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2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人口分布与密度的情况,在唐以后的时期,人口由山区向城镇中心转移,民国时期境内人口主要散居在城厢镇以及几个乡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内的几个街道,而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乡镇和农村居住区。随着城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逐渐增加。
关键词: 莆田市 城厢区 人口分布

内容

一、分布
  唐以后,随着莆田南北洋的开发和宋太平兴国初年军治由山区移至城厢,人口多由山区、半山区向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集镇中心转移,由农村向集镇聚集。民国时期境内人口主要散居在城厢镇、延东乡、延寿乡、南霖乡、镇洋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内文献、长寿、元妙3个街道。太平、凤山、英龙、梅峰等街道则为农、居民交叉混住区;镇海、南门、拱辰、安龙4个乡和一区管辖的18个乡则为农村人口居住区。1970年,境内总人口为88987人,其中面积4平方公里的城厢镇(现荔城街道)人口为19971人,占总人口的22.44%;而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的城郊公社(现为城南、城郊2乡和凤凰山街道)人口为69016人,只占总人口的77.56%。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境内总人口为110890人,其中城镇人口31169人,占总人口的28.11%;城郊人口79721人,占总人口的71.89%。
  1984年建区后,城厢经济发展迅速,大力开发新区,大规模进行旧城改造。1990年,境内区域调整,市区面积扩大,城镇人口随着大量增加。当年7月,进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境内总人口达146427人,其中荔城街道(含所在市、县、区机关及部队等单位)人口48993人,与1970年相比,增长29022人,增长率为145%;城郊乡人口89893人,与1970年相比,增长20877人,增长率为30.24%。1994年,全区总人口为152759人,其中荔城街道人口43644人,凤凰山街道人口22327人,两个街道合计人口65971人,城镇居民人口比1970年增长3.3倍。同年底,全区农业人口80091人,非农业人口72668人。城镇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有梅峰、英龙、太平、南门4个居委会;农村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有张镇、七步、南郊、畅林4个村委会,在3000人以上的有西洙、濠浦、莘郊、拱辰、龙桥、霞林6个村委会。
  二、密度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移兴化军治于莆田县城后(城厢先后为军、路、府、县治所在地),因生产、生活条件和交通环境较为优越,先民大量聚居,人口密度一直较高。民国32年(1943年)8月,境内(城厢镇、熙宁乡、延寿乡)每平方公里居住户数密度为87.01户,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913.24人,仅次于涵江地区,比当时莆田县人口平均密度高1.87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厢为莆田县工业、商贸、交通的中心,人口居住更为密集。1965年,境内每平方公里居住户数为199.95户,人口密度为1117.97人。1978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78.19人。1990年,人口密度增加至1853.51人,为当时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8人)的15.71倍,全省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8人)的7.48倍,为莆田市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94人)的2.30倍。
  1994年,全区平均人口密度达1934人,为全省人口密度较高的县区之一。城镇人口居住更为密集。同年,荔城街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万人(10911人),凤凰山街道为2435人。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