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0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自然变动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人口自然变动的情况,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城厢是莆田的政治中心和商贸集镇,人口规模一度增长较快。然而,城厢在宋末遭受了屠城惨祸,明代也多次遭到寇匪的袭扰,人口锐减。清代曾经发生过疫病流行,尤其是肺鼠疫,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民国时期,由于自然灾害、苛捐杂税、瘟疫等原因,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逐渐增长。然而,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关键词: 城厢区 人口变动 自然变动

内容

宋代,城厢就是县城附郭,为全县政治中心、商贸集镇,教育发达,人口一度增长较快。但在宋末,城厢遭屠城惨祸,死亡3万多人。明嘉靖年间(1555~1562年),寇多次劫犯莆田城,城厢百姓遭殃。倭患后,疫病蔓延,死亡甚多,人口锐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境内瘟疫流行,其中肺鼠疫患者甚多,病者百不存一,灭门绝户者不少,死亡率达到83.83%。
  民国时期,因自然灾害、苛捐杂税、抓夫抽壮丁、瘟疫等原因,人口增长极为缓慢。民国16年(1927年),霍乱流行,境内3日死亡百余人。民国18年,鼠疫大流行,城郊七步郊东村仅有800多人口,染鼠疫死亡308人。民国29年中秋节,因染霍乱,城内一天内死亡104人,导致棺材脱销。民国33年后,人口逐年递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人口逐年增长。50~70年代中期,人口出生率增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5‰~22‰高位徘徊,每年净增人口均在1600人以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境内严格实施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1980~198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10‰以下。1990~1991年,因对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跟不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回升。1992年始,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措施,实施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1992~1994年,境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