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区前党的组织及其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4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建区前党的组织及其主要活动
分类号: D638
页数: 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民国时期(1926年至1949年)中共莆田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涉及重要事件包括党的组织建立、学生示威游行、农民协会的形成、国共合作等。同时还描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整风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动荡。最后提到了城厢区的建设并撤销区并社的过程。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抗日战争 城厢区

内容

民国15年(1926年)2月,陈国柱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后,受中共中央委派,回哲理中学任教,在学生中发展共青团员,并在该校钟楼成立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陈国柱任书记,直属上海中央领导。同年5月30日,为纪念“五卅”惨案一周年,共产党在城区组织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各学校发动学生2000多人上街游行,沿街散发反帝传单,张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抵制洋货”、“废除苛捐杂税”等标语。党支部还组织党员深入城郊各乡,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同年6月,已经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成员全部转为共产党员,正式成立中共莆田支部。同年10月,在农村建立4个党支部,其中在城厢区内的有丰美支部(书记林清汉)。同年12月,北伐军入莆后,在城区成立咸益女中(支书郭晓云)及郊下(支书林文樵)2个党支部。各党支部积极领导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协同左派人士组织中国国民党莆田地方组织,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同月29日,莆田县第一届农协代表会在古谯楼召开,各区代表共100多人参加,准备选举农民协会领导成员,由共产党员林清汉主持会议,陈国柱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致开幕词。国民党右派雇来一批打手、恶棍闯进会场进行捣乱,并开枪示威,会议被迫中止。同月,中共莆田支部升建为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隶属中共福州地委领导。城区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反帝大同盟、农民协会和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组织。
  民国16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面进行“清党反共”活动。同年4月8日,莆田国民党右派在城区带兵抄砸中共莆田特区委机关,莆田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共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同年8月,中共莆田特区委在国民党县党部筹备处设立特别支部,宋耀华兼任书记。同年12月,中共莆田特区委升建为中共莆田县委,黄经芳任书记,隶属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领导,县委机关设在城厢东门外丰美村,县委下辖城区的党组织有北路区委(设在郊下)和1个特别支部(设在国民党县党部内)。这时,中共莆田县委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农民开展反抗“烟苗捐”的斗争和组建工农武装。民国17年3月18日,中共莆田县委以国民党县党部名义组织各界民众在城区举行反对“烟苗捐”示威游行,宋耀华等代表游行群众到县政府请愿被扣留、殴打。3月28日,陈天章等发动农民进城冲击县政府,吓跑县长刘以臧,迫使县当局释放请愿代表,并宣布停止征收“烟苗捐”。同月,莆田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莆田游击队在澳柄成立,队长陈天章。同年11月,国民党莆田县党部进行“清党登记”,中共莆田县委决定全体共产党员退出国民党组织。
  民国18年3月,中共莆田县委领导班子改组,王于洁任县委书记。县委在城郊长丰村召开扩大会议,传达省委指示。会后县委机关迁驻涵江,继续领导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同年7月5日晚,由郑纪率领游击队20多人攻打阔口桥头盐税局,缴获枪支十余杆。
  民国19年8月,党内贯彻“左”倾路线,中共莆田党团组织合并成立总行动委员会(简称莆田总行委),王于洁任书记。各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207团。同年11月10日,省委派巡视员邓子恢到莆田,纠正“左”倾路线,莆田总行委撤销,成立莆属特委。同时,在城区成立莆田特支,书记蒋声。同年11月8日,红207团改编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支队长张威,政委王于洁。同年12月27日,第二支队在芦尾村陷入国民党军800多人的包围,在突围战斗中牺牲35人,陈天章等5人被捕,翌日英勇就义。
  民国20年2月,莆田外坑反“围剿”斗争失败。同年6月,省委决定撤销莆属特委,恢复县委建制,隶属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王于洁任书记。同年9月,“九一八”事变后,全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掀起抗日救国运动热潮,妇女救国会、小教反日会等抗日救国团体在城区相继成立。城厢东里人黄国璋(莆田中学学生,在校加入共青团组织)在同学中组织“抗日十人团”,开展抗日宣传和抵制日货等活动。
  民国21年春,中共莆田县委主办的《工农报》和《前线》、共青团县委主办的《青年报》、互济会主办的《莆光》等报刊杂志相继在城关创刊发行。4~5月间,红军攻克漳州,县委发动城郊、北路、黄石等地开展群众性的抗粮、抗税、抗捐等活动。同年9月,中共莆田县委升建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领导莆田、仙游、福清三县的革命斗争。中心县委机关先驻城郊四亭,后迁西天尾溪安,再迁驻涵江,并在城区设立区工委。
  民国22年2月,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到莆田指导开展春荒斗争,发动群众打土豪、开仓分粮,扩大政治影响。民国23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卖,驻涵江的中共莆田中心县委被破坏,恢复中共莆田县委建制,县委迁忠门。同年9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重建,并建立共青团中心县委,书记黄国璋。
  民国24年5月,中共莆田、福清两县联合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王于洁任书记,特委决定把两县游击队分别改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在闽中地区发动群众,开展三年游击战争。
  民国26年2月,中共闽中特委被破坏,王于洁等特委领导被捕牺牲,由特委委员刘突军主持成立中共闽中工作委员会,刘突军任工委书记,苏华、黄国璋为委员。同年8月下旬,中共闽中工委与莆田国民党当局在荔城举行谈判,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促成莆田第二次国共合作。同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闽中工农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同年9月,在莆田城内西来寺设立闽中义勇军办事处。同年10月中旬,刘突军率领抗日义勇军200多人进驻广化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师特务大队,继于11月中旬开抵泉州驻承天寺。民国27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泉州事变”,秘密杀害刘突军,特务大队被缴械。同年4月,经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交涉营救,闽中抗日义勇军终于被编入新四军特务营第二连(吴德标任连长),开赴皖南前线抗日。刘突军被害后,由黄国璋继任闽中工委书记。
  民国27年8月,省委决定撤销闽中工委,成立莆田中心县委,苏华任书记。县委机关设在城郊四亭村。
  民国28年7月,省委决定莆田中心县委与福清中心县委、泉州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中共闽南特委,莆田恢复县委建制,书记林阿郎。民国30年2月,由城郊乡张伯庭接任书记(民国34年6月,发生“东吴事变”,张伯庭殉难)。民国30年5月,黄国璋以省委军事特派员身份到闽中领导抗日游击战争。民国33年2月29日,黄国璋率领小分队化装智袭涵江交通银行,缴获现钞400多万元、黄金20两。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强化反共措施,中共莆田地方组织坚持地下斗争,县委领导机关迁到山区,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直至莆田解放。
  民国35年1月28日,黄国璋率领游击队在江口上林亭伏击银行押钞武装队伍,缴获现钞3850万元,参谋长叶良运和班长何永政在战斗中牺牲。同年12月20日,国民党当局在城区成立“莆田县各界戡乱动员委员会”,并成立“莆田县民众自卫委员会”,组建“保安自卫团”,团部设在中山堂(现改建为城南市场和中山商厦),各区、乡成立“民众自卫队”,实行“连保连坐”制,强化反共措施。
  民国36年4月,县委响应上级号召,发动群众支援爱国游击战争。同年8月,县委书记杨杞松被捕牺牲。
  民国37年6月下旬,闽中地委任命康金树、林汝樑、张坤组成中共莆田县工委,康金树任工委书记。同年7月上旬,县工委在城郊四亭召开党员干部会议,提出“恢复老区,发展新区,建立革命基点村”的战斗任务。民国38年2月,闽浙赣人民游击队闽中支队成立,黄国璋任司令员兼政委。同月,中共莆田县工委改建为中共莆田县委,康金树任书记。城郊属中共北洋区委,书记陈国樑。同年4月,城区各中学学生为声援南京“四一”事件和台湾“四六”事件,举行罢课斗争。5月15日,张坤率游击队20多人,化装袭击“莆田县自卫团”团部。8月21日上午,张坤带领游击队进入城区,当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军部和闽中工委领导抵城,与莆田游击大队会师,莆田城关宣告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厢区境内党的组织均为区、乡镇和公社一级建制,隶属中共莆田县委领导,直至城厢建区为止。由于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基层党组织亦相应进行调整。
  1949年9月至1950年10月,现城厢区属莆田县一区(亦称城厢区),区公所驻古谯楼,辖13保,设中共莆田县一区分委会,书记李化南。主要工作是领导群众开展支前、剿匪、反霸、减租、减息等。
  1950年10月至1952年8月,现城厢区属城厢镇和一区。城厢镇辖7街4乡,镇人民政府驻古谯楼,设中共莆田县城厢镇委员会,书记李化南。一区辖18乡,区公所驻南郊,后迁阔口,设中共莆田县一区委员会,书记张增禄。主要工作是领导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
  1952年8月至1956年6月,现城厢区分属一区和五区。第一区公所驻十字街,辖7街3乡,设中共莆田县一区委员会,先后担任书记的有冯金堂、焦俊英、陈世英、冀焕仁。第五区公所驻阔口,辖17乡,设中共莆田县五区委员会,先后担任区委书记的有张增禄、陈兆珊、钱文亭、李志平、蔺禄恒。区委在城市领导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领导农民组织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1956年6月至1957年12月,现城厢区属城厢镇,辖3街、6乡(城郊的部分乡划归黄石区管辖),镇人民委员会驻城中,设中共莆田县城厢镇委员会,书记冀焕仁、林金銮。党委领导组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合作化;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这期间,各级党组织进行整风运动,开展反右派斗争。
  1957年12月至1958年10月,撤区并乡,现城厢区地属城厢镇、郊下乡、沟东乡,部分村划归西天尾乡。城厢镇人民委员会驻十字街,辖7街,设中共莆田县城厢镇委员会,书记林金銮。郊下乡人民委员会驻郊下,辖9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设中共莆田县郊下乡委员会,书记朱玉泉。沟东乡人民委员会驻沟东,辖12个农业社,设中共莆田县沟东乡委员会,书记吴文进。
  1958年10月至1961年6月,现城厢区为当时的城厢人民公社,下辖28个生产大队,设中共莆田县城厢人民公社委员会,第一书记吴文进,书记林金銮、戴文贤。各级党组织贯彻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各地掀起“大跃进”浪潮。
  1961年6月至1965年8月,人民公社体制调整,现城厢区与当时的城关区基本相同,城关区公所驻十字街,设中共莆田县城关区委员会,下辖中共沟东、郊下、坑坪、泗华、城厢等5个人民公社委员会,沟东公社党委书记邹寿棋,郊下公社党委书记朱玉泉,坑坪公社党委书记陈文理、徐乌金,泗华公社党委书记关文棋,城厢公社党委书记林国宁。各级党委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宣传《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各地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热潮,并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王杰、焦裕禄的活动。
  1965年8月撤区并社,至1984年6月城厢建区前,社队体制基本稳定。现城厢区地属城厢镇及城郊人民公社,按组织机构变动,大致分为3个阶段:
  1.1965年8月至1968年9月。城厢镇人民委员会驻文献路,辖6街,设中共莆田县城厢镇委员会,书记孔令森。城郊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十字街,辖34个生产大队,设中共莆田县城郊人民公社委员会,书记戴文贤。主要工作是继续开展点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入“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党组织基本瘫痪。
  2.1968年9月至1971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人民公社、镇革命委员会设立党的核心小组。城厢镇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巩道顺;城郊人民公社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李国钦。中共党组织主要工作是举办各类学习班,组织“清理阶级队伍”,动员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展整党建党等工作,逐步恢复党的组织生活。
  3.1971年11月至1984年6月。1971年11月,各人民公社、镇革委会撤销中共党的核心小组,恢复社、镇党委建制。1980年12月,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实行党政分开,社、镇党委会机构不变。中共莆田县城厢镇委员会历任书记有:巩道顺、林仙沐、杜汝俊、李玉志、薛金添。中共莆田县城郊人民公社委员会历任书记有;林玉聪、郑文林、陈占春。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发生后,城乡广泛开展揭批林彪集团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罪行,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1977~1978年,联系实际开展揭批江青集团的反革命罪行。1979年以后,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学习,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落实政策,纠正冤假错案,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