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婚丧喜庆礼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3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婚丧喜庆礼俗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的婚嫁礼俗和生育习俗。婚嫁礼俗包括旧时的传统习俗和新时期的婚姻法律,生育习俗包括怀孕、分娩、婴儿出生后的庆祝和仪式。
关键词: 城厢区 民俗 婚丧喜庆

内容

一、婚嫁礼俗
  (一)旧俗
  旧时,境内婚嫁大多由父母包办,虽城镇与郊区有些区别,如郊区一般由父母包办,县城除读书人和个别经商人外,大多数仍由父母包办,且都要遵守一些传统的礼俗。
  说媒儿女长大后,父母托媒人代儿女物色对象,媒人为了赚到媒礼,千方百计“玉成其事”。男女双方没有见面就谈亲,常酿成婚姻悲剧。
  相亲父母托媒人说亲后,又代儿女登门相亲,相亲后吃下对方煮的红蛋,就算初步中意。
  送庚帖双方家庭中意后,通过媒人互赠红绸庚帖,然后各自请算命先生推算八字有无冲克,卜断结合的吉凶。
  订聘断过八字后,如双方满意,就商定聘金、嫁妆,然后择选吉日“贺订”。这天,男方家邀请同族中许多女人,身着红色衣裳,手里持着伞,带上聘金及部分金银首饰,送到女方家,女方家要宴请“贺订”人员,并把男方家带来的糕饼分给同族的人、邻居、朋友,借以告诉别人,女儿已许配人家了。
  择日俗称“看日子”,男方家把择选的结婚佳期转告女方,女方准备嫁妆。临嫁前,亲人为出嫁的姑娘赠送衣饰、红花、香粉等,以示祝贺,俗称“捧花粉”。
  出嫁女儿出嫁须穿红妆,头戴“新妇罩”(红色幔布),由“能嫂”陪伴告别父母(父母去世的,应该哭别,以示孝道),带着“新娘妈”上轿而坐。轿门用红头绳松系住,用红封条封住,挂一块染红猪肉。中途不能下轿解手,以防“白虎”伤害。新娘忌见星星,红轿须在日落星现之前抬到夫家。
  迎亲婚期到时,男方家送去猪腿、线面、红〓、白糕等札品,交齐未交足的聘金,女方把新娘打扮一新,坐上花轿,抬往男家。花轿到达前,男方家所有亲人都要避开,防止冲克,灶里的火也要扑灭,以免新娘见火日后火气大。一切备当,燃放鞭炮,新娘由“能嫂”扶进新房。
  结婚俗称“成人”。这天子夜时分,厅堂挂起新郎“表轴”,并由两位“命好”的男女给新娘、新郎“梳头”,俗称“象头”,尔后人们离去。当日上午,新娘、新郎在厅堂上由“能嫂”作礼仪指导,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夫妻互拜,饮交杯酒,行合〓礼。再去敬拜本家长辈人,受拜人回敬以“红包”,最后共进洞房,洞房门楣上挂兰布,并系上刺草一丛,肉一块,以防妖邪入门。当天中午饭、晚饭都要办喜宴,喜筵上,娘舅被尊为“上宾”,坐上首席,俗称“横头位”。筵间,新郎、新娘频频向客人敬酒、分喜糖。
  闹洞房晚筵结束后,“送房兄”带入涌进洞房,导演“送孩儿”、“做经文”、“送房”等闹剧,直至更深夜阑,有的甚至闹到第二天雄鸡唱晓才歇。
  转马也称“请女婿”。婚后第二天,新娘偕同新郎坐轿返娘家,拜见娘家长辈亲友,娘家设午宴款待。当天下午,新婚夫妇双双回家,并带回雌、雄鸡两只及红纸封腰的甘蔗两棵,因古时要骑马,故称为“转马”。
  (二)新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颁布《婚姻法》,保护男女在婚姻上的合法权益,禁止买卖和干涉婚姻自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婚嫁习俗有所变化,大部分青年男女先恋爱后结婚,实行晚婚,还提倡婚前体检,并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从50年代起,新娘就不再坐花轿,而是撑红伞步行到男家。到80年代后,以车代轿,接新娘的小车还要装饰一番。城区婚宴多在酒家举行,郊区还在男方家里举办。90年代后,在妇联、青年团、工会等部门的倡导下,有的青年男女举行文明婚礼,双方合照(女方要穿上时髦的婚纱),互增纪念物,以茶话会代替婚宴。此外,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也渐受一些年青人欢迎。
  二、生育习俗
  境内生育习俗,具有汉族传统的古风。
  怀孕叫“有身喜”,新娘当月怀孕的叫“人门喜”,怀孕初期生理反应称“病仔”。孕妇产前例行向别人家讨乞其小儿穿过的小衣服,留待婴儿出生后再穿。因初生儿皮肤幼嫩,穿上洗过的质柔的旧衣服,会更舒服些。同时,让孩子从小穿上破旧衣服,还寓有希望孩子从小养成勤俭朴素的美德。产前还须备好一些“月内料”,如蛏干、虾肉等干品,为坐月子时用。
  孕妇按预产期生育的叫“足月”、“顺月”,提前生的叫“没足月”,拖后生的叫“拖过月”。婴儿生出叫“出世”,大人牢记其出生的年、月、日、时,这就是“生辰八字”。
  产妇坐月子叫“做月内”,一般为一个月,其食物都是高等营养品,如蛏干、虾肉、红菇、黄花菜、猪肉、鸡、鸭、蛋等。每餐搭配几样下锅,叫“炖砂锅”。食干饭,早、午、晚配有点心,故有“四顿食四顿点心”之谚。产后十天,亲友于双日送食物给产妇补养,叫“送加”。“送加”物样丰富多彩。
  婴儿出生后,蘸黄莲汤几滴于其口里以消火退毒,并向邻近产妇乞乳汁喂之,称之“食平安”,三天后开奶。
  婴儿满月叫“出月”,家庭要办牲礼敬神祭祖。外婆家要备办小孩的手镯、脚镯、银锁、衣帽等来贺喜。请有福气的老妇为婴儿剃头去秽发,用灯心草、梅朱、龙眼干、红枣烧汤,水中放“红钱”12枚,给婴儿洗头、沐浴。父亲用朱笔在孩子头上“画桃”,祝其聪明长寿,母亲头上插柏,抱孩子与长辈见面,长辈送“红包”为见面礼,然后把孩子第一次放在“摇篮”中安睡。
  孩子满月后家庭要做“红龟”、煮红蛋分给亲友以谢“送加”。还要办“出月酒”,宴请亲朋好友。尔后给孩子命名,男的取福寿之意,女的取金珠之义。有排行的,按辈份命名,不能和家人同名。
  婴儿满四个月,叫“做四月”,以熟“羊尾”或“猪尾”往孩子嘴上抹一下,俗叫“开嘴”,开始吃荤了。
  孩子周岁,叫“抓周”、“对脺”,莆俗叫“毛制”。用大“笠孤”一个,置笔、书、算盘、刀、尺、红龟于周围,让孩子坐在中间,示意其任取一二物,以卜吉兆。如抓到书,是聪明好学之兆,抓到“红龟”则预示长寿。外家送来竹制的“椅仔轿”一只,以示孩子可以坐轿了。家庭要分“红龟”给亲友和邻居,以祝各家孩子健康成长,亲友回“线面”两束,也寓大家长寿之意。
  三、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习俗较为繁杂,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移床病人临危,从寝室移至厅堂,男在左,女在右。
  换衣病人断气前,家属给病人更换衣服,其衣服叫寿衣。
  送终病人断气后,用白布给死者蒙身盖首,在床前点燃长明灯,全家人男去冠、妇披发哀哭,直至发丧。
  洗身孝男到河沟用铜钱向水神买水,为死者洗脸、洗脚、洗手。
  入殓死者洗身后,子媳要为其穿上寿衣、寿鞋。清代以前,官吏死亡,要穿上官服、顶戴,富家大户还要用整匹白绫包扎尸身,称为“殓身”。后死者亲属把棺材抬至厅堂,择时入殓,亦称入木,入木时有的地方请法师“洒净”。子孙披麻戴孝,子辈穿麻衣,孙辈穿白衣,鞋上缀片麻布,孝男孝媳左手腕套上串带铜牌的白带圈,丧父套于左,丧母套于右,哀哭声声,向遗体告别。之后孝男捧死者头部,孝媳抬死者脚腿,把死者置于棺内,遮上“水被”,然后盖上棺盖钉牢。此时,八字冲犯的人要避开。
  烧卧褥席孝男孝媳搬出死者用过的卧席、被褥,送往野外焚烧。
  买路钱棺材上山安葬时,同族下辈人要去送葬,孝男头戴“草圈麻帽”,手执“孝子鞭”,沿途散发“银纸”(即买路钱),俗称放纸钱。
  进葬把棺材置于墓穴内,在墓穴前摆祭品祭奠。
  立灵位安葬后第二天,在厅堂为死者设灵堂,立灵位。每日向死者“上饭”哭灵,第三天上山探墓,第六天为死者立木立碑,用红布或红纸书写死者功德,称“铭旌”。
  做七死后49天内,七日一祭,俗称“做七”。第一个七日叫“头七”,最后一个七日叫“尾七”。服丧期间,家属不能穿红衣,不许赴宴饮酒等。
  起服死者辞世一百日,要请僧人诵经或做“道场”,超度亡灵,之后拆除灵堂,家属换素服为吉服。清代以前旧制:官员父母死亡,要辞职回家守孝,在墓旁筑庐守墓,三年后才能起服复职,称为“丁优”,民国以后,这种制度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号召改革传统丧葬习俗,用追悼会代替吊丧,用花圈、挽联代替香烛、银纸,用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用遗像代替木立碑,改土葬为火葬,札仪从简,深受群众欢迎。此俗正在城乡民间逐步扩大、沿袭。
  四、寿庆
  俗称“做十”。不论男女,到50岁以后逢十必庆,由下一代为其举行。一般男逢奇庆祝,女逢偶庆祝。寿庆时,要办“寿面”、“寿桃”祭祖敬神,亲友要赠送贺轴、贺幛、寿酒、寿糕以示祝贺。已出嫁的女儿要送来祝寿礼盘,含有食物和衣料等。有的地方下辈人要在寿庆这天进行拜寿,受拜者送“红包”作为回礼,最后宴请祝寿之人。
  五、乔迁
  俗称“过厝”。新盖房屋落成,家人喜迁新居,亲友要送礼品表示祝贺,礼品有贺幛、镜屏、灯笼、红烛、鞭炮等,主人设宴答谢,俗称办“过厝酒”。
  六、其他
  民间喜庆,除了上述几项外,还有建房上梁、新厝落成、商店开业、分家“贺灶”等,大都要放鞭炮、点灯结彩,亲朋好友送礼,庆贺一番。1950年后,这些喜庆礼仪大部分从简,迷信旧俗渐渐淡化,但庆贺、喜宴之风仍很时尚。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城厢区婚嫁礼俗
相关专题
城厢区生育习俗
相关专题
城厢区丧葬习俗
相关专题
城厢区寿庆习俗
相关专题
城厢区乔迁习俗
相关专题
城厢区其他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