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主要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4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主要建筑
分类号:
TU99
页数:
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兴化府署是宋代兴化军署、元代兴化路署、明代兴化府署的建筑物,位于莆田市区文献路。兴化城墙是兴化军治从游洋迁至莆田后建造的,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后来经过多次修建。古谯楼是宋太平兴国八年修建的兴化城墙子城的门楼,是福建省仅存的古建筑之一。
关键词:
城厢区
城乡建设
市政建设
主要建筑
内容
一、公共建筑
(一)兴化城墙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兴化军治从游洋(今仙游县游洋镇)迁至莆田,筑子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八步),以护官廨,又筑土垣为外城,以环民居。即兴化军城。
宣和三年(1121年)始筑砖城,基厚七尺五寸,高一丈五尺,周七里八十三步,引北洞水为濠,绕城至东南,与西南沟堑相连。设城门5个,东名“望海”,南名“望仙”,西名“肃清”,北名“望京”,东北名“宁真”,城门上各建有门楼。
绍定三年(1230年)改建,表里砌石,周一千二百九十八丈八尺,高一丈八尺,墙顶覆盖砖瓦,各门均设楼垛。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为防倭乱,又筑新墙,越旧濠,跨乌石山腰,东经前埭、后埭,与旧城相合,周一十一里二千八百三十丈,基宽一丈六尺,墙高一丈八尺,垛高六尺,共高二丈四尺,垛2962个,警铺49个,敌楼27个。废宁真门,设4个城门,东西仍用旧名,南门改名“迎仙”,北新开一门名“拱辰”,四门均建有门楼。城门外设东、西水关,东通舟楫进城,西以石为栏,仅容水入。濠长二千七百二十二丈,宽二丈六尺,深二丈,引延寿溪、木兰溪溪水注之。西北依山凿为旱濠,长五百九十三丈,深二丈,宽与水沟同。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城外西北筑墙,高七尺,北门至西水关筑土墙四百五十丈,西水关至西门筑石墙六百三十四丈五尺,增设敌台6座。万历九年(1581年),扩建西北城墙,将乌石山高丘包入,长八十五丈五尺,高二丈,阔一丈,用石二千七百一十二丈,砖37.44万多块,灰785石。建敌楼1个、警铺2个、方门2个、垛182个,称为“重城”。至此,兴化石城名闻八闽,号称“石兴化”,与“铜延平”(今南平市延平区)、“铁邵武”同称福建三大名城。
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民国28年(1939年),墙址改建环城公路,城毁,今只尚存古谯门。
(二)古谯楼
位于莆田市区文献路,系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修筑的兴化城墙子城的门楼,称为“门”。绍兴六年(1136年)被火焚毁。同年重建,置更鼓刻漏于楼上,故称“鼓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乱时,又被焚毁。隆庆五年(1571年)复建,分守武卿书匾:“壶兰雄镇”。后又经毁建。现存建筑物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嘉庆八年(1803年)整修的。楼分3层,平面长方形,面宽42米,进深16米,高度为25米,建筑面积1087.25平方米。结构为重檐歇山造,基台石砌,楼的底层中间砌成拱形门洞,利于受力平衡、重载,并具有防震作用。上书“古谯门”3宇,雄浑洒脱。门拱内只置横梁,不作券式,保持宋代城阙形制。基台上为木构2层楼阁,面宽7间,进深5间,半拱宏大,部分结构尚保存明末清初原物。1977年,国家古建筑专家来莆考察时,确认古谯楼的基台为北宋时期遗物。楼顶前后有回廊,置砖石花式围栏。楼台建型呈凹形,在古建筑上称为“双阙”,是京都城楼的建制,与北京故宫的午门和安徽省的凤阳楼一样。原古楼双阙两边的凸出部分,在民国初期因拓宽马路被拆掉4米多。这种建筑形式的古谯楼为全国少有,是福建省仅存的1座。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莆田县署
陈光大二年(568年)置县后,县署建于延陵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知府迁县署于左厢善俗坊,中建正堂,堂下设露台、甬道、戒石亭、仪门、东列、西列六房,正堂后为穿堂,其上为燕堂,东西厅房各4间,堂为知县衙,有前后厅和厢房,后屡有修建。
民国时期县署,迄今仅留下民国37年建的双层土木结构大楼1座(今莆田县政府院内建筑群中前座),建筑面积744.18平方米,屋面全铺简瓦、泻水30度。平屋板间,面积325.89平方米。除上以外,大部拆除改、扩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莆田县人民政府驻地。随后逐年增建办公楼、宿舍等。50年代建2025平方米,60年代续建3492平方米,70年代建3289平方米,80年代新建5~6层砖砼结构的办公综合大楼6367平方米。至1990年末,县人民政府院内共有建筑物8座,总建筑面积达15174平方米。1991年后,院内建筑规模仍不断扩展。
县政府毗邻西侧,原为国民党莆田县党部驻地,两廊4间平房。1949年后,为中共莆田县委机关驻地,前旧屋均已拆除改建、扩建。1990年末,共有建筑面积94417平方米。1991年后,建筑规模日益发展。
(四)兴化府署
府署建于南门内大街北谯楼内。宋代为兴化军署,元代为兴化路署,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兴化府署,后迁至城西南宣化坊(今古楼)体育场。衙署建筑物:中为正堂,左为经历司,右为照磨所;两廊计六房,东廊为吏、户、礼,西廊为兵、刑、工。堂前置露台、甬道、戒石亭、仪门。正堂之后为燕堂,东为架阁库,西为丰盈库,连以穿堂。东西有斋房4间,燕堂之北为知府衙,东为同知衙,西为通判衙(二衙制如中衙,但门各东西向)。同知府之南为推官衙,又南为知事衙,其前为司狱司。通判衙之南为经历、照磨、检校三衙。六房史舍列在东西房科之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犯城,焚毁殆尽。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府重建。清代,又多次重修。民国6年废兴化府治。
(五)人民体育场
民国20年,由地方教育界热心人士宋湖民、萧子衡、程天泗泗、翁祖烈、林振新、李绍远等倡议,政府拨款大洋800元,建于前清兴化府署旧址荒芜空地(俗称府里),场地占地面积6.8顷,名为莆田县立公共体育场。场内建有圆形长300米的红土跑道,建有篮球场、排球场、沙坑及办公室、会议室、器材室、宿舍等,为当时省内较为标准的体育场。之后,几经改造、扩建、配套,场内设施居全省县级体育场前茅。30~40年代,共举行过9届莆田县运动会。50年代后,更名莆田人民体育场。至1994年,体育场拥有的田径场地,半径36米,8道田径跑道,建有可容纳2万观众的8级看台,配套设施有具室内运动设备的体育馆和县少体校、少林武术学校、招待所等,墓本具备举办省级各项体育运动比赛的能力。
(六)烈士陵园
位于市区筱塘龙脊山上。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6公顷多,大门上方嵌有郭沫若题写的“烈士陵园”大理石匾,陵园四周筑有围墙。1958年,建革命烈士纪念碑,1962年竣工。
纪念碑仿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牌”式样,为正方形,宽38米,碑高16米,正面有110级石阶直达碑台,台座四方形,分两层,上层台宽19.5米,纵深8.5米,底层台宽38米,纵深6.2米,周围各置石栏,整座纪念碑用莆田特产“华亭青”石材建造。碑身南面镌刻有仿毛泽东手书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宇,另三面分别刻有邓子恢、张鼎丞、叶飞的题字。碑座正面嵌刻有中共莆田县委、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另三面嵌有5幅革命重大事件的浮雕。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列为市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二、民居建筑
区内民居建筑既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布局,又具有莆田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追求适用、稳重、大方、宁静的美感,同时考究防风、防洪等基础设施。
建筑结构,60年代前均为石基、土墙、木粱、瓦顶土木结构,部分为板墙,极少有砖墙或砖、瓦贴墙。60年代后,少数始用砖墙、钢筋水泥混凝土梁屋面。80年代以来,大部分采用砖墙、砼板梁。90年代,农村普遍用砖墙、童梁板。
建筑形式,前庭后院、中堂旁宅。多以“三间厢”(一厅两房)、“四目厅”(一厅四房)、“五间厢”(一厅八房,即在四目厅的两侧再建小厅)、“七间厢”(即在“五间厢”两侧再建对称“小厅”及其后房)。初以户居一地,代代相传后即以亲系居、房族居一地,如此联居邻居,扩大有“护厝拖”(五间厢两旁隔一路巷,再建横向房屋称“护厝拖”,路巷上段设天井)、“双座厝”(两座五间厢,上下相连,两进厅)、“三座厝”(三座五间厢,前后相连,三进厅)。荔城市区有“十八张厝”、“百廿间大厝”等古代民居群宅。1958年特大风水灾害,延寿、泗华、洋西、畅林、七步、沟下等村房屋倒塌严重。灾后,受灾村民居由村统一规划,建起成排的“集体厝”。至60年代,大部已相继调整,进行改造或搬迁新居。1984年市、区建制以来,传统的建筑结构和古式联宅已逐步被现代都市套房建筑所取代。荔城街道办在东岩山下建东岩山新村,安置部分缺房市民。1991年起,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的同时,陆续开发房地产市场,多为3~6层砖混结构套房。至1994年,全区翻建、新建民房共计2000多户,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
房屋层次,50年代前多是平屋,少有2层楼房。70年代后期,逐步向高层建筑发展。90年代,市区新建住房普遍为3~6层;农村普遍为2~4层。
住房面积,50年代前仅少数富有户住房宽裕,一般贫困户均较紧缺,常有一家几代人同住一宅,农村有的甚至人畜一宅(一半为人居,一半为畜舍)。城区民宅也有几代人、几户人家同墙共壁,共用大门、大厅、巷道的。60~70年代,盖新房的为数不多。8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居建筑不断扩展,市区多数为多层套房住宅,分有大套(四房一厅,建筑面积大于100平方米)、中套(三房一厅,面积大于80平方米)、小套(二房一厅,面积小于80平方米)等3种类型。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