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旧城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4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旧城改造
分类号: TU99
页数: 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的旧城改造始于1991年,由区政府和市有关单位共同成立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改造主要涉及旧街的改造和新区开发。改造后,住房面积比原有增加30%~40%,住房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城厢区 城乡建设 市政建设 旧城改造

内容

城厢自唐代莆田正式置县治后,至宋初为兴化军治所,始筑有军城,形成街区。明代,扩建城北府城。清至民国,城内街区基本上都是明代的街巷名称。民国时期,曾拆宽部分街道。50年代后期,在中共莆田县委驻地两侧沿胜利路北至衙后街口,改建旧店房为三层楼红砖土木结构的县委招待所和百货商店(时称为“高楼”)。由于地处海防前线,自50~70年代初,基本建设投资很少,城区变动不大。
  1991年,城厢区政府作出对旧城改造实施大动作的决定。是年3月27日,由市人民政府、市建委、市计委、市土地局、市建设银行、市公安局、市房地产管理处,城厢区人民政府、区建委、莆田县人民政府等单位组成,成立莆田市城关地区城市改造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厢区政府。同年5月,区政府成立城厢区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在区建委。同时,成立城厢区旧城改造指挥部,负贲组织实施旧城改造工程。
  旧街改造是旧城改造的中心部分,由区旧城改造指挥部与荔城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1991年5月,共拆房25户(单位),拆旧房占地面积1506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新建占地面积866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安排店面34爿。7月,中山中学对面街自邮电局至花园巷地段动工。8月,上十字街及其西侧地段动工。12月,下十字街及上十字街东侧地段动工。1992年10月10日,顶务巷至城墙巷地段动工。1991~1992年,荔城旧街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自拆自建、自拆公建的办法,共改造5个地段,拆旧房587户(单位),占地面积3676平方米,建筑面积56989平方米;新建占地面积18978平方米,建筑面积11.79万平方米;安排店面584爿,商业面积2万平方米。经改造后,新建房底层和近半的二层被利用为商业用房。龙门下、胜利路中段、东大路街道扩宽5米,上下十字街和顶务巷扩宽9米、文献路扩宽20米。住房面积比原有增加30%~40%,住房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投资45万元,改造太平小学、文献小学、梅峰小学、第一幼儿园等4所学校的基础设施。
  1992年,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由旧街延伸,扩大到环城路及市区周围地段。年内,分期实施区府路一期工程、南门旧街一期工程、十字街南伸至福厦新路段、西社小区一期工程、南园小区一期工程、学园路下磨段、南门旧街二期工程、下社路双面街、顶务巷东侧、古谯楼东西侧、文献路东伸、城北小区一期工程等项目的改造、开发、建设。是年,共拆房1860户(单位),拆旧房建筑面积26.17万平方米,完成新建面积16.1万平方米,打通延伸道路4010米。
  1993年,续建上年未完成项目,拆旧房447户(单位),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完成新建筑面积8.15万平方米。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