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族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族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城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以汉族为主,但也有回族、畲族等少数民族。改革开放后,境内民族逐渐增多。1990年,全区共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9.49%,回族占0.42%,其他少数民族共占0.09%。
关键词: 城厢区 人口 人口构成 民族构成

内容

城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历代以来,境内基本上为汉族集中居住地。宋代始,一些郭姓回民从长乐迁入莆田西天尾、梧塘、黄石、荻芦、大洋、忠门等乡镇8个自然村,后逐渐汉化。畲族的雷、钟、蓝三姓多从广东、江西迁入福建各地,从明代始才见载莆田城厢册籍。
  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人员交流和异地通婚日渐增多,境内民族逐渐增多。1982年,境内汉族人口110827人,回族6人,畲族26人,满族11人,壮族12人,苗族1人,朝鲜族1人,高山族4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人。1988年10月,经市民政局批准,七步村、张镇村、下黄村和凤山居委会郭姓131户536个村(居)民恢复回族身份,使境内回族人口大幅度增加。1990年,全区共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4567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9.49%,回族人口61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42%,另有畲族105人,壮族11人,苗族7人,满族7人,布衣族4人,彝族2人,土家族2人,瑶族1人,高山族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2人。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