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64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分类号:
R197.6
页数:
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区域内的医疗保健服务非常重要。在兴化府(现莆田市)境内,设有多个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卫生防疫站、荔城卫生院、中医院等。卫生防疫站负责区内的疾病防治工作,荔城卫生院和中医院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此外,还有村(居)卫生所、部队医院、学校医务室和企业单位医务室等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这些机构共同为兴化府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医疗卫生
卫生防疫站
卫生机构
内容
第一节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
一、区卫生防疫站
1987年6月,成立城厢区卫生防疫所,配合莆田市卫生防疫站开展区境内的卫生防疫工作。1991年12月,升格为城厢区卫生防疫站,为全民所有制的卫生事业机构。设有防疫科、卫生科、检验科和办公室。拥有速冻器、冰箱等冷链设备和培养箱、恒温箱、721分光光度计等检验设备。负责区内的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等疾病防治;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的监督监测;妇幼卫生保健及宣传教育和乡镇卫生院防疫股及村卫生所的卫生防疫工作。迄1994年底,共有人员11人,其中本科2人、大专1人、中专7人,其他1人。
二、区荔城卫生院
1965年成立莆田县城厢镇保健院。1984年6月,划归城厢区管辖,改称城厢区荔城卫生院,为区属集体卫生事业单位。全院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1993年购置病房用地4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设有床位50张。
1984年,全院职工43人(其中本科2人、中专9人),大部分为初级职称,部分未评职称。1994年,职工总数74人,其中医务人员69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53人)。
全院分门诊、病房和预防保健。门诊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西医科、眼科、耳鼻喉科、牙科、针灸科、理疗科、皮肤科、痔疮科、骨伤科、注射室、换药室和计划生育指导室。医技科室设放射、检验、心电图、B超、胃肠电图、中药房、西药房等。
1987年,设眼科病房,有床位35张。1993年增设耳鼻喉科,有病床15张。配备显微手术室,能开展白内障摘除术、乳突根除术等手术,为市内较有特色的专科,陈天散副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
医院设立防疫股,负责荔城、凤凰山街道办事处的卫生防疫保健工作。
1994年,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5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麻醉机、胃肠电图机、手术显微镜、综合手术床、B超、微循环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裂隙灯、低温冰箱、恒温箱、高压消毒锅、分光光度计、多功能冷冻器等。
三、城厢区中医院
城厢区中医院设在文献街大路13号,是城厢区卫生局直属的集体卫生事业单位。
1951年,城厢“卫协”主委祁鑑亭率先组织医师3人成立区境第一个联合诊所。1956年,城关个体开业医联合建立莆田县城关联合诊所。1958年公社化时期,联合诊所扩大合并,更名莆田县城关区联合诊所。1959年,改称莆田县城关区中心保健院。1965年,撤区并社,分离为莆田县城厢镇保健院和莆田县城郊人民公社保健院。1984年6月,城郊人民公社保健院划归城厢区管辖,改称城厢区城郊卫生院。全院职工70人,医务人员5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人、中专毕业生3人。
1987年,为适应中医事业发展需要,城厢区城郊卫生院改建为莆田市城厢区中医院,核定床位100张,实际开放60张。医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6万元,其中大型医疗设备总值16.5万元。
院部主要业务是开展门诊治疗、中医住院治疗和基层防保工作。门诊设中医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针灸科、痔疮科和中西医科、心血管科、五官科、口腔科、理疗科、注射室、换药室、计划生育指导室及药房,有放射、检验、微循环、血流变、心电图、A超、B超等医疗设备。防疫股负责城郊、城南两乡的卫生防疫工作。
病房设妇科、普外科、内科、骨伤科病区。中医骨伤科、青草外科、痔疮科、中老年心血管科是中医院特色专科。
1994年,职工总数80人,医务人员7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主治级)职务13人。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微循环分析仪、尿液分析仪、A超、B超、电冰箱、恒温箱、分光光度计、麻醉机、洗骨机、综合手术床、高压消毒锅等。
第二节 市属医疗卫生机构
一、莆田市医院
1959年10月创办闽侯专区医院,1972年2月随地区机关迁至莆田城厢区南门外,更名莆田地区医院。1983年9月改为莆田市医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综合性医院。
该院重点科室有妇产科、外科、内科、骨科、小儿科、中医科。内科设有心血管、血液、神经、消化、泌尿等专科。外科设有胸腔、颅脑、肝胆、肿瘤、泌尿、小儿外科等专科。
医院现有医疗设备有西门子全身CT、电子直线加速器、钻60放射治疗机、模拟定位机、日立500毫安带电视X光机、日立EUB-40型B超诊断仪、纤微胃镜、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心电监护仪、体外反博器、日立325型胎儿电子监护仪、近红外乳腺癌诊断仪、宫腔镜等。床位编制400张。
印尼爱国华侨陈江和先生还为医院捐建1幢面积7650平方米“惠妹门诊大楼”,造价折人民币340多万元。
1994年,全院职工492人,临床、医技科室28个。有主任医师10人(其中已退休1人)、副主任医师16人(其中退休5人)、中级医务人员114人。
二、莆田市肿瘤防治院
1985年7月,创办莆田市肿瘤防治院,院址在城郊乡泗泗泗步岭。1986年1月16日正式开诊,收住病人。全院占地面积6576平方米,建筑面积3125平方米。
医院临床以手术治疗、化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治疗为辅。医技科室设有B超室、心电图室、化验室、X光室和药房,主要仪器设备有GU700型B超1台,EM-G〇25-600A型卧式圆形灭菌器1台。现有床位40张。
1994年,全院职工53人,医务人员4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床位使用率为76%,平均住院日数10.2日,日均门诊31人次。床位与职工之比为1∶1.3。
三、莆田市皮肤病防治院
元至元二十九年(1212年),巡按张孝思命地方官建养济院,以收容麻风病人。同年10月,选择莆城西门外安福村为院址,开始筹建。翌年,建成面积长阔各160尺,房屋150间的收容所。
1951年初,人民政府接收城厢安福村养济院,并由莆田县卫生院吸收医师和管理员各1人,负责进行医疗和管理工作。病员生活费由民政科每人每月发给大米22.5公斤以及衣服、棉被等。
1953年,开设麻风病院,专管麻风病的防治工作,配备医师和行政管理人员14人。是年6月起,县人民政府拨款5万元为麻风病院基建费。选择城郊乡北门外泗步岭为院址,开始兴建。翌年3月,建成病房3座,医务室和职工宿舍各1座。设病床400张,并将莆仙两县男麻风病人迁入新院。同年6月,第一批治愈无菌病人15人出院。12月,又有10人出院。1955年住院病人达316人,治愈出院53人。
1968年,该院改称为县皮肤病防治院。1985年5月,由莆田市人民政府接收,更名莆田市皮肤病防治院,全院职工42人。
1994年底全院占地面积498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289平方米。
迄1994年底,全院职工58人,医务人员4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主管医师13人。
第三节 村(居)卫生所
50年代初,城厢各街道居委会设不脱产卫生员1名,业务由镇卫协会领导。1956年开始,分批培训保健员,每个村1名,结业后回农村搞卫生保健工作。1958年各生产大队、生产队配备1名不脱产的保健员和卫生员。1969年,城厢区内34个生产大队先后建立合作医疗站(亦称赤脚医生站),每站医务人员3~4名(赤脚医生、卫生员、接生员)。1982年合作医疗站改称保健站。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后,改称村卫生所。是年,赤脚医生、卫生员经考核后,分别授予“农村医生”及“合格卫生员”职务。1991年增设城南乡和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后,城南乡的新溪村分为新溪、古山、埭里、步云4个村委会;铁屿村分为铁岭、屿上两个村委会。翌年,凤凰山街道办事处的下磨村分为下磨、北磨两个村委会。1994年,全区39个村(居)委会,设有36个村(居)卫生所。
村卫生所的业务是承当当地医疗任务、预防接种、疫情报告、卫生宣传和计划生育、妇幼卫生知识指导以及推行新法接生。
第四节 个体开业医
1949年,城内有4家私人医院诊所和少数个体开业医。
1951年,省人民政府颁发《福建省联合诊所组织章程草案》。1956年,根据《草案》精神,境内私人医院诊所和个体开业医合并建立联合诊所。1979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上又出现一些个体开业医。
1984~1985年,莆田市实行个体开业医业务考核,城厢区有17人取得行医执照,37人执临时许可证。1989年经清理整顿,取消临时许可证行医,全区个体开业医有15家。1993年全区有合格的乡医55人、卫生员45人,经批准社会开业的医生有53人。
第五节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一、部队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五医院设在莆田市城厢区六城门,占地总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
民国34年(1945年)1月,创办胶东军医伤病员收容站,院址在山东省牟平县。同年8月,改为胶东野战医院。1950年11月,该院随志愿军赴朝参战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卫生手术队。1952年10月,改编为华东军区第八野战医院,同年10月南下福建莆田。1954年11月改为九十五医院。
1994年,该院临床科室设有门诊部、军人科、内科、外科、烧伤科、妇儿科、骨科、五官科、麻醉科。医技科室设有放射理疗科、检验病理科、特诊科、药械科。另外还设有预防保健控制感染科、经济管理信息科。医院在市比较有特色的专科有骨科、眼科。能开展显微外科、关节置换、近视眼矫治、视网膜剥离修补、人工晶体置换等手术。
主要医疗设备有全身CT机、高压氧治疗舱、超7型彩色多普靭、全自动血、尿分析仪、直线加速器、多功能监测仪、腹腔镜阿洛卡﹣630B超、500毫安带电视X光机等。
1994年,该院有病床300张,工作人员360人,医务人员153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9人(正高5人,副高14人)、中级技术职务38人。
二、学校医务室
1965年,境内莆田一中、莆田五中(今中山中学)、莆田卫生学校(今省妇幼卫生学校)、城厢实验小学(今市实小)等校均设有医务室,分别配备1~3名医护人员。1978年后,贯彻国家教育部、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试行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境内13所学校先后设置医务室,并逐步充实医护人员,开展门诊、防疫和卫生保健等工作。迄1994年,境内有省、市属税务学校医务室配备主治医师1名、护师2名;妇幼卫生学校医务室配备医师、护师各1名;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医务室配备主治医师1名、护师2名;市委党校医务室配备医师1名;市教师进修学院医务室配备护师2名;华侨体育师范学校医务室配备主治医师1名、护师2名;莆田一中医务室配备主治医师1名、护师2名;市实验小学医务室配备医师1名。区属莆田中山中学医务室配备主治医师、护师各1名;城厢职业中学医务室配备医师、护师各1名;城郊中学医务室配备护士1名;文献中学医务室配备护师1名;城南中学医务室配备医师1名。
三、企业单位医务室
1984~1994年,境内先后有6家企业单位设置医务室,分别配备1~2名医务人员,开展门诊业务。即市邮电局医务室配备主治医师1名;市保险公司医务室配备医师、护师各1名;莆田闽运客车队医务室配备主治医师、护师各1名;闽运汽车总公司医务室配备主治医师、护师各1名;莆田食品厂医务室配备卫生员1名;区建筑公司医务室配备护士1名。
附:区境内县属医疗卫生机构简介
一、莆田县医院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创办圣路加医院。1953年6月15日由莆田县人民政府接办,更名莆田医院,院址在城厢区桃巷1号。占地25亩,有大小院舍16座,建筑面积8194平方米。1956年改为莆田县医院,定为全民所有制的综合性医院。
1993年,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挂牌为首批福建医学院教学医院。迄1994年,院部设有院长办公室、医务科、护理科、总务科、住院部。门诊设有办公室、急诊室、咨询室、内科、外科、中医科、手术室、妇检科、观察室、计划生育指导室、传染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痔疮科、保健科等;医技科设有药剂、检验、放射、病理、手术、麻醉、特诊、供应、制剂等;特诊科设有A超、B超、胃镜、超声心电图、中心试验、同位素、心电图、理疗、针灸等专科,并设有CT诊断中心。为适应创等级医院的需要,职能科增设设备科、监察科;临监床科增设急诊科、皮肤科;医技科室增设家庭病床科、医疗针灸科、药剂科、功能检查科。同年12月,引进一合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美国贝克公司生产的CY-5型血液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供全套检测全身各脏器、各系统的生化水平。
编制床位540张,内科110张,设心血管、消化、呼吸、老年、神经、内泌、血液实验等科室;外科164张,设普外、心外、胸外、颅脑、骨矫形、胆素、泌尿、小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组等科组;妇产科70张,设妇、产、婴儿、遗传细胞等科室;传染科45张,设肝炎、结核、急性传染病等3个病区;五官科45张;小儿科50张;中医科50张;监护室6张。
全院职工709人,其中医务人员532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30人,主治、主管医师75人)。
医院占地面积36.59亩,共有大小院舍40座,建筑总面积38084.39平方米,病房净面积12637平方米,其中1座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的9层住院部,为市区卫生系统最高建筑物。床位使用率112.3%,床位周转率38.79人次,平均住院天数948天,住院死亡率1.57%,日均出院45人次,日均门诊626人次,日均急诊22人次,年业务收入889.1万元,业务支出837.3万元。
二、莆田县卫生防疫站
1949年8月,莆田县人民政府接管原莆田县卫生院,为全民所有制的卫生防疫机构。1957年改称县卫生防疫站。
迄1994年,全站职工9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8人、大专1人、中专30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管医师19人,医师44人,检验师4人,医士9人,护士3人。站内设有办公室、行政股、门诊部、宣传股、食品卫生股、检验股、寄防股、防疫股、卫生股。千元以上设备有显微镜、710分光光度计、万分之一分析天秤、酶标仪、电高压消毒锅、超净工作合、测汞仪、测氯仪,有活动冷库2台,低冷冰箱8台,救护车3辆,电动喷药器4只及低温冰箱等。占地总面积4.15亩,业务用房2483平方米,生活用房1594.96平方米。
三、莆田县妇幼保健所
1953年成立莆田县妇幼保健站,全站职工4人,租用中山中学对面民房为站址,装备有产前检查及接生的器械。该所于1991年迁往后巷洋街口新建院址。迄1994年,所内职工总数57人,卫技人员5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管)医师26人。所内设有办公室、行政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婚姻保健科、健康教育科、信息资料科、妇产科、家庭化产科(设床位11张)和门诊部,日门诊30多人次。门诊部下设儿童健康和疾病门诊、预防接种室、产检室、妇检室、计生指导室、手术室、男女婚检室、常见病防治室、咨询门诊室、药房等。万元以上设备有胎儿监护仪,200毫安X光机、红外光谱治疗仪、万能手术台、B超、心电图机、新生儿辐射台、新生儿保暖箱、光门仪、进口电脑、空气压缩机、黄疸校正仪、血糖仪、复苏面罩、救护车等。全所占地面积7283平方米,建筑面积9047.9平方米,业务用房4927.9平方米,生活用房4120平方米。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