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90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水利
分类号: F303.1
页数: 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代境内已有水利工程,宋代是城厢水利工程建设鼎盛时期,明清时期水旱灾害频繁,民国时期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发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并重,全面恢复、整修加固原有水利工程设施,并逐步扩大农田水利建设规模。
关键词: 城厢区 农业 水利

内容

唐代,境内已有凿塘筑堰,堵水灌田。宋代是城厢水利工程建设鼎盛时期,民众利用溪流筑陂引水灌田,相继在木兰溪、延寿溪河道中建成木兰、泅华两大陂,灌田万余亩。明至清代,官府为防御倭寇,撤毁莆田沿海石堤;实行“截界移民”,海潮淹没南北洋大片平原,水旱灾害发生频繁。民国时期,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灾情严重。1949年前,水利设施简陋,灌溉工程简易,抗灾能力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多数耕地属“望天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的指导思想,坚持水利工程“依靠群众,民办公助,小型为主”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开发利用水资源。1957年始,境内动工兴建、扩建枫坑、柯田里、龙岩水库及总长11.73公里的干支渠,同时对古老的木兰陂、泗华陂和北洋海堤进行多次整治和加固,效益显著。1984年后,水利工作转向引、蓄、提并举,建设与管护并重,全面恢复、整修加固原有水利工程设施,并逐步扩大农田水利建设规模。迄1994年,全区有小型水库3座,兴建各类水利工程325处,其中电灌站30处。恢复灌溉面积1.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6万亩,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97.6%;修建堤防工程21.79公里,其中海堤5.94公里,保护耕地1.59万亩;水利工程总投资950万元,基本建成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的多功能水利服务体系。
  第一节 水利建设
  一、引水工程
  区境引水工程有木兰陂、泗华陂2处,灌溉总面积1.57万亩,其中灌溉万亩以上工程1处。
  (一)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城厢区城南乡木兰村境内。宋治平元年(1064年),长乐县钱四娘(女)携家资十万缗来莆,在木兰溪的将军岩前(今莆田县华亭镇西许村)截溪筑陂,因坝基地质复杂,溪洪猛涨,陂建成后即被洪水冲溃,钱氏目睹陂溃功败,家资付诸东流,悲愤投水身亡。其后,长乐县进士林从世又携钱十万缗,在木兰溪下游上杭桥的温泉口(今木兰村的黄头)建陂,因溪床狭窄急弯,又被海潮冲毁。宋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今闽侯县)李宏,应诏来莆第三次筑陂,在僧人冯智日的协助下,总结前两次筑陂的经验教训,经过精心勘测,选定在钱、林原筑两陂之间,溪宽流缓的木兰山下作为陂址,动工续建,历时8年,元丰六年(1083年)陂终建成。它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古代引水工程,也是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枢纽工程拦河坝是木兰陂的主体工程。陂长219米,由溢流堰闸和重力坝组成。南端堰闸长113米,高3.65米,有闸门32孔,后堵南2孔、北1孔,今有28孔和一孔冲沙闸,堰闸宽2.1~2.4米,总宽度70.4米,闸墩长5.5~6.0米,墩宽1.9米,墩高上游0.7米,下游1.4米,上游坦水长12米,下游坦水长21.5米。陂体底宽40~50米,陂南端设一道冲刷闸,利于排除砂砾淤积,减少泥沙直冲南洋进水闸;北端垂力式滚坝长138米,坝外坡砌成台阶式,坝顶比堰墩略高,呈三角形状,与上游的陂埕相连接。木兰陂整体设计合理,具有溢洪、挡潮、灌溉等综合功能。
  渠系配套工程渠系分南北洋二渠。南洋渠系:位于莆田县境。在兴建木兰陂时,于陂南端建回澜桥进水闸(亦称惠南桥),闸高3米,双孔,正常引水量为11立方米/秒,渠道总长173公里,可蓄水1700万立方米。南洋平原片的渠桥、黄石、笏石、北高4个乡镇受益,灌溉农田7.30万亩。北洋渠系:位于城、涵和莆田县境内。元延佑二年(1315年)创建“万金陡门”(进水闸),正常进水流量为5.5立方米/秒,渠道总长185.5公里,可蓄水1400万立方米。城厢、涵江两区及莆田县西天尾、梧塘两镇受益,灌溉面积6.4万亩,区境受益面积1.47万亩。配套工程在境内有阔口水闸,新溪溢流堰、下黄、埭里、上埭尾排洪闸等。1949~1994年,先后修建南北洋渠系的涵闸9座,计42孔,增加排洪流量1098立方米/秒。增建排水涵洞55座,区间排水闸7座,分水闸7座,控制闸55座,进水涵洞150座,从而控制水位,增加排洪量,形成蓄、引、排、灌系统化。
  (二)泗华陂
  泗华陂亦称使华陂,位于延寿溪下游,离城区4公里的泗华村内,陂南为龙桥村,陂北为下郑村(今泗华村),陂长253.12米,高5米,顶宽1.20米,中央设溢流堰,宽42米,深0.65米,以利排洪。南渠经龙桥、泗步岭出吴公流入延寿,灌溉面积200多亩;北渠经下郑、吴庄、洋西、下刘、白杜、下尾,灌溉面积3000多亩。
  泗华陂建筑年代失考。《兴化府志》卷五十三载:“唐吴兴筑延寿陂,专为灌溉平洋尊贤里,地高未食其利,使华陂建成始分水北注。”明天顺二年(1458年),参政方逵重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泅华陂管理委员会。1953年10月,在西天尾溪白村店仔头修建一座横跨延寿溪长63米的倒虹吸管,开挖渠道2.75公里,修建进水闸、排水闸、公路涵洞3座,灌溉畅林、北大农田1074亩。1956年春,泅华陂并入木兰陂灌区。1958年,泗华陂扩建,北渠进水涵洞改为闸门,新开渠道长4.67公里,建木质渡槽6座,陂首加高0.5米,坝顶全部砌平,不留缺口,受益农田面积由0.3万亩增至1.2万亩。迄1994年,泗华陂已基本实现灌溉自流化。
  二、蓄水工程
  1956年后,城厢人民坚持自力更生,兴修水利,先后新建、扩建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上,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二)型水库3座以及山塘9处,有效灌溉面积0.51万亩。
  (一)枫坑水库
  位于城南乡朱坑村,离城3公里,总库容量94.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6.3万立方米,集雨面积1.7平方公里。坝高21.8米,坝长260.5米,坝顶宽3.3米。水库放水启闭设备为转动门盖内径30厘米,箱形输水涵洞一条,条石浆砌,断面70×50平方厘米,排水量1.1立方米/秒,溢洪道为滚水坝堰式,宽度10米,排洪量16.4立方米/秒。有干渠1条,支渠3条,总长6.58公里,渠道沿线有大小建筑物18座,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水库具有防洪、灌溉、城乡供水、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1957年11月动工,1960年9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9.65万立方米,投工21.4万工日,投资10.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7万元,群众自筹9万元。灌溉面积3600多亩,朱坑、厦林、棠坡、沟头、筱塘等5个村受益。
  (二)柯田里水库
  位于城南乡朱坑村,离城5公里,库容量10.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9.6万立方米,集雨面积0.5平方公里。主坝为均匀土质坝,坝高14.1米,顶宽3米,坝长100.5米。溢洪道为宽顶堰式,底高程314米,洪峰泄洪量7.6立方米/秒。有干、支渠3条,总长2.15公里,渠道沿线有建筑物3座,设计标准为200年一遇。1958年动工,1962年扩建,1994年初再次扩建,是年底竣工,共完成土石方1.09万立方米,投工1.92万工日,投资41.96万元。灌溉面积1000亩,受益朱坑村及山区片小学的生活用水。
  (三)龙岩水库
  位于城南乡白洋村,离城7.5公里,库容量1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0.7平方公里。主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20米,顶宽3.8米,坝长80米。主坝一侧建有临时溢洪道,槽形结构,长30米,宽4米,高1米,排洪量6.0立方米/秒。水库放水启闭设备为转动门盖内径25厘米,箱形输水涵洞一条,条石浆砌,断面100×70平方厘米,输水量1.2立方米/秒。主渠道2条,总长3公里。1962年动工,1963年竣工,共完成土石方3.5万立方米,投工8万多工日,投资50多万元。灌溉面积500多亩,白洋村受益。
  三、堤防工程
  (一)北洋海堤
  明弘治《兴化府志》载:唐建中年间(780~783年),吴兴拦海筑堤开发北洋,并筑延寿陂,灌田400顷。唐元和间(806~820年),裴次元筑镇海石堤开发南洋。宋李宏建木兰陂,自陂头至三江口的两岸,各筑海堤50里,后经历代不断对其扩展和完善。位于内港的北洋海堤,从境内城南乡木兰村陂头起,经莆田县黄石镇桥兜村沿北岸至涵江区涵江乡鳌山村的岐头止,全长55.1公里。区辖内的北洋堤段,于唐元和八年(813年)建成。堤段范围:自城郊乡东阳村起经张镇村的南箕箕至城南乡木兰村的陂头,堤长28.85公里,堤顶高程7.4~9米,堤身高度3~5米。北洋海堤保护全区3个乡(街道)30个村(居委会)的农田2.43万亩和7.39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境内海堤中主要建筑物有水闸6座,计13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汛前,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投入大量劳力,加高培厚海堤,不断提高堤防工程质量,至1960年,已抵御多次风潮袭击,安全渡汛。1961年9月22号强台风带来暴雨袭击莆田地区,风力达11级以上,毗邻涵江区的三江口潮位达7.42米,超7.39米的历史最高潮位,在台风、大潮、洪水的袭击下,莆田南北洋海堤除个别堤段外,其余全部溃决,损失极为严重。是年,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叶飞亲临实地视察,指令晋江地区水电工程局负责勘测设计。1962年,成立莆田县南北洋海堤工程指挥部,日上场劳动力1万多人。是年1月至翌年底,南北洋海堤的修复工程竣工,共完成石堤6.27公里,投工83.18万工日,投资114.6万元。1984~1994年,区人民政府每年抓紧冬春季节兴修水利,组织大批劳力上场,不断加固境内的木兰溪沿岸海堤,在弯道顶地段抛石新扩建丁坝28处,总长1720米,加固堤防4220米。1992~1994年,在城郊乡陡门、张镇村新建石堤长850米,堤顶高程8米,总投资30万元。
  (二)荔枝带沿岸砌坡
  1992~1993年,区内镇海、阔口、荔浦、陡门、西洙、东阳、莘郊、长丰等平原片8个村的群众,以民办公助形式,筹集资金,在种植荔枝带的溪河两岸用条石砌坡护岸,总长15公里,投资256万元。
  四、提水工程
  50年代初,区境内农民使用水车、戽桶、吊桶、水桶等工具在沟、塘、池、井提水灌溉农田,但常因水源不足、提水工具落后而受到旱情威协。50年代中期,平原片的乡村利用沟船安装5~8马力的动力机械进行移动式抽水灌溉。1964年始用水轮泵提水灌溉。1969年9月,城厢镇跃进街建田尾电灌站,安装1台7.5千瓦的电动机抽水,灌溉面积25亩。1970年,先后在城厢镇胜利街及城郊公社下磨大队建立安福、下磨电灌站2座,电动机5台,共68千瓦,灌溉面积530亩。至1994年,全区有电灌站30处,拥有农用排灌机械动力228台、1624千瓦,其中柴油机91台、763千瓦,电动机137台、861千瓦,灌溉面积1.5万亩。
  1985~1994年,东阳、莘郊、肖厝等3个村兴建地下管灌工程,铺设管道总长3100米,投资23万元,受益面积2100亩。
  五、饮水工程
  1949年前,城乡人民多饮用井水、溪水、河水。1950年后,部分机关、工矿单位、村庄利用井水或河水,自建小型自来水塔供水。1980年,在城郊公社下磨大队建成莆田县自来水厂,日供水量5000吨。1984年扩建,日供水量增至1.5万吨,供给城区及近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1985~1994年,区内农村普遍建有人饮工程,较大型的有朱坑饮水工程,输水管道总长880米,日过水流量158吨。全区有23个村,5.32万人受益。
  六、防汛抗旱
  城厢区水、旱灾害频繁。每年遭热带风暴或台风袭击、影响有2~5次,干旱少雨平均每年出现2次。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面对灾害束手无策,民众遭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0~1994年,境内发生较大洪涝灾害27次,大旱灾21次,人民政府带领群众,兴修水利,防汛抗旱,深得民心。从50年代起,持续修建的引、蓄、提等各种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洪、抗旱减灾中发挥巨大作用。
  防汛.1949年前,境内未设防汛抗旱机构。1949年后,人民政府重视防汛抗旱工作,设专职机构,制订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84年6月建区后,即成立城厢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副区长连良腾兼任指挥,区人武部、政府办、农委、水电局领导兼任副指挥,下设防汛抗旱办公室,由水电局局长兼任主任,并配备专职人员,使防汛工作纳入正常化轨道。区指挥部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制定《防汛工作预案》,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每年汛前都召开会议,布置防汛工作。水利部门加强对蓄水、堤防工程的全面检查,发现险情水库、隐患堤段,组织劳力及时抢修加固,以防自然灾害袭击。防汛期间,气象部门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及时掌握风情、雨情。物资部门做好抢险物资准备,确保抗灾急需。区防汛办还配备专用电话机、电台、对讲机等应急通讯设备。汛期有专人日夜值班,各村(居委会)组织抢险、巡逻队伍,加强巡逻检查,出现险情,随时抢险,确保安全度汛。1990年,城厢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获福建省抗洪抢险先进单位称号。
  抗旱1949年前,境内修建沟、池、塘等以引蓄水源防旱,旱期用传统的提水工具抗旱。1950年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增强防旱、抗旱能力。1984年后,每年旱季,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部署,加强旱情预报,落实抗旱措施。对蓄水工程做到汛期少蓄、旱季多蓄;引水工程做到年年检修,组织劳力疏沟清渠,防渗保水。对缺水易旱地区,调整种植布局,改种耐旱作物。1985年起,大力发展电力提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至1994年,全区已有农用排灌机械228台,装机容量1624千瓦,农用水泵228台,大大增强了抗旱能力。
  第二节 水土保持
  一、水土流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据莆田濑溪水文站观测,木兰溪河流自1960~1969年,年平均侵蚀模数242.30吨/平方公里;1970~1979年,年平均侵蚀模数295.83吨/平方公里;1980~1984年,年平均侵蚀模数253.52吨/平方公里。水文资料表明,木兰溪中下游地区,70~80年代中期比60年代水土流失明显加剧。80年代初,境内森林植被90%以上为幼龄林,对水土保持的效能较低,植被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们对自然界干预越来越多,尤其是森林的乱砍滥伐,开垦荒地以及城乡基本建设,使植被受到破坏,有的地方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1985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015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57%,其中轻度流失7180亩、中度流失2136亩、强度流失843亩,分别占流失面积的70.68%、21.02%、8.30%。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的白洋、朱坑、林桥、霞林、洋西、龙桥、拱辰、泗华等村,总面积8285亩,占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的81.55%。至1994年,经历年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为6897亩,占土地总面积5.82%。
  二、综合治理
  1949年前,境内未设水土保持机构。1949年后,水土保持工作归莆田县管。60年代中期,县成立水土保持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抓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对城郊公社的局部水土严重流失区实行坡耕地退耕还林(恢复森林),并在丘陵地带建山塘、排水沟、水平梯田等,但因开展时间短,治理成效不大。1966~1976年,水土保持机构撤销。直至1981年前,水土治理由林业部门兼管,以植树造林为主,结合封山育林,水土流失有所控制。
  1985年,区成立水土保持办公室。1993年5月,成立区水土保持监测站,各乡村设水土保持监督员,配备专、兼职人员共7人。建区后水保部门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及《森林法》等有关法规、法令,印发各种宣传品700多份,水土宣传手册100多册。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树立保护水土资源的观念,及时制止乱垦滥种、乱砍滥伐、乱采石、沙、土等违法行为,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对全区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实施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乔、灌、草、林、果、竹一起上的治理方针。采取试验、示范、逐步推广的做法,在平原区的溪河两岸石砌防洪堤总长1680米,保护耕地1.5万亩;在水土流失区实行封山育林、改造茶果园为“三保园”(保水、保肥、保土),面积1100多亩;在境内福厦公路的第一重山造林种果,种植龙眼、余甘、橄榄、杨梅等果树3.9万多株,总面积1400亩。迄1994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36.82%提高到39.3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62亩,其中封禁治理2500亩,强化治理762亩,比1985年的流失面积10159亩减少32.11%。经过治理,已初见成效。
  第三节 水利管理
  一、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的水利工作由莆田县人民政府建设科主管。1956年后,隶属县水利电力局管理。1984年6月,水利工作由区人民政府管理。1990年4月,成立莆田市城厢区水利电力局,配备专职人员8人。1991年,城郊、城南乡先后成立乡水利工作站。1992年6月,成立城厢区水政水资源站。至1994年,全区水利管理机构基本健全,水利管理工作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工程管理
  1949年前,境内的池、塘、堤、陂、坝多数由受益户看管,联户共建的由受益群众推举笃实村民管水,规定用水、维修、收费等事项。
  1949年后,水利工程实行县(区)、乡、村三级管理。1984年后,境内大型的引水工程木兰陂、泗华陂归莆田县管。乡管的有乡内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由乡水利工作站负责水利工程的维修与管理。村管的有小型水库和其他小水利工程,由村委会指派专人或兼职管理员,负责枢纽工程和干集的检查、养护管理。区水电局负责制定全区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续建配套以及岁修计划等。
  1984年,贯彻国务院“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的方针,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在开展“三查”(查安全、查效益、查综合经营)后,对查出的险病水库、堤防隐患、集道漏水以及损坏的水利建筑物,全面进行整修配套或更新改造。迄1994年,全区共修复大小渠道400处,清淤渠道160条,总长240米,堤防除险加固242处,总长14公里,涵洞整修30座,其他水利设施440处,完成土石方500多万立方米。
  三、水利管理
  1988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利部门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对区辖内木兰溪河道有采沙作业的村,实行按人口、船只,定点划片、发证和收费管理,取缔机械采沙作业,使沿岸的河堤得到有效的养护。同时按照法律规定,查处破坏水利工程设施案件,加强水利管理。1990~1994年,全区查处各类水利案件85起,清除违章盖房、搭棚74座,违章建坟、建厕182处,拆除建桥围堰12处,取缔机械采沙船14艘,发放采沙许可证453份,追究刑事案件18起,拘留4人,行政处罚32人,挽回经济损失98万元。1993年,区水政水资源站被评为福建省水资源工作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