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地方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53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地方武装
分类号:
E289
页数:
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莆田县设有多种地方武装,主要任务是负责催粮和抓壮丁。解放后,城厢区境内的人民地方武装有区中队、基层武装委员会、武装部和城厢区人民武装部,主要负责领导基层民兵组织和兵员征集工作,并积极发挥部队与地方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关键词:
城厢区
地方武装
军事
内容
第一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民国时期,莆田县政府在不同时期先后设有警备队、常备队、保安队、保警队、壮丁常备队、抗敌自卫团、国民兵团、县自卫总团、突击队等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的团部或队部均设在县政府所在地的城厢地区。
民国23年(1934年),一区区公所(区署)设有后备队。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区公所下设抗敌自卫队,由区长兼任区队长。区署及各乡镇(联保)亦配备有武装人员,称区警、联保警,一般人员20~30人,其经费分配到各保,由民众负担。这些武装人员主要任务是负责催粮和抓壮丁。1949年城厢解放前夕,城厢镇公所还成立一支自卫队,人数只有10多人,其经费亦由群众负担。
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厢区境内的人民地方武装有:
一、区中队
1949年9月,根据福建军区第五军分区(后改称晋江军分区)指示,将闽中游击队莆田大队改编为莆田县警备大队,下辖2个县中队和13个区中队。原城厢区(亦称一区)设区中队,为排建制,人数30人。1951年6月撤编,由县收回整编,县警备大队改编为晋江军分区独立第八营,部分骨干人员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莆田县人民武装部。二、基层武装委员会、武装部
1949年9月,设立莆田县人民武装委员会,现属城厢区境域的原城厢镇及一区亦设立基层武装委员会。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各公社相应成立基层武装部。“文化大革命”期间,基层武装部停止活动。1979年5月恢复。1984年城厢区成立后,城郊、城南2乡和荔城、凤凰山2个街道办事处相继成立基层武装部,其主要任务是领导基层民兵组织和兵员征集工作。
三、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武装部
1984年6月,成立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武装部,简称区人武部。1986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通知精神,改为地方建制,称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武装部,为副县级单位,受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的双重领导(1996年4月,根据上级通知,区人武部又恢复为部队建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武装部)。区人武部下设办公室、军事科、政工科,主要负责区范围内的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和征兵、预备役工作等各项任务,同时积极发挥部队与地方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1984年,区人武部被市政府评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先进单位。1991年,被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评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达标单位。1992年,被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评为人武部建设先进达标单位。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