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政务纪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45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政务纪要
分类号: D625.57
页数: 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是城乡结合型的市直辖区,建区1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区政府根据本地特点,发展郊区型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专业村经济,建设粮食、“菜篮子”、养殖业、林果业和食用菌等生产基地。同时,发展工商企业,把发展工商企业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加速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步伐,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积极发展“三来一补”等“三资”企业。
关键词: 城厢区 人民政府 政务纪要

内容

城厢区为城乡结合型的市直辖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县(区)之一。建区10年来,区政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执行中央提出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实行经济改革”方针,根据工业基础薄弱,人多地少,财政拮据的区情,提出解放思想,发扬“进取、改革、拼搏、务实”的精神,面向全国,面向未来,加快前进步伐,大力振兴城厢的思路,并确定“高标准起步,跳跃式发展”的模式,使城厢区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84年建区时,靠15万元开办费起步,借用莆田县招待所办公。市区工厂及商业网点仍为莆田县所有,城厢区本身“有烟窗没有工业,有土地没有财产”,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当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仅6451万元,财政收入仅360万元。经过全区干部群众10年的共同努力,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逐年增加。199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8.75亿元,为建区时的14.9倍;工农业总产值11.37亿元,为建区时的21倍;财政收入8996万元,为建区时的25倍;人均国民收入4900元,为建区时的12倍,经济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发展郊区型农业
  根据城厢“小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区政府首先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贯彻中央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搞活农村经济的决定,“面向城市,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办农业,从实际出发,挖掘内部潜力,利用本地优势,抓好民营工业和专业村经济,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建设粮食、“菜篮子”、养殖业、林果业和食用菌等生产基地。目前全区已建立1万亩吨粮田基地、1000亩“三纲”指挥田、200亩三熟三高产试验田;1.1万亩蔬菜基地;创办饲料加工、孵化、育雏、育成一体化的年产50万只乌骨鸡综合养鸡场;年出栏2000头的生猪饲养基地;年饲养2000多只奶山羊、年产鲜奶1000多吨的奶山羊基地;淡水养殖面积2296亩,年产水产品360多吨。在山区和半山区村庄建立1万亩果树基地、2万亩经济林基地,在海拔100米以下的半山区种植兴化特产“龙眼”2000亩,初步形成山顶林木成片,山腰林果成带,平原荔枝成网的格局,逐步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柱,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搞活流通为动力的现代化、商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郊区型农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中各类专业村不断涌现,有西洙村的塑料拉丝纺织、七步村的鞋业生产、泗华村的淡水养殖、畅林村的食品加工、张镇村的肉禽蛋基地、镇海村的建材贸易和交通运输业、阔口村的手工工艺、新溪村的竹木贸易和石板材加工、棠坡村的农产品贸易、沟头村的服务业以及顶墩、下黄、肖厝、坂头、古山、木兰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等,逐步趋向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出现农工商“一条龙”的良好态势,推动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正在开发中的“南山农业大观园”是城厢区农业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该园占地5000亩,估算投资1亿元,已规划建立“一带、十区、三基地”,融观光旅游、文化娱乐、购物品尝于一体,目前建设已初具规模。
  二、发展工商企业
  1984年前,区内商业网点多为莆田县所有。建区以后,区政府根据城厢地理位置和城市特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工商企业列入重点议事日程。1984年8月,按照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展企业整顿,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搞活经济。1985年6月,提出政策应更宽一点,抓住城市改革,简政放权,敞开大门,搞好经济,全区逐步形成食品、电子、鞋革、建筑、商业等五个支柱行业。同时加速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步伐,对小型企业实行承包、租赁、拍卖或股份制改革,强化企业管理。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革除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弊端,激发职工劳动热情,提高经济效益。1986年4月,制定城厢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抓紧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增强经济后劲。1987年10月,提出实施中央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和中央、省委赋予莆田市实行对外开放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深化改革,促进开放。1988年4月,提出以发展“三来一补”为突破口,以电子、鞋革、食品工业为骨干,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及城市房地产业,促进经济建设全面发展。1989年5月,提出发挥优势,稳定发展农业,巩固提高工业,积极引进“三资”企业,增加出口创汇能力。1990年3月,区政府围绕“保持社会持续稳定,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两大任务,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顺利发展。1991年,区政府制定《城厢区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继续贯彻治理整顿的方针,着重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通讯、信息咨询、旅游和社会服务等行业。1992年,全区学习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提出“拓展南北两头,开发东西两翼,全面繁荣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高标准起步,跳跃式发展”的超常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抓好土地成片开发。1993年3月,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提出“兴五业、建十村”,实现福建中部开花的发展战略,迎接建市10周年。1994年1月,区政府提出“立足城市办商业,走出城市办工业,依托城市办旅游业,围绕城市办农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郊区型经济,继续发展“三资”企业。截至1994年底,全区共有工业企业36家、商业企业65家、乡镇企业507家、“三资”企业94家、个体工商户4203家。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为建区时的40倍;出口总值2.5亿元,为建区时的59倍;“三资”企业从无到有,总产值达2.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2亿元,为建区时的59倍;乡镇企业总产值15亿元,为建区时的38倍。建立民营工业小区6片,占地810亩,实现城区向郊区推移,平原向山区挺进,从小型城市逐步向中等城市过渡。1985年由5名待业青年集资600元创办的城厢区物资公司,经过10年来的拼搏开拓,现已成为拥有一支近千名职工队伍,固定资产达2300万元,由国货精品大商场、荔城商厦、智龙装璜公司、龙门饭店、区五交化供应站、荔粮宾馆及区经济技术开发投资公司组成的智龙集团公司,成为全市商业系统的一颗新星。区财政部门在银行信贷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技改项目的资金困难问题,仅1994年就筹集周转金850万元,支持区物资公司、新街口大厦、商业总公司、闽中脱水厂等一批创税利企业和出口企业,当年新增产值3000多万元,税利300万元、创汇200多万美元。凤凰山街道重点建设南山风景区、文化教育区、开发区及新城生活区等四个功能区,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现已新办乡镇一级企业12家、股份制企业53家、个体企业789家。建办事处以来基本上实现每年产值翻一番,至1994年产值达3.2亿元。城南乡的工业企业以针织、鞋革、纸品为主体,以福厦公路、城笏公路两侧为主线,向纵深腹地发展。1994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508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4500万元,出口创汇总值12500万元。步云民营工业小区占地100亩,已引进6个项目,投资1050万元,新项目已投产的共有16家,其中纸品厂拥有员工120多人,1994年生产高强度瓦楞纸7000多吨,创产值1500万元。乡政府还组织改造东门兜至丰美桥的镇海沿河单面街、顶墩街、沟头至莆田糖厂双面街、下林新村街、阔口至步云双面街,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三、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
  城厢区是个有1400多年置县历史的古府重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旧城和开发新区是区政府的主要工作。
  1991年区府制定乡村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辖区内的福厦路、城秀路为主线,以城区为中心,建立区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拓宽路面提高等级,实现村村通公路。至1994年,全区在修建22条市区道路基础上,先后建成桥梁9座,兴修乡村道路7条,全长26.5公里,铺设水泥路面42万平方米,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并投资3000多万元对辖区内福厦路进行拓宽改造。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市区已建设安装5万门程控自动电话,全区形成以程控电话为基础,以对称电缆微波通信和光纤通讯为手段的高技术、高层次现代化通信网络。至1994年,市内电话已增至1.18万户,郊区的通信网络也已基本形成,过去只有机关单位才安装电话,现在数据程控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公用电话遍及各个角落,可与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话。市区供水在原有一个小型自来水厂的基础上,1990年在鲤鱼山再建一个自来水厂,两个水厂日供水量达4.5万吨。区境北面有库容量达2.8亿立方米的东圳水库,南面有木兰溪,年径流量达5.7亿立方米,境内河渠纵横,水源充足。市区已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个,另有1个220千伏变电站正在筹建中,保障市区的正常供电。
  1990年区政府成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地段和项目建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全面开展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市区范围向西南及东北不断拓展。至1994年,先后投资3亿余元新建、扩建22条市区道路,拆迁旧房31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面积共60万平方米,新辟主街道8条,全长4500米,新建市场6座,扩建新区5.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已由原来的4.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比原来扩大1倍多,4个新开发区已初具规模。经过改建后的市区,街道宽敞,高楼林立,绿树成荫。
  四、发展“三资”企业
  建区10年来,区政府解放思想,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以“大中小项目一起上、港台侨外都欢迎”的姿态,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区政府和各乡、街道办事处分别成立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开展外资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审批及登记注册等业务,帮助“三资”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外商排优解难。区政府先后编写《城厢区投资指南》、《城厢区对外经济技术协作项目》、《文献名邦新姿》,推出一批产业有前途、原料有保障、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的项目,供外商选择开发。经过多方努力,城厢区以其重要的经济战略位置,完善的投资环境,文化素质高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众多的港、澳、侨、台和外商前来投资,10年来有7个国家和地区来此投资,创办“三资”企业95家,合同投资额2069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648.6万美元,“三资”企业年产值3.2亿元,总产值达60多亿元。出口交货总值近40亿元,就业人员达4658人,另有外派劳务人员逾千人。区侨联、统战、侨办、台办、海外联谊会等部门和团体利用海外侨团到内地寻根、谒祖、观光、旅游及探亲的机会,立足城厢区,做好全区1万多名海外“三胞”和4万多名“三胞”眷属的工作,协助区政府引来侨资企业70家,投资总额达2亿多美元,接受“三胞”捐款达3000万元。区侨联还投资近2000万元,在繁华市区建有16层的文献大楼。“三资”企业的引进,解决本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本地企业的迅速发展。
  五、发展科技文教和卫生事业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十年来区政府共投入1亿多元资金,用于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1984年8月,成立区科学技术委员会。1988年成立区科协和科技开发咨询服务中心,并建立12个学会和专业研究会。两乡、两街道办事处也相应设立科委、科协。1992年,设立科技开发经营部;乡镇设立农技站、经作站、水利站、畜牧站;村级建立科技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队、庄稼医院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队伍,全区形成以科技部门为主,区、乡、村三位一体的科技管理服务网络。并实行一系列科技兴区的重大举措,全区建立2个科技示范乡镇、6个科技示范村、800户科技示范户,十年间共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35项,得到推广应用的有74项,有24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9项、地(市)级8项。创社会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其中“泥鳅人工育苗及其饲养试验”获1993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区属莆田传感器厂有两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由建区初期的1409人,发展到1994年的207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有1171人次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市,重振文献名邦雄风”的奋斗目标,在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外“三胞”的大力支持下,区政府在城区北部开辟教育文化区,区内有莆田高等专科学校、省税务学校、省妇幼卫生学校、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城厢职业中专和文献中学等大中专及普通中学,占地总面积43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8.57万多平方米,共投资4300多万元,其中海外“三胞”捐资2800万元,占投资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各中小学也发动群众集资新建一大批教学楼和教工宿舍楼。全区十年累计教育总投入达6535万元,教学设施不断改善,全区拥有大中专院校、中学、小学共50多所,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摇篮。1993年经省政府考核验收,城厢区被确定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区。
  市区新建有青少年宫、儿童乐园、水上乐园、工人文化宫、影剧院、电视台、图书馆、老人活动中心、俱乐部以及遍布各地的歌舞厅和乡村文化室,为全区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休闲场所。
  境内共有7所大中型医院,十年来新建大批高层病房和门诊大楼,添置各类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条件大大改善。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区政府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抓紧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市区环境卫生管理,发动群众栽花种树,美化环境。城乡定期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等,促进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被评为全省首批达标片区。1993年,省政府授予城厢区“落实省综治‘一五’规划先进县(区)”。在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竞赛中,文献“三优示范街”一直名列前茅,1987年与福州市并列第一名,1993年再度夺得高分,成为莆田市精神文明的“窗口”。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