能观察气象,选定可能下雨的日子为“祈雨日”,若真下雨,就可贪天之功为己有,若不下雨,就说民心不虔。
  二、畜牧习俗
  农家买耕牛,必须在牛角上系一小块红布,俗称“挂红”,祝愿平安吉利。耕牛将死,也给牛“挂红”送终;买羊则在羊脖子上“挂红”。
  酬牛耕牛一年四季为农家辛苦耕地,农家在开春时日,则喂以麦皮、黄豆等精饲料和少量米酒,实为耕牛增加营养,准备春耕劳作,俗称“酬牛”。
  洗槽民间在卖猪和宰猪之后,把猪栏猪槽打扫干净,然后在猪栏前摆上果品酒肴,烧纸钱、祭谢栏神。
  三、工匠习俗
  拜师旧时拜师学艺,先要备办拜师礼,一般为“一担盘”,必须有线面、猪蹄、酒果和红包作为拜见面礼,徒弟给师父行跪拜大礼,徒弟学成之后还要办“谢师礼”。
  动工、散工民间兴建某种工程雇佣泥工、石工等,要备办果品酒肴祭神,宣告动工。工程结束后,要宴请各种工匠,俗称“散工”,宴上坐首席的是木工、石工,因为工程是由他们打基础开始的。
  牙祭旧时有雇佣伙友的商家和工场作坊主人、临时兴建工程主人等,在农历每月初二日、十六日要备办酒菜祀神,后请雇佣的伙友工匠们聚餐,称为“牙祭”,俗称“做牙”。二月初二日为“头牙”,十二月十六日为“尾牙”,这两个“牙”均较隆重。
  拜祖师爷旧时各种工匠都供奉祭拜各自的祖师神,泥工、木工、石工拜鲁班先师,陶工拜宁封子(一说是陶米公范蠡),盐工拜盐公陈侯,酿酒工拜杜康,制茶工拜陆羽,烧窑工拜董宾,箍桶匠拜陈楠,戏班拜雪海(田公元帅),理发师拜罗祖,制豆腐的拜南子,制纸的拜蔡伦,以祈求工艺长进,事业顺利。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城厢区农事习俗
相关专题
城厢区畜牧习俗
相关专题
城厢区工匠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