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0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古建筑
分类号: K879.1
页数: 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城厢区古建筑的情况。其中包括古谯楼、古庙宇、古堰木兰陂、古池榭亭台、古府第、古塔等。
关键词: 城厢区 文物 古建筑

内容

第一节 古谯楼
  座落于城厢区旧城中心,是福建省仅存的一座保存完整的城楼。创建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是时,兴化军首任知军段鹏把军治从偏僻的游洋迁到城厢,即开始构筑城垣,管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内筑子城,以护官府;外拓土垣,以环居民”。这座谯楼是兴化军子城的门楼。自宋至清末,城厢区一直是郡治所在地。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谯楼被大火烧毁。当年重建后,在楼上设置更鼓刻漏,因此民间俗称“鼓楼”。以后屡建屡焚,至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再次重建,一直保存至今。
  古谯楼城台边长42米,宽15米,高5米,两端原凸出约4米,呈凹字平面,成为“双阙”形体,酷似皇家城楼。城台中间的门洞构造也十分独特、用条石从两边层层相叠成悬臂式出挑,顶部压以5米长的石梁,然后再凿成光滑的半圆曲面。两洞门之间不作券式,系以横粱顶板,是典型的宋代门洞形式。建筑在城台上的木构门楼面阔7开间,进深3间,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楼内构架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斗拱形式多种多样,梁柱之间均以榫卯相接,不见一铁一钉。红柱林立,宏伟壮观。两层皆置回廊,下层用移柱法把回廊外拓,显得格外宽敞、明亮,上层回廊则饰以砖雕,更增美观。整座建筑工程设计精巧,布局严谨,风格庄严大方。古谯楼不仅是福建仅存的一座鼓楼,也是国内仅存最完整的大型鼓楼之一,1985年10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古庙宇
  一、三清殿
  三清殿是道教殿宇元妙观建筑群中遗存的主体建筑物之一,座落于莆田兼济桥(今城厢区观桥)附近,1961年5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妙观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赐名“天庆观”,元元贞二年(1296年)改名“玄妙观”,清代因避圣祖康熙皇帝玄烨讳,改用今名。
  元妙观建筑群包括:主殿,五座五进,均配有东西庑廊和配庙,门前有山。建筑物排列有序,宏伟壮观。宋李俊甫《莆阳比事》称它“宏丽甲八郡”。民国期间遭到破坏,现仅存三清殿和东岳殿。
  三清殿坐北朝南,为元妙观主殿,重檐歇山顶,面宽五开间,进深四间。殿里有石与木连接柱,梭柱形制,柱础为莲花复盆式。大殿柱头铺作,华拱为单拱挑出,呈双杪三下昂重拱偷心造,补间铺作前后檐各一垛,斗底皿板形,拱头呈凸卷瓣形式。两柱之间,贯穿着阑额,有斗直接安于阑额之上。斗拱、椽、檩、昂上面或绘或刻着云朵、卷草、海水纹、缠枝莲等饶有道教色彩的图案。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和明祟祯十三年(1640年),三清殿两度重修,后又屡经修茸,现存的构架基本保留着宋代营造法式。
  殿的左侧有碑亭三座,其一为宋徽宗御书瘦金体《神霄玉清万寿宫碑》,宣和元年(1119年)立石,另两碑分别为宋绍兴年间的《祥应庙记》碑和宋孝宗《赐陈俊卿札碑》。碑亭旁荟萃全市各地散存的部分宋碑,保存了王禹𠋊、文天祥等名人、名家的手迹。
  二、东岳殿
  东岳殿系北宋玄妙观三清殿的东配殿。保存有宋代龙柱和明代梁架结构,梁架上彩绘有道教图案,是南方罕见的道教古建筑实物。
  三、南山广化寺
  广化寺在荔城西南郊2公里的南山(即凤凰山)麓,是一座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福建著名大丛林,1983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开放的古刹。
  南朝永定二年(558年),邑儒郑露兄弟舍其南湖住宅以建金仙庵,隋开皇九年(589年),扩建后更名“金仙院”,唐景云二年(711年),睿宗赐名“灵岩寺”,由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匾,因而名重一时。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名“广化寺”。邑人称凤凰山为“南山”、广化寺故名“南寺”。
  宋、明两代是广化寺的鼎盛时期,寺辖10座大院,120所庵堂,分布于附近几里内。其后屡经兴废,现在广化寺的一些建筑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依旧制重修的。1979年以后,经过整修、扩建,规模宏大。
  广化寺前,耸立着高大的牌坊,上书“南山广化寺”五个大字,牌坊背面有“莫向外求”四个禅意深长的篆文;牌坊的照壁上,镌刻着中国佛教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八大楷体字。中轴线贯串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上为藏经阁)和祖堂(上为卧佛殿)等。自下而上,高度由海拔25米逐升至63米,全长385米。两侧建有宽敞的爬山廊,把整个建筑物联为一体。由下向上,左厢依次为钟楼、五观堂(上为库房,后为香积厨)、伽蓝殿、尊客堂、水云乡、溪声阁、功德堂等;右厢次第是鼓楼、学戒堂、祖师殿、净行堂、烟霞窟、方丈室、看山楼、般若堂等。寺后左翼,耸立着高大雄伟的观音阁,内供一尊身高8米、端庄慈祥的观音站立塑像;右翼是地藏殿。全寺占地面积33公顷,石砌围墙长1公里,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体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匀称,宏伟壮观。
  广化寺的天王殿正面檐下,高悬着一块红底金字的大横匾,题有“兜率天宫”四个大字。天王殿前平台上,竖立着宋治平二年(1065年)建造的两座五层八角的石经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殿石门两边有邑人前清翰林张琴手书、刻于门旁的对联:“笑口相逢,到此都忘恩怨;肚皮偌大,箇中收尽乾坤”。这是为坐在殿中佛龛上那尊笑容满面、袒胸露乳、大腹便便的金身弥勒佛坐像题写的。佛龛后面,站着一尊手执降魔杵的金身韦驮菩萨塑像。天王殿的左右两厢塑有严肃、威武的四大金刚。
  大雄宝殿作为广化寺的主体,建在高2.7米的台基之上,殿高22米,面积637平方米。殿里盘坐释迦牟尼、药师和阿弥陀三尊金身大佛,两旁台座上置有十八尊金身罗汉。
  四、报恩东岩教寺
  位于城内东岩山,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创建,简称为东山寺,是城厢区的第三丛林。整座庙宇面积700平方米。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东西回廊及法堂、僧舍。内尊金身佛像、四大金刚,大雄宝殿后面有唐式三级八角空心石塔,右侧是“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的祖祠。
  五、梅峰光孝寺
  梅峰光孝寺位于城厢区梅峰街,是名传遐迩的一大丛林,全国重点开放的佛寺之一。
  寺的前身,只是一座建在梅峰山的观音亭。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邑人黄氏因梦得麟儿而生李富,为酬夙愿,乃舍周围山地百余亩,把小亭扩建为寺。宋祟宁二年(1103年),徽宗赐匾“梅林佛国”;次年敕改“崇宁禅寺”;政和元年(1111年),高宗敕1赐“报恩光孝寺”;越五年,改称“光孝寺”。人们惯称为“梅峰光孝寺”。
  朝廷多次赐匾,使梅峰寺在宋代,名重一时。旋经元代,以至明、清,其间遭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犯莆时的焚毁,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官军驻寺时的火灾,梅峰寺经受极大的破坏。幸得邑人明礼部尚书陈经邦对僧月珍及清新疆道监察御史江春霖对僧微嘉的扶持,梅峰寺先后中兴。
  “文化大革命”期间,梅峰寺遭受空前浩劫,寺废僧散,佛像、文物荡然无存。1979年,在海内外僧众的鼎力资助下,征地扩建。
  梅峰寺有20多座重修扩建的殿堂楼阁,构成一组巍峨壮观、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总面积18300多平方米;寺周围墙长1000多米;全寺匝地总面积达5.3万多平方米。寺宇殿堂,重新装修;所有佛像,均塑金身。
  花岗石的巨大牌坊,雍容肃立,上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梅峰光孝寺”五个楷体字,金光闪耀。中轴线,贯串着天王殿、瞻拜亭、大雄宝殿、法堂和大悲殿,全长254米。法堂上为藏经楼,左右分别为望海楼和卧轩。左侧次第为东护厝、伽蓝殿、钟楼、尊客堂、斋堂、僧舍、功德堂;右侧次第为西护厝、祖师堂、鼓楼、净业堂、禅堂、方丈室。
  钟鼓楼左右耸立,重檐翚飞,俱为戗角三层建筑。钟楼的第三层,原悬一口宋代名匠蔡通铸于绍兴二年(1132年)的大铜钟。据传说:此钟声响可达20公里之外的江口等地,音有抑扬,能卜阴晴,惜于清光绪年间,熔于烈火。现存的一口,是后来仿照宋钟模式重铸的。钟高164厘米,外径104厘米,唇厚5厘米,重约1500公斤,钟上铸着《大悲咒》等543字。此钟发音宏亮,绵延舒缓。每当晨曦露动之时,那浑厚绵延的钟声,十分悦耳。故有“梅寺晨钟”之美称。
  大悲殿位于梅峰之巅,为市区的最高点;殿高近22米,观音大士坐像高14.2米,为福建之冠。从法堂两侧拾级而上,站立殿宇的回廊之上,远近景观,一览无余。
  六、石室岩寺
  石室岩在荔城西郊,下磨村后山。
  唐大中六年(852年),高僧妙应在此创建道场,诵经礼佛,筑有“石室岩精舍”。高僧往来,常骑两只驯虎,人们称他为“伏虎祖师”,称石室岩为“伏虎岩”。宋崇宁五年(1106年),徽宗赐额,“精舍”因名“妙应寺”。
  明成化年间,寺圮。万历五年(1577年),礼部尚书陈经邦助僧能善、法兴募资重修大雄宝殿、大士堂。其后邑人陆续建起元帝祠、八仙祠、祖师殿等。于是,素以佛寺扬名的石室岩成了释、道合壁的胜地。
  石室岩有大雄宝殿、灵霄别殿、北极殿三座主殿。它与原有的古塔以及山门、笙歌台、僧舍、客堂、斋堂等等,构成了一组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石室岩除了寺廊外,还有多处文物:
  石门自山坡拾级而上,有两块巨石夹道对峙,形若门夹;左边石上刻有篆文“伏虎岩”三个大字,刚健苍朴,系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天游道人文左钺的手迹。
  石室在北极殿左侧,有巨石长十余米,突兀于群石之上,悬空伸展,状如舌头,因称“龙舌石”。上有古榕盘结,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石下空阙如室,相传是唐妙应祖师跌坐修真之所,石室岩因此得名。
  海印洞石室的右后侧,另有别洞,外狭中敞,东海在望,名日“海印洞”,取佛教楞严经“海印发光”之句。洞口石上尚存心玄题镌的“海印洞”三字。
  七级方形砖砌古塔其形制罕见,相传为唐代方孝子所建。
  卓锡泉“卓”,立的意思;“锡”,僧家手中的锡杖。世称僧家在某地居留为“卓锡”。卓锡泉在石室之西,出泉之处,石上刻有心玄题写的“清泉幽石”和“卓锡之地天然,非择障离尘”等字。泉水清冽甘纯,不涸不溢,相传为唐妙应祖师卓锡所遗。
  石龙双柱灵霄别殿前的蟠龙石柱一对,各高丈余,雕工精致,形象逼真,为清初石雕艺术珍品(此蟠龙石柱原系城内元妙观通明殿西配殿廊柱,1938年移此)。
  此外,岩上还有仙迹、虎泉、曲水池、空观石、涅磐台诸景点,以及明、清摩崖题刻多处。
  七、云门国清寺
  云门国清寺在城厢区北大路英龙街双池里,是全国少存、莆田仅有的云门宗寺院。
  云门宗是五代时文偃(864~949年)在韶州(其州治在今广东韶关)云门山光泰禅院开创的,其禅风以锋辩险绝著称。文偃初参道踪(780~877年),后得法于义存(822~908年)。义存,南安人,12岁在莆拜庆宏为侍者,17岁落发,曾遍游天下名山,后被闽王礼请,住福州雪峰广福院,其门徒多达一千五百余,文偃是他著名的弟子。云门宗在北宋与临济宗并盛,南宋以后,渐趋式微。
  云门国清寺建于南宋慕帝德佑元年(1275年),居士方朝祖舍地,宋某捐金,僧石船兴建。元大德元年(1305年),僧霞外扩建,明、清时屡经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被作它用,1982年恢复寺貌,后又进行全面重修,整座廊宇有天王殿、拜亭和大雄宝殿三大建筑物,拜亭和宝殿两旁回廊,由下而上,左为尊客堂、伽蓝堂,楼上为地藏堂;其后为斋堂、祖师堂,楼上观音堂。全寺占地约8市亩,以石砌围墙与四邻相隔,环境清静而幽雅。
  拜亭保存着宋元木构风格。亭顶平椽仰瓦,为悬山屋面。面宽18.4米,五开间;进深8.4米,以3根石柱落地成排架结构。两旁12根檐柱,中间6根金柱。檐柱上设一斗三升;金柱随梁枋施一斗五升。脊檩下另加十字斗。
  大雄宝殿,系高低差双坡落水屋面,有副阶檐柱6根,加上殿前宽阔的丹墀,观瞻尤壮。殿里有仅存的宋代梭形石柱12根,上与木主成卷杀结合,其下配以覆盆櫍础,阑额之上,施一斗三升;华拱四周结网,中为木结构藻井。殿堂内佛像,悉塑金身。
  八、城隍庙
  位于城厢长寿街庙前,明洪武三年(1370年)创建,后屡有重修扩建,殿宇规模宏大。现只存仪门、正殿和后殿。正殿完整地保存了明代梁架结构,其特点是使用减柱和移柱法,梁架不直接放在柱上,是在内柱上置横向的大内额,以承各步梁架,增加殿内活动空间。为明代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庙宇大殿。
  九、凤山寺
  初名警善院,唐开元年间,改名万安水陆院。五代后晋天福间(936~947年)改名天福寺,俗称凤山寺。寺宇规模宏大,50年代后拆毁,现只存大雄宝殿一座,为清道光年间建筑物,气派雄伟,斗拱结构精巧,但柱下櫍础俱是宋代复盆式石作,为莆田市现存古建筑之稀物。
  十、宝树庵
  位于荔城西门外安福村,创建于明末,其建筑规模虽小,却是历史名人行迹纪念地。清初,“直声震天下”的莆田惟一的中国名臣彭鹏曾居此读书。清末一些文人称誉此庵与宋时郑樵的“夹漈草堂”、林光朝的“蒲弄草堂”同为乡先贤古迹。
  第三节 古堰木兰陂
  木兰陂离荔城4公里许,系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陂因建于木兰溪下游木兰山麓得名。木兰溪汇集360条溪涧之水,自德化、永春、仙游流经城郊,由莆田平原注入兴化湾。
  木兰陂工程艰巨,三次兴建,历时二十年始成。宋治平元年(1664年),长乐女子钱四娘携资来莆筑陂,功败垂成,投水殉职。尔后,其同乡进士林从世,改址筑陂,又因海潮冲垮大坝失败。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李宏在僧人冯智日的协助下,另择陂址,经过八载营建,终于筑成。继而不遗余力,建起一系列配套工程。此陂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整修扩建,工程日趋完善。
  木兰陂是一座引、蓄、灌、排、挡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整个工程包括枢纽和配套两大部分。枢纽部分的陂首,为闸堰式滚水坝,长219.13米,高7.5米,有陂墩33座,原设陂门33孔,元至正年间减为29孔。陂首南北两端有两条共长500多米的护陂石堤,称导流堤。“回拦桥闸”和“万金陡门”则为陂南北的进出水闸。全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迭砌,工程浩大。配套部分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120多公里,沿途建有陡门、涵洞300多个,还有全长87.3公里的南北洋海堤一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拨款,扩建整修,使古老的木兰陂焕发青春。1958年修建的木兰陂倒虹吸管,长356米,从木兰陂上游400米处跨溪飞架而过,把东圳水库之水,引至沿海灌区。木兰陂不仅能灌溉21万亩田地,且能兼收航运交通、工业用水、淡水养殖之利,对开发繁荣莆田南北洋平原经济、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
  陂头两岸,原有奉祀李宏的“协应庙”一座,现辟为“木兰陂纪念馆”,内有建陂先贤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的塑像和历代修陂石碑,以及1962年冬郭沫若前来游览时撰写的《木兰陂诗》碑刻。纪念馆旁有“思功亭”和宋代国子监李耕老的“木兰书室”两古迹。
  第四节 古桥
  熙宁桥位于城厢区城郊乡阔口村。创建于宋熙宁年间,横跨木兰溪下游古白湖渡海道上,联接南北二洋。长120米,宽5米。桥墩7座,石构,筏形,高10米许,气势雄伟。
  原有石栏柱,柱头雕有狮子,形态各异,造型粗犷。桥西北原有方型石雕佛塔,现已不存,但熙宁桥碑尚在。
  延寿桥位于城郊乡延寿村,创建于宋建炎元年(1127年)。石构,宽4米,长91米,有筏形桥墩12座,各高11米。桥南有石坊门,两侧置石扶栏。历代均有重修。桥石碣为名书法家陈宓所书“延寿桥”三个大字,下段有小字跋11行,每行6字,已风化模糊,难以辨认。
  第五节 古塔
  释迦文佛塔在广化寺普门庵前,宋乾道元年(1165年)前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为石构,仿木楼阁式建塔,五级八角形,高30米,塔室空心,顶作藻井,内壁嵌有石级,供人登上三层塔上。外壁和迭涩间浮雕佛像。经最近全国文物专家来莆鉴定。其16尊戴冠佛像,是密宗形象,全国少有。就是罗汉像的手中也持有密宗法器。其双头羽人、飞天乐伎和花卉鸟兽等,形象古朴,具有精湛的技艺。
  东岩山石塔在今城厢区英龙街“报恩东岩教寺”内,创建于北宋绍兴年间(1094~1097年),石构,三层八角形,石塔基座有36只浮雕狮子,形态各异,富有特色。底层四面开拱式门,有金刚力士像,均系北宋原物,保存完整,塔室中空,内壁嵌石梯可供人登上二层,塔檐翘起,塔刹用8根铁链固定在垂檐脊上,造型特别,现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室岩砖塔位于城郊乡下磨村石室岩上。石室岩精舍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7年)建,崇宁五年(1106年)赐额妙应寺。塔用巨砖砌叠,塔中留通心孔,天井状,各级有龛状空格。现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节 古池榭亭台
  薛公池在城厢区太平街府前巷原莆田县学内,即今莆田县供电所大院内,其毗邻的县人民体育场是兴化府署旧址。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大理寺丞薛奎来任莆田知县,重修县衙,增辟堂宇,取土于此,以供版筑,因其凹坎引水成池,建亭莳花木。薛奎离任后,民思其德政,号其池为“薛公池”。
  咏归亭位于城厢区太平街府前巷今供电所内。宣和四年(1122年)莆田知县吕之材,以故亭址建思贤堂,又建亭于池南,名监亭。元至顺三年(1331年)迁建莆田县学于池畔,以池为泮池。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莆田知县任益,筑台池中,建亭台上,名曰“咏归亭”。亭方形双层檐,攒尖顶,亭两侧内外柱间置鹅颈椅,装配得当,现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祖庙戏台位于城厢北门外头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8年)建。单檐歇山顶,亭阁式,前台方形16平方米,后台中为乐座,深3米,宽4.5米,左右厢化妆室,各3米见方。顶棚、藻井、斗拱、棚面、风火门皆木雕刻。现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节 古府第
  大宗伯第在城厢区长寿街庙前,为明代国师太子太保礼部尚书陈经邦府第,俗称铁树里“120间大厝”,为明代建筑。按明代一品官府第格式建造,大门上“大宗伯第”匾为经邦门生状元罗成化所书,两旁对联曰“官保尚书门第,有明古建遗微”。原存五进,现有三进,厅堂宽敞,尚有花厅,均保存完好。
  冬卿旧第在城厢区英龙街东里巷,俗称“洗马埕”,为明代官居太子洗马、工部侍郎黄延用的府第。故大门额题为“冬卿旧第”。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建成,其规模和营造手法,均为当时建筑物所仅见。现存正厅一座和第二进阁楼一座。今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节 古祠堂
  黄滔祠位于城厢区英龙街东里,原为东里黄氏宗祠,元大德八年(1304年)创建正厅思警堂。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建下厅。两厅以两共巷连成整体,中有天井,右巷开大门,大门外侧建下马台。石柱础素复盆形,梁架结构,保存明代风格。明嘉靖年间,倭患,祠毁,后按原式修复。历代均有维修,保存完好。现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蔡裹祠在城南乡蔡垞村。宋代蔡襄(1012~1167年),官居福建路转运使时,由仙游县枫亭赤源迁来兴化军城南门外水亭定居(故居即今之蔡垞忠惠祠)。明成化元年(1470年)重建,弘治七年(1494年)扩建。现今尚存明弘治石碑。存正厅,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修史堂位于城厢区梅峰街胜利路乌石尾,原地名小柯山。明景泰状元柯潜从侄孙柯英由灵川柯山迁此,故名小柯山。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建柯氏宗祠。柯英之子柯维骐(1497~1574年)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官不赴任,居此研究史学,积20年之力,修成《宋史新编》200卷,合宋史、辽史、金史为一体,纠正元代官修《宋史》的民族偏见、谬误和疏略,故其祠称“修史堂”,仍保存明代结构。现保存修史堂围墙、大门,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