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九篇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591
颗粒名称:
第十九篇 科技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18
摘要:
本篇记述了城厢区科技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科技机构、科技队伍、科技普及、科研、推广、成果、科技管理等。
关键词:
城厢区
科技工作
内容
城厢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唐代以前已有果茶栽培技术。唐宋时期,劳动人民开发水利,建木兰、泗华两大陂;境内能工巧匠建筑有唐代三清殿、宋代古谯楼,设计精巧,结构独特,雄伟壮观。元末明初,中医精湛的医术盛行,医书名著流传于世。明代,制糖、纺织、果茶加工行业已有新的发展。清至民国,雕刻、竹编工艺技术逐步兴起,但科技的总体水平低下,科技发展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厢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交通邮电等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得到全面发展。50年代初期,境内在农业生产上,开展农、林、牧良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水平。医疗卫生方面,成立防疫灭病机构,应用先进科学技术,防治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三大传染病(鼠疫、霍乱、天花)。50年代中后期,农村开始推广应用农业耕作、灌溉、植保及收获等机械化农具,既节省大量劳力,又提高劳动生产率。60~70年代,城郊农村先后开展“矮秆品种”、“杂优品种”、“球肥深施”及“育秧卷秧化”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群众性的科技活动在境内逐步开展。1985年,城厢引进香港和省属单位电子业的先进技术并与其合作,开展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开发项目的科技实验活动,创办境内第一个“三资”企业——莆田闽星电子企业,1986年投产,产品出口东南亚地区,从而跨进中外技术合作的领域。1987年,城郊乡被省政府定为首批省级科技示范乡,广泛开展科技兴农、科技兴企活动。至1990年,先后建立水稻高产栽培、甘蔗新品种繁育、“菜篮子”工程、水产养殖及食用菌生产5个科技示范基地。1985~1994年,全区共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35项,得到推广应用的74项,科技成果获奖16项,其中部、省级8项,厅、市级8项。为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区科技部门在开展技术培训、科技咨询活动中,共培训各种专业人员2.5万人次;组织科技人员参加84项科技咨询服务项目,发展农村科技示范户800户,区、乡(街道)、村(居委会)、户四级科技网络已初步形成,并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事业中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全区经济建设蓬勃发展。
第一章 科技机构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城厢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城厢区建置前,原城厢镇及城郊乡隶属莆田县管辖(下同)。
1960年3月,区境内成立莆田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委)。1963年6月,县科委撤销。1978年1月,恢复科委机构。1984年6月1日城厢区建制。是年8月,成立区科委。1989年3月,区科委下设科技开发咨询中心。至1994年,科委配备主任1人,专职干部4人。
二、乡(街道)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8年起,乡(街道)配备科技副乡长(副主任),兼任乡(街道)科委副主任,专职管理科技工作。至1994年,荔城、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和城郊、城南乡先后成立乡(街道)科委,下设科技咨询服务站。科委设主任1人,干部2~3人。
第二节 科研机构
至1994年,区境内设立莆田市及莆田县环境保护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所、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各种科研机构13个,其中市级9个、县级4个。区属科研机构有:
莆田振兴材料应用研究所1989年,成立区属莆田表面金属材料应用研究所,所址设在城郊西洙村,属集体科研机构。1992年,更名为莆田振兴材料应用研究所。1994年,共配备人员8人,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等开发技术。
泗华果树研究所1989年,成立城厢区泗华果树研究所,所址在城郊泗华村,属民办科研机构。1994年,配备兼职农村技术员2~3人,闻名全市的农民果树专家郑烂任该所负责人。主要开展名优果树品种的嫁接繁育技术研究与良种示范推广。
莆田传感器研究所1991年8月,经区科委批准,莆田传感器厂创办莆田传感器研究所,所址设在城郊霞林金亭,为集体科研机构,隶属区经委直接领导。1994年,全所有技术人员14人,主要开展工业自动化测试力传感器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天力牌产品获省工业博览会金奖、省科技进步奖。
城厢区特种水产试验场1993年4月,创办区特种水产试验场,场址设在城郊泗华村,属集体科研机构。1994年,共有人员8人,主要开展泥鳅人工育苗及养成、罗氏沼虾、欧洲鳗等特种水产品的养殖试验与技术开发。该场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
第三节 科技团体
至1994年,区境内有市、县级科协系统的各种科技团体95个,会员20865人。其中,市级48个,会员6975人;县级47个,会员13890人。区属科技团体有:
一、城厢区科学技术协会
1951年10月,区境内成立莆田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以下简称科普协会)会员小组。1956年5月,成立县科普协会。1958年1月,更名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科协)。“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机构瘫痪。1984年8月,区科委成立后恢复科协机构。1988年8月,召开区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城厢区科协,与区科委合署。1994年11月独立办公。是年底,科协配备主席1人、干部2人。
二、乡(街道)科协
1961年,城郊公社成立科普协会,为区境最早成立的基层科协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1978年后,科协机构相继恢复。1988年起,城厢区各乡(街道)以及区属莆田食品厂先后成立科协组织,各配备专职干部1人。至1994年底,全区共有基层科协5个,会员340人。
三、区级学会、协会、研究会
1985~1994年,全区先后成立农学会、理学会、建筑学会等12个区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共2424人。
四、村(居委会)科技服务小组
1990年,区内各乡(街道)相继组织村(居委会)科技服务小组。1992年,全区共有科技服务小组45个,同时组织科技示范户365户。1994年,科技示范户发展至800户。是年底,全区已基本形成区、乡(街道)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站),村(居委会)科技小组及科技示范户四级科技服务网络。
第二章 科技队伍
第一节 人员
城厢素来是莆田市、县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享有“文献名邦”之誉,历史上科技人才辈出。宋代的钱四娘、李宏等人在境内筑木兰陂,使莆田南北洋万顷农田受益,其坝体工程近千年不毁,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蔡襄撰写的《荔枝谱》,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荔枝的科学专著。元末明初,名医方炯编著有《杏林肘后方》、《脉理精微书》等医书流传至今。清至民国时期,廖熙的木雕技艺精湛,其雕件作为朝廷贡品,并被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获一等奖。土木建筑专家郭铿若多次主持、参加福州闽江大桥、甘肃省主干公路的修建以及为莆田家乡的水利建设等,技术高明业绩显著。医学家余文光是本省第一位应用毕氏Ⅱ式手术治疗胃溃疡的外科医生,被医学界誉为“中国现代外科医术的一位先驱”。“教育世家”陈唐彬、林永熙、黄玉树等人,一家几代从教,精于教学,培养出一大批建设人才,成为城厢科技队伍中的骨干。但在旧社会不少科技人员有才难展,被迫转业或外出谋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人才匮缺,人民政府选派一批知识分子外出进修和技术培训。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境内陆续创办农业、卫生、建筑、会计、邮电等各类职业学校,共培养各种科技人员398人,初步建立一支年轻的科技队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每年计划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84年底,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9人。至1994年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2076人(包括社会科学人员1467人)。已评定专业技术职称1912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464人、初级职称1412人;年龄结构:45岁及其以下1523人,45岁以上553人;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266人,大专、中专1298人,中专以下512人。
第二节 待遇
一、政治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人员的政治待遇随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贯彻落实,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1956年后,由于“反右派”、“反右倾”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影响,科技人员受到歧视和冲击。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科技人员在政治上得到充分信任和重视。1980年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全面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纠正在科技人员中错划“右派”5人,复查和处理冤假错案262件,给96人调整工资;补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停扣工资5人,金额1.44万元;退还被占用的私房3户计53间,补偿拆房现金0.39万元;清理被抄家的知识分子129户,除归还原物外,补偿原物散失现金2万多元;恢复教职工的工、教龄7人;收回1959~1961年被下放的大学毕业生5人。此外,区人民政府定期召开恳谈会,听取科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知识分子的信访接待工作。1985~1990年,共处理来信200多件,接待来访者400多人次,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参政、议政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985~1989年,全区共发展101名优秀知识分子人党,选拔85名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1994年底,全区共有9名科技人员获全国、省级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经济待遇
1950年后,科技人员的经济待遇逐步得到改善。1981年以来,按照技术职称评定和技术职务评聘的规定,给予科技人员提高工资待遇。1985年,在招工指标中为23名知识分子解决子女就业。1988年起,对分配到乡镇企业和基层单位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从报到之日起,享受定级工资待遇。1984~1994年,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为专业技术干部的农村家属办理“农转非”(由农业转为非农业户口),全区共有182人。同时,还帮助科技人员解决夫妻长期分居和住房困难等问题,为科技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三章 科技普及
第一节 科普宣传
50年代,境内科普部门运用墙报专栏、放映幻灯、科普讲座、实地观摩等形式,开展科技普及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内容主要有农作物的良种引种和农业增产技术、卫生防疫知识、常见病防治及破除封建迷信等,宣传对象以面向农村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普宣传工作停顿。
1978年后,科普宣传工作恢复,宣传的规模逐步扩大,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举办科学专题讲座、科技实物及图片展览、文艺演出、有线广播和编印科普资料等。1985年起,区科委、科协每年定期召开科技人员座谈会,交流科普宣传工作经验,并拨专款与广播宣传单位共办科普专题节目,组织科技人员收看电视《科普园地》,丰富科普宣传内容。1992年,区科协与市科协一道在莆田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展为期一周的对外科技展览和宣传,参观人数2000余人,提高了城厢区的知名度。建区后,荔城、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和城郊、城南乡陆续创办《凤凰山科苑》、《城郊农情》、《城郊科技》、《城南农业快讯》等刊物,内容有宣传科学思想,传递科技信息,介绍科研成果、科技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至1994年,共刊发120期1.25万份。
1991~1994年,全区发行《福建科技报》、《海峡科技导报》、《科学与生活》等报刊杂志3100余份。
第二节 技术培训
1951年后,区境内科协部门组织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基层科普协会的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举办各种科技专题讲座和技术培训,帮助会员提高科技水平,并在城郊乡(公社)、村(大队)建立科技夜校,传授农业等科技知识,为各行业生产、生活服务。
1985年始,区科委、科协、学会和乡(街道)科普协会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先后在城区、郊区进行建筑施工、食品加工、水稻丰产栽培、甘蔗薄膜育苗、稻田综合利用、食用菌及果树栽培技术、荔枝保花保果、水产养殖等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培训形式以集中授课、现场示范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为工农业生产解决技术难题。1987~1991年,为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区科协组织农学会,荔枝协会及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根据农事活动季节和生产上需要,在郊区泗华、畅林、东阳、坂头等村,每年举办不定期的水稻栽培、荔枝保花保果、鳗鱼养殖、泥鳅人工育苗以及食用菌生产等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达9200多人次。培训内容密切结合生产实践,使农民学员听得懂、学得来、用得上,收到培训的预期效果。1991~1994年,区建筑学会配合城建部门举办“三员”培训班,共培训技术人员、施工员、监督员400多人,为城厢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输送技术人才。至1994年,全区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800多期,培训人员2.5万人次。
1991年,成立福建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城厢区分校,开设作物、果树、食用菌、蔬菜、农村财会、农村经营管理等6个专业,学制一年。至1994年,共招收4届,学员480人。学员通过自学与生产实践,已基本掌握一两项农村实用技术的致富本领。是年,全区有52名学员获农民技师、农民助理技师职称。1992年,区科协被省科协评为农函大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城厢区农函大分校被省农函大评为先进集体。
第三节 科技咨询
1989年3月,区成立科技开发咨询中心。是年,科技开发咨询中心和各专业学会、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咨询活动。区理科学会自1986年建会后,每年定期召开学术论文交流会,以更新会员专业知识,并运用于教学、生产、工作实践。多年来,学会共汇编论文集3卷,计300余册。1989~1992年,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在郊区组织林农传授推广容器育苗技术,为造林绿化提供优质容器苗25万株,经验收,年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并提前一年实现全区荒山基本绿化。1993年起,区中医院以卫生协会、红十字会会员为骨干,多次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城区、农村,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和义诊服务。并对老年性心血管疾病进行普查,结合应用中医药,治疗早期患者200多例,疗效显著,深受病员欢迎。1994年末,全区共组织科技人员560人次,参加科技咨询服务项目84项,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
第四节 组织科技示范户
1987年,城郊乡被省政府定为第一批省级科技示范乡镇之一。1990年,为加速推广普及科学技术,区科委、科协与4个乡(街道)科协组建基层科技示范专业户。至1992年,全区已建立区、乡(街道)、村(居委会)、户四级科技服务网络,45个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相继成立以农民技术员为骨干的科技服务小组,共有科技示范户365户。是年5月,评选出城厢区首批“十佳农民科技示范户”。1994年末,全区科技示范户发展至800户,占总户数的3.6%。各乡(街道)的科技示范户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经济优势和技术力量,开展各行业的科技示范活动,使科技咨询服务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五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1950年始,区境内各中学和学区由科普会员小组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举办各种科学讲座、科学竞赛、科技展览、科技游园晚会和评选科技作品等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活动基本停止。1978年后,青少年科技活动逐步恢复,并建立科技兴趣小组,开展“三小”(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竞赛活动。
科技兴趣小组1984年后,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指导下,各中小学和学区普遍建立科技兴趣小组,开展生物、物理、无线电、微型计算机的培训以及野外昆虫采集和标本制作、花卉的栽培技术、地震测报等各种科技活动。1994年末,全区中小学共有科技兴趣小组10个。
“三小”竞赛1986年始,每年由区理科学会举办中小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竞赛,每隔两年开展1次“三小”竞赛活动。至1994年,共征集各种作品860件、小论文230篇,参加人数1200多人次。并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省、市的“三小”竞赛,区属莆田中山中学学生俞雪卿撰写的“有心二次曲线的统一定义和统一性质—由三道轨迹题所得到的”数学论文,获1991年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竞赛三等奖,并获1991年福建省科技小论文一等奖。1987~1994年,全区获优秀小论文奖共9篇,其中全国性1篇、省级3篇、市级5篇;小发明、小创作作品、展品奖共16件,其中省级3件、市级13件。
第四章 科研 推广 成果
第一节 科技研究
城厢人民从事科研活动渊源久远。唐至清代,先后开展水利建设、茶果种植、医术探研、食品加工以及轻工技艺的开发。民国时期,稻、麦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比较试验、良种选育、封山育林等各行业的科技研究,因条件限制,活动零星分散,成效甚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60年代,科研侧重于农业,研究项目主要有引进及推广稻、麦、甘蔗、黄麻良种和甘薯、花生、蔬菜等新品种的引种繁育,示范推广。工业科研以革新改造为主,无专项的科研项目。“文化大革命”期间,各项科研活动极少。
1978年后,科研活动逐步恢复,并设立专项的科研项目。农业科研在确保粮食不断增长的同时,加强对经济作物及林牧渔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促使农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工业科研由初期单一的革新改造转向以机械、电子、鞋革、食品、建材、轻工工艺等主要行业的技术引进、开发及新产品的研制、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医药卫生科研致力于地方性常见病、多发病的调研与防治,以及新医疗技术的引进应用,提高医术水平。1985年开始,由专业科研机构、科技团体和工农业、医药卫生等有关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农业农田管灌技术研究,集约高优立体农业示范,冬直播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稻、蔗、菇三熟三高产试验,水稻优良品种选育,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甘蔗栽培新技术,蔗田综合配套高效益栽培模式,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试验,果树珍稀品种保护与嫁接繁育,凤凰山公园观光果园栽培模式试验,荔枝高产技术推广,荔枝保花保果技术研究,增产菌在荔枝生产上的应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龙眼快速育苗嫁接技术研究,枇杷品种对比试验,枇杷高产栽培示范,柑桔矮化早产的栽培技术,柑桔果园扩穴改土试验,香蕉速生快长试验,“霞溪本”橄榄优质高产栽培示范,余甘低产园改造,葡萄新品种引种试验,文旦柚引种试验,西瓜高产栽培技术探讨,低产茶园改造试验,黄核品种茶丰产栽培试验,双孢蘑菇两季节栽培技术,畜禽良种引进与繁育技术,鸡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肉用牛饲养试验,淡水养殖综合利用研究,延寿溪的淡水养殖技术开发,立体水产养殖试验,网箱养鱼技术,雄性罗非鱼养殖技术开发,鳗鱼高产养殖技术,泥鳅人工繁育及养成试验,鳗鱼人工高密度养殖试验,鲈鱼网箱养殖试验,欧洲鳗养殖试验,土池养鳗技术,罗氏沼虾人工养殖试验,牛蛙人工养殖试验,兰花栽培技术研究等47项。
工业传感器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汽车节油器的应用研究,家用自动化电限电器研究,电子遥控开关研制,薄膜介质预调可变电容器开发,电子拐杖器研制,节能煤灶器具研究,JCTA——陶瓷砖粘合剂研制,节能柴油汽化炉试制,优质聚酰胺单丝试剂研制,“雷保”运动鞋新产品开发,PU面硫化胶鞋技术开发,注塑运动鞋生产新技术,新型款式鞋革开发,康经器的研制,水果罐头下脚料的利用研究,果品深度加工技术研究,桔柑整果饮料研究,桂元可乐饮料研究,盒式软包装果汁饮料研制,兴化桂元补膏产品开发,快餐米粉加工技术,方便食品研制,新型甘薯食品研制,蔬菜脱水加工技术,纸箱双色彩印机研制等26项。
医药卫生中药材资源普查,民间青草药单方的应用,丸、丹、膏、散、酒等中成药的研制与应用,心血管疾病普查与综合防治研究,针灸、耳穴贴压中医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疗效观察等5项。
其他城厢区“星火”计划实施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城厢区农业综合开发及后备资源利用的调查研究,城厢区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与实施步骤探讨等3项。
第二节 科技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农业科技侧重推广稻、麦、蔗、麻等主要作物的优良品种;工业科技开展以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为主。60~70年代中期,具有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少。80年代初,区境内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农业方面有甘蔗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成龄荔枝丰产技术示范,高压龙眼幼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龙眼、枇杷嫁接新技术,杂交双季稻高产技术探讨,白僵菌粉的生产与林业害虫生物防治;工业方面有自动加料机、农用三轮摩托车等主要项目。
1984年后,科技成果与技术引进、推广应用的项目逐年增多,推广范围由以农业为主逐步向工业、医药卫生等多行业扩展。1994年底,全区得到不同程度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有74项,其中农业46项、工业24项、医药卫生和其他4项。
区内工农业及医药卫生科技推广应用项目主要有:
立体农业示范推广1988年,区水技站技术人员在延寿村低产田中示范推广稻、萍、鱼立体农业模式30亩,通过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取得显著成效。1989年,经省水产厅鉴定,放萍养鱼的稻田,亩产稻谷862公斤,比原产量提高4.5倍,亩产鲜鱼211.5公斤,鱼亩产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2年,获省水产厅科技推广三等奖。
老龄果树复壮更新技术推广1987~1992年,素以枇杷、橄榄、阳桃等水果闻名的城郊泗华村,以农民技术员、果树“土专家”为技术骨干,带领村民掀起“改果”、造果热潮。对境内低产老龄果树采取复壮改良、嫁接更新等技术措施,使全村6000多株老龄果树恢复生机,共嫁接新品种1万多株,全村果树品种的优良率从原有的23%提高到78%。1994年,该村拥有南国佳果10多种,面积2000多亩,占村山地面积47%。年产“霞溪”橄榄、“解放钟”枇杷等水果500多吨,经济效益显著。
龙眼快速育苗及嫁接技术研究与应用1990年8月,区科委与市华飞果树种苗研究所陈元飞、李金兰、许国诚等人合作,开展龙眼快速育苗与嫁接技术研究,采用集约和促进的栽培方法,培育出速生的砧木苗,以夏秋梢为接穗进行低位单芽切接育苗获得成功。1993年,经省农业厅、农学院、农科所专家鉴定,采用此法育苗,育苗周期仅1年半,比常规育苗提早1年出圃,嫁接成活率达95.5%。是年,该项育苗技术已在莆田和漳漳州市水土办龙眼示范场、漳浦县大南坂农场应用推广,总面积计309亩,共培育优质嫁接苗300多万株,创经济效益1603万元。1993年,获莆田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双季蘑菇栽培试验与推广 1992年,城南乡坂头村农民蔡明高在区农业部门指导下,率先进行双季蘑菇栽培试验获得成功。1994年,扩大标准化菇房300座,栽培面积3.9万平方米,产冬、春菇300多吨,年产值70多万元,从而调动村民种菇积极性。是年,全村推广双季1蘑菇栽培面积9万多平方米,产菇700多吨,产值达160多万元,成为全区食用菌生产基地。
奶山羊良种繁育 1989~1992年,区农委组织技术力量从山东等地引进高龄莎能奶山羊良种500头,为养殖大户传授良种繁育与杂交技术。1994年,奶山羊良种发展至816头,为1984年的1.7倍,全区山羊总数达2835头,比1984年增长151%。其中奶山羊的杂交后代,年个体平均产奶量由原有的350公斤提高到58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农民欢迎。
珍禽养殖与开发 1990年,张镇村十佳农民技术员何维鹤创办乌骨鸡养殖场,占地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1991年,场引进应用机电部41所研制的全电脑恒温孵化机2部,月孵化雏鸡6万多只。至1994年,每年为社会提供成品鸡55万只、良种鸡苗30多万羽、鲜蛋100多吨,年创产值500万元,其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珍禽养殖基地。
罗非鱼混养高产技术推广1987年春,区水技站技术人员在荔浦、筱塘及英龙等村(居委会)专业户的池塘,进行罗非鱼混养高产技术试验取得成效。1994年推广面积663亩,鲜鱼总产253吨,平均亩产381.6公斤,产值76万元。1990年、1991年,分别获省水产厅科技推广一等奖和莆田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泥鳅人工育苗及其养成技术研究 1991年1月,区水技站宋方正、张振宣等人在泗华村养殖场,开展泥鳅人工繁殖育苗及养成试验,面积2亩,投放泥鳅苗1.5万尾。经人工科学饲养、精心管理,至1992年共繁育合格苗150多万尾。是年,省水产厅组织专家鉴定,育苗成活率达71%,其养成试验在全省首次获得成功,生产性批量的育苗技术居国内同类先进水平。1993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莆田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牛蛙人工养殖技术与推广 1993年,区水技站黄文凤、宋方正在延寿村农民张伟家,利用庭院空隙地建牛蛙人工养殖水池8口,总面积120平方米,另挖青蛙池和蝌蚪培育池2处。是年7月,投放经变态后的幼蛙3600只,并按个体不同规格分类饲养,科学管理。1994年1月,养成商品蛙3350只,成活率93.06%,总产596.3公斤,经济效益显著。是年,农村掀起“牛蛙养殖热”,全区共推广养殖面积6520平方米,总产量达40吨以上,创产值120多万元。
PU面硫化胶鞋的研制 1989年,城厢区胶鞋厂建成投产。是年8月,厂组织技术人员研制PU面硫化胶鞋新产品,并对该产品试制过程中存在的交联剂临界软化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1990年1月试产成功,使该厂鞋革产品由低档进入中、高档次,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1992年,批量生产20多万双,产品远销西班牙、日本及台湾等地,创外汇50多万美元。1993年7月,因资金短缺,原材料供应不上停产。1990年,新产品获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铜奖、省首届鞋革产品展销会金奖。1992年,获中国乡镇街道之星产品博览会优秀奖。1993年,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传感器系列产品开发 1991年8月,创建莆田传感器厂,为区属高新技术的新兴企业。
专为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生物医学工程、地质、水文、建筑等行业生产工业自动化测试力传感器产品。至1994年,已先后研制、开发传感器系列产品共25种,其中有3种产品的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畅销省内外,受到用户赞誉。1991~1994年,全厂完成工业产值420万元,销售总额410万元,创税利60多万元。1994年,CGWM-1型密封高稳定性传感器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工业博览会金奖。
中药材资源普查 1986年4月至1987年9月,区内医药卫生人员和药农参加全市组织的中药材资源普查。普查结果,区境内有野生及人工栽培、驯化的植物类和动物类药材70多种,其中境内资源丰富的中药材有荔枝核、枇杷叶、黄栀子、益母草、马鞭草、荆芥、车前草等30余种,为本区发展和开发利用中药材提供依据。
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在心血管疾病上早期预报诊断以及精制腹蛇抗栓醉-卡兰片治疗的相关研究该项目为国家科委下达的“八五”攻关课题。1993年3月,由区中医院蔡景儒副主任医师主持,组织技术力量参加全国50万例“93-K”科研大协作的专题研究。研究人员从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角度,探索老年性心血管疾病(脑中风、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致病机理,建立早期预报体系,继承传统医药学遗产,采用精制蛇毒进行防治,疗效显著,并应用“微循环图像电脑分析仪”等高科技医疗设备,提高对疾病检测诊断的准确性。1994年3月,该项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科研成果。是年4月,获全国医学临床科研协作奖。其中“血流变预测分析系统在冠心、中风、血栓病的临床预报、监测、治疗中的相关应用”等5个专项成果分获全国医学三等奖和优秀奖。此外,该院医务人员在省级以上的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2篇。
第三节 科技成果
1978年前,区境内零星进行一般性的农业技术试验,工业科研在较长时间里,一直处于革新改造阶段,科技成果少。1979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科技活动逐步开展,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农、工、医等各行业的科技研究紧密地与生产、生活相结合,逐步地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一批具有省级以上水平的科技成果。
一、获奖成果
1993年2月,区人民政府首次颁发区级科技成果奖10项,其中特别优秀奖3项(均获省级奖项目)、优秀奖7项。1985~1994年,全区获省、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科技推广奖和星火科技奖共16项,其中部(省)级8项、厅(市)级8项。获奖成果中,农业10项、工业11项、医药卫生及其他2项。1990年,区科委被省科委评为全省科委系统先进单位。
二、科技论文
1986年始,区内各行业的技术人员结合生产、生活实践,撰写科技论文。至1994年,全区在省级以上的自然科学刊物上发表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论文共有46篇,获奖21篇,其中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的3篇,获奖2篇;全国性刊物上发表的20篇,获奖10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23篇,获奖9篇。区中医院郭佳土主治医师撰写:《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低血压150例疗效观察》论文,获1994年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颁发的科技论文二等奖;《针刺四缝治疗小儿低烧120例疗效观察》论文,于1994年3月在美国举行的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上宣读,获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论文二等奖。
第五章 科技管理
第一节 计划管理
科技计划 1984年8月,城厢区科委成立后,每年都编制年度科技项目计划。1985~1994年,编写过三个科技发展规划:《城厢区“七五”科技发展规划》、《城厢区“八五”科技发展规划》、《城厢区“八五”期间科技计划纲要》。
项目管理 1984年前,区境内科技项目归莆田县科委管理。是年8月开始,由区科委负责统一管理。管理项目:农业以粮食生产、多种经营为主,工业以食品、鞋革等轻工业为主,并增设工农业开发性和创汇的项目。1985年起,根据省科委、省财政厅《三项费用专项管理,分级负贲,同行评议,签定合同》的管理办法,全面实行科技三项费用项目合同制的管理。1986年起,增设“星火”计划项目。是年开始,科技项目管理执行《福建省地(市)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和《莆田市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1985~1994年,全区执行各类科技合同项目135个,按计划要求实施有81个,已得到推广应用有74个。
第二节 经费管理
50~60年代,科研、生产单位的科研经费由下达任务的部门拨给,在预算限额内实报实销。70年代,实行归口管理拨给专款,并列入财政科技经费专项管理。
1980年前,科研的“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及科学研究补助)均为无偿使用。1981年后,部分项目经费改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并按合同管理。1986年开始,在科研三项经费项目中分设“星火”计划项目,实行有偿合同制管理,科技项目的承担单位在完成科研任务后,填报经济收支核算报表上报科技主管部门冲账核销。1990年起,除省、市科委下拨科研三项经费外,区财政每年按上年度财政支出的1%作为科技费用,并按全区总人口每人4分钱的比例安排科普宣传活动经费。
1985年起,立项的科研项目,由下达单位与承担单位双方签订《科技三项费用专项合同书》。至1994年,全区签订科技专项合同共135个。
第三节 成果管理
一、成果鉴定评审
1950~1977年,科技一般按工、农、医等行业系统由政府主管部门自行组织鉴定验收或评审。
1978年起,凡列入科委部门计划下达的科技项目,由下达任务的科委部门负责组织鉴定、验收或评审。本区范围内一些自选项目亦可由区科委给予组织鉴定或评审。1989年后,按照省科委《关于执行“国家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的实施细则》规定,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1985~1994年,区科委下达给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施的科技项目已通过鉴定或评审有27个。
二、成果登记归档
1989年6月,区贯彻执行市科委《关于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实行市级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通知》,开始办理区属单位和个人完成的科技成果初查登记及报送业务。
1985~1994年,经区科委初步审查报送市科委获准登记的科技成果共14个。获得省级登记的本区完成的科技成果共3个。
每项科技成果附送《科技项目申请报告书》、《科技三项费用合同书》、《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书》、《技术鉴定书》或《评审证书》、研究试验报告或调查考察报告、学术论文以及成果应用、推广方案等技术资料。科技成果资料按国家科技成果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工作。1984年前,区境内的科技资料归莆田县科委管理。1984年后,科技资料由区科委按专业分类,逐年整理建档保管。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