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城厢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160
颗粒名称: 概述
页数: 5

内容

城厢区,别称荔城,为莆田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个古府重镇,又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城市。古往今来,英才辈出,享有“文献名邦”之誉。
  (一)
  城厢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兴化平原的西北部。地处北纬25°25'00″~25°30'00″、东经118°56'15″~119°3'45″之间。四周与莆田县及涵江区境域接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丘陵山地,东南部为平原。境内有戴云山东伸主要支脉的天马山、风凰山,木兰溪自西向东贯穿南部,延寿溪由西北向东南贯穿东部,与木兰溪汇合入海。距天然良港湄洲湾秀屿港仅34公里,是扼福建沿海中部水陆交通要冲的黄金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城厢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常青,地宝物华。常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日照194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毫米,无霜期320~350天。
  城厢气候温暖,雨量丰沛,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生物资源和物产资源丰富。已考查鉴定的植物(野生及栽培种)有116科460多种,各类动物1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有17种。境内地热资源较丰富,水温40~50℃,可利用潜力大。这里盛产水稻、大小麦、甘薯、甘蔗、黄麻、大豆、花生、蔬菜。荔枝、龙眼、枇杷为区内三大名果,区内还有橄榄、余甘、杨桃、香蕉、芒果、杨梅、葡萄、番石榴、桃、李等名优水果40余种。1961年,谢觉哉途经荔城时题诗赞:“果园错落绿如棚”。翌年,郭沫若路过城厢时也赋诗赞:“荔城无处不荔枝”。
  (二)
  城厢历史渊源长远,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行政区域,秦前隶属扬州,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晋属晋安郡。陈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县,城厢始属莆田县管辖。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兴化路治城区及其近郊划为东厢、南厢、左厢、右厢等四厢,设城厢录事司,与县分治,“城厢”名称由此得来,迄1994年已有715年。自宋至清代,城厢就是军、路、府及县治所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及至1984年5月,城厢均隶属莆田县管理,也是地(市)、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4年6月,城厢升格为莆田市辖区。至1994年,总面积7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15个居委会、35个行政村。总人口15275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934人。旅居海外华侨、华裔9034人,旅港、澳、台同胞10156人。全区有汉、回、畲等11个民族,操莆仙方言。
  历史上城厢人民曾经饱受灾难。他们具有勤劳俭朴、英勇顽强、抗击外侮、伸张正义、扶贫济世的优良传统。南朝陈天嘉五年(564年)陈文帝派遣章昭达讨伐陈宝应,后周显德七年(960年)陈洪进带领泉南兵马镇莆,元至正年间(1357~1366年)波斯亦思法杭兵乱蹂躏民众,明朝倭寇在20年中就先后侵掠达16次之多,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举扑攻城,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飞机多次滥炸,城厢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在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中,城厢广大劳苦群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杰出人物。如宋末民族英雄陈文龙、陈瓒领导的抗元斗争;明代广大军民在抗倭战争中,林龙江收尸万具、分粥救济贫苦百姓及明末朱继祚和郑成功部将杨耿的抗清斗争;民国初年黄濂起义军的反军阀斗争,杨持平组织民军抗击北洋军阀的斗争等。民国15年(1926年),中共党组织在境内成立,创建人民游击武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城厢儿女做出光荣的牺牲,为城厢历史谱写光辉的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厢人民为巩固新政权,建设新中国,在各个时期都做出巨大贡献。建区后,城厢人民又为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修桥筑路、引资建厂、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等做出很大的成绩。
  (三)
  早在3000多年前,境内先民已有从事耕耘、养殖、捕捞等原始农事活动。唐、宋时期,境内筑堤建陂,围垦造田,灌溉耕地,先后兴建泗华陂、木兰陂,农业得到较大发展。明、清至民国时期,农业以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为主,生产技术落后,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1958~1961年,由于受“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又遭受巨大挫折。1962年起,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徘徊不前。1978年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村的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济迅速发展。至1994年,城厢初步形成以粮食生产基地、菜篮子基地、副食品基地和名优水果基地为特色的郊区型农业。与此同时,境内农村经济结构出现巨大变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1994年,乡镇企业增至7043家,从业人员3.3万人,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由1985年的4.8%增至89.8%,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1949年前,城厢工业极为落后,仅有一些手工作坊和小型工厂。1953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工业企业得到较快发展。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进入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掀起“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运动,由于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导致以“共产风”和浮夸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国民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1962年起,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生产秩序又受到破坏。1976年10月,结束“文化大革命”,但由于受“左”的思想束缚,又长期处在备战前沿,工业底子薄,经济依然落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步解放生产力,城厢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1984年城厢建区时,全区工业产值229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2.33%,其中,电子、食品、鞋革三大行业产值分别为127万元、733.35万元、302.97万元,各占工业产值的5.53%、31.97%、13.2%。乡镇企业总收入4645.24万元,其中乡镇工业企业为1801.26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38.78%。至199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0.12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6.508亿元;“三资”工业企业发展到94家,总产值3.06亿元,出口交货值达2.61亿元。
  城厢是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陈光大二年(568年)。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修筑子城护官廯,定和三年(1210年)筑砖城,绍定三年(1230年)改筑石城,为福建三大名城之一。明弘治《兴化府志》载,境内有17街48巷,商业相当繁华。民国时期石城毁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城厢镇规模仅有2.65平方公里。1984年建区后,投入巨资,结合旧城改造,进行新区开发,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至1994年,城市新建住宅区12个,商业大街8条,大型市场5个,高档宾馆酒店10多家,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学校、医院、商店、公园、影剧院等配套齐全,城区面积扩延至10平方公里。
  唐代,境内交通多从山区出入。宋代,兴建桥梁、修筑驿道,交通设施逐渐形成。特别是水路交通已逐渐发展,位于城东的白湖港是当时对外通商主要口岸,商船远航至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民国16年修建福厦公路城厢段,民国19年开通城笏公路。1949年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建设。至1994年,实现全区村村通公路。境内邮电事业始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兴化邮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电业不断发展。至1989年,境内市邮电局已开通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1990年,引进1万门程控自动电话投入运营,使通讯网络跻身于先进行列。1994年,全区实现村村通电话,市话用户达22291户,移动电话达1922户,无线寻呼达18720户。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商业日趋繁荣,区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1984年区财政收入为360万元。至1994年,区财政收入增至8996万元,增长24倍。
  (四)
  城厢人杰地灵,素以文化昌荣而著称,历史上科甲鼎盛,英才辈出,人文荟萃,享有“壶兰雄邑”、“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据考查,历代考举中已知城厢籍进士有422人,其中状元7人、榜眼5人、探花2人。宋明两朝,官居宰相5人、尚书18人(宋11人,明7人)。历史上城厢有“一科两状元”、“魁亚占双标”、“五世联进士”、“文献甲天下”的美传佳话,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如唐代有被誉为闽中文章始祖的文学家黄滔,有文坛上赢得“锦绣堆”雅号的诗人徐寅;宋代有被授“忠惠名臣”名相陈俊卿、龚茂良,爱国诗人刘克庄,民族英雄陈文龙、陈瓒;明代有方志学家黄仲昭,史学家柯维骐,篆刻艺术家宋珏,“三一教”创立者林兆恩;清朝有全国名臣彭鹏,书画家郭尚先、张琴;现代有中国科学院三院士即半导体专家林兰英、宇航专家闵桂荣、化学家黄维恒,有“一家三博士”即刘建进、刘建远、刘达三兄妹,有著名作家郭风、俞元桂等。1994年底统计,全区(含城厢籍在外工作)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42人。
  城厢是莆田市兴学重教中心。早在南朝梁陈间,名儒郑露三兄弟自永泰来城厢南山金仙院(今广化寺)倡办儒学,为地方教育之始。至唐代官学兴;宋代,书院兴;明代,社学盛;清代,私塾兴;清末,新学继起,至宣统三年(1911年),境内有中小学堂12所。民国时期,学堂改为学校,教育管理日趋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境内有各类学校32所。195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逐步好转,教育事业不断发展。60年代初,境内中小学教育质量居全省前茅。位于城区的莆田一中被誉为福建省高考红旗单位,城厢实验小学、麟峰小学、梅峰小学、荔城小学均被列为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育受到冲击。1984年建区后,教育事业有新的发展。1985年,通过市政府关于普及小学教育验收。1991年全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至1994年,境内有市、区、县所属的全日制学校52所,其中小学39所、普通中学10所(含南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3所、职业学校2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区属中小学在校学生25653人,平均每万人口有学生177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教育的兴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唐时,境内已有果茶栽培;宋代,蔡襄撰写的《荔枝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果树专著。大型水利工程木兰陂建造技术为古代科技史增添辉煌的一页。元末明初,名医方炯编著的(杏林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书》等医书流传于世。明清时期,编织、制糖、龙眼等果品加工工艺技术甚为先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境内先后成立各类科技协会。1985~1994年,全区实施科研项目135个,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40个,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促进全区经济发展。
  城厢文化历史渊源流长。唐代就有歌舞、音乐等艺术创作。宋、明、清时期,文学、史学、戏曲、杂技、书画、美术等文化艺术进入鼎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网络逐渐形成,文化设施日益改善,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至1994年,境内拥有比较齐全的报刊亭、广播、电视站、影剧院、书画院、文化室、图书室、阅览室、书店、歌舞厅、录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
  城厢自然及人文景观丰富,文物甚多。千年古刹广化寺被列为福建“四大禅林”之一,又是福建十佳风景区;有“东山晓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钟”、“西湖水镜”、“南山松柏”、“木兰春涨”、“寿溪钓艇”、“石室藏烟”、“智泉珠瀑”、“钟潭噌响”等十大胜景。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摩崖石刻、出土文物、馆藏图书等遗存丰赡,保存完好。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木兰陂、释迦文佛塔和三清殿等3处,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古谯楼、广化寺、林龙江墓等3处,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5处。
  城厢人民素来喜爱体育运动。唐代始,民间就有练拳习武、下棋、跳绳、赛龙舟等传统的体育活动。清代后期,学校始兴西方近代体育运动,把体育列入教学必修课程。民国5年,哲理中学率先举行首届运动会。民国8年,宋国祥被选为国家篮球队主力队员,并参加中国田径队,在马尼拉举行的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荣获短跑亚军。民国14年,吴德懋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上获五项全能冠军,为中国队夺得惟一的1块金牌。民国36年10月,以城区中学体育精英组成的田径访问团,赴福州、上海、南京三市参加对抗赛,三战三捷,震撼全国体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从学校、工厂到农村,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步普及,运动员茁壮成长,竞技水平不断提高。1950~1994年,为国家队输送运动员6人,获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11人,参加国际性运动比赛夺得前三名的有19人次(9金8银2铜)。1994年,城厢籍体育人员在全国各地从事体育工作有国际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20人、围棋九段国手1人。1984~1994年,区境内有5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体育先进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城乡卫生环境差,医疗条件落后,鼠疫、霍乱、天花等传染病猖獗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疫病防治工作,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卫生组织,壮大卫生队伍,改善医疗设施,大大地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38‰,90岁人口占1.17‰。1994年,境内有各类县级以上医院7所,各村(居)委会均有卫生所,学校、工厂设医务室,形成卫生防疫网络。
  随着工农业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50年前,人多地少的城厢,工业落后,商业萧条,加上天灾、兵灾,物价暴涨,贫富不均,人民生活艰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逐步繁荣,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城厢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收入大幅度增长。1984年,城区居民人均收入405元,城郊农民人均收入354元。至1994年,城区居民人均收入达2634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054元。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多数农民盖新房,居民买套房。群众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主食消费比重下降,鱼、肉、禽、蛋等副食品消费比重增大,家用电器、小车、摩托车等高档品的销量也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