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节令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3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节令习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的节令习俗情况,其中包含春节、元宵、清明、帝爷生、妈祖生、岳帝爷生、端午节等。
关键词: 城厢区 民俗 节令习俗

内容

一、春节
  初一早人家是日鸡鸣即起床,家长具衣冠于大门外拜“户神”,鸣鞭炮开大门。院子厅堂内外已于除夕打扫干净,大年初一这一天例不动箕帚。厅上灯烛辉煌,主妇已人厨煮好线面,用瓷瓯分盛好,供大厅神明、祖宗。之后,把这素面集中加热,拌上去年炸豆腐余下的熟花生油和鸡汁、肉汁,按全家人口每人一碗分好(许多人家往往多出一碗,预祝“添丁”),先在瓷碗底放上一撮炒好的油绿色芥蓝菜,然后加上线面,碗面再以黑色的香菇、黄色的金针菜、白色的笋片、绿色的豌豆荚、金色的炸豆腐以及猪肝、鸡丝、腿片(如有吃素的当然不能用以上荤料)等各4片分布于碗面四个角落对称地铺满之后,又在其中央部位放上一撮焙熟的紫菜,再散放十几粒油炸花生粒。
  在初一至初五这“五日岁”内,凡有亲戚、朋友到家来的,这一年第一次的款待按礼数是要煮“点心”的。有些不是那么亲密的朋友出于对主人的礼貌,只是举箸在碗角翻开点心面,挖点线面底下的芥蓝菜出来,象征吃到碗底完了,表示感谢。在客人告辞时,主人要送给每人一双福桔。
  各大姓皆有宗祠,是日男丁在家的都要到宗祠去,分辈份长幼行团拜礼。房长则按上年底止新出生男丁登记的丁份,每丁分红桔一双,百子桔一支(百子桔是用红漆箸一支,系上一条长约二尺的红线,线上分节穿挂着红枣、荔枝干、桂圆、花生荚、柏叶、金桔等)。
  禁忌:吃线面不要先喝面汤,否则,这一年出外会碰上阴雨。
  拜年五日岁中,除初二为“探亡日”不能串门外,到亲戚朋友家必具衣冠,拜贺新年。必到授业师家,必到岳父母家。
  过初二莆俗初二为“探亡日”,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晚上倭寇攻陷莆田城,大肆掳掠屠杀,历60余天,以腥秽不可居,乃退出盘踞平海卫城,至二月初一日退尽。逃到城外的各家及其亲友于初二日纷纷回城,清扫房屋,办理丧事,举行吊祭,一连忙了多天,这一年城区人民没法过年。第二年为了纪念这个惨痛事件,定以正月初二日为“探亡日”,初四晚补过年,初五日早上再过个“初一早”,总的叫“做大岁”。以此初二禁止串门,遇岳父母丧事未满百日的,已出嫁的女儿这天要办祭礼偕女婿回家到灵前哭祭、叫做“过初二”。
  初三迎年亦称“接神”。旧俗人家厅堂厨房奉祀神和灶公,说是每年十二月廿三日晚上都要上天庭报告这一家人表现的好坏,到新年初三晚上才回到原来岗位。因此这天家家要备礼接神,礼品是用红桔4只做果盒、白酒3杯、3个碟子分盛的红〓、炸豆腐、炒芥蓝菜以及香烛大银。
  做大岁初四晚上合家再来一次过年聚餐,一切和除夕晚餐同样热闹。初五早上象初一早一样吃线面。
  二、元宵
  正月十五夜古代称为上元节,民间称元宵为“上元祈福”的节日,里社举行行傩绕境。莆田风俗各处里社元宵都有固定的日子,自正月十一日晚起排至十九日晚止,城中二十四铺里社城外乡村各宫社都非常热闹。元宵形式大体包括里社行傩和城内元宵两种。
  里社行傩自正月十二日晚至十八日晚,莆田称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3晚为元宵心,较大的社元宵都在这3个晚上,城外乡村元宵有行傩队伍抬神像绕境,还有跳棕轿、圈灯活动。棕轿是用竹制的像只椅子的小轿架,上边饰些棕片,里背贴有神号的纸条,其前后装条竹竿象征轿杆。用2人前后抬着,另一人持旗子先导,连续多架棕轿,在锣鼓声中奋勇跳过熊熊燃烧的薪草堆。另一种棕轿只是围着火堆奔跑,摆成种种花样的叫做“摆棕轿”。圈灯是由每户一人举一条灯架(一支2米多长的椽皮),上面装立有6或8盏纸灯笼,内点蜡烛。接连起来走在田间小道上,宛然千尺火龙,很是壮观。
  城内各里社,行傩队伍只用大灯、头灯(白灯笼写红字——当福首家的姓)、牌灯(匾方式框灯架),福首捧着“社炉”(锡制约1尺高、方形或圆开的香炉,深约10公分,以下为手柄,像“至”字形,背插金花红布)到各户门首,户主持香迎拜并焚烧金纸,叫做“献纸”,有的户主接社炉进入厅堂,厅上摆上丰盛礼品,由道士进行一场念经醮典,叫做“接行傩”,户主要捧出“行傩仔”(小吃点心如花生仁、菜丸、粉条等)招待大家每人一瓯。之后,烧“火盆柴”(用柴火劈成箸状大小,按当年平年12双,闰年13双计),燃鞭炮送社炉过另一家去。
  行傩绕境回社后,再整仪仗出来举行“封路”,巡视本境所辖境界,到路口(在乡村还要在交界处钉上木桩路界,邻村如认为有越界占地的事,每因而引起纠纷)而返,元宵活动才告结束。随后还有“请社妈”活动,即由一个妇女捧着“社妈”(木雕1尺多高的女神像,多为站立抱带婴儿或在哺乳)到各家各户,供妇女“请花”(她备有许多鲜花,白的象征男的,红的象征女的,由请花的妇女意愿请一朵簪于髻上,请花的妇女须给这位请社妈的妇女“红包”和红〓、红桔、线面)。因她要走遍每一户去,户数多的社境,社妈要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能回宫。
  城内许多大社如长寿、龙坡、兴泰等社元宵都是在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3晚按地段分别举行,如长寿社分后街、庙前、衙后,英惠社是按林、黄、郑3姓各1晚。很特别的是集福社,明代以前在城外东北方向的枋尾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扩建北河城墙,把它的社境部分圈入城内,后来在城墙边另建一个集福社。两社在同一个晚上过元宵,城内的居民那晚上也办了礼品到城墙上望着枋尾祖社遥拜,至今有个俗谚“寄托枋尾元宵”。
  明代,城中各户在元宵节前沿街区处横穿街道构筑松棚,每棚燃灯8盏或6盏,自十三日至十九日止。清代以来,自十一日晚至十九日晚,逐步形成弄龙、弄狮和妆春架等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元宵之夜,大街上弄龙、弄狮锣鼓之声此起彼伏,观众前后拥挤,通宵达旦。
  三、二月二
  俗例每月逢初二、十六日,商家要备礼祀神,后即以礼物供店夥聚餐,叫“做牙”。但是正月没有做牙,要从二月初二日开始,叫“做头牙”,亦称“首福”。这一天,城内外居民和农家也都合家聚餐,以示一年劳作或农事活动的开始,一般也叫“做二月二”。
  城外乡村,“二月二”称为“中和节”。古代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春社活动,后逐渐形成农村春社祈求五谷丰登的礼俗。“二月二”这天,城外各里社都举行迎神游灯活动,演戏请客,十分热闹。
  四、清明
  清明节人家做用龟形木模印的红〓,叫做“清明龟”。在清明节的前3天、后4天,各家人们出城去拜扫先代坟墓,带去的祭礼,除了纸钱、鞭炮之外,必有一对灯笼(因在露天可以点上蜡烛,并寓有“添丁”之意),祭品有白饭、白酒、三盘食品,却禁忌用“清明龟”和鱼。因坟包叫“墓龟”,故不能用“清明龟”,鱼则是俗谚有“急鱼鱼”之语,是形容生活窘迫之状的,所以也不能用它。要用一种特殊的礼物,它叫做“卷”,是用面粉和白糖做成约3寸长的长方形面头,当中压了一线,蒸后开裂好像展开的书卷形状,象征子孙会读书,当然就会做官发财。
  五、上帝爷生
  莆田称玄天上帝为上帝爷。为北方玄武之神,古代是方位神,体现为龟蛇合体。后来道教塑造它为人格神。明代官方很重视它,因认为它能制伏火灾。三月初三日是古代上巳节日,道教附会为这位玄天上帝的生日。
  六、妈祖生
  三月廿三日是莆田湄洲妈祖诞辰。宋代湄洲分灵东门外阔口白湖庙,香火兴盛,当时白湖水市是海舶进出口货繁荣码头,由此再分灵到外地去的“几半天下”。元代战乱后海舶改道,白湖庙迁入城内为文峰宫。
  七、岳帝爷生
  城内元妙观中有座东岳殿,祀东岳泰山注生大帝。道教以三月廿八日为帝爷生日,人们祈求“注生”,香火兴旺。
  三月里这3神的生日前后多天里,城内这些宫庙做醮演戏、非常热闹。特别是逢闰三月之年,加倍热闹。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真武坛上帝爷曾举行空前的出游活动。文峰宫妈祖自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开始到民国年间,多次闰三出游,到赤柱忠孝堂(林氏宗祠)驻驾。民国25年(1936年),还先到唐邵州刺史林蕴的忠烈祠倡祖,其隆重亦“史无前例”。
  八、端午节
  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称“端午节”,亦称“端阳节”。莆人叫做“五日节”,称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初三为端三、初四为端四、初五为端五。亦称“女儿节”,莆俗谚有“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船”的说法。
  初一日早上人家门扉旁插挂菖蒲和艾草,象征“艾旗蒲剑,逐邪斩妖”。是日早上吃米糕,初二日吃粽子。莆田的粽子是用糯米加硷水(用草木灰淋以清水滤过即得的淡黄液体)包以粽叶煮熟。城市人家米糕皆是日从街上购得,粽子旧时皆自制,现在多从街上购买。初三日购买麦螺,不作菜肴,供全家人随便吃。
  初五日早上乡村妇女采摘各类香草和树木嫩芽捆成束,俗称“午时草”,城内人家买几束摊于露天曝晒,到午时,放入大锅煎汤,用为全家人沐浴全身。小孩子以雄黄醮酒点上一些穴道,全身新衣服,佩带香囊,系五色丝线编的“长命缕”簪小纸虎,最显眼的是女孩子缚个大红花线绣“五毒”(虎、蛇、娱蚣、蜘蛛、壁虎)的“兜肚”(民国以前,人们皆带兜肚,男的白色布制,女的红色绣花绿线缘边,会刺绣的妇女竞相显示工夫,争奇斗巧。失偶妇女用兰色兜肚)。还佩带一条网袋,内装午时草蛋、粽子、桃子等一长串。
  是日午前,家家户户大搞室内卫生,把床铺拆洗,汲午时水储备满缸,曝晒衣物。用苍术、雄黄等香料室内熏烟。午后城外乡村有“划龙船”(龙舟竞渡),然莆田此项活动在五月初五日举行的很少,一般都在夏收后农闲时举行联村比赛。城内北河里社如寿康社等到50年代还保存有宋代圆木雕刻的龙船头,可知在明初扩城之前,今北河区域都有“划龙船”活动。
  九、送头年节
  凡人家女儿初嫁,逢第一年端午节,母家例要送头年节。礼品是由10个礼盘组成的“一担盘”,备有糕、粽等食物之外,还有一盘每粒彩绘精美的鸡蛋,女儿和女婿的全套夏服,包括内外衣、兜肚、帽、鞋和扇、伞等物,并有送给其翁姑及直系亲人的每人兜肚一方。次年以后亦皆送节,但是简单得多。
  十、私塾送节
  私塾学生逢端午节例要送先生节仪,红包多寡视学业高低程度。当时用铜钱,多者千钱,最少也要二百。节日放假后初六日上学,先生则回赠学生每人一把摺扇,其价格亦视礼仪的多少分别档次。先生对于心爱的学生每于该扇上题诗以示奖励。
  十一、城隍爷生
  五月十九日兴化府城隍诞辰。这天城隍庙的特殊供品有用“六十日早”新米做的面饭(一般早稻要小署才熟)。这天城隍庙进香的男女非常拥挤。自十九日起,每天都有各行业在城隍庙举行庙会演戏,最多的曾有5棚同时演出,最常见的是两棚对台叫“文武棚”。庙会安排常延续到六月。最热闹的是五月廿三日的十方会,由道士、吹鼓手、筵师及灯店、糊纸料等从业者组合,做醮“走庭”,场面非常壮观。
  十二、六月六
  古代称天贶节,莆俗是日为土地公诞辰。土地公称福德正神,凡田头、里巷、店铺、人家皆有奉祀。在元妙观山门外的土地公塑像穿的是黄袍。水淈头(古谯楼前)土地公生排筵做戏一连好多天,因其辖管的是城内黄金地段商业主街,做谚语有“水淈头土地公赛过西天尾上帝爷”(玄天上帝再大落脚点不行)之语。
  是日传说为狗洗澡日,城内人家有养狗的,这天要牵到城外沟里洗它一番,保证不生病、不癞皮。
  十三、做大署
  这天人们要大吃补品进补。闽南等地是补冬(冬至日),兴化人是补暑(大署日)。补品主要是荔枝、羊肉和酒。莆田荔枝在大暑节成熟,莆谚“大暑后荔枝比人参还贵”,说的是它的补养功能。
  兴化流行市上卖的是山羊肉,制法与各地不同,是于前一天下午杀羊去毛后,放大锅里煮熟后捞起,入瓦缸中,缸底支以砖,不着地,把锅中原汤都舀入缸里把羊胴淹没、盖严,等到次晨捞起上市,把羊肉细切成薄片,醮上好酱油吃,是早上下粥的珍品。然大暑日吃羊肉却不是这个吃法,是将鲜羊肉(不用温汤熟制的)买回家里自己炖烂后吃,乘热下酒,这是兴化大暑风俗。
  十四、观音佛生
  六月十九日观音诞辰。家庭多有奉祀,妇女们皆就家里厅堂备素斋庆祝,或参加寺院佛堂庆祝。下井观音佛堂还连日演戏。观音佛生一年有3天(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而六月十九日为正日。
  十五、七夕(七月初七日)
  古为“乞巧节”。莆城在这一天晚上,各户妇女都在街道旁或小巷家门口摆一小方桌,把她们平时的刺绣和针织品如枕套、兜肚、蚊帐帘等摆在桌上,供人观赏、互相品评、学习,称为“乞巧”。莆俗七月初七日例吃新收黄豆加糖炒熟的“炒豆”。遇有亲戚新丧的,亦例必于是日送礼祭灵,礼品中必有一盘炒豆,叫做“担炒豆”。
  十六、七月半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宋代已有“十三夜迎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十六日送节”的风俗记载。自初九日起,家家户户均以粳米舂碎、筛细、加白糖、薄荷制作“薄荷糕”,以糯米七成渗合粳米三成磨细、加硷水制成“金粿”,作为祭奠祖先的祭品。十三日各户洒扫堂室及庭院,设先世像位,日具牲醴庶羞祭奠。至十六日,乃积楮钱杂金银纸锭逐位焚献。女子出嫁的如父母亡故,至是日亦归奠如前仪,俗称“送纸”。新丧第一年十三日送纸叫“送头年纸”。祭礼5盘为猪头、猪蹄、金粿、薄荷糕、鲨鱼干,外加碗菜、银纸。如死者生平吃斋,则礼品不用荤。外家回礼则必有红灯1对,全根带蔗叶的“凤尾蔗”1对、瓷碗10个盛时果10种,竹制婴孩坐的车椅轿1只。第二年起“送旧纸”为十四日。数日之间,挑着盘盒回娘家“送纸”的妇女往来充斥道路。
  各寺院佛堂十五日亦建盂兰盆会,供佛施饿鬼。城隍庙是日亦抬出城隍神像出北门外厉坛(孤魂坛)监祭无主孤魂。故此节日被称为“鬼节”。请城隍神监厉坛俗叫“祭孤”,一年3次,另两次为清明日和十月初一日。
  这季节里花卉很少,接公妈用插瓶花例买鸡冠花(俗叫洗手花),故此花不用于供神供佛。
  十七、廿九晚办孤盘
  七月廿九日传为佛教的地藏王菩萨诞辰。是日黄昏,人家于大门外摆“孤盘”祭奠“白子公”,烧纸钱施香。按:说文有“白”字,注云“鬼头也”,莆俗把此字念如“佛”,意即为鬼。“孤盘”是用四块方木盘,于其四个角落分别放生豆腐片4块、兴化米粉(开水烫一下)1把、青菜(整株开水烫)几茎、整荚花生20多荚。中央摆一瓷瓯干饭。有的摆10多盘,用矮凳子横卧竹梯,摆列其上。
  十八、听圣公卦
  城内英龙街的英惠社每年自八月初一至十五日止,逢单日晚上到社来求“圣公卦”的络绎不绝,此俗宋代已有,至今不衰。社为唐代的延福祠,宋绍兴间(1131~1162年)赐额“英惠”,乾道六年(1170年)封其神号善应侯,晋封孚惠迪德圣王,人们称为“圣公”,明初改为英惠社。听卦的方式,是该晚到社祝祷为某事求示。随即出社于其左右前后巷里或人家窗下,听到所说的一句话,即回社卜筊杯讯问是否?如不是则去再听,等到筊杯认可了,即就此一句话去推解猜测所卜的事,等待应验。此俗据云过了十五日晚,圣公耳聋了,你将要求的告诉他,可是他听不见了。
  十九、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备酒宴赏月,大多数人家则吃芋头煮兴化米粉,称为“吃秋”。商铺多有办酒请店夥、同业聚会,也有互送食品为礼的,礼品为秋饼(小月饼)、栗子、白果等。在塾学生中秋节也有送给先生节仪之例。许多手工业铺的夥友们,吃秋之后次晚即开始夜班生产。从事营造的工匠和水工在中秋节后即停止午休,故莆谚有“吃牙(即初二、十六日打牙祭)欢喜,吃秋该死”的戏语。
  二十、学馆开学
  向来老例,每年九月初一日至初三日3天学塾停课。凡家塾聘请坐馆的教师全年“修金”(工资)均结算至八月底止。该塾如要续聘或另聘,或教师自己要他就,均可自由。初四日起为新学年开始。
  二十一、重阳节
  初九日古称重阳节,也称登高节,有登高会饮之俗。自唐、宋以来莆田士大夫就有此俗,见于各家诗文集中。其地点多在城附近名胜处。
  莆田重阳节也是祭扫祖先坟墓的习俗,一年中扫坟有3个季节,即清明、重阳、冬至。清明节恰是春天雨季,一般人都选择秋冬季节。城中各大姓祭扫祖坟,族众多至数百人,他们都定在九月内举行。重阳节的祭品中有用糯米、粳米磨细渗合些经捣碎、筛细的桂元核细末,炊成九层迭合的糕点,俗称“九重糕”。随着时代的推移,“九重糕”今已不多见。
  二十二、社公生
  里社的社公诞日各社不尽相同,但都在九月内。演戏做醮,祭品有用全猪的,而且各家办供,互相攀比。此遗俗实为古代秋社之遗风,中州八月秋收之后举行秋社报赛仪式,村人老少会饮为乐。莆田九月晚稻晚未收割,社公生可热闹非常。
  二十三、吃“油〓”
  “油〓”为俗称,古代叫“饧”。莆田制法是用糯米磨浆后,以布压去水分,包上绿豆和红糖的馅,做成径3公分大的饼,入花生油锅炸熟。俗谚“十月初一日吃‘油〓’则腰不会疼”。城中各大姓宗祠,是日皆有“荐饧”之祭,祭余分给到本祠子姓。
  二十四、下元节
  七月廿九日晚黄昏人家办“孤盘”。各处三教祠是日皆举行盂兰盆会,普度幽魂。
  二十五、冬至节
  冬至前夜称“冬至瞑”。是晚合家男女老幼要聚集一堂“搓丸”。把预备好用糯米舂成的荠粉,加开水揉成一大块,放上大竹篾笠当中,全家人围坐其旁,把它搓捏成弹丸状,厅堂上灯烛通明,含有合家团圆的意思。次晨天亮,主妇下厨烧开水,把昨晚搓好的丸子放入大锅和生姜、板糖熬热汤,俟熟丸子浮起,即分装小瓷瓯以供神、供祖。撤下后全家人作为早餐分吃。
  是晨,以昨晚所搓的“喜鹊丸”(如大豆大)撒上屋面,引导喜鹊来啄食,听它报喜的叫声。
  还有用荠捏成元宝、金椒臼、犬仔等形状的另用竹箅炊熟,贴于灶头,并以煮熟丸子贴门框上,各个门上左右各一丸。
  冬至节也有炊菜头粿、做红〓的。菜头粿是用磨好的米浆和白萝卜丝、芹菜、花生仁、姜末等匀和后入蒸笼炊熟,吃时切片用花生油煎,风味甚佳。冬至节的红〓,一般是用月牙形木模或大头佛公木模印成的。如冬至节有亲戚丧事需要于冬至那天送去礼物,它要有一盘荠粉(因丧家禁止舂荠),菜头粿则原来白色,大头佛公、月牙〓也不擦红〓粉,成为白〓。
  二十六、十二月初五
  腊月为一年之终,旧时城内店家在一切交易上也都视它为一个期限。俗例凡买卖或典赎不动产事未清了的,俱要在初五日交割清楚。故这一天里,当牙人(中人)的都忙得不亦乐乎。
  二十七、尾牙
  十二月十六日亦称尾福。商家这一次做牙特别隆重。有的办多桌酒席,请交往商号或同业和店夥。其他人家则合家聚餐,如“头牙”例,以示一年辛勤和劳事告竣。
  二十八、送神
  俗称人家神明、灶公也要于腊月二十三日半夜上天庭去汇报这一家子的全年功过。于是各户人家要在廿三日或廿四日备礼送神。礼物是果盒、酒、香烛、金纸箔,三个碟子各装送神糕、青菜心、煎豆腐。送神糕是用术米磨粉拌白糖以木模印压成小块元宝样式,特别注意的是糖要用得足甜,灶公吃了嘴甜,到了天庭就不好意思不说好话了。
  二十九、廿五日头
  传说灶公们上天庭汇报之次日,天庭就派出天神到人间复查并进行视察。所以这一天人们都要做好事,不敢催讨欠债。清代的衙门这天也不开堂审案,不抓人。因此许多欠债户或犯案的人,这天都敢公然人城走动。更有许多人在这天到城煌庙来烧香,送来救济米(多的十几石,少的几十斤)、救济款,由庙里董事登记(正月后列榜贴庙前照墙上公布)。这一天出纳收米一般都在1000石以上(救济款不计)。当晚决定本年要发出救济米票若干张,每张可领米若干斤、款额若干。廿六日开始给票,那时来城隍庙领取救济的以“界外人”(笏石下三大半岛只有旱地种番薯,可是十年九旱,常致绝收)最多。廿七日、廿八日2天凭票领米(钱)。
  三十、扫尘
  腊月一到,人们准备过年,一般自尾牙后(有的人家自上旬就开始)逢双日趁晴天就把家具从室内搬出去洗刷,房屋上下四壁门窗一概打扫干净,这项工作叫“扫尘”。
  三十一、送年瞑
  凡新婚之家逢第一个年节,女家要备办一担盘(大小10个)送去线面、猪蹄、红〓〓、年糕、猪头、尾臀[猪尾连带大肠、肠内填以蒸熟糯米,圈绕着中央一条猪尾,上加一个猪头、一个葫芦(猪膀胱)]、饭团(用糯米和白糖蒸成一个大团饼)、绿豆粿(用硬米荠粉揉红〓粉蒸成团饼状,上面用绿豆点缀)、红萝卜、荸荠和女儿、女婿的衣服等。最重要的是由个男孩拎一对红绸灯笼(红枣灯)和一盏彩绘的小灯笼(象征夫妻俩和要新添的男丁)。男方收了灯笼把它一排挂在夫妻卧床前。第二年送年瞑则只用1对花篮,装些礼物,1对大灯笼是彩绘的纱灯,小灯笼则按她生的孩子数目一个一盏。
  三十二、“印银”和剪花
  人家过大年夜(除夕)俗称“做岁”,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妇女“印银”、“糊银”,夜里“剪花”。印银是将制草纸的纸渣干一块块用水浸泡沤烂,然后捞起用木模压印成金银锭状,把它贴在土墙上,等它干透后刮下,再用锡箔纸一锭锭的糊成银锭,用有刷桅子汁的锡箔纸糊成为金锭。这金锭是烧给神明的,银锭是烧给祖先的。剪花是用大红纸叠起(最多5张)用花剪(极小的一种剪刀)细细的剪出各种花样文字,例如礼盘用的“圆朵花”一般的有碗口那么大,外廓约1厘米,其内廓安排四个字,文宇排列好像铜钱样式,其中央一个大一些的“春”或“囍”字。空白处剪成花卉,花纹细如红线,连结外廓。整个外廓形状视用处而定,如盘用的为圆形,馔盒用的为横长方形,碗菜用的为梅花形等等。字样也视节令不同、用途不同而各异。如辞岁敬神用“岁岁平安”,元宵用则为“上元祈福”,结婚用则为“百年好合”,祝寿用则为“寿比南山”,祭扫用则为“顺风顺水”,等等。凡送人礼物都要盖红纸剪花(丧事用黄纸花,丧家回盘则要换成红花)。
  三十三、贴春联
  人家大门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宋代。明初,朱元璋命令全国士庶人等门上要加一副春联。莆田凡大街小巷农村人家店铺,最晚于除夕夜辞年前,都要把春联贴上。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明东阁大学士朱继祚(莆田人)联合郑成功等抗清义军收复兴化府城。七月清兵大举反攻,明军退去,次年又有一次反复。莆城居民历经清军的2次大屠杀,家家都有丧事,门贴白联。接着清政府又推行“薙发令”,禁令规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强迫人民剃头打发辫(群众叫做“满洲尾”),又杀了许多人。到了年终,清政府强令各家都要贴红联,庆贺新春新朝新政。莆城居民巧妙地在贴上红联时留下原来白联的一段,表示抗议。此后贴白头红联便由莆城推广到莆田各地,成为沿用至今的习俗。
  三十四、除夕
  除夕晚上人家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向天地辞年。把八仙桌摆在厅堂前天井檐下(或对大门外的天空),摆上礼物香烛,把准备的一切食品如红〓、年糕、鸡、肉等应有尽有,祝告天地,感谢过去的一年中过平安日子,祈求明年的好运降临。烧了贡银、金箔和火盆柴,燃放鞭炮,撤了筵席,再于灶公和祖先位前摆上碗菜和礼物辞年。
  辞年之后,合家男女老幼聚集一堂围坐在一起会餐,叫做“围炉”。把准备好的所有各样食物逐一上桌。生海蛎和生豆腐两碟食品是必备的,但不一定吃,据传这是古代越俗的遗风。必备的还有在桌下地上摆个储水木盆,放几条活鲫鱼让它“悠哉游哉”。莆田方言叫鲫鱼为鲫母,与“积宝”同音,“积宝缠脚”是再好不过的好彩兆。
  围炉之后,长辈分给孩子们红包,叫做“压岁钱”,一般16岁以下的都有份。正月初五里可以用它去跑马,大孩子游春跑马自梅峰寺到广化寺,小孩子就在龙门下一带绕一圈,乐一乐。
  除夕之夜,兴化府城隍庙的戏台上照例要由戏班通宵义务演戏,俗称“〓戏”,这原是一种道教宗教戏,演出莆田地方特有的戏文,但后来演出的只是一般戏文。由于除夕晚上讨债的人可以提灯上门坐索,有些穷人无法应付,便跑到城隍庙去避债。债主即使发现他在城隍庙里,也无法催讨。到了正月,就不用到处避债了。
  许多人在除夕一起玩闹,通宵不睡觉,叫做“守岁”。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