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表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1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表水
分类号: P343
页数: 2
摘要: 这段文本介绍了城厢区的地表水情况,包括河流、水量和水质等方面。主要河流有木兰溪、延寿溪和下磨溪,它们的特点是水量丰富但季节性变化大。根据不同的水文区划和长期供需计划,城厢区的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量均较低,主要依赖木兰溪和延寿溪上游的水源补给。水质方面,延寿溪的水质较好,适合工农业用水和饮用水处理,而木兰溪水质受到工业废水污染,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不宜饮用但可用于灌溉。
关键词: 城厢区 自然环境 地表水

内容

一、河流
  区内河流属山地河流,其特点是:水量丰富,随季节变化大,流程短。主要河流有木兰溪、延寿溪、下磨溪。河流流向趋势均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自西向东,流入外海。
  (一)木兰溪
  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桥头,流经仙游至莆田县华亭镇的濑溪入境,自西向东横贯境内的北洋平原,蜿蜒于木兰、肖厝、下黄、新溪、阔口、古山、埭里、荔浦、陡门、张镇、西洙、东阳等村,至毗邻的涵江区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全长105公里,境内长20.4公里。流域总面积1732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48.1平方公里。径流量:丰水年15.64亿立方米,平水年9.79亿立方米,枯水年5.59亿立方米(木兰陂控制站)。
  自木兰溪以下25.8公里是感潮河段,平均坡降为二千二百分之一。木兰溪下游的海潮属来复流潮型(即半日潮型),每昼夜有2次的高潮和低潮。年高潮位出现在农历8月或9月(俗称8月灶公水,9月翻江水)。月高潮有2次,出现在每月初三和十八日(俗称初三前,十八后)。
  (二)延寿溪
  是木兰溪在境内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仙游县钟山镇新连村林泉安,流经九鲤湖转入莆田县常太镇莒溪、东圳水库入区境,途经城郊乡的泗华、延寿、畅林、南郊、莘郊村至陡门村的草渚汇入木兰溪干流。全长51公里,境内长13.5公里。流域总面积386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4.2平方公里。平均坡降为千分之九点四。径流量:丰水年5.72亿立方米,平水年3.56亿立方米,枯水年2.00亿立方米(草渚控制站)。
  (三)下磨溪
  又名北磨溪,发源于城南乡林桥村,流经城区、南门,至城郊乡陡门汇入木兰溪干流。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6.7平方公里。该溪流是境内穿越市区的一条最大排洪河道,泄洪流量为18~24立方米/秒。
  二、水量
  根据1980年莆田县水文区划,区境划为中部平原丘陵补水区。1992年《莆田市水的长期供需计划》对市郊水资源的调查估算,境内地表水资源总量:平水年0.75亿立方米,枯水年0.43亿立方米,丰水年1.20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集雨面积产水量:平水年94.94万立方米,枯水年54.43万立方米,丰水年151.90万立方米。人均水量491立方米(按1994年包括城厢、市直、县直、部队总人口的平均数,下同),如果加上外流域的客水3亿多立方米(枯水年),则人均水量2600立方米,亩均水量2677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地表水资源不足,主要靠木兰溪和延寿溪上游大量来水补给。
  三、水质
  境内延寿溪的水来源于莆田县东圳水库,水矿化度以重碳酸盐为主,总硬度较低,属软水区,天然水质较好,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地面水卫生标准,适宜工农业用水,稍经处理可作饮用水。木兰溪水质主要受仙游、莆田县及区内的工业废水污染。1979年糖厂榨季对木兰溪和南北洋河沟水质分析结果,木兰溪下游水中超过卫生标准的有害物质,最高检出值为:酚0.051毫克/升,超过饮用水标准24倍,汞0.017毫克/升,超过标准1.7倍,亚硝酸盐氮0.16毫克/升,超过标准几十倍,不宜饮用,但可供灌溉。河网沟水,特别是城厢天九湾至六城门、赤溪一带,河沟周围的工厂较多,居民密集,污水排入河沟每日达数千吨,沟水浑浊度及细菌含量均超过卫生标准数倍至数百倍,不能作饮用水。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城厢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