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四篇 宗教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27
颗粒名称:
第二十四篇 宗教 民俗
分类号:
B9;K892
页数:
32
摘要:
本篇记述了城厢区的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三一教、宗教管理、民俗、节令习俗、生活习俗、婚丧喜庆礼俗、行业习俗和礼仪习俗等方面。
关键词:
城厢区
宗教
民俗
内容
第一章 宗教
城厢境内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地方宗教“三一教”等。
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邑人郑露舍宅建金仙庵,从此佛教传入城厢境内并开展佛事活动。唐代,境内始有道教,建有道观,进行道场活动。经隋唐、五代至宋,境内寺、院、庵、宫、庙、祠、社迅速发展。近代西方又传入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两个教派,在境内建有天主堂、天道堂、大教堂等崇拜聚会所,都拥有教徒和信仰者。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邑人哲学家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创立民间宗教,由于它是儒、道、释三教合一,易为群众接受,广为群众信仰,各村建有堂、祠奉祀。至17世纪全盛时,流行更广,国内福建、南京等省市都建有三教祠,信仰三教先生。近代“三一教”随着海外移民的足迹,从港、澳、台传入东南亚至欧美各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加强对宗教管理,规定公民有信仰自由的权利,宗教活动照常进行。1950年10月,天主教和基督教开展“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革新运动,对教会团体进行“接受外资特种登记”之后,居留在城厢的外籍传教士全部遣散返国,部分僧尼还俗。“文化大革命”期间,僧尼被逐,寺院庵被拆改,教堂被占作它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寺院重新开放,海外侨僧更加踊跃修建扩建寺院,各个寺、院、庵面貌焕然一新。至1994年,境内有寺、院、庵65座,僧尼600多人;天主教堂1座,教徒700人;基督教堂3所,教徒4300人;“三一教”和妈祖宫庙19座,信徒2万人。同时重视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全区共推荐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10人次,推荐为各级政协委员16人次,并为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宗教人士“寻根问祖”搭桥牵线。
第一节 佛教
一、沿革
莆田县置县前10年,永泰郑露三兄弟“来莆开学”,在凤凰山下舍宅建金仙庵,始进行佛教活动。经过1000多年,境内佛教活动不断发展,不但拥有大批信仰者,且也建有较大的寺、院、庵。1987年6月26日,成立莆田市城厢区佛教协会,有会员600人。
二、主要寺院
(一)南山广化寺
位于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城区西南,俗称南寺。创建于莆田置县前10年的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初名金仙庵。隋开皇九年(589年)升为寺,唐景云二年(711年)名灵岩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始为今名。
宋代南山“檐楹相摩,轩宇层出”,有广化、法海2寺,奉先荐福、崇先文殊、月峰、满月、法界、灵云、东塔、西塔、西方、西台10院,瑞泉、灵源、天台、天宫、少林、普门等120庵。历宋末、元代兵祸、明代倭寇、清初地方变乱,屡毁屡建,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镇守兴泉总兵王万祥一次全面重修后,把不相隶属的法海寺和小南山诸庵都并入广化寺。
19世纪中叶,寺为台风摧毁,只存一观音阁。住持善和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方募化重建,僧本如赴都请藏经7000余卷回寺。
1950年,有住僧60人耕种附近田园,生产自给。“文化大革命”中,佛像经卷被毁灭,僧众返俗,寺宇改作他用。1979年底,侨僧代表圆禅回国申请恢复广化寺。1980年2月福建省委批准莆田广化寺对外开放。修复扩建工程于1984年农历闰十月十五日告竣,总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宋建释迦文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方丈圆拙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住僧200多人。1990年,全国佛协会长赵朴初第二次到寺视察,赞赏广化寺不卖门票、不搞经忏,住僧由寺供给生活。同年广化寺名列全国受表彰的3家寺庙之首。
(二)梅峰光孝寺
位于梅峰居委会。山原名梅子岗,宋元丰八年(1085年)居士李泮舍梅子岗山地百余亩,拓建原观音亭为佛院,崇宁二年(1103年)赐匾“梅林佛国”,故称梅峰寺。崇宁三年赐名崇宁禅寺,政和元年(1111年)改名天宁万寿寺,绍兴七年(1137年)又改名报恩广孝寺,绍兴十二年才改为今名。
泮子李富为祈母黄安人寿,修建寺宇,并建有梅峰书院、卧云轩于大雄殿后,于此讲学,人们又称为讲寺。元代亦于此设官讲。李富卒,住持惠深于法堂侧建一座“宋忠孝名臣檀樾李公祠”纪念他。
寺于明永乐间修建之后,至嘉靖倭乱时被毁,万历间始陆续修复,清康熙、雍正、光绪间又先后三次修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住持微嘉在南洋募化资金陆续兴修。至解放前夕,其法嗣新加坡圆通寺达明老和尚回祖寺考察,作出重建的规划方案,修建工作直至“文化大革命”时尚未完成,且寺被废毁,僧众被勒令还俗。1979年,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侨僧派代表回寺,大规模全面扩建,征用寺前民居土地,把山门面向胜利路。除原建筑物保留一座明代兴建的拜亭(今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外,如石坊式山门、天王殿、大雄殿、法堂和山顶海拔55米处的大悲殿及其两侧配套建筑物,全为仿古新材料结构。
(三)凤山寺
原名敬善院,创建年代无考。唐开元间名万安水陆院,后晋天福间名天福寺。正殿后建木塔3级,故称塔寺。宋太平兴国年间在其东侧建永福院,淳熙九年(1182年)俱被火毁,复建后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又遭火毁,僧霞谷请合为一寺重建,赐名祝圣都道场,明代改为万安永福禅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置僧纲司(管理僧尼事务的府一级机关)于此,住持慧昙首任僧官。倭祸毁后重建。万历七年(1579年),原3级结构的四天王塔改为5级。万历三十八年颁赐藏经。崇祯十二年(1639年)被火毁后又重建。弘光元年(1645年),林衍祚捐铸铜塔顶。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屡经修建。至民国时寺废。50年代后建筑物被拆改,铜顶塔刹存在莆田县博物馆,剩下底层石瓜楞柱、塔基石浮雕、四大天王和5尊韦驮石雕像均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砸毁。今只存大雄殿1座,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报思东岩教寺
位于东岩山,创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元、明代屡有重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请赐藏经。在其大雄殿后有宋绍圣间建石塔3级八角形,底座须弥座青石雕刻37只狮子,形态各异;塔门浮雕力士造型粗犷,塔顶为铁刹竿。今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50年代后,寺宇一度改为他用。1988年侨僧悟丹修复,改山门修建为天王殿,另建石牌坊式山门。
(五)云门国清禅寺
位于英龙居委会双池巷,俗称云门寺。宋德祐元年(1275年),方彰祖舍地,宋副翁捐款,僧石船建,故又称石船寺。元大德、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均又增建重修。50年代废,1987年侨僧寂晃申请修复。
(六)石室岩寺
位于石室岩。唐大中六年(852年)名僧妙应居此建庵,因出入骑两驯虎,故称伏虎岩。宋绍圣间建寺,崇宁五年(1106年)赐名妙应寺。元至正间火毁重建,明成化间废,万历五年(1577年)重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1988年重建大雄殿。殿后原有宋建5级石塔,后圮。明代改建7级木檐塔,今木檐朽坏,存砖砌塔身,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七)月峰寺
位于凤凰山广化寺后月峰,创于唐代,宋后废,明成化初年重建,万历间拓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5年重建。
(八)崇福寺
位于凤凰山广化寺天王殿左侧。原名崇先荐福院,宋初方姓建功德院,故俗称方祠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90年侨僧重建竣工,始改今名。
(九)普门庵
位于凤凰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旁、唐黄滔东峰书堂旧址,宋代建庵,后屡有重修。“文化大革命”中废。
(十)天马岩寺
位于凤凰山巅庵坑里。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僧善和创建,1990年重建。
(十一)西塔院
位于广化寺山门左侧渠道上、龟山寺廨院。宋代建有木塔3级,明代圮毁。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至清代圮,塔址今挖为渠道。明成化间重建大雄殿,清康熙年间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1990年重建。
(十二)西岩寺
位于太平居委会。原为明朝尚书陈经邦别墅,明朝灭亡后,其孙钟岱落发为僧,改为寺;其家妇女为尼别居于其右邻西隐寺(今废)。清乾隆、光绪间均有重修。50年代废,1989年侨僧修复为龟山寺廨院。
(十三)金刚寺
位于东岩山。原名金刚阁,俗称东岩下寺。创建年代无考,清康熙间重建,90年代修复。
(十四)白云岩庵
位于东岩山,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1981年修复。
第二节 道教
唐贞观二年(628年),莆田始有道教,并建有道观。清代前、官设道教司,选有真修的道士充任,管理道教事务。后逐渐衰落,只有少数正一派道士专为施主做道场谋生。民国时,建有神社,但无常住道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教活动逐渐减少,境内各里社相继毁废。80年代始,落实宗教政策,信仰自由,各里社群众先后自发复建或重修神宫社庙,尊其教祖,但从事活动的有些不是正统正一派道士,无常住主持。
元妙观在英龙居委会北河边路。宋兴化军城于此开东北门,因名宁真门,城外濠桥亦名观桥。观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俗称旧观。宋名天庆观,元改玄妙观,清讳康熙御名改今名。历代修建规模宏大,进山门以主殿三清殿为中轴线五殿,横线亦五殿。50年代后废,建筑物被拆改,今只存山门、三清殿、东岳殿、西岳殿古建原构。三清殿梁架上有“宋大中祥符八年重修”墨书题记。当心间保存宋代(营造法式》原样,今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还有宋徽宗御书《神霄玉清万寿宫碑》,为全国至今保存完整的孤本。
兴化府城隍庙在庙前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迁建城隍庙于此,弘治二年(1489年)扩建,嘉靖、隆庆、万历、崇祯间续有修建。原占地18亩,大片建筑群。50年代废,改作他用,今存大殿和仪门、后殿原建筑等。住持道士,原继承明代设于万寿宫(原在城北、民国废毁)的道纪司(管理道士的府一级机构)衣钵,后来渐衰。正一道士(莆田原无全真道士)都是在家的,只于农历五月二十三日十方会庆祝城隍神寿时全镜道士才集中府城隍庙举行盛大道场。城隍神诞是农历五月十九日,香火最盛。城隍庙每年还于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请城隍像到北门外厉坛,监祭孤魂。凌云别殿在石室岩,礼玉皇上帝。北极殿一名真武坛,在胜利路,祀真武。
莆田县城隍庙在今市政府内,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今废,只存一座大殿。
浙江城隍庙原在南门外大路侧。传说宋末少帝过莆,当地人于此拾到一个浙江城隍神木主,因建庙祀之,以寄托忠于故国之思。今公路拓宽,迁建于凤凰山公园南侧古庵山前。
南关五帝庙在原南门外,祀五帝。
北门五帝庙在原拱辰门外,祀五帝。
瑞云祖庙在头亭,明建,祀戏神田公元帅。
喜雨宫在英龙居委会,祀张公圣君。
第三节 天主教
天主教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传入莆田,时在莆田沿海一带流传。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境内(今十字街)建莆田堂,原名若瑟堂。
天主教从清康熙年间传入莆田平海东美村,由湖南籍的天主教徒在此定居,发展成为今天的谢厝村。道光十二年(1832年)盖新教堂湖南堂;道光二十九年天主教在涵江区塘北山建堂,名圣母堂,为莆田地方天主教总堂。外籍神甫即常住此堂。
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境内十字街设总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西班牙籍神甫万士我以1.2万银元向叶姓、萧姓购得地皮,于民国10年(1921年)盖成西式礼拜堂1座和住宿房屋等。
民国时期,莆田堂曾一度附设一所正本学校。其中包括两个部分:一为道学部,专门培养传道人才;一为小学部,专收教徒子弟入学。至民国21年道学部停办。民国25年,兴化天主教徒中进步的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召集莆仙籍的传道们在正本学校开会,准备成立“莆仙天主教促进会”,讨论天主教革新问题,谴责外籍神甫的奴化教育。因而触怒西班牙籍的路霍士神甫。春季一开始,神甫就强制正本小学停办,把本地籍的10多名男传道开除。
1949年8月,莆田解放。在莆田堂任传道的男道士有林尚文、胡卓凡、李秀山、翁纯如,修女有李阿田、许金凤、许亚友、陈凤姑、陈亚梅等,参加登记的教徒有180人。1951年11月,在四川省广元县王良佐神甫和500余名天主教徒签名发表《天主教自立革新宣言》,发起反帝爱国运动。1953年,一向居留在莆田的外籍神甫、传教士,全部遣送返国。1957年8月,在北京成立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莆田天主教徒在华籍神甫黄祖生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天主教会莆田堂被迫停止宗教活动。直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莆田堂才恢复札拜活动。1989年,参加登记教徒有410人。至1994年,境内有天主教堂1座。
第四节 基督教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前后,基督教传入莆田城厢境内,先后设立的教会有来自美国的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和来自英国的中华圣公会。民国初年,还有华人自办的中华基督教自立会、真耶稣教会、基督徒聚会处和耶稣自立会等。
1950年10月,莆田县基督教各教派爱国人士响应中国基督教40位爱国人士发表的《宣言》,发出通电,并在《奋兴报》宣布拥护“三自”革新运动。同时印发《宣言》征求各教派各堂会的教徒签名,签名人数达8975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81年3月21日正式成立莆田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卫理公会莆田总堂(简称大教堂)修复后至1994年,境内基督教徒包括卫理公会、圣公会、真耶稣教徒皆聚集在这里举行宗教礼拜活动。
一、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
清同治二年(1863年),卫理公会福州教区派人传道于南日岛,第三年于城厢东门外太师庙前传道。又过两年,于龙门下租民房设立教堂,旋迁于十八张厝,是为莆城第一所基督教堂。同治六年(1867年)设兴化教区,首任牧师林振珍。翌年迁教堂于坊巷。光绪二十年(1894年)于该巷建筑一座砖墙西式大礼拜堂,称天道堂(今兴化宾馆大门旁)。民国4年(1915年)购地于仓边巷马台里,兴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莆田总堂。其规模为当时基督教东南亚四大教堂之一,可容纳3000人做礼拜,于民国9年1月举行献堂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教堂仍是广大信徒礼拜中心。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大教堂长期被借用作为会场、学习班、剧院等公用场所,礼拜地点移到培道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完全停止礼拜活动。1979年,宗教政策落实后,信徒先在收回的梅峰堂聚会。1984年,莆田堂归还教会,通过奉献筹资整修后,定名为莆田基督教堂。1985年3月9日,正式恢复礼拜,为原卫理公会、圣公会、真耶稣教会等信徒联合崇拜的圣所。1993年6月,莆田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1994年,城厢区境内莆田堂施洗信徒人数分别为105人、114人和168人。至1994年,信徒总数达2000多人。
二、中华圣公会
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英教士来莆传教,建立圣公会莆田支区,华人陈总信任会吏,英籍教士胡约翰、罗为霖任布道使。初于湖岸巷租赁民房为礼拜堂,旋迁于北河坑边。同时附设小规模的男女学校;于后街开设圣经书店,出售教会书籍。光绪五年(1879年),教徒日增,遂迁礼拜堂于仓边巷,坑边房舍设为医院。次年,礼拜堂又迁回湖岸巷。光绪二十三年,教徒发起捐献,于梅峰北门街(今胜利路180号)创建支区总堂,建筑有礼拜堂、会议楼和牧师屋。教徒逐渐发展,相继成立镇乡各堂,在城厢区内有南箕、东阳两堂,同建于民国4年,于民国8年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三自”革新运动,墓督教各派教徒集中在总堂与大教堂进行基督教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停止活动。1981年3月16日,成立“莆田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后至1994年,基督教中华圣公会莆田总堂(梅峰堂)恢复活动,参加信徒每次约80人。
三、基督教青年会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青年会始由美国传入中国,以其提倡德智体群“四育”活动受到欢迎。同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成立全国第一个学校青年会,其活动除了宗教事业外,努力于提倡国货、劝除鸦片等一系列爱国工作。光绪十五年(1889年),城厢教会学校已出现兴化内女学、外女学的女幼徒会。后来的莆田基督教青年会(市会)于后街租用进士第设有阅报、乒乓球、史地纸牌、各项棋类的室内文化娱乐活动。后迁设于射圃前,一直到20年代后期才停办。
四、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民国初年,由中国基督教徒发起组织的教会,总部设在上海。传来莆田后初设会址于城厢后街(即基督教育青年会原址),旋迁南门内公厅(今太平小学)。民国9年,上海总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莆田县代表郭维城出席,被选举为全国副会长。会后,当选领导班子一行赴首都北京,向当时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衙门面陈创教事由,经代理国务总理萨镇冰接见,萨氏对于国人自办教会,不受外人操纵,勉励有加,准序立案。至民国17年,国民党北伐成功,政局改变,这个国人自办的基督教派随即停顿,城厢、涵江、黄石3处教堂也宣告停止活动。
五、真耶稣教会
亦为国人自办的基督教会。创于民国6年,总部初设于南京,后迁上海。民国13年由福州传入莆田。城厢会址先后迁徙六次,后一次民国21年由教徒郑但以理(名郑振烈)献仓边巷地,兴建一座红砖结构的礼拜堂。第三年落成举行灵恩大会献堂仪式,参加教徒有1000多人。福建真耶稣教会的福州、闽南两个支部合并为福建支部后即设于此。民国26年教徒中一派分裂出来称中华真耶稣教会,另设会址于城厢南门。保持原名称的一派后来发展在仓边巷建堂。
1951年,政府登记接受外国教会资助的教会单位普查。当时莆田真耶稣教会负责人请示政府,因真耶稣教从创办之日起即系国人自办、自传、自养的,与外国任何差会都没有发生关系,所以不参加登记。政府主管部门以不参加登记令其停止宗教活动,经1953年再次申请补行登记,次年批准恢复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中教堂被占用拆除。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后,至1994年,真耶稣教徒除同其他基督教派一样参加“三自”革新集体活动外,于每星期六坚持安息日的礼拜活动。
六、基督徒聚会处
俗称地方教会,亦称小群。民国12年由福州传入城厢。在湖岸巷王玉珠家设会所布道。每星期日上午举行擘饼聚会,下午传福音聚会、祈祷和查经聚会。民国22年在北河边路正式成立莆田基督徒聚会处。民国32年,由于抗战,信徒减少,会址仍迁回湖岸巷。民国34年抗战胜利结束,教会再度复兴,莆田会务也有所发展。民国38年夏天,新建于梅峰街的聚会处礼拜堂落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由于基督徒聚会处福州主领人倪柝声、李常受的策划操纵,拒绝参加爱国基督教徒发起的“三自”革新运动,抗拒接受外资教会专门登记。及倪柝声病死,李常受逃亡香港,基督徒聚会处也中止一切宗教活动。
七、耶稣自立会
简称自立会。民国25年由宁德县传入莆田于城厢胜利路驿前租用民房作为会所,供信徒礼拜集会。但是只有短暂的一年时间,宗教活动发展不了而销声匿迹。
第五节 “三一教”
“三一教”祖祠在东岩山,原为“三一教主”林龙江祖父——明两广总制林富的别墅“东山樵舍”,教主于此讲学授徒,创立“三一教”,匾为“宗孔堂”。以其教旨“道释归儒、儒归孔子”,故称“三一教”,又称夏教,以中一之教,象四时为夏。为境内独特的地方宗教。
林兆恩,号龙江,城厢赤柱巷人,明朝布衣,创教后弟子满天下,上至亲王、尚书、下至士农工商,皆执贽受教。嘉靖年间倭寇侵扰莆田,龙江倾家资救济难民,收尸埋骨,教人以“艮背法”治愈兵后瘟疫。明清之际,三教祠在南京、浙江、江西、福建建阳、武夷、光泽、邵武、宁化、福州以及莆仙两县任何乡村都有,现在台湾和东南亚兴化侨居地,也都建有三教祠。而各地的三教祠,皆奉东山宗孔堂为祖祠。
“三一教”的东山祖祠于50年代后成为部队营房,1989年修复正殿。同年4月24日举行林龙江史迹展览,同时由市社科联、市政协、东山祖祠联合主办“林龙江学术讨论会”,出席的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专家、学者和美国友人,共同讨论并交流中国、美国、西德、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研究“三一教”的成果;成立林龙江研究会。现在已由海外信徒捐资收回部队全部营房,按原式恢复重建工作。
第六节 宗教管理
建区前,境内宗教事务活动由莆田县宗教科管理。
1984年建区后,区内宗教事务由区委统战部兼管。1985年8月,成立佛教协会筹备会。1987年6月26日,正式成立区佛教协会。区宗教工作遵循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先后落实退还“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占用的寺、庵、堂43座,计39551平方米;妥善解决宗教房产政策中历史遗留问题,区内72座寺、庵和3座教堂先后恢复正常宗教活动。1993年10月,成立城厢区宗教活动场所登记领导小组,做好全区第一批12座寺、庵宗教活动场所的登记颁证工作,并开展第二批全区52座寺、庵宗教活动场所的普查、登记和颁证前的准备工作,加强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的行政管理。
第二章 民俗
城厢人民多为中原一带南迁的汉族,习俗大多保留传统的中原习俗,但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一些地方特色的区域习俗,如“做大岁”、“石室岩烧香”、“元宵跳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形成许多新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 节令习俗
一、春节
初一早人家是日鸡鸣即起床,家长具衣冠于大门外拜“户神”,鸣鞭炮开大门。院子厅堂内外已于除夕打扫干净,大年初一这一天例不动箕帚。厅上灯烛辉煌,主妇已人厨煮好线面,用瓷瓯分盛好,供大厅神明、祖宗。之后,把这素面集中加热,拌上去年炸豆腐余下的熟花生油和鸡汁、肉汁,按全家人口每人一碗分好(许多人家往往多出一碗,预祝“添丁”),先在瓷碗底放上一撮炒好的油绿色芥蓝菜,然后加上线面,碗面再以黑色的香菇、黄色的金针菜、白色的笋片、绿色的豌豆荚、金色的炸豆腐以及猪肝、鸡丝、腿片(如有吃素的当然不能用以上荤料)等各4片分布于碗面四个角落对称地铺满之后,又在其中央部位放上一撮焙熟的紫菜,再散放十几粒油炸花生粒。
在初一至初五这“五日岁”内,凡有亲戚、朋友到家来的,这一年第一次的款待按礼数是要煮“点心”的。有些不是那么亲密的朋友出于对主人的礼貌,只是举箸在碗角翻开点心面,挖点线面底下的芥蓝菜出来,象征吃到碗底完了,表示感谢。在客人告辞时,主人要送给每人一双福桔。
各大姓皆有宗祠,是日男丁在家的都要到宗祠去,分辈份长幼行团拜礼。房长则按上年底止新出生男丁登记的丁份,每丁分红桔一双,百子桔一支(百子桔是用红漆箸一支,系上一条长约二尺的红线,线上分节穿挂着红枣、荔枝干、桂圆、花生荚、柏叶、金桔等)。
禁忌:吃线面不要先喝面汤,否则,这一年出外会碰上阴雨。
拜年五日岁中,除初二为“探亡日”不能串门外,到亲戚朋友家必具衣冠,拜贺新年。必到授业师家,必到岳父母家。
过初二莆俗初二为“探亡日”,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晚上倭寇攻陷莆田城,大肆掳掠屠杀,历60余天,以腥秽不可居,乃退出盘踞平海卫城,至二月初一日退尽。逃到城外的各家及其亲友于初二日纷纷回城,清扫房屋,办理丧事,举行吊祭,一连忙了多天,这一年城区人民没法过年。第二年为了纪念这个惨痛事件,定以正月初二日为“探亡日”,初四晚补过年,初五日早上再过个“初一早”,总的叫“做大岁”。以此初二禁止串门,遇岳父母丧事未满百日的,已出嫁的女儿这天要办祭礼偕女婿回家到灵前哭祭、叫做“过初二”。
初三迎年亦称“接神”。旧俗人家厅堂厨房奉祀神和灶公,说是每年十二月廿三日晚上都要上天庭报告这一家人表现的好坏,到新年初三晚上才回到原来岗位。因此这天家家要备礼接神,礼品是用红桔4只做果盒、白酒3杯、3个碟子分盛的红〓、炸豆腐、炒芥蓝菜以及香烛大银。
做大岁初四晚上合家再来一次过年聚餐,一切和除夕晚餐同样热闹。初五早上象初一早一样吃线面。
二、元宵
正月十五夜古代称为上元节,民间称元宵为“上元祈福”的节日,里社举行行傩绕境。莆田风俗各处里社元宵都有固定的日子,自正月十一日晚起排至十九日晚止,城中二十四铺里社城外乡村各宫社都非常热闹。元宵形式大体包括里社行傩和城内元宵两种。
里社行傩自正月十二日晚至十八日晚,莆田称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3晚为元宵心,较大的社元宵都在这3个晚上,城外乡村元宵有行傩队伍抬神像绕境,还有跳棕轿、圈灯活动。棕轿是用竹制的像只椅子的小轿架,上边饰些棕片,里背贴有神号的纸条,其前后装条竹竿象征轿杆。用2人前后抬着,另一人持旗子先导,连续多架棕轿,在锣鼓声中奋勇跳过熊熊燃烧的薪草堆。另一种棕轿只是围着火堆奔跑,摆成种种花样的叫做“摆棕轿”。圈灯是由每户一人举一条灯架(一支2米多长的椽皮),上面装立有6或8盏纸灯笼,内点蜡烛。接连起来走在田间小道上,宛然千尺火龙,很是壮观。
城内各里社,行傩队伍只用大灯、头灯(白灯笼写红字——当福首家的姓)、牌灯(匾方式框灯架),福首捧着“社炉”(锡制约1尺高、方形或圆开的香炉,深约10公分,以下为手柄,像“至”字形,背插金花红布)到各户门首,户主持香迎拜并焚烧金纸,叫做“献纸”,有的户主接社炉进入厅堂,厅上摆上丰盛礼品,由道士进行一场念经醮典,叫做“接行傩”,户主要捧出“行傩仔”(小吃点心如花生仁、菜丸、粉条等)招待大家每人一瓯。之后,烧“火盆柴”(用柴火劈成箸状大小,按当年平年12双,闰年13双计),燃鞭炮送社炉过另一家去。
行傩绕境回社后,再整仪仗出来举行“封路”,巡视本境所辖境界,到路口(在乡村还要在交界处钉上木桩路界,邻村如认为有越界占地的事,每因而引起纠纷)而返,元宵活动才告结束。随后还有“请社妈”活动,即由一个妇女捧着“社妈”(木雕1尺多高的女神像,多为站立抱带婴儿或在哺乳)到各家各户,供妇女“请花”(她备有许多鲜花,白的象征男的,红的象征女的,由请花的妇女意愿请一朵簪于髻上,请花的妇女须给这位请社妈的妇女“红包”和红〓、红桔、线面)。因她要走遍每一户去,户数多的社境,社妈要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能回宫。
城内许多大社如长寿、龙坡、兴泰等社元宵都是在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3晚按地段分别举行,如长寿社分后街、庙前、衙后,英惠社是按林、黄、郑3姓各1晚。很特别的是集福社,明代以前在城外东北方向的枋尾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扩建北河城墙,把它的社境部分圈入城内,后来在城墙边另建一个集福社。两社在同一个晚上过元宵,城内的居民那晚上也办了礼品到城墙上望着枋尾祖社遥拜,至今有个俗谚“寄托枋尾元宵”。
明代,城中各户在元宵节前沿街区处横穿街道构筑松棚,每棚燃灯8盏或6盏,自十三日至十九日止。清代以来,自十一日晚至十九日晚,逐步形成弄龙、弄狮和妆春架等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元宵之夜,大街上弄龙、弄狮锣鼓之声此起彼伏,观众前后拥挤,通宵达旦。
三、二月二
俗例每月逢初二、十六日,商家要备礼祀神,后即以礼物供店夥聚餐,叫“做牙”。但是正月没有做牙,要从二月初二日开始,叫“做头牙”,亦称“首福”。这一天,城内外居民和农家也都合家聚餐,以示一年劳作或农事活动的开始,一般也叫“做二月二”。
城外乡村,“二月二”称为“中和节”。古代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春社活动,后逐渐形成农村春社祈求五谷丰登的礼俗。“二月二”这天,城外各里社都举行迎神游灯活动,演戏请客,十分热闹。
四、清明
清明节人家做用龟形木模印的红〓,叫做“清明龟”。在清明节的前3天、后4天,各家人们出城去拜扫先代坟墓,带去的祭礼,除了纸钱、鞭炮之外,必有一对灯笼(因在露天可以点上蜡烛,并寓有“添丁”之意),祭品有白饭、白酒、三盘食品,却禁忌用“清明龟”和鱼。因坟包叫“墓龟”,故不能用“清明龟”,鱼则是俗谚有“急鱼鱼”之语,是形容生活窘迫之状的,所以也不能用它。要用一种特殊的礼物,它叫做“卷”,是用面粉和白糖做成约3寸长的长方形面头,当中压了一线,蒸后开裂好像展开的书卷形状,象征子孙会读书,当然就会做官发财。
五、上帝爷生
莆田称玄天上帝为上帝爷。为北方玄武之神,古代是方位神,体现为龟蛇合体。后来道教塑造它为人格神。明代官方很重视它,因认为它能制伏火灾。三月初三日是古代上巳节日,道教附会为这位玄天上帝的生日。
六、妈祖生
三月廿三日是莆田湄洲妈祖诞辰。宋代湄洲分灵东门外阔口白湖庙,香火兴盛,当时白湖水市是海舶进出口货繁荣码头,由此再分灵到外地去的“几半天下”。元代战乱后海舶改道,白湖庙迁入城内为文峰宫。
七、岳帝爷生
城内元妙观中有座东岳殿,祀东岳泰山注生大帝。道教以三月廿八日为帝爷生日,人们祈求“注生”,香火兴旺。
三月里这3神的生日前后多天里,城内这些宫庙做醮演戏、非常热闹。特别是逢闰三月之年,加倍热闹。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真武坛上帝爷曾举行空前的出游活动。文峰宫妈祖自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开始到民国年间,多次闰三出游,到赤柱忠孝堂(林氏宗祠)驻驾。民国25年(1936年),还先到唐邵州刺史林蕴的忠烈祠倡祖,其隆重亦“史无前例”。
八、端午节
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称“端午节”,亦称“端阳节”。莆人叫做“五日节”,称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初三为端三、初四为端四、初五为端五。亦称“女儿节”,莆俗谚有“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船”的说法。
初一日早上人家门扉旁插挂菖蒲和艾草,象征“艾旗蒲剑,逐邪斩妖”。是日早上吃米糕,初二日吃粽子。莆田的粽子是用糯米加硷水(用草木灰淋以清水滤过即得的淡黄液体)包以粽叶煮熟。城市人家米糕皆是日从街上购得,粽子旧时皆自制,现在多从街上购买。初三日购买麦螺,不作菜肴,供全家人随便吃。
初五日早上乡村妇女采摘各类香草和树木嫩芽捆成束,俗称“午时草”,城内人家买几束摊于露天曝晒,到午时,放入大锅煎汤,用为全家人沐浴全身。小孩子以雄黄醮酒点上一些穴道,全身新衣服,佩带香囊,系五色丝线编的“长命缕”簪小纸虎,最显眼的是女孩子缚个大红花线绣“五毒”(虎、蛇、娱蚣、蜘蛛、壁虎)的“兜肚”(民国以前,人们皆带兜肚,男的白色布制,女的红色绣花绿线缘边,会刺绣的妇女竞相显示工夫,争奇斗巧。失偶妇女用兰色兜肚)。还佩带一条网袋,内装午时草蛋、粽子、桃子等一长串。
是日午前,家家户户大搞室内卫生,把床铺拆洗,汲午时水储备满缸,曝晒衣物。用苍术、雄黄等香料室内熏烟。午后城外乡村有“划龙船”(龙舟竞渡),然莆田此项活动在五月初五日举行的很少,一般都在夏收后农闲时举行联村比赛。城内北河里社如寿康社等到50年代还保存有宋代圆木雕刻的龙船头,可知在明初扩城之前,今北河区域都有“划龙船”活动。
九、送头年节
凡人家女儿初嫁,逢第一年端午节,母家例要送头年节。礼品是由10个礼盘组成的“一担盘”,备有糕、粽等食物之外,还有一盘每粒彩绘精美的鸡蛋,女儿和女婿的全套夏服,包括内外衣、兜肚、帽、鞋和扇、伞等物,并有送给其翁姑及直系亲人的每人兜肚一方。次年以后亦皆送节,但是简单得多。
十、私塾送节
私塾学生逢端午节例要送先生节仪,红包多寡视学业高低程度。当时用铜钱,多者千钱,最少也要二百。节日放假后初六日上学,先生则回赠学生每人一把摺扇,其价格亦视礼仪的多少分别档次。先生对于心爱的学生每于该扇上题诗以示奖励。
十一、城隍爷生
五月十九日兴化府城隍诞辰。这天城隍庙的特殊供品有用“六十日早”新米做的面饭(一般早稻要小署才熟)。这天城隍庙进香的男女非常拥挤。自十九日起,每天都有各行业在城隍庙举行庙会演戏,最多的曾有5棚同时演出,最常见的是两棚对台叫“文武棚”。庙会安排常延续到六月。最热闹的是五月廿三日的十方会,由道士、吹鼓手、筵师及灯店、糊纸料等从业者组合,做醮“走庭”,场面非常壮观。
十二、六月六
古代称天贶节,莆俗是日为土地公诞辰。土地公称福德正神,凡田头、里巷、店铺、人家皆有奉祀。在元妙观山门外的土地公塑像穿的是黄袍。水淈头(古谯楼前)土地公生排筵做戏一连好多天,因其辖管的是城内黄金地段商业主街,做谚语有“水淈头土地公赛过西天尾上帝爷”(玄天上帝再大落脚点不行)之语。
是日传说为狗洗澡日,城内人家有养狗的,这天要牵到城外沟里洗它一番,保证不生病、不癞皮。
十三、做大署
这天人们要大吃补品进补。闽南等地是补冬(冬至日),兴化人是补暑(大署日)。补品主要是荔枝、羊肉和酒。莆田荔枝在大暑节成熟,莆谚“大暑后荔枝比人参还贵”,说的是它的补养功能。
兴化流行市上卖的是山羊肉,制法与各地不同,是于前一天下午杀羊去毛后,放大锅里煮熟后捞起,入瓦缸中,缸底支以砖,不着地,把锅中原汤都舀入缸里把羊胴淹没、盖严,等到次晨捞起上市,把羊肉细切成薄片,醮上好酱油吃,是早上下粥的珍品。然大暑日吃羊肉却不是这个吃法,是将鲜羊肉(不用温汤熟制的)买回家里自己炖烂后吃,乘热下酒,这是兴化大暑风俗。
十四、观音佛生
六月十九日观音诞辰。家庭多有奉祀,妇女们皆就家里厅堂备素斋庆祝,或参加寺院佛堂庆祝。下井观音佛堂还连日演戏。观音佛生一年有3天(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而六月十九日为正日。
十五、七夕(七月初七日)
古为“乞巧节”。莆城在这一天晚上,各户妇女都在街道旁或小巷家门口摆一小方桌,把她们平时的刺绣和针织品如枕套、兜肚、蚊帐帘等摆在桌上,供人观赏、互相品评、学习,称为“乞巧”。莆俗七月初七日例吃新收黄豆加糖炒熟的“炒豆”。遇有亲戚新丧的,亦例必于是日送礼祭灵,礼品中必有一盘炒豆,叫做“担炒豆”。
十六、七月半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宋代已有“十三夜迎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十六日送节”的风俗记载。自初九日起,家家户户均以粳米舂碎、筛细、加白糖、薄荷制作“薄荷糕”,以糯米七成渗合粳米三成磨细、加硷水制成“金粿”,作为祭奠祖先的祭品。十三日各户洒扫堂室及庭院,设先世像位,日具牲醴庶羞祭奠。至十六日,乃积楮钱杂金银纸锭逐位焚献。女子出嫁的如父母亡故,至是日亦归奠如前仪,俗称“送纸”。新丧第一年十三日送纸叫“送头年纸”。祭礼5盘为猪头、猪蹄、金粿、薄荷糕、鲨鱼干,外加碗菜、银纸。如死者生平吃斋,则礼品不用荤。外家回礼则必有红灯1对,全根带蔗叶的“凤尾蔗”1对、瓷碗10个盛时果10种,竹制婴孩坐的车椅轿1只。第二年起“送旧纸”为十四日。数日之间,挑着盘盒回娘家“送纸”的妇女往来充斥道路。
各寺院佛堂十五日亦建盂兰盆会,供佛施饿鬼。城隍庙是日亦抬出城隍神像出北门外厉坛(孤魂坛)监祭无主孤魂。故此节日被称为“鬼节”。请城隍神监厉坛俗叫“祭孤”,一年3次,另两次为清明日和十月初一日。
这季节里花卉很少,接公妈用插瓶花例买鸡冠花(俗叫洗手花),故此花不用于供神供佛。
十七、廿九晚办孤盘
七月廿九日传为佛教的地藏王菩萨诞辰。是日黄昏,人家于大门外摆“孤盘”祭奠“白子公”,烧纸钱施香。按:说文有“白”字,注云“鬼头也”,莆俗把此字念如“佛”,意即为鬼。“孤盘”是用四块方木盘,于其四个角落分别放生豆腐片4块、兴化米粉(开水烫一下)1把、青菜(整株开水烫)几茎、整荚花生20多荚。中央摆一瓷瓯干饭。有的摆10多盘,用矮凳子横卧竹梯,摆列其上。
十八、听圣公卦
城内英龙街的英惠社每年自八月初一至十五日止,逢单日晚上到社来求“圣公卦”的络绎不绝,此俗宋代已有,至今不衰。社为唐代的延福祠,宋绍兴间(1131~1162年)赐额“英惠”,乾道六年(1170年)封其神号善应侯,晋封孚惠迪德圣王,人们称为“圣公”,明初改为英惠社。听卦的方式,是该晚到社祝祷为某事求示。随即出社于其左右前后巷里或人家窗下,听到所说的一句话,即回社卜筊杯讯问是否?如不是则去再听,等到筊杯认可了,即就此一句话去推解猜测所卜的事,等待应验。此俗据云过了十五日晚,圣公耳聋了,你将要求的告诉他,可是他听不见了。
十九、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备酒宴赏月,大多数人家则吃芋头煮兴化米粉,称为“吃秋”。商铺多有办酒请店夥、同业聚会,也有互送食品为礼的,礼品为秋饼(小月饼)、栗子、白果等。在塾学生中秋节也有送给先生节仪之例。许多手工业铺的夥友们,吃秋之后次晚即开始夜班生产。从事营造的工匠和水工在中秋节后即停止午休,故莆谚有“吃牙(即初二、十六日打牙祭)欢喜,吃秋该死”的戏语。
二十、学馆开学
向来老例,每年九月初一日至初三日3天学塾停课。凡家塾聘请坐馆的教师全年“修金”(工资)均结算至八月底止。该塾如要续聘或另聘,或教师自己要他就,均可自由。初四日起为新学年开始。
二十一、重阳节
初九日古称重阳节,也称登高节,有登高会饮之俗。自唐、宋以来莆田士大夫就有此俗,见于各家诗文集中。其地点多在城附近名胜处。
莆田重阳节也是祭扫祖先坟墓的习俗,一年中扫坟有3个季节,即清明、重阳、冬至。清明节恰是春天雨季,一般人都选择秋冬季节。城中各大姓祭扫祖坟,族众多至数百人,他们都定在九月内举行。重阳节的祭品中有用糯米、粳米磨细渗合些经捣碎、筛细的桂元核细末,炊成九层迭合的糕点,俗称“九重糕”。随着时代的推移,“九重糕”今已不多见。
二十二、社公生
里社的社公诞日各社不尽相同,但都在九月内。演戏做醮,祭品有用全猪的,而且各家办供,互相攀比。此遗俗实为古代秋社之遗风,中州八月秋收之后举行秋社报赛仪式,村人老少会饮为乐。莆田九月晚稻晚未收割,社公生可热闹非常。
二十三、吃“油〓”
“油〓”为俗称,古代叫“饧”。莆田制法是用糯米磨浆后,以布压去水分,包上绿豆和红糖的馅,做成径3公分大的饼,入花生油锅炸熟。俗谚“十月初一日吃‘油〓’则腰不会疼”。城中各大姓宗祠,是日皆有“荐饧”之祭,祭余分给到本祠子姓。
二十四、下元节
七月廿九日晚黄昏人家办“孤盘”。各处三教祠是日皆举行盂兰盆会,普度幽魂。
二十五、冬至节
冬至前夜称“冬至瞑”。是晚合家男女老幼要聚集一堂“搓丸”。把预备好用糯米舂成的荠粉,加开水揉成一大块,放上大竹篾笠当中,全家人围坐其旁,把它搓捏成弹丸状,厅堂上灯烛通明,含有合家团圆的意思。次晨天亮,主妇下厨烧开水,把昨晚搓好的丸子放入大锅和生姜、板糖熬热汤,俟熟丸子浮起,即分装小瓷瓯以供神、供祖。撤下后全家人作为早餐分吃。
是晨,以昨晚所搓的“喜鹊丸”(如大豆大)撒上屋面,引导喜鹊来啄食,听它报喜的叫声。
还有用荠捏成元宝、金椒臼、犬仔等形状的另用竹箅炊熟,贴于灶头,并以煮熟丸子贴门框上,各个门上左右各一丸。
冬至节也有炊菜头粿、做红〓的。菜头粿是用磨好的米浆和白萝卜丝、芹菜、花生仁、姜末等匀和后入蒸笼炊熟,吃时切片用花生油煎,风味甚佳。冬至节的红〓,一般是用月牙形木模或大头佛公木模印成的。如冬至节有亲戚丧事需要于冬至那天送去礼物,它要有一盘荠粉(因丧家禁止舂荠),菜头粿则原来白色,大头佛公、月牙〓也不擦红〓粉,成为白〓。
二十六、十二月初五
腊月为一年之终,旧时城内店家在一切交易上也都视它为一个期限。俗例凡买卖或典赎不动产事未清了的,俱要在初五日交割清楚。故这一天里,当牙人(中人)的都忙得不亦乐乎。
二十七、尾牙
十二月十六日亦称尾福。商家这一次做牙特别隆重。有的办多桌酒席,请交往商号或同业和店夥。其他人家则合家聚餐,如“头牙”例,以示一年辛勤和劳事告竣。
二十八、送神
俗称人家神明、灶公也要于腊月二十三日半夜上天庭去汇报这一家子的全年功过。于是各户人家要在廿三日或廿四日备礼送神。礼物是果盒、酒、香烛、金纸箔,三个碟子各装送神糕、青菜心、煎豆腐。送神糕是用术米磨粉拌白糖以木模印压成小块元宝样式,特别注意的是糖要用得足甜,灶公吃了嘴甜,到了天庭就不好意思不说好话了。
二十九、廿五日头
传说灶公们上天庭汇报之次日,天庭就派出天神到人间复查并进行视察。所以这一天人们都要做好事,不敢催讨欠债。清代的衙门这天也不开堂审案,不抓人。因此许多欠债户或犯案的人,这天都敢公然人城走动。更有许多人在这天到城煌庙来烧香,送来救济米(多的十几石,少的几十斤)、救济款,由庙里董事登记(正月后列榜贴庙前照墙上公布)。这一天出纳收米一般都在1000石以上(救济款不计)。当晚决定本年要发出救济米票若干张,每张可领米若干斤、款额若干。廿六日开始给票,那时来城隍庙领取救济的以“界外人”(笏石下三大半岛只有旱地种番薯,可是十年九旱,常致绝收)最多。廿七日、廿八日2天凭票领米(钱)。
三十、扫尘
腊月一到,人们准备过年,一般自尾牙后(有的人家自上旬就开始)逢双日趁晴天就把家具从室内搬出去洗刷,房屋上下四壁门窗一概打扫干净,这项工作叫“扫尘”。
三十一、送年瞑
凡新婚之家逢第一个年节,女家要备办一担盘(大小10个)送去线面、猪蹄、红〓〓、年糕、猪头、尾臀[猪尾连带大肠、肠内填以蒸熟糯米,圈绕着中央一条猪尾,上加一个猪头、一个葫芦(猪膀胱)]、饭团(用糯米和白糖蒸成一个大团饼)、绿豆粿(用硬米荠粉揉红〓粉蒸成团饼状,上面用绿豆点缀)、红萝卜、荸荠和女儿、女婿的衣服等。最重要的是由个男孩拎一对红绸灯笼(红枣灯)和一盏彩绘的小灯笼(象征夫妻俩和要新添的男丁)。男方收了灯笼把它一排挂在夫妻卧床前。第二年送年瞑则只用1对花篮,装些礼物,1对大灯笼是彩绘的纱灯,小灯笼则按她生的孩子数目一个一盏。
三十二、“印银”和剪花
人家过大年夜(除夕)俗称“做岁”,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妇女“印银”、“糊银”,夜里“剪花”。印银是将制草纸的纸渣干一块块用水浸泡沤烂,然后捞起用木模压印成金银锭状,把它贴在土墙上,等它干透后刮下,再用锡箔纸一锭锭的糊成银锭,用有刷桅子汁的锡箔纸糊成为金锭。这金锭是烧给神明的,银锭是烧给祖先的。剪花是用大红纸叠起(最多5张)用花剪(极小的一种剪刀)细细的剪出各种花样文字,例如礼盘用的“圆朵花”一般的有碗口那么大,外廓约1厘米,其内廓安排四个字,文宇排列好像铜钱样式,其中央一个大一些的“春”或“囍”字。空白处剪成花卉,花纹细如红线,连结外廓。整个外廓形状视用处而定,如盘用的为圆形,馔盒用的为横长方形,碗菜用的为梅花形等等。字样也视节令不同、用途不同而各异。如辞岁敬神用“岁岁平安”,元宵用则为“上元祈福”,结婚用则为“百年好合”,祝寿用则为“寿比南山”,祭扫用则为“顺风顺水”,等等。凡送人礼物都要盖红纸剪花(丧事用黄纸花,丧家回盘则要换成红花)。
三十三、贴春联
人家大门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宋代。明初,朱元璋命令全国士庶人等门上要加一副春联。莆田凡大街小巷农村人家店铺,最晚于除夕夜辞年前,都要把春联贴上。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明东阁大学士朱继祚(莆田人)联合郑成功等抗清义军收复兴化府城。七月清兵大举反攻,明军退去,次年又有一次反复。莆城居民历经清军的2次大屠杀,家家都有丧事,门贴白联。接着清政府又推行“薙发令”,禁令规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强迫人民剃头打发辫(群众叫做“满洲尾”),又杀了许多人。到了年终,清政府强令各家都要贴红联,庆贺新春新朝新政。莆城居民巧妙地在贴上红联时留下原来白联的一段,表示抗议。此后贴白头红联便由莆城推广到莆田各地,成为沿用至今的习俗。
三十四、除夕
除夕晚上人家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向天地辞年。把八仙桌摆在厅堂前天井檐下(或对大门外的天空),摆上礼物香烛,把准备的一切食品如红〓、年糕、鸡、肉等应有尽有,祝告天地,感谢过去的一年中过平安日子,祈求明年的好运降临。烧了贡银、金箔和火盆柴,燃放鞭炮,撤了筵席,再于灶公和祖先位前摆上碗菜和礼物辞年。
辞年之后,合家男女老幼聚集一堂围坐在一起会餐,叫做“围炉”。把准备好的所有各样食物逐一上桌。生海蛎和生豆腐两碟食品是必备的,但不一定吃,据传这是古代越俗的遗风。必备的还有在桌下地上摆个储水木盆,放几条活鲫鱼让它“悠哉游哉”。莆田方言叫鲫鱼为鲫母,与“积宝”同音,“积宝缠脚”是再好不过的好彩兆。
围炉之后,长辈分给孩子们红包,叫做“压岁钱”,一般16岁以下的都有份。正月初五里可以用它去跑马,大孩子游春跑马自梅峰寺到广化寺,小孩子就在龙门下一带绕一圈,乐一乐。
除夕之夜,兴化府城隍庙的戏台上照例要由戏班通宵义务演戏,俗称“〓戏”,这原是一种道教宗教戏,演出莆田地方特有的戏文,但后来演出的只是一般戏文。由于除夕晚上讨债的人可以提灯上门坐索,有些穷人无法应付,便跑到城隍庙去避债。债主即使发现他在城隍庙里,也无法催讨。到了正月,就不用到处避债了。
许多人在除夕一起玩闹,通宵不睡觉,叫做“守岁”。
第二节 生活习俗
一、居住
1949年以前,城厢区除街道为单层成排构筑外,民宅多为同族聚居房屋,有三间厢、四目厅、五间厢、七间厢、九间厢等。
“三间厢”为一厅两房,“四目厅”为一厅四房,“五间厢”为一厅八房,就是在“四目厅”左右两侧再盖“一竖”小厅,“七间厢”则是在小厅外两侧再盖“一竖”小厅,俗称“重小厅”,若在小厅外围再盖的,就叫“九间厢”、“十间厢”等。旧时在五间厢、七间厢等房屋的小厅下,隔一小甬道再建两座对称的横向房子,称为护厝。能盖护厝的多为富豪人家。因城厢区历代为县、府所在地,所以旧时官家或豪户,在此建府第的不少,府第多为几进内套天井的大厝,大门口铺有石埕,门旁有门房,后为后拱堂,两旁为护厝,俗称几座厝,建几十间乃至一百多间。如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府第,就建在城厢长寿街庙前,共有五进九架,大小房屋一百多间,号称“百廿间大厝”。
旧时建房原料多为土木砖石结构,即石基、土墙、瓦顶。清代以前的府第和富室大厝,多为木框架结构,墙壁以芦苇杆为骨架,涂上泥浆再粉刷石灰墙壁。街道的房屋也有用杉木做柱,木板作墙,房顶为瓦片。房屋墙壁先涂上沙土秧草浆,再用石灰粉刷“括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住宅多为2层。80年代起,城区进行旧城改造,按市区规划,僻出几条主要街道,有文献路、学园路、胜利路、区府路等,街道两旁建立高层楼房,底层为店面,上面为套房。其余居民住宅也因地制宜建筑新颖别致的套房。乡村住房也一改旧式“三间厢”、“四目厅”,改建为3层以上的套房。建筑材料也多使用钢筋水泥,墙体材料多用空心砖,乡村用机砖。地基设置比较牢固,凡重要建筑场地还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进行抗震防震措施。同时,房屋装饰也越来越新颖美观,层次也越来越高档。
二、服饰
服饰随着时代和各人成份的不同而差异。清代,官吏、举人、秀才平时穿长袍,外套马褂,科举不第的读书人及其他市民不能穿马褂,至民国时则不受此种限制。民国前,一般人穿“汉装”,俗称“本地衫”、“本地裤”。公务人员穿中山装和制服,教师、中医及商界人士多穿长衫、制服。衣料则多以中山布、白制布、斜纹、府绸之类;农民穿“麻线衫”及“土家布”织制的布料,而丝绸、毛织品之类的衣料,只有富豪人家才穿得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了穿本地装(多为郊区农民)外,中山装、列宁装开始流行。工作人员还穿工作服、军便装。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流行穿绿色军装。到了80年代,服饰变化大,样式新颖,开始流行西装、茄克衣等,女的穿连衣裙、套裙、皱褶裙等。裤式也起了较大的变化,有喇叭裤、直筒裤、健美裤、牛仔裤等。到了90年代,许多港台服饰流进境内,服饰样式更多。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衣服,衣料也更加高档起来。城乡均有人穿起皮衣、毛料衣等上等品。服饰的色泽也趋向多样化,一些过去只有女人穿的花布、红布等衣料做的衣服,少数男青年也穿起来了;一些女青年却穿起男式的拉裆裤,且习以为常。
鞋袜也随时代不断变化,旧时劳动人民除冬天外,其他季节大多打赤脚,出外走路穿草鞋,冬天也只有手工制作的布鞋,只有官商界人士才能一年四季穿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鞋的品种不断增多,穿鞋的人越来越多。到80年代,城乡人一年四季穿不断,冬穿各类布鞋、胶鞋、皮鞋,夏穿凉鞋。且鞋的款式不断更新,档次也不断提高。袜子以往只穿短袜。到了90年代,女人穿起长袜,代替长裤,并且流行冬天穿长袜、穿裙子。
三、饮食
城厢人平常一日三餐均以大米饭为主,早晨喝粥,中午、晚上吃干饭。住在城区的吃米饭较多,郊区配有麦类食品,还有地瓜、芋头等。副食品有猪肉、海味、禽蛋及其制品等,还有牛肉、羊肉、鸡鸭等。水产品有鱼类、贝类、虾类等。蔬菜品种较多,随着季节变化,每季均有青菜。水果类有柑桔、龙眼、荔枝、桃、香蕉等,近几年还有从外地入境的苹果、鸭梨、文旦柚等。酒类有地瓜酒、米酒和各种瓶装白酒等。80年代以后,大量啤酒上市,且为广大城乡居民所喜爱,此外还有各种饮料等。
城厢风味小吃品种繁多,除传统的兴化米粉炒、焖豆腐、线面、白粿、春卷、插蛏、蚮猴溜、芋泥外,随着城乡生活的提高,人们又制作许多风味小吃,有扁食、麻丸、干焖羊肉、烧鸡、鸡卷、荔枝肉、醉螃蟹、烧猪蹄、粽子、松糕、白糕、炽饼、油饼、孺米粿、人丹糕、芜糕、蓼花、麻筒、花酥、密枣、密橄榄、冬瓜条、李干、柿饼、七珍梅等。
此外,城厢人民遇婚丧喜庆,有办筵席的习惯,需办筵席的有结婚、嫁女、请女婿、作寿、新居落成、生日等。这些筵席(除丧事外)有的人家交给酒家代办,亲戚朋友都到酒家赴宴,省却许多人力物力。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在城区做生意、开店的人,每月初二、十六日都要“做牙”,除备办“仙礼”拜天地外,家庭还要办一顿丰盛的美餐。
四、娱乐
人们生产工作之余,总爱在休闲时间进行娱乐活动。旧时城乡民间娱乐活动主要是演戏、赛龙舟、演奏“十音八乐”、舞龙、戏狮、游神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民间生活娱乐除了传统的活动项目外,又加上电影、电视、录相、电子游戏以及卡拉OK歌舞厅等。
演戏这是城乡民间最古老的一种娱乐活动,宋时起境内城乡就演戏,民国前称兴化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莆仙戏。前台有生、旦、丑、净、末、翁等角色,后台有鼓、锣、钹、笛、琴、弦、胡等乐器。一般于民间喜庆节令时日演出。戏目多以封建社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题材,称古装戏,至60年代初仍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演古装戏,莆仙改为演现代戏,如《红灯照》等所谓“样板戏”。改革开放后,古装戏又重新上演。境内莆仙戏除了有专业剧团外,还有业余剧团17班,多为迎神赛会时演出,群众称为“菩薩戏”。进入80年代,观看莆仙戏的群众大多数为老人,青年、壮年则较少。
曲艺民间逢元宵佳节、神诞祭祀或婚丧寿庆,都要演奏“十音八乐”。喜庆典礼,吹奏“大鼓吹”迎宾送客,打击器乐车鼓队,踩街庆祝。进入90年代后,城乡用“十音八乐”庆贺更为盛行。大多数乐手为壮年、老年男人,近来已有妇女参与,尤其是车鼓队,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境内每个居委会、村,甚至居民小组都组织有女子车鼓队。
第三节 婚丧喜庆礼俗
一、婚嫁礼俗
(一)旧俗
旧时,境内婚嫁大多由父母包办,虽城镇与郊区有些区别,如郊区一般由父母包办,县城除读书人和个别经商人外,大多数仍由父母包办,且都要遵守一些传统的礼俗。
说媒儿女长大后,父母托媒人代儿女物色对象,媒人为了赚到媒礼,千方百计“玉成其事”。男女双方没有见面就谈亲,常酿成婚姻悲剧。
相亲父母托媒人说亲后,又代儿女登门相亲,相亲后吃下对方煮的红蛋,就算初步中意。
送庚帖双方家庭中意后,通过媒人互赠红绸庚帖,然后各自请算命先生推算八字有无冲克,卜断结合的吉凶。
订聘断过八字后,如双方满意,就商定聘金、嫁妆,然后择选吉日“贺订”。这天,男方家邀请同族中许多女人,身着红色衣裳,手里持着伞,带上聘金及部分金银首饰,送到女方家,女方家要宴请“贺订”人员,并把男方家带来的糕饼分给同族的人、邻居、朋友,借以告诉别人,女儿已许配人家了。
择日俗称“看日子”,男方家把择选的结婚佳期转告女方,女方准备嫁妆。临嫁前,亲人为出嫁的姑娘赠送衣饰、红花、香粉等,以示祝贺,俗称“捧花粉”。
出嫁女儿出嫁须穿红妆,头戴“新妇罩”(红色幔布),由“能嫂”陪伴告别父母(父母去世的,应该哭别,以示孝道),带着“新娘妈”上轿而坐。轿门用红头绳松系住,用红封条封住,挂一块染红猪肉。中途不能下轿解手,以防“白虎”伤害。新娘忌见星星,红轿须在日落星现之前抬到夫家。
迎亲婚期到时,男方家送去猪腿、线面、红〓、白糕等札品,交齐未交足的聘金,女方把新娘打扮一新,坐上花轿,抬往男家。花轿到达前,男方家所有亲人都要避开,防止冲克,灶里的火也要扑灭,以免新娘见火日后火气大。一切备当,燃放鞭炮,新娘由“能嫂”扶进新房。
结婚俗称“成人”。这天子夜时分,厅堂挂起新郎“表轴”,并由两位“命好”的男女给新娘、新郎“梳头”,俗称“象头”,尔后人们离去。当日上午,新娘、新郎在厅堂上由“能嫂”作礼仪指导,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夫妻互拜,饮交杯酒,行合〓礼。再去敬拜本家长辈人,受拜人回敬以“红包”,最后共进洞房,洞房门楣上挂兰布,并系上刺草一丛,肉一块,以防妖邪入门。当天中午饭、晚饭都要办喜宴,喜筵上,娘舅被尊为“上宾”,坐上首席,俗称“横头位”。筵间,新郎、新娘频频向客人敬酒、分喜糖。
闹洞房晚筵结束后,“送房兄”带入涌进洞房,导演“送孩儿”、“做经文”、“送房”等闹剧,直至更深夜阑,有的甚至闹到第二天雄鸡唱晓才歇。
转马也称“请女婿”。婚后第二天,新娘偕同新郎坐轿返娘家,拜见娘家长辈亲友,娘家设午宴款待。当天下午,新婚夫妇双双回家,并带回雌、雄鸡两只及红纸封腰的甘蔗两棵,因古时要骑马,故称为“转马”。
(二)新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颁布《婚姻法》,保护男女在婚姻上的合法权益,禁止买卖和干涉婚姻自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婚嫁习俗有所变化,大部分青年男女先恋爱后结婚,实行晚婚,还提倡婚前体检,并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从50年代起,新娘就不再坐花轿,而是撑红伞步行到男家。到80年代后,以车代轿,接新娘的小车还要装饰一番。城区婚宴多在酒家举行,郊区还在男方家里举办。90年代后,在妇联、青年团、工会等部门的倡导下,有的青年男女举行文明婚礼,双方合照(女方要穿上时髦的婚纱),互增纪念物,以茶话会代替婚宴。此外,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也渐受一些年青人欢迎。
二、生育习俗
境内生育习俗,具有汉族传统的古风。
怀孕叫“有身喜”,新娘当月怀孕的叫“人门喜”,怀孕初期生理反应称“病仔”。孕妇产前例行向别人家讨乞其小儿穿过的小衣服,留待婴儿出生后再穿。因初生儿皮肤幼嫩,穿上洗过的质柔的旧衣服,会更舒服些。同时,让孩子从小穿上破旧衣服,还寓有希望孩子从小养成勤俭朴素的美德。产前还须备好一些“月内料”,如蛏干、虾肉等干品,为坐月子时用。
孕妇按预产期生育的叫“足月”、“顺月”,提前生的叫“没足月”,拖后生的叫“拖过月”。婴儿生出叫“出世”,大人牢记其出生的年、月、日、时,这就是“生辰八字”。
产妇坐月子叫“做月内”,一般为一个月,其食物都是高等营养品,如蛏干、虾肉、红菇、黄花菜、猪肉、鸡、鸭、蛋等。每餐搭配几样下锅,叫“炖砂锅”。食干饭,早、午、晚配有点心,故有“四顿食四顿点心”之谚。产后十天,亲友于双日送食物给产妇补养,叫“送加”。“送加”物样丰富多彩。
婴儿出生后,蘸黄莲汤几滴于其口里以消火退毒,并向邻近产妇乞乳汁喂之,称之“食平安”,三天后开奶。
婴儿满月叫“出月”,家庭要办牲礼敬神祭祖。外婆家要备办小孩的手镯、脚镯、银锁、衣帽等来贺喜。请有福气的老妇为婴儿剃头去秽发,用灯心草、梅朱、龙眼干、红枣烧汤,水中放“红钱”12枚,给婴儿洗头、沐浴。父亲用朱笔在孩子头上“画桃”,祝其聪明长寿,母亲头上插柏,抱孩子与长辈见面,长辈送“红包”为见面礼,然后把孩子第一次放在“摇篮”中安睡。
孩子满月后家庭要做“红龟”、煮红蛋分给亲友以谢“送加”。还要办“出月酒”,宴请亲朋好友。尔后给孩子命名,男的取福寿之意,女的取金珠之义。有排行的,按辈份命名,不能和家人同名。
婴儿满四个月,叫“做四月”,以熟“羊尾”或“猪尾”往孩子嘴上抹一下,俗叫“开嘴”,开始吃荤了。
孩子周岁,叫“抓周”、“对脺”,莆俗叫“毛制”。用大“笠孤”一个,置笔、书、算盘、刀、尺、红龟于周围,让孩子坐在中间,示意其任取一二物,以卜吉兆。如抓到书,是聪明好学之兆,抓到“红龟”则预示长寿。外家送来竹制的“椅仔轿”一只,以示孩子可以坐轿了。家庭要分“红龟”给亲友和邻居,以祝各家孩子健康成长,亲友回“线面”两束,也寓大家长寿之意。
三、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习俗较为繁杂,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移床病人临危,从寝室移至厅堂,男在左,女在右。
换衣病人断气前,家属给病人更换衣服,其衣服叫寿衣。
送终病人断气后,用白布给死者蒙身盖首,在床前点燃长明灯,全家人男去冠、妇披发哀哭,直至发丧。
洗身孝男到河沟用铜钱向水神买水,为死者洗脸、洗脚、洗手。
入殓死者洗身后,子媳要为其穿上寿衣、寿鞋。清代以前,官吏死亡,要穿上官服、顶戴,富家大户还要用整匹白绫包扎尸身,称为“殓身”。后死者亲属把棺材抬至厅堂,择时入殓,亦称入木,入木时有的地方请法师“洒净”。子孙披麻戴孝,子辈穿麻衣,孙辈穿白衣,鞋上缀片麻布,孝男孝媳左手腕套上串带铜牌的白带圈,丧父套于左,丧母套于右,哀哭声声,向遗体告别。之后孝男捧死者头部,孝媳抬死者脚腿,把死者置于棺内,遮上“水被”,然后盖上棺盖钉牢。此时,八字冲犯的人要避开。
烧卧褥席孝男孝媳搬出死者用过的卧席、被褥,送往野外焚烧。
买路钱棺材上山安葬时,同族下辈人要去送葬,孝男头戴“草圈麻帽”,手执“孝子鞭”,沿途散发“银纸”(即买路钱),俗称放纸钱。
进葬把棺材置于墓穴内,在墓穴前摆祭品祭奠。
立灵位安葬后第二天,在厅堂为死者设灵堂,立灵位。每日向死者“上饭”哭灵,第三天上山探墓,第六天为死者立木立碑,用红布或红纸书写死者功德,称“铭旌”。
做七死后49天内,七日一祭,俗称“做七”。第一个七日叫“头七”,最后一个七日叫“尾七”。服丧期间,家属不能穿红衣,不许赴宴饮酒等。
起服死者辞世一百日,要请僧人诵经或做“道场”,超度亡灵,之后拆除灵堂,家属换素服为吉服。清代以前旧制:官员父母死亡,要辞职回家守孝,在墓旁筑庐守墓,三年后才能起服复职,称为“丁优”,民国以后,这种制度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号召改革传统丧葬习俗,用追悼会代替吊丧,用花圈、挽联代替香烛、银纸,用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用遗像代替木立碑,改土葬为火葬,札仪从简,深受群众欢迎。此俗正在城乡民间逐步扩大、沿袭。
四、寿庆
俗称“做十”。不论男女,到50岁以后逢十必庆,由下一代为其举行。一般男逢奇庆祝,女逢偶庆祝。寿庆时,要办“寿面”、“寿桃”祭祖敬神,亲友要赠送贺轴、贺幛、寿酒、寿糕以示祝贺。已出嫁的女儿要送来祝寿礼盘,含有食物和衣料等。有的地方下辈人要在寿庆这天进行拜寿,受拜者送“红包”作为回礼,最后宴请祝寿之人。
五、乔迁
俗称“过厝”。新盖房屋落成,家人喜迁新居,亲友要送礼品表示祝贺,礼品有贺幛、镜屏、灯笼、红烛、鞭炮等,主人设宴答谢,俗称办“过厝酒”。
六、其他
民间喜庆,除了上述几项外,还有建房上梁、新厝落成、商店开业、分家“贺灶”等,大都要放鞭炮、点灯结彩,亲朋好友送礼,庆贺一番。1950年后,这些喜庆礼仪大部分从简,迷信旧俗渐渐淡化,但庆贺、喜宴之风仍很时尚。
第四节 行业习俗
一、农事习俗
城厢区在清代以前一直是兴化府、莆田县的治所。府县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在“立春”前一天,知府知县等人要穿戴官服,坐露轿,带领皂隶等一班人,每人手持一束纸花,由县衙出发,先周游四城门一圈,俗称“五马行春”,然后,出游队伍由东门出发,游向阔口村。这时,由一老农牵牛,官员们脱靴下田、知府扶犁,知县播种,表示迎春之种。种毕迎泥塑春牛(太岁)入城,沿路民众把盐米等物争着撤向春牛,祈愿全年丰收吉利。春牛抬入县衙,供人们祭祀,祈免冲犯。最后把这泥塑抬上城墙,等立春时刻一到,把它推下城外了事。
祭土地神旧时农民认为农田林果收成好坏与土地神有很大关系,因此,农家在年节和收成时节以及初二、十六日,特别是六月初六“土地公生日”,都要办果、酒、香烛、“贡银”到田头园头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祈雨1949年前,每遇旱年,民间举行“求雨”活动。各村农民成群结队头顶烈日,身穿教服,抬出菩萨,沿路游行,口唱“乞雨”来到县衙,县官要出来行香。有些神棍能观察气象,选定可能下雨的日子为“祈雨日”,若真下雨,就可贪天之功为己有,若不下雨,就说民心不虔。
二、畜牧习俗
农家买耕牛,必须在牛角上系一小块红布,俗称“挂红”,祝愿平安吉利。耕牛将死,也给牛“挂红”送终;买羊则在羊脖子上“挂红”。
酬牛耕牛一年四季为农家辛苦耕地,农家在开春时日,则喂以麦皮、黄豆等精饲料和少量米酒,实为耕牛增加营养,准备春耕劳作,俗称“酬牛”。
洗槽民间在卖猪和宰猪之后,把猪栏猪槽打扫干净,然后在猪栏前摆上果品酒肴,烧纸钱、祭谢栏神。
三、工匠习俗
拜师旧时拜师学艺,先要备办拜师礼,一般为“一担盘”,必须有线面、猪蹄、酒果和红包作为拜见面礼,徒弟给师父行跪拜大礼,徒弟学成之后还要办“谢师礼”。
动工、散工民间兴建某种工程雇佣泥工、石工等,要备办果品酒肴祭神,宣告动工。工程结束后,要宴请各种工匠,俗称“散工”,宴上坐首席的是木工、石工,因为工程是由他们打基础开始的。
牙祭旧时有雇佣伙友的商家和工场作坊主人、临时兴建工程主人等,在农历每月初二日、十六日要备办酒菜祀神,后请雇佣的伙友工匠们聚餐,称为“牙祭”,俗称“做牙”。二月初二日为“头牙”,十二月十六日为“尾牙”,这两个“牙”均较隆重。
拜祖师爷旧时各种工匠都供奉祭拜各自的祖师神,泥工、木工、石工拜鲁班先师,陶工拜宁封子(一说是陶米公范蠡),盐工拜盐公陈侯,酿酒工拜杜康,制茶工拜陆羽,烧窑工拜董宾,箍桶匠拜陈楠,戏班拜雪海(田公元帅),理发师拜罗祖,制豆腐的拜南子,制纸的拜蔡伦,以祈求工艺长进,事业顺利。
第五节 礼仪习俗
境内一直为莆田县乃至古代兴化府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人际之间的交往,在城区尤重礼节。城外四乡虽不像城区那样拘泥于小节,但也保持着浓重的地方礼仪色彩。
一、称谓
人际之间,除家庭、亲戚之间下辈对长辈的平常称谓之外,对一般的老年人,通称“叔公”、“婶妈”,中年人称“阿叔”、“阿婶”,青年人称“朋友”、“阿妹”,对未出嫁的姑娘则通称为“阿妹”。遇有婚丧寿庆,不相熟的亲戚相聚,年龄相仿的多以“表爷”、“表嫂”通称。学生对老师称“先生”,学徒对师傅称“师父”,这些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莆俗对男性之间的交往多不直呼其名,而是按其排行、辈份称呼。境内仕宦人家及读书之家多,这种称呼特别慎重,多以“使”、“舍”、“妹”、“生”、“爹”、“老”等论其辈份,再冠以排行,如其属于“老”字辈份(不是家庭的世序辈份),其排行为二十四,则称之为“廿四老”。对城乡没有文化知识的下层农民,则不以这种交往辈份称呼,只在其名之下加上排行序号,如“陈某卅六”,或尊称“卅六叔”。1949年以后,这些称呼逐渐消失,“同志”成为最普遍的称呼。
二、待客
以前世家望族和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大多集中于城区,会面礼节十分讲究。亲友师生路遇多行鞠躬礼(清代以前为作揖礼),互相问好。宾客登门拜访,主人要迎出大门之外,在门外行鞠躬礼,主客并行入内,登厅堂再行鞠躬礼,分主宾在左右座位坐定,主人献茶请客。主入第二次献茶,就意味主人另有他事,不便再留客,客人饮茶后便要立刻告辞,主人送客出大门,仍互致鞠躬礼后分散。世家望族每逢有客来访,男子出门迎客,厅堂上的女眷应立即回避,一般城区居民及四乡农民会面礼节则较简便。自1949年以来,会面时的鞠躬礼多改为握手礼。亲近的客人来访,主人多热情待客,一般要煮线面或煮几个鸡蛋招待,称为“点心”。对远道的客人还要留待住宿,逢雨天留客尤殷,有“关门留客不如天下雨”的俗语。春节期间,客人带小孩来访,主客双方都必须给对方小孩压岁钱。平时主人对第一次登门的小孩,要用红绸绳系上钱币或银锁等物挂在小孩的脖子上,祝愿这孩子以后发财致富,寿命长久,俗称“挂脰”。
三、交际
亲戚、朋友、师徒、师生之间的交往习俗,多以婚丧寿庆时的来往为主,俗称“走家事”。亲友、族属之间,即使平时因事发生纠纷,甚至于发生斗殴、诉讼等重大冲突,但在“走家事”之际也要保持礼节而弃嫌修好。逢有喜庆,主人须按礼节向家庭、亲友发请帖,接到请帖,就必须向人送礼祝贺,婚事或其他喜事宴请客人,新郎或主人须亲自登门请客,即使平时因事反目,此时双方都必须以礼相待。婚姻及喜庆事务,主人必须请族人及亲友帮忙,被邀一方也必须接受。逢有丧事,族人及亲友无论平日关系如何,在接到讣告后,都有义务主动上门帮助料理,不能推诿。所以有“喜事要请,丧事要帮”的俗语。
四、位次
亲戚朋友之间,在交际场合多要讲究尊卑次序。民国以前,城区现任、退任宫员及举人、秀才之间来往,尊卑等级十分严格。民间虽无官员等级的界限,但尊卑次序的习俗仍长期保留。亲戚之间以男子的母舅为尊,兄弟分家必须邀请舅父主持析产,纠纷亦由舅父仲裁,外甥辈不能违抗。姑父次之。姑表兄弟之间,以舅方表兄弟为尊,姑方表兄弟次之。婚姻宴席,舅父未到席,宴会不得举行,舅父在宴会上居于首位,舅父因故未能出席,由舅方表兄弟代居首席。婚姻典礼,舅方表兄弟为尊,新郎的男傧相、送房兄及主持做经文的均不能由舅方表兄弟担任,而由姑方表兄弟或其他位次较卑的亲友充任。婚丧吉庆典礼均在聚族而居的厅堂上举行,婚期已定尚未举行,如逢同族有丧事,婚期必须推迟。婚丧吉庆场合,亲友的贺幛悬挂于厅堂正中及两旁,亦以舅家贺幛为首,姑家次之,顺序井然,不得越次。贺幛的落款也十分慎重,均按亲友双方健在的直系男性长辈位次落款,贺客不得自行署名。贺幛的落款,长辈多谦称为“愚”,舅父贺外甥,称“愚母舅”(外甥父亲健在的应称“愚内兄”或“内弟”);岳父贺女婿称“愚舅”;长辈亲戚称“姻家教弟”;同非亲戚长者称“姻家愚弟”,年次者称“姻家小弟”;朋友一般称“通家弟”。朋友之间来往,则以本身的授业师为尊。
五、礼品
境内士民出访亲友或拜会师长,大多要备办礼品,有“空手不登门”的俗语。其礼品多为柑桔、荔枝、龙眼、枇把等水果和兴化米粉、土特产品及水产品等。农村家庭则以家中现成的土特产品回赠,城区居民多在集市上购物作为回赠礼品。如是上门探病,就忌用兴化米粉作为礼品。对“走家事”的礼品特别慎重,贺幛(布联)、红烛及线面、猪腿、禽蛋、鞭炮都是必备礼品。婚姻寿庆贺联多用红布或红底印花布,丧事挽联用蓝布。其他礼品按家事类型备办,最隆重的是“一担盘”(每担十个盘盒,备有十样礼品),其次是一担花篮。祝贺婚姻,新郎已出嫁的姐妹要备办镜屏(框)和一对红灯,称为“送房”,预祝初嫁女儿生男孩。娘家每年要送灯笼一对和线面、猪腿、禽蛋和花生(莆田方言“生”与“丁”谐音),预祝“添丁”。祝贺寿诞,已出嫁女儿除一般礼品外,要另备鞋袜、帽子。父母年老,己嫁女儿有义务预先为父母备办寿衣并制作绣花寿鞋,并在鞋帮插上一枚铜针,每只鞋内装有两对白色小石子,称“金针玉豆”,以祝愿父母寿如金石一样长久。女婿兄弟分居,岳家要备办一套厨具为礼物,称为“贺灶”。祝贺外孙(或外孙女)满月,在各色贺礼中,必备有一件襁褓,俗称“风包”,婴儿周岁,礼品中还要备有长衫一件。1949年以前,城区大户对礼品要求十分严格,往往使经济不富裕的亲戚难以应付,一般市民和四乡农民则比较简单,有“听人家有无”的俗语。1949年以后,对来往礼品大多从简。
六、礼器
境内亲友间“走家事”及人际往来,对使用礼器也十分重视。城乡大户之家每逢喜庆,厅堂中央必挂着名人字画楹联的卷轴,或是刺绣的“福禄寿”三星中堂,八仙桌前挂着刺绣有舞龙图案的桌裙,有烛台、花斗、香炉、果盒等祭具及樽、爵、杯等古典酒器,高大的厅堂中搭着围屏、挂上宫灯,场面辉煌。同时使用一组围成花瓣形状的“宴桌碗”及名窑彩画的“斋菜碗”,这种碗也用作招待客人,平时却很少使用。一些大型礼器如围屏、宫灯多为大姓氏族共有,族人逢有“家事”即可使用。其他人举行重要吉庆要用时,多须租借。民间“走家事”最常使用的是一担盘盒和一对花篮,都是用细竹篾编制的,并漆上大红色,饰以金色花纹和“福”、“寿”等字样,盘盒共有五对,大小各不相同。
第六节 妈祖信仰
妈祖信仰起源于北宋初年的湄洲岛,航海商奉为海上保护神。宋代兴化军城东门外五华里的白湖水市(今阔口)是海船由兴化湾入口到军城的码头。绍兴三十年(1160年)创建妈祖庙,香火非常兴旺。后60年重建寝殿,陈密写的《白湖顺济庙重建寝殿上梁文)有“今仰白湖香火,几半天下”之句,可知当时由此庙分灵到全国各埠头建庙的数量之多。到元代末,兵乱连绵,白湖水市消失,官府把白湖顺济庙的妈祖神像迁入城中,在水陆院山门旧址建庙奉祀,因面对文峰岭而名为文峰天后宫,清代拓建又增建一座祀妈祖父母三代积庆公和夫人的三代祠。民国29年(1940年)又于三代祠北侧建升天楼。民国9年和民国35年,文峰宫前街发生两次大火,延烧百多家商店民居,文峰宫却安然无恙。1952年文峰宫改建为百货商场,其中两尊原白湖庙的妈祖木雕像移祀于东岩山湄洲妈祖行宫。1988年开始新建楼阁式宫殿,于1993年10月落成,同年冬宋雕妈祖像迎往台湾。至1994年,境内还有清风岭妈祖、第一堂妈祖、英惠妈祖。
第七节 淳风美俗
一、兴学重教
莆田素以教育发达著称,境内作为原兴化府和莆田县的教育中心,自古以来就形成兴学重教的风尚。清代以前,城区有府学、县学,又有书院、书堂。清代时城区各街巷及四乡各村社几乎都设有私塾,儒师、塾师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非但富户要送子弟入学,即使是贫苦人家,也要克勤克俭送子弟入塾读书,他们希望子弟长大后即使科举不第,也可以识些字,以便从事各种行业。儿童入学,对塾师行跪拜礼,塾师双手扶起,以示收他为徒。师生路遇,学生先行作揖礼,塾师要作揖回礼。士子科举中式回乡,要先拜谒恩师,然后拜见父母。当时,秀才、举人乃至进士,如不出外为官,大多在家设馆授徒。清末,废科举,倡西学,境内进士、举人及留学生大多在城乡创办官立、私立学校,并依据莆田的经济特点,创设各类职业学校。师生之间改作揖礼为鞠躬礼,城乡街巷和村社多让出祠堂、社庙地点作为校舍。
二、热心公益事业
境内人民自古以来对公益事业都充满热情,尤其重视水利建设事业。境内有木兰陂古水利工程及木兰溪下游海堤,城外遍布陡门、水闸。每逢洪水大潮冲毁这些水利工程设施,在乡的退休、离职官员往往出面募捐,主持修复,境内人民往往日夜抢修。此外,人们还热心捐资造桥、修路、兴建学馆、修缮城墙、疏通河道等。在近代兴办新式学校时,有人甚至献地作为校址。
三、吃苦耐劳
境内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吃苦耐劳的习俗。同莆田其他地方一样,境内的妇女尤以吃苦耐劳而饮誉八闽。民国以前,城区妇女除操持家务外,还要从事各种家庭手工劳动,如剪纸花、刺绣、制鞋以及制作各种祭祀用品等,终年劳累不息。四乡农家妇女,除家务、家庭手工外,还要下地劳动。城郊有许多妇女要每天凌晨进城到各居民家中收集人粪尿、饭渣、泔水,有些家庭甚至好几代从事这种脏累行业。四乡农民也多是农忙下地,农闲时从事其他行业劳动,终岁辛勤,无暇歇息。境内大部分地区位于莆田南北洋平原的中心,和莆田其他平原地区一样,自古就有捞河泥的习俗,既可肥田又可疏通河道。秋收冬种之前,农民划出沟船捞河泥,许多人甚至连续多天从事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
四、勤俭节约
勤俭持家,节约开支,一直是境内人民的优良传统,人们珍惜“五谷”(粮食)。即使是一粒米、一颗饭也不随便抛弃,糟蹋粮食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认为不爱惜五谷会遭“天雷轰”,这也一直成为城乡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四乡农民多种有蔬菜供应城区,醃渍菜一直是农家的主要菜肴,也是城区家庭主妇的重要菜谱。农村家庭除“走家事”购物外,平时很少上集市,城区居民平时开支也十分省俭,对“走家事”也尽量从简。新衣除春节、喜庆、走亲戚外,平时舍不得穿用。四乡农民常年穿缝补的衣服,城区公职人员、各行业人员以及进城的农民,以穿半旧的干净衣服为乐事。除少数富家大户外,人们不讲排场,不摆阔气。8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穿破衣、旧衣、终年吃醃渍菜为主的习惯已成为历史,但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风尚仍然保持。
五、乐善好施
境内人民一向有惜老恤孤的习俗,村社对孤寡老弱、无所依靠的族人多从祭田中安排粮食怃恤。婚丧寿庆,对上门的乞丐,多给饭食或给钱物,从不刁难驱逐。贫者往南洋谋生,缺乏盘资,族人多为筹募路费,俗称“公会”,待日后返乡时偿还,不计利息。1949年以前,每年年底,城乡商家富户多施舍粮食钱物,交城隍庙的董事会,由董事会在除夕之前发放给难以过年的贫民,其中大多数为莆田沿海的贫苦农民。遇有水旱灾害,官绅就会临时组织董事会,向各商家大户筹集钱粮救济灾民。
六、敬老爱幼
孝敬父母,爱护后辈是境内长期保持的家庭风尚,子女孝敬父母,媳妇敬奉翁姑。境内教育发达,敬老爱幼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女儿出嫁,嫁妆内必备有围裙、线袋,线袋内装有针线、橄榄、花生、瓜子等物,预祝女儿在夫家勤持家务,合家和睦团结,日子甘甜,早生贵子。新妇婚后第二天出厅,必须系上围裙,到井边挑一担水,以示她将接替婆婆成为家庭主妇。家庭发生纠纷,媳妇避回娘家,其父母必须劝解并送她回婆家,其公婆也有义务托人上门劝请媳妇回来,合家和解。父母及长辈爱护后辈,多以家庭教育为主,读书人家对子女在幼儿时即进行家庭启蒙教育,农家则教育子女自幼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七、移风易俗
城厢既是莆田的文化、教育中心,又是政治中心,新风尚、新习惯总是在境内首先开始,再普及到其他地区。唐代境内首先开创兴教重学的风尚,宋代建筑木兰陂之后,开创莆田人民热心公益事业的先例。清末,西学东渐,朝廷虽未废除科举制度,城区士人就已创办新式学校,开始学习近代学科,城区女子冲破“淑媛闺范”的旧规,成为莆田第一批近代女学生。辛亥革命前后,莆田进步知识分子从事革命宣传活动,许多青年学生,其中不乏世家子弟,他们敢于打破长期形成的歧视戏班艺人的陋习,组织上演“学生戏”,进行街头革命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人民更首先开展破除迷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等移风易俗活动。
第八节 社会陋习
一、男尊女卑
境内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十分突出。自古以来,妇女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农村妇女还要和男子一样从事农事活动,城区妇女既要侍奉公婆、丈夫,还要抚育孩子,自凌晨直至夜半,终日不得休息,男子专门从事某一职业,几乎不问家事,许多官家子弟和读书人养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习惯。接待客人,除亲戚女眷外,妇女必须回避,也不能同桌吃饭,辞岁、迎春、迎神、扫墓及各种重大祭祀活动,妇女要备办各类祭品,却不能参与祭祀活动,也无权分配祭品,古有“妇女不算丁”(祭祀完毕只按男丁分配祭品)的俗语。妇女非但社会地位低下,甚至不能有自己的名字,女子出嫁后,男家可以任意更改她的名字。莆仙妇女多以地名作为名字,一般以其娘家的村名或里社、祠堂名称为其名,童养媳则双方都以对方的地名作为她的名字,如柳桥村的女子嫁入城区,男方则称她为“柳桥”、“柳桥妹”或“柳桥嫂”。要是童养媳,则柳桥村人就叫她为“城里”或“城里妹”。妇女去世后,家谱中只记其姓氏而不记名。在婚丧寿庆等“走家事”的贺幛上,妇女更无落款署名的权利。清代以前,除少数富室和读书人家的女儿以家庭教育方式读书识字外,女子不能入塾读书,更不得参加科举。民国时期,境内女子入学校上学的日益增加,以地名为名字的习俗也渐消除,但男尊女卑的习俗仍十分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男妇平等,男尊女卑的陋习才基本消失。
二、蓄婢纳妾
境内官宦富户集中,蓄婢之风在民国以前十分盛行,富家以微薄的代价购买贫苦人家的女儿为婢女,在卖身契上写着“养女”。婢女终年服侍主人,毫无人身自由,平时挨打受骂,富室嫁女,往往用婢女作陪嫁。婢女遇有疾病死亡,其父母亲属均无权过问。主人可以把婢女任意变卖或作为礼物赠人,婢女长大成人,由主人作主出嫁,主人收受聘礼,仅给婢女一点衣物作为嫁妆,主人还可以任意收婢女为妾,能生儿育女者,嫡子才将她视为庶母,给以一点礼遇,被收作妾的如不能生子,仍不能摆脱婢女的地位,随时可能被另嫁,甚至变卖。除蓄婢外,境内纳妾之风在1949年以前也十分盛行,被纳作妾的除部分婢女外,大都也是贫家之女,地位低下,饱受丈夫、正妻乃至嫡子的歧视打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禁绝蓄婢纳妾的现象。
三、收养童养媳
1949年以前,境内收养童养媳之风盛行,贫苦人家无力多养子女,中等之家轻视女孩子,多把女孩送给人家当童养媳(俗称“媳妇仔”)。贫苦人家怕将来娶不起媳妇,多抱养童养媳,中等人家乃至部分富户抱养童养媳,多将她们作为婢女使唤。童养媳在成年结婚后,在家庭中的地位并没有多大改变。民国以后,尽管境内有许多女孩子上学读书,但绝大多数童养媳无人学权利。抗日战争爆发后,政府推行强制国民教育,才有部分童养媳得以入学。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废止收养童养媳,提倡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境内收养童养媳之风始逐步消失。原来的童养媳则成为养女,拥有婚姻、择偶的自主权。
四、缠足
古代女子缠足之风盛行,境内较莆田其他地区尤盛。缠足是把女孩子双脚的脚趾向下弯曲压缩,再用长条白布紧紧包扎,使他们的双脚短小,成为“三寸金莲”,举步摇晃,视以为“美”。农家及城区贫民的女儿很少缠足,富家以女儿缠足为荣。清代初年朝廷虽然颁布禁止缠足的法令,但一直未能执行。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明令禁止缠足,此风才告消失。
五、迷信
境内寺观和神宫社庙遍布城乡,求神问佛、进香许愿等迷信习俗十分盛行,人们凡有婚姻、出行、营造、开业乃至争讼、疾病、遗失等重大事件总要求神问佛,抽签问卜,来预测吉凶祸福。对正常死亡的老年人,子孙要请和尚做道场,诵经释忏,举行法事斋醮。凡非正常死亡的,亲属要请僧人为其做孟兰盆会,超度亡灵。对自杀身亡的,家属要雇人鸣锣放铳,大喊大叫以驱逐“凶鬼”。每年迎春、迎神活动及神灵诞辰节日,更是普遍地有祭祀、演戏、许愿还愿、焚烧贡银、捐献缘金等活动,不惜耗费大量的钱财。久旱无雨,知府、知县亲至城隍庙祈雨,各村社也抬出社神,执旗结队,出游祈雨。在平时,人们还有看相、算命、看风水、扶乩、请亡、择日、克时、哺孤等迷信活动。在迷信活动的影响下,人们的忌讳很多,迎春、迎神、神佛诞辰,每月初一、十五及哺孤(七月廿九日及十月十五日)妇女忌倒马桶、农村不得送入粪尿下田;婚姻喜庆及营造房屋,特忌讲不吉利的话;七月初七日至十五日,已嫁女儿如娘家父母健在的话,就不得回娘家;丈夫已故,妇女不得穿红衣。1949年以后,宣传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祈雨之风完全绝迹,其他迷信活动至60年代也已绝大部分消失。80年代以来,这些迷信忌讳的陋习在某些方面又有抬头的趋势。
六、占地造坟
境内官家富户多,占地造坟之风自古以来长期存在。官僚、富户非但为他们的祖先营造大墓,称为“寿域”,还为自己甚至子孙预造坟墓,称为“佳城”。每一座大墓要圈占大片土地,并以维护“风水”为由,禁止他人在坟墓的周围营造房屋、开挖沟渠塘沼、植树造林。他们的子孙甚至仗势扩充坟墓的范围,侵占周围的林木、耕地、湖塘。一般人家迷信风水,也热衷于营造大墓乃至预造坟墓。1949年以后,营造大坟、圈占坟地及预造坟墓的陋习已经消失,但看风水择地造坟之风仍时断时续。80年代以来,实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葬,境内占地造坟之风已基本消失。
七、宗派纠纷
境内多有大姓望族,族姓之间以及族内因田产、水利乃至迷信活动产生的纠纷长期不息。1949年以前,政府对这些纠纷往往处理不力,甚至放任自流,这些纠纷大多酿成斗殴乃至大规模的封建械斗事件。清代后期,源于仙游的乌白旗宗派械斗之风波及境内,一一些村庄也以乌白旗连宗结派,酿成几起大规模的流血械斗惨案,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立即采取有力措施禁绝这些封建械斗和宗派斗殴的恶习。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