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新区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4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新区开发
分类号: TU99
页数: 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在新区开发方面,从1985年开始,首先进行了下磨溪和后巷洋的开发,随后进行了田尾和文献小区的开发。此外,还进行了广化寺路口至霞林锦亭“蔡宅”工业区和下磨台湾街东西段的开发。1991年后,城厢区的开发范围扩大到镇海西社小区、南门福厦路南段、沟头嘉新开发区、拱辰六城门等福厦公路走廊地带,并逐步向龙桥、泗华、顶墩等自然村扩延。至1994年末,城厢区城区面积已扩大至10平方公里。
关键词: 城厢区 城乡建设 市政建设 新区开发

内容

城厢区建制前,城区面积小,局限于原县城街巷的英龙、太平、长寿、凤山、梅峰、文献等6个街道居委会。城区范围东南至福厦路,西至太平街道居委会,北至城北门,面积3.5平方公里。县城外均为城郊农村。70年代后期,莆田县政府开始在田尾,沿文献路向西开发新街(当时称“荔城路”),建机关单位办公楼及部分新居民区。
  1984年底,市、区人民政府着手进行新市区建设规划,并按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先高洼地,后低洼地,先城区后城郊,先城西、城南,后城北、城东,分期实施新市区开发。重点开发地段为田尾、筱塘、梅山、下磨、霞林、南门、镇海等,后扩延至城郊顶墩、沟头、棠坡、阔口、拱辰、畅林、龙桥等市规划区郊区地段。
  1985年,进行下磨溪开发,建市、区、县机关单位住宅套房7幢。1986年,进行后巷洋开发,建商住楼,形成现南门新街与后巷洋居民区。1988年,进行田尾“八十亩”文献小区开发,建住宅32幢、780多套套房,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建立公园居委会,居民点内有托儿所、小花园、老人活动中心,附近有文献中学、新光影剧院,设置公园至市政府公交车站点,为市区内一个配套较为完善的住宅小区。同年,进行广化寺路口至霞林锦亭“蔡宅”工业区开发建设,建南兴和多福针织厂、金匙啤酒厂、龙威鞋厂、京莆精机厂、侨雄工艺厂等。此外,还进行下磨台湾街住宅楼房开发建设。1991年起,进行下磨台湾街东西段开发,镇海丰美荔梅小区、梅峰梅山小区、安福新村、学园路西向开发建设。1992~1994年,进行镇海西社小区、南门福厦路南段、沟头嘉新开发区、拱辰六城门、溢华房地产、天九湾至阔口、拱辰至畅林等福厦公路走廊开发建设。同时,市区开发建设向龙桥、泗华、顶墩、棠坡、南郊、屿上等自然村逐步扩延。至1994年末,城区面积由建区前的3.5平方公里扩大至10平方公里。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