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灾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191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分类号: X43
页数: 7
摘要: 这段文本介绍了城厢区自然灾害的情况,包括洪灾、旱灾和风灾等。洪灾是该地区主要的灾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木兰溪下游地区,受到暴雨等因素的影响。旱灾则以秋冬连旱为主,影响范围较广。风灾主要是台风的影响,每年7月至9月为高峰期。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大风和震灾等其他自然灾害。
关键词: 城厢区 自然环境 自然灾害

内容

第一节 洪灾
  城厢区地处木兰溪下游“北洋”易涝区。境内有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居委会为洪涝地带;全区耕地洪涝面积2.43万亩,占总面积的87%。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1906年5月21日),境内发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灾,莆田濑溪最高洪水位达17.12米(罗零)。1952~1994年,境内遭受洪灾共39次,较严重的年份有1956年、1958年、1963年、1973年、1983年、1988年和1990年。1973年7月4日,降雨量达215毫米,木兰陂水位5.08米,洪峰流量3710立方米/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大的水文记录数字,当时莆田南北洋洪水大作,大部分作物被淹,受灾面积16.44万亩,死亡14人,房屋倒塌1.29万间,水毁工程1000多处。1986年,境内木兰水利管理处调查,区内有11个村(居)属洪灾重淹没区,有19个村(居)属中淹没区,淹没时间24~48小时,淹没水深0.8~1.5米,受淹面积3.35万亩,受灾户数1.24万户,受灾群众6.54万人。1990年6月17日至9月20日,区境出现2次大洪灾,过程雨量557毫米,受淹区房屋倒塌30间,水毁工程27处。
  暴雨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境内暴雨在一年中的分布比较集中,绝大部分在3~10月间。5~6月暴雨日占全年暴雨日的29%~41%;7~9月占38%~58%。6月出现的暴雨高峰,日数达0.6~1.1天,7月暴雨稍减,8月又出现暴雨第二次高峰,日数达0.8~1.2天,9月以后,暴雨日数明显减少。日暴雨量以50~100毫米/日的暴雨居多,平均暴雨强度为74~90毫米/日。暴雨持续日数,以1天的最多,持续3天的罕有。区内年暴雨日数计5天左右。
  第二节 旱灾
  干旱以季节划分有春旱、夏旱和秋冬旱3种。春旱少见,多为夏旱、秋冬旱,分布较广,出现机会最多。春旱发生在2~4月间,夏旱发生在6~9月间,夏旱影响程度一般自境内东南向西北逐渐减轻。秋冬旱发生在10月至翌年2月,为区境常见现象,影响程度为西北部半山区小于东南部平原区。
  境内秋冬连旱机会较多,1954年9月中旬起持续发生旱灾达60天,大片农田受旱,河沟断流、水库干涸。1960~1978年,秋冬连旱出现3次,冬春连旱出现1次。1967年9月13日至1968年1月31日,出现长达141天的夏旱连秋冬旱。1990年9月至翌年1月,夏旱连秋冬旱达104天。1991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罕见的大旱年,基本上是一年四季连旱,其中1~8月份,城区总降雨量仅692毫米,比上年同期减少653毫米,比常年减少412.5毫米。
  1960~1994年,春旱共出现12次,其中小旱5次,中旱2次,大旱2次,特大旱2次。1960~1994年,夏旱共出现33次,其中小旱10次,中旱至大旱共21次,特大旱2次。1960~1994年,秋冬旱共出现33次,其中小、中旱共23次,大旱、特大旱共10次。
  第三节 风灾
  一、台风
  区境属台风严重影响区,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台风高峰期,占年总数72%。受台风影响的最早月份为5月(1961、1966年),最晚月份为11月(1986年)。
  1960~1980年,境内受热带气旋影响达78次,年平均3~4次,最多年份9次(1961年),最少年份2次(1972、1976年)。1984~1994年,影响区境的台风有19次,年平均近2次。影响程度以厦门至福州正面袭击的台风最严重。台风来临时,常伴随狂风、暴雨,风力最大达12级以上,日降雨量50~300毫米。区境地处兴化平原,大部分地区位于木兰溪下游低洼地带,加上河道迂回曲折,水流湍急,每当台风影响时,既受风灾,又道暴雨洪涝危害。1973年7月3日,在厦门登陆的台风影响莆田地区,境内风力达11级,总雨量291.6毫米,是日半夜,木兰溪水急速上涨,莆田东圳水库大量排洪,加以海潮上涨顶托,造成严重水灾,南北洋21万多亩稻田被淹。1985年8月23日,受8510号强台风袭击,城区阵风达36米/秒,为气象站记录的最大风速。1984~1994年,全区因台风、暴雨灾害,累计受灾:农田9.47万亩,房屋倒塌2071间,毁坏水利工程1579处,交通电讯设施被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4000多万元。
  二、大风
  境内大风以每年7~9月份居多,月平均不足1天。夏季大风常在雷阵雨时(西南风)、台风来临前(东北风)和台风回南时(偏南风)出现。大风分布由区境平原向丘陵山地减弱。年平均大风日数3天左右,最多达8天(1961年、1973年)。
  第四节 震灾
  城厢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部分,历史上曾受过强烈地震的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11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92年2月,境内受外域强震有较大影响的6次,震级(ML)4.75~8级。
  1971年有地震仪器记录后至1994年,区境内出现小震活动共19次,一般震级在1.5级至3级之间。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