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65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97.2
页数:
7
摘要:
该文介绍了1965年到1994年间莆田市卫生系统的发展和改善情况,包括爱国卫生运动、公共卫生、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果。
关键词:
莆田市
卫生系统
爱国卫生运动
内容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49年前,城乡卫生状况差。民房多为“四目厅”、“五间厢”结构,开天窗或设小天井,窗户小,一宅之内常居四、五户甚至十多户人家,空气混浊,光线不足、潮湿。卧室内,男的放尿壶、女的置马桶,奥气熏人。人畜共居现象普遍存在,前房住人,后房养畜,个别还有床上睡人,床下养猪羊,禽畜粪便遍地皆是。郊区农家露天厕所每户一个,置于埕前屋后或大路边,一入村口,触目皆是。城内厕所与店铺毗邻,也是常见的。城乡粪坑、垃圾随意设置,每遇洪水,粪便、垃圾四处奔流。城厢水关头、后塘、河头有百年垃圾堆,死禽死畜乱抛,奥不可闻,行人无不掩鼻而过。郊区的群众多饮用河沟水,食洗混杂一块,河沟也是人畜共同游泳的场所,群众有用手捧河沟水直接饮用的不良习惯。城区内群众虽多饮用井水,但多数井台不高、井盘不大,污物、污水常回流井内。
50年代初,城厢以乡镇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分会,提出“在三年内消灭天花,控制鼠疫”的口号,种牛痘、注射鼠疫苗并开展以灭鼠、灭蚤、灭蚊、灭孑孓、灭苍蝇、灭蛆、堵塞鼠洞、清除垃圾、疏通阴沟、整修畜圈为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城厢开展两次卫生大运动,要求做到“三清”、“六净”、“三加盖”,即垃圾、阴沟、畜舍清;住房、厨所、庭院、衣服、床铺、碗筷净;厕所、粪缸、水井加盖。1956年,开展消灭“四害”(麻雀、老鼠、蚊子、苍蝇,后麻雀改为奥虫)运动。1958年,要求做到“一通”(沟渠通)、“二盖”(厕所或粪坑、马桶加盖)、“三净”(街道、室内、环境净)、“八不留”(积水、杂草、鼠洞、雀窝、树洞、垃圾、破罐、瓦碟不留)。
6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制度,并推出以“四大改造”(改造厕所、水井、污水沟、垃圾堆)为主要内容。
70年代,“两管(即管水、管粪)、五改(即改水、改厕所、改环境、改灶、改猪圈)”是爱国卫生的主要内容。
1982年3月,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干部、职工、部队、居民等万人出动,清运垃圾、疏通阴沟,建小花圃。1985年,莆田市区水关头至丰美桥长达200多米的垃圾场被彻底清除,并在这个地段栽花、植草、建亭,初步建成市区第1座小园地。
1989年4月,莆田市开展第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市委市府、区委区府领导亲自上街打扫卫生,市直、区直各单位、乡、办事处、驻军部队齐动员,大力开展突击清除卫生死角活动。4月底,市爱委会组织检查评比,评出先进单位。
1994年4月成立区卫生消杀站,对全区环境进行常年卫生消杀及除“四害”工作。
第二节 公共卫生
一、环境卫生
民国15年(1926年),国民党政府警察局兼管卫生工作。城厢设立清道队,清道队聘清道夫打扫街道卫生,清道夫经费从城区商店征收。
1950年后,城厢清道队归卫生院管理,共有职工13人,为全民所有制性质,配备垃圾车。1958年成立城厢卫管处,清道队划归其管辖。
1991年,城厢区卫生防疫站成立,设环境卫生科,配备公共卫生检查员,接管城厢区境内卫生工作。并依照《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条例》,对区内的电影院、游泳池、澡堂、舞厅、卡拉OK厅、旅社、发廊、录像厅、咖啡屋等服务行业进行卫生监管,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1992年,经检查员调查核准后,发放卫生许可证的有42家,体检355人,查出肝脏有问题者4人。1993年接受监督有145家,发放卫生许可证120家,体检571人,查出肝脏有问题者19人,培训691人。1993年11月,对全区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的经营单位建立卫生档案。1994年,接受监督、监测189家,公共场所发证165家,建档165家,建档率达91.3%,从业人员678人,体检662人,体检率达96%;检出乙肝21人,举办卫生知识培训班3场,参加人数665人。
二、食品卫生
1950年前,饮服、食品行业卫生很差。城乡饮食店碗筷不消毒,无防蝇防尘防鼠设备;夏季冷食“白仙冻”、“乌仙冻”用生水搅拌;酱料生蛆人们不以为然,认为“酱油无虫,天下无人”。
50年代,饮食行业实行卫生许可证,建立碗筷煮沸消毒,食物加盖等卫生制度。对饮食、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各类食品进行监测,开展食物中毒个案调查,依法查处不法经营者。
1963年,对饮食、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对患有传染病的工作人员监督调离。
1971年,城厢镇为贯彻国务院批转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和《食品卫生“五四”制》的试点单位之一。1973年,莆田地区防疫站建立“冷饮食品年度抽样检测制度”,当年度检验16份,合格9份,合格率56.25%。1975年,地区防疫站建立“各类食品年度抽样检测制度”,当年度炼乳、罐头、酱油、酒类、糖果、糕饼类的合格率分别为90%、97.1%、75.5%、51.2%、100%、83.1%。1979年,城关糕饼厂生产即将出售的1001公斤花生糖经化验曲毒素BI严重超标,全部就地处理。
1987年,城厢区卫生防疫所成立后,抽调两个卫生院防疫股人员配合市卫生防疫站开展食品卫生工作。1991年,升格为城厢区卫生防疫站,设检验科,配备食品卫生监督员2人、食品卫生检查员4人,正式接管本区内食品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1992年,依法审查、发放卫生许可证298家,体检1625人,体检率达98.2%,肝脏有毛病者42人,患病率2.15%。1994年,发放卫生许可证197家,体检1994人,体检率93.88%,肝脏有毛病者118人全部调离食品行业。
1994年,对全区饮食店321家、食杂店426家、冷饮厂5家、糕饼厂34家进行正常性的检查监督,共检查4127户次,罚款6户,停业整顿3家,限期改进45户次,年审961户。是年5月,对冷饮生产、糕饼经营厂店的产品抽检305份,合格的有237份,合格率达77.70%。自建区以来,从未发生食品中毒事件。
三、劳动卫生
1974~1980年,莆田地区卫生防疫站先后检测41个厂矿共86个作业点的粉尘浓度,结果表明,超标的70个点,占作业点的81.4%。1984年6月后,本区的劳动卫生工作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监督。1991年12月,城厢区卫生防疫站接管区内厂矿、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根据国家卫生指令性文件、条例、标准等法规,对厂矿企业进行经常性、预防性的卫生监督,对劳动环境与生产性有害因素污染的状况进行监测和工人的健康体检,评价现有的劳动保护措施、效果及劳动者的健康状况。1992年,受监督的工厂有6家,体检873人,未发现职业病人。同年12月,对4家制鞋厂4个作业点的车间空气采样测定,其中有2家车间“三苯”的浓度超标,指导和监督其技术措施、卫生保健措施等问题的改正。1993年,受监督企业有11家,体检2237人,未发现有职业病人。1994年,体检1344人次,未发现有职业病人。
四、学校卫生
1958~1960年,每年都举办一期校医保健医师培训班。1961~1965年,县防疫站对高考考生体检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平均完全合格率34.4%。不完全合格率3.3%,专业限制率达60.8%。
1979年5月22~27日,莆田地区防疫站对5所省、地重点中小学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共抽查10个班(中学3所6个班,小学2所四五年级4个班)531名中小学生。资料表明,高中健康率为42.4%,小学生为51.9%。中小学生以视力减退和五宫科疾病为最多,患病率在6.3%~24.5%之间。根据莆田市招生办提供的1981~1984年全市高考生体格检查统计资料分析,1983~
1984年高考体检完全合格率和专业限制率基本相似,完全合格率明显低于1981年和1982年。分析1983年和1984年度受专业限制的主要原因是视力减退,身高和体重不足。这三项因素分别占1983年和1984年度受专业限制人数的90.9%和87.5%。
1992~1993年,区防疫站对城厢职业学校、莆田中山中学等8所中学及35所小学共1.6万多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结果表明:(1)学生视力减退和近视患病率:城镇高于农村,并随学习阶段同步升高,女生高于男生。(2)龋齿患病率:1992年中小学监测16120人,龋齿1120人,患病率7.0%;1993年中小学生监测16170人,龋齿980人,患病率6.1%;(3)砂眼患病率:1992年中小学生监测16120人,患病率为3.8%;1993年中小学生监测16170人,患病率为4.2%。
1992~1993年对全区小学生进行驱虫,驱虫率达100%。
1994年,对全区42所学校1.2万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全年驱虫8000多人次。
第三节 疫病防治
一、传染病防治
(一)霍乱
该病俗称“凹螺瘟”或“吐泻症”。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城厢等地霍乱流行,疫情凶.猛,死亡甚多。民国16年(1927年),平原地区霍乱大流行,城区3日内死亡百余人。民国29年9月间,县内霍乱大流行。中秋节那天,城区死亡104人,导致棺材脱销。民国35年秋,疫情严重,仅城内圣路加医院就收治一二百人,县卫生院也在城内梅峰寺专设病床,收容病人。50年代,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可疑疫区普种霍乱苗和霍伤二联苗。从此,历史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霍乱病绝迹。
(二),鼠疫
该病俗称“老鼠瘟”、“浮瘤症”。民国3年,城厢附近农村鼠疫流行,死亡甚多。民国18年,七步郊东村仅有人口800多人,染疫死亡308人。民国35~38年,莆田全县发病例数分别为:3924例、866例、1284例、3083例,死亡例数分别为3009例、650例、940例、1858例。
1950~1952年,莆田鼠疫仍在继续流行,发病总例和死亡人数分别是174例、11例、226例和49人、2人、24人。其中1950年城厢镇发生2例。
1950~1958年,人民政府对各种流行性疫病防治十分重视,在人群中普种鼠疫苗,全县包括城厢区在内共注射鼠疫苗70.57万人次,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老鼠密度、鼠粪带蚤指数显著下降,有效地切断中介传染途径。1952年,城厢1区内宣布消灭鼠疫病。
(三)天花
天花俗称“出珠”,亦叫“痘疹”。1949年前,几乎每年都有发生,遍及各村,,一人得病全家儿童无一幸免,不死者必有麻脸(俗称粗面)或瞎眼、耳聋等后遗症。
1950年后,县防疫委员会指出3年内儿童必须普种牛痘苗。1951年,城厢境内牛痘苗接种率达100%。1952~1953年继续补种、复种,普种率又达100%,使长期在城厢境内流行的烈性传染病之——天花病于1953年宣告消灭。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为常年流行的急性传染病。民国23~25年,共发生三次大流行,儿童死亡甚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疫情呈散发与流行交替发生,但发病总数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主要是采取防治措施:多数病人住院隔离治疗;流行季节,人群普服中药及磺胺嘧啶钠等特效药,大大降低发病率与病死率。
(五)性病
1949年前,城涵妓院公开设立,政府从中收取捐税,导致性病传染蔓延不绝。
1950年后,人民政府查禁妓院、改造妓女,治疗性病患者,使性病得到控制。1962年,宣布消灭性病。
1986年后,城厢区内的淋病例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无艾滋病病例发生。90年代初,莆田市防疫站对全市96个集镇重点行业的高危人群进行监测,监测人群1802。结果艾滋病感染为零,性病总患病率为5.3%,其中淋病患率4.96%、梅毒0.28%、尖锐湿疣0.1%。患病率在各行业分布为:歌舞厅、卡拉OK厅、队、服务员为13.51%,拘留所内的娼妓嫖客为11.59%,发廊、美容厅为5.8%,酒家、路边饭店为3.9%,宾旅社为1.5%,饭店、澡堂为零。男性患病率2.7%,女性6.39%。年龄最小15岁(女性),最大55岁。10岁一组患病率8.7%,20岁-组5.6%,30岁一组2.0%,40岁一组2.0%,50一组5.3%。城厢区的性病患病率为5.3%。
1984年以来,各种传染病的患病率总趋势呈逐年平稳下降,但性病传染率略有上升,还有一些传染病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主要有:肠道传染病发病居高不下,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0%以上,其他感染性肠泻属监测传染病,甲型肝炎的流行率仍然较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按推算全区有2万人携带乙肝病毒。
迄1994,实行计划免疫接种后,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等无一病例发生,但麻疹、百日喉、结核病仍时有发生。
二、寄生虫病防治
(一)血吸虫病
1949年,境内莆田圣路加医院报告1例日本血吸虫病人,但记载不详。1950年,圣路加医院又报告1例,确诊为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为女性,27岁,福清县渔溪双墩村人。1953年2月,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来莆田调查70多个村,未查到病人和钉螺。1964年12月,莆田医院报青2例血吸虫病。经调查,均来自福清县血吸虫疫区。1966年,查境内莆田医院、解放军九五医院等病案,有8例患者,都有在外县疫区工作的历史。经实地调查患者的住地,均未查到钉螺。1984年6月初,中共福建省委血吸虫防治小组组成考察队来莆田考查后,宣布为消灭血吸虫病地区。
(二)丝虫病
俗称“大脚筒”,是城乡广泛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民国26年,经省寄生虫病研究所血检证实,莆田为丝虫病流疫区,微丝蚴率为14.4%。1956年,福建医学院调查莆田城厢4个点,平均微丝蚴率12.6%。1957年,省防疫站调查莆田城郊5个点,平均微丝蚴率为16.4%。50年代末开始,开展大规模普查普治、普查复治工作。
1984年和1989年,配合市卫生防疫站二次进行血丝虫病的抽样调查,共采血片1万多人次:1989年全区达到基本消灭血丝虫病的目标,现已进入血丝虫病监测工作。1992年对血丝虫监测工作进行调查,共采血片5000多人次,未发现血丝虫病的病例。
(三)钩虫病
俗称“姜黄病”,患者为郊区经济作物区为多。1958年,在城厢筱塘村警查,钩虫感染率为63%。1959年,省寄研所在莆田开展钩虫病防治试点,把防病知识教给群众,密封人粪池和使用21种野生植物倒入人粪池,消灭钩虫卵等防治措施。1980年,省防疫站在莆仙两地做“三合一”沼气池灭钩虫卵试验,灭卵率达88.1%~94.7%。1984年,福建医科大学在莆田用噻嘧啶驱钩虫,感染率从61.47%降至3.32%;用四氯乙烯效果更好,钩虫卵减少率达87.69%。
(四)疟疾
俗称“背寒”,1949年前是严重危害群众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常见的疾病以“间日疟”、“三日疟”为主,山区发病率为高。抗日战争期间,机关、学校迁移山区后,学生染病者近5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有力防治措施,开展爱国卫生及灭蚊运动,在人群中进行反复查治,国家免费供应抗疟药品,重点抓休止期病人根治。60年代初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1984年、1990年,境内县防治站先后对疟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未发现原发性病例。
三、地方病、慢性病防治
《一)地甲病
1979~1982年,莆田地区(7个县)在省防疫站指示下,开展地甲病普查,经调查结果,属非病区。
(二)地氟病和克汀病、
1980年6月,境内莆田地区医院报告1例氟骨症病例,患者系莆田县白沙公社白河大队人。同年地区防疫站组织调查组调查当地水井,含氟量高达5mg/升,在全省先发现高氟水是引起地氟病的原因。1984年起对氟病区进行改水措施。至1994年,区境内群众全饮用安全水,同时对克汀病进行普查,未发现有地氟毒和克汀病。
(三)麻风病
俗称“爬斑”、“孤老”,系严重地方性传染病。1949年前虽建有安养院,但由于麻风病人多,除少数人被收寄外,多数沿门求乞,“孤老”至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强制性住院治疗措施,病人由国家实行供给制。1958年和1977~1978年,进行多次的普查、普治后,麻风病得到控制。
1984年以来,城郊乡卫生院配合市皮肤病防治院,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每年对各村的麻风病进行调查,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并对已畸残的病人实行康复保健。
四、计划免疫1949年前常年流行结核、麻疹、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5种传染病。
从6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连续进行“四苗”预防接种(“四苗”指卡介苗、麻疹活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日破三联苗),“五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1984年以来,全区实行儿童基础免疫,所用药品有百日破混合制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乙肝疫苗。1986年3月,成立城厢区计划免疫领导小组,管理好基层卫生防疫队伍。同年,经全市计划免疫工作考核,城厢区名列前茅。1987年6月,城厢区卫生防疫所成立,协助市卫生防疫站的计划免疫工作。同年11月,全区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按周期接种及门诊,推广预防接种制度,并采取有偿服务措施,增置冷链设备,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
1991年12月,区卫生防疫站接管全区计划免疫工作,健全冷链设备,防疫站和两个卫生院防疫股增置电冰箱、保冷背包、冰瓶,使各类生物制品的保春、运送达到冷链的要求,有效地保证疫苗的质量和供应使用。1992年,实现以乡镇为单位的第三个85%的目标。1992~1994年,每年的脊髓灰质炎强化服苗活动中,服苗率达90%以上。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