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集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3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集市
分类号: F713.58
页数: 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境内集市的发展历程。隋唐时期出现集贸市场,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民国时期有所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1956年下半年开始,境内开放了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和集市。1987年起,区政府集资兴建南门市场等多个专用农贸市场。
关键词: 城厢区 商业经贸 网点 集市

内容

隋唐时期,境内就出现集贸市场。初为“十日一墟,日中为市之集”,以后逐渐发展为“三日一集,不限于午之市”。宋元时期,集贸进一步发展。境内已有专为买卖双方称秤、主量、收取佣金的“牙人”。当时设在城内元妙观前的米墟、西门外的青菜、水果摊,均有“牙人”。随后,集贸活动更为频繁,圩日交易的时间间隔缩短,许多集贸活动已是每日进行,集市的数量增加,境内有“三市一街”:南市、北市、白湖市(即今阔口)和东门外街。
  民国时期,集贸有所发展。至1949年8月前夕,境内的集贸网点大多以街为市,占路为集。晨集午散的自发半自发状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庙前的粮油市场、西门外的青果蔬菜市场、北河边观桥的柴草市场、东门兜梅花亭的猪仔市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根据中央政府提出的“沟通城乡关系,发展集市贸易与物资交流”的方针,当地政府结合实际,遵循“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原则,从1951年开始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当时的莆田县就组织几十次物资交流会。1952年8月,城厢镇举行物资交流会,参加的人数多达14.95万人,交流持续4天,品种有215种,交流金额166.99万元。它是以集市为中心的商贸形式,促进城乡经济的繁荣。
  1956年下半年,根据国务院提出的《恢复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和《关于放宽农村市场管理问题的指示》,于当年9月,莆田县开放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17个,境内自由集市3处。其中最大的城南市场始建于1953年,是境内第一个由政府拨款兴建的自由集贸市场。1958年,莆田县政府拨款在境内的观桥头兴建城北市场。后因建观桥影剧院需要,拆迁至北河边,就是现在的“北市场”。1975年,政府又拨款2400元,在莆田体育场南侧的空地上搭棚兴建薪柴市场,由莆田县的常太等山区运来的柴、草都在这里进行交易。后因建莆田公交公司,柴草市场迁至天九湾。1979年,政府又投资兴建天九湾市场,至1982年投入使用。翌年又征地8亩扩建天九湾市场,使天九湾成为综合性的农贸市场,主要经营粮食、蔬菜、农药、化肥、钢材、竹木、猪肉等。当时在城内还有5个比较稳定的集市:城墙巷补鞋,十八张厝青果,北河边的蔬菜、青果,镇海的木材,天九湾的饲料。
  1987年起,区政府集资兴建南门市场,主要由区工商分局和南门居委会负责集资,市场建筑面积4960平方米,共有固定及临时摊位564个。至1994年,境内有专用农贸市场6个:城南市场、城北市场、天九湾市场、南门市场、下磨市场、凤凰山市场。境内还临时搭盖的集市多个,有筱塘、东门兜、辰门兜(拱辰)、棠坡、赤溪、郊下、龙桥、西门兜等,还有镇海的木材市场、阔口的竹木市场。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