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1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的民族构成和姓氏构成。城厢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族是主要的民族,但也有一些其他民族,如回族、畲族等。姓氏也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包括中原和南方各地。这些姓氏的迁入时间和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因为历史事件和政治变迁,有些是因为商贸活动和人口流动。这些不同的姓氏和民族在城厢区共同生活和工作,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和社区。
关键词: 城厢区 人口 人口构成

内容

第一节 民族构成
  城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历代以来,境内基本上为汉族集中居住地。宋代始,一些郭姓回民从长乐迁入莆田西天尾、梧塘、黄石、荻芦、大洋、忠门等乡镇8个自然村,后逐渐汉化。畲族的雷、钟、蓝三姓多从广东、江西迁入福建各地,从明代始才见载莆田城厢册籍。
  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人员交流和异地通婚日渐增多,境内民族逐渐增多。1982年,境内汉族人口110827人,回族6人,畲族26人,满族11人,壮族12人,苗族1人,朝鲜族1人,高山族4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人。1988年10月,经市民政局批准,七步村、张镇村、下黄村和凤山居委会郭姓131户536个村(居)民恢复回族身份,使境内回族人口大幅度增加。1990年,全区共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4567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9.49%,回族人口61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42%,另有畲族105人,壮族11人,苗族7人,满族7人,布衣族4人,彝族2人,土家族2人,瑶族1人,高山族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2人。
  第二节 姓氏构成
  城厢人口多自中原直接或间接迁入,其姓氏也多来自中原。各个姓氏迁入城厢的朝代各异,同一姓氏中,不同的支别、派别迁入城厢的朝代也不一样。各个朝代迁入城厢区境内的姓氏(含支别、派别)有:
  汉代有余、胡(一支)等。
  东晋有陈(榄巷派)、柯、邱、詹、郑、林、黄、何、胡等。
  隋代有郑(一支)、林(一支)等。
  唐代有董、翁、龚、江、余、朱、徐、吴、崔、陈(玉湖派)、潘、韩、田、高、罗、宋、佘、杨、张、王、方、黄、康、彭、凌、周、刘、曾、游、欧阳、顾、林、孔、李、伍、许、沈、蔡、谢、薛、叶等。据明弘治《兴化府志》乌石山条注云:“自唐以来,林、陈、黄、方、宋、刘、王、郑、李,世居之。”明以前的乌石山(今东岩山),除西面为农田之外,其他三面明代圈入城内,这九大姓都聚族居此。
  宋代有洪(为一支)、雍、龚(为一支)、祁、涂(为一支)、俞、卢、苏、辜、黎、崔(为一支)、陈(为一支)、辛、萧、张(为一支)、梁、唐、汤、程(为一支)、周(为一支)、留、邱(为一派)、李(为一支)、吕(为一支)、阮、鲍(为一支)、廖(为一支)、范(为一支)、陆(为一支)、卓、郭(为一支)、石、赵、魏、喻、戴(为一支)、靳、蒋(为一支)等。
  元代有洪(为一支)、孙(为一支)、关(为一支)、姚(为一支)、章(为一支)、邱(为一支)、马(为一支)、郝等。
  明代有冯、庞、洪(为一支)、江(为一支)、池、朱(为一支)、胡(为一支)、扶、倪、陈(为一派)、孙(为一支)、韩(为一支)、蓝、安、官(为一支)、连、钱、姚(冲沁派)、邹(为一支)、曹(为一支)、章(为一支)、藏(为一支)、丁(为一支)、侯、金、严、李(为一支)、吕(为一支)、武、尹、马(为一支)、柳、沈(为一支)、傅、邓(为一支)、郭(为一支)、易、骆、白等。
  清代有童(为避乱,改董为童)、施(为官自晋江迁莆城)、车(自京兆迁莆城)、原(由福州迁莆城内)、官(避乱来莆城,为一支)、毛(由仙游迁莆城)、程(由仙游入莆,为金瓯派)、丁(由晋江迁莆城)、曾(由晋江迁莆城,为一派)、凌(为一支)、游(由泉州入莆城,湄江派)、吕(其始祖任总兵后居莆城)、简(由汀洲入莆城)、廖(由安溪官游入莆城)、范(从苏州入莆城)、囱(其先祖原居南昌,在漳州致仕后迁莆城)、戴(由泉州迁莆城)、陆(其先祖为麻绳匠,迁莆居南郊)、席、郭(由南箕迁莆城)、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莆的外地籍军、政人员,大专院校毕业生来莆工作定居的各个姓氏以及四川、湖南等地因婚嫁迁入的女子,也增加了为数不少的不同姓氏。1982年,境内不同姓氏有142姓。1994年,境内姓氏计161姓:丁、于、万、马、王、车、尤、毛、方、卞、尹、邓、孔、石、甘、龙、艾、卢、田、叶、史、白、冯、吕、伍、朱、任、伊、纪、江、庄、池、安、关、汤、刘、齐、许、祁、阮、孙、杨、严、李、苏、扶、杜、连、吴、巫、邹、何、邱、余、佘、辛、沈、闵、宋、汪、庞、官、张、陆、陈、邵、茅、欧、林、武、范、卓、易、罗、念、周、金、岳、宗、郑、孟、胡、荣、荚、姚、柯、柳、赵、俞、侯、段、饶、钟、洪、施、姜、骆、秦、原、顾、莫、夏、贾、袁、倪、徐、翁、钱、殷、涂、高、凌、郭、陶、龚、曹、萧、黄、菁、崔、梁、唐、康、章、韩、董、葵、彭、蒋、辜、喻、程、傅、释、温、谢、游、童、曾、赖、蒲、雷、蓝、詹、解、鲍、简、雍、蔡、熊、廖、欧阳、■、黎、潘、颜、薛、檀、鞠、戴、魏等。
  附:部分姓氏源流
  林东晋太元(376~396年)时,林群迁莆居沥浔山(今棠坡村);唐贞元(785~805年)时,林■旌表孝子诏立双阙号,其居日义门,今属拱辰村;光启(885~888年)时,九牧林苇四世孙可徵由澄渚迁长寿社,其子永始定居于前埭埔尾青龙街(今英龙街);北宋林冲之家居于刺桐巷(今坊巷)。林■派称阙下林,林苇派称九牧林,林冲之派称金紫林,今境内林姓均出于这三大派。
  陈隋大业十二年(616年),陈迈领兵镇莆田(入唐,莆田建县,陈迈任第一任县令)居刺桐巷。其后裔居橄榄巷的称榄巷陈(亦称文峰陈、尚书陈),居玉湖的称玉湖陈。橄榄巷即今庙前巷,玉湖即今阔口村。陈大卞后迁浮山(今隶属灵川镇辖)。明初,一支定居于东阳村,其后有迁城后塘巷称浮山陈。明陈茂烈先代由浙江瑞安充兴化卫军籍居梅峰街,称瑞安陈。清乾隆(1736~1795年)时,海澄陈姓迁莆城玉井(今井头巷)称圭海陈。
  黄唐玄宗(712~756年)时,侯官黄岸迁居莆涵头,称黄巷,其六世孙滔迁东里(今英龙街)称东黄,为东里黄。
  方唐代歙人方廷范迁莆居刺桐巷,生六子号六桂方,巷故亦名方巷,巷口建有方六桂的“朱紫坊”故今名坊巷。六桂派后居后塘、白杜等处(与涵江区桂岭方为明方孝孺弟避难来莆定居后度的不同族派)。
  宋唐开元名相宋璟五代孙驮于宋太平兴国(976~984年)时迁莆后埭双池(今英龙街双池巷)。
  刘唐固始人刘韶,从王审知入闽,定居涵头沙坂,其后裔分布于今城厢的有乌石、后村、义门、北门、延寿西刘等处。
  王唐天祐(904~907年)时,莆田县令王保隆定居壶公山下之王庄,后裔散居城厢的有:朱仓王、东里王、书林王、小塘王、汤塘王、汤峬王、沟头王、坑头王等。
  郑唐郑露后裔居莆田,在城厢的有:前埭郑、后埭郑、乌石郑、刘桥郑、延寿郑;郑庄后裔有衙前郑、书林郑、东门郑等。
  李唐咸通(860~874年)时,蔡王李蔚八世孙丹贬官莆田县令卒,子孙家于莆;宋有李富,其母舍地建梅峰寺讲学,其裔多居涵江白塘、莆田洞湖;宋侯官李宏来莆筑木兰陂,遂迁家今陂头;清初,安溪李姓迁居城厢塔兜,亦李富后裔;清道光(1821~1850年)时,李长庚子孙迁莆薸湖,后有迁城厢的。
  詹唐枢密副使詹万铖居棋山,其后人遂聚于莆,居东汾村(今莆田灵川镇境内);詹姓多,居莆城吴刀村,为望族,次之为城中詹衖里数家。
  徐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徐彦伯之子徐务,因避安史之乱入闽,居莆田崇仁里徐村,后迁延寿(今延寿村),为徐寅之世祖。
  邱宋宝庆三年(1227年),进士邱唏任邵武军通判,居仙游,宋末迁莆城刺桐巷,后迁黄石桂岭。元兵过莆时迁居泉州,元成宗时又迁回莆城,子孙定居榜头、南郊、石头盘等处。
  原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药商原其藻由福州迁莆城,其原姓子孙多居城内坊巷头。
  陆清朝,有麻绳匠迁莆城,居城厢区城郊乡南郊为一支。
  钟蓝雷盘均属畲族,多从广东、江西迁入福建各地,从明代始,这四姓才见载
  莆田城厢册籍。
  第三节 性别构成
  民国36年(1947年)7月,境内女性总人口24543人,比男性总人口少892人,男女性别比为1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妇女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女性人口逐渐回升。1958年后,境内每年均有大量男性人口出外参军、升学、工作,女性人口比例因而明显上升。1965年,境内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1.07%,男性只占48.93%。
  80年代后,莆田建市设区,来城镇经商投资办企业人士和机关工作人员中,男性均多于女性,全区男女比例大体趋于平衡。但城镇人口男性比女性高,农村人口则女性比男性高。1982年7月,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境内女性占总人口50.69%。1986年12月,荔城街道女性占总人口仅41.31%,男性则占58.69%;城郊乡女性占总人口52.70%,男性仅47.30%。1986~1994年,全区男女人口比例基本趋于平衡。但城镇街道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则女性多于男性。
  第四节 年龄构成
  民国及以前,由于贫困、战乱、疫情等因素,儿童死亡率高,境内人口平均寿命不足40岁,人口年龄构成为成年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条件明显改善。60年代始,人口增长率、出生率高,人均寿命有所增长。1964年6月,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82908人,其中,少年组(0~14岁)人口34742人,占总人口41.91%;成年组(15~64岁)人口45137人,占总人口54.44%;老年组(65岁以上)人口3029人,占总人口3.65%。80年代后,由于推行计划生育和人们的生育观念变化,出生率降低,少年组人口比例下降,老年组比例增高,出现人口老年化趋势。1990年7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146427人,其中:少年组(0~14岁)人口37560人,占总人口25.65%,与全国比低2.15个百分点;成年组(15~64岁)人口100028人,占总人口68.30%,与全国比高1.31个百分点;老年组(65岁以上)人口8839人,占总人口6.04%,与全国比高0.84个百分点。老年组人口中,男性3090人,占34.96%;女性5749人,占65.04%,女性寿命比男性高。1994年,全区90岁以上老年人178人,比1990年增加93人,其中95岁以上老寿星7人。
  第五节 文化构成
  城厢历史上读书上学的人少,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民国时期,虽然私塾、学校逐渐兴办,但由于政局长期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多数人未能接受文化教育,只有少数人得以上学,大多也在小学期间就半途辍学谋生。1949年,境内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8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兴办各类学校及扫盲班,扫除文盲,文盲人数逐步下降,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1964年6月,全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达38781人,占学龄以上人口57.87%,文盲、半文盲24159人,占42.13%。
  80年代后,国家实施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1982年,全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达77457人,占学龄以上人口77.23%;文盲、半文盲22836人,占22.77%。1990年,学龄以上人口130673人,其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112214人,占85.87%;平均每千人中拥有初中文化程度275.5人、高中(含中专)182.9人、大专以上43.5人。1991年,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年,在校学生达20666人,平均每万人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378人。迄1994年,全区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684人,占总人口3.88%;中等文化程度23902人,占16.32%。
  第六节 职业构成
  民国38年(1949年),境内民众大部分从事农业劳动,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贸易等行业约5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从事农业者有所减少,从事工商业等第二、三产业者逐渐增多。1956年,从事农业劳动者约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0%;从事第二、三产业者1万人,约占劳动力总数20%。1965年,境内从事农业劳动者5万人,约占劳动力总数85%;从事第二、三产业者8000人,约占劳动力总数15%。
  80年代后,境内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就业门路拓宽,各行各业比例增大,许多农民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1994年,全区农村劳动力41865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22144人,占劳动力总数52.89%,从事第二、三产业19721人,占劳动力总数47.11%。
  第七节 城乡人口构成
  民国及其以前,境内大部分为农业人口。民国36年(1947年),农业人口约4万人,占总人口72.8%;非农业人口约1.5万人,只占总人口27.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境内居民人口不断增多。1958年,农业人口56948人,占总人口77.24%;非农业人口16779人,占总人口22.76%。1965年,农业人口62462人,占总人口73.53%;非农业人口22481人,占总人口26.47%。1981年,农业人口80543人,占总人口73.57%;非农业人口28931人,占总人口26.43%。
  1984年建区后,境内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同时由于增设凤凰山街道建制以及征用土地农转非等,城镇居民人口大量增加。1990年,非农业人口增加到55504人,占总人口比例39.96%。1994年,非农业人口增至72668人,占总人口47.57%。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