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职业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2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职业构成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职业构成的情况,在民国38年(1949年),城厢区境内大部分人从事农业劳动,从事工商业及其他行业的人数约为5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逐渐减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到1965年,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约为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5%,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约为8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5%。进入80年代后,城厢区境内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业机会增加,许多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向了第二、三产业。到1994年,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数占总劳动力的52.89%,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占总劳动力的47.11%。
关键词: 城厢区 人口构成 职业构成

内容

民国38年(1949年),境内民众大部分从事农业劳动,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贸易等行业约5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从事农业者有所减少,从事工商业等第二、三产业者逐渐增多。1956年,从事农业劳动者约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0%;从事第二、三产业者1万人,约占劳动力总数20%。1965年,境内从事农业劳动者5万人,约占劳动力总数85%;从事第二、三产业者8000人,约占劳动力总数15%。
  80年代后,境内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就业门路拓宽,各行各业比例增大,许多农民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1994年,全区农村劳动力41865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22144人,占劳动力总数52.89%,从事第二、三产业19721人,占劳动力总数47.11%。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