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传统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0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间传统文化
分类号: G127.57;J809
页数: 4
页码: 264-267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莆田市郊尾镇的戏剧、音乐、出游和舞蹈等民间文化活动。文章介绍了莆仙戏的历史和演出情况,以及十音、八乐等民间音乐的演奏形式和特点,还描述了游神和舞蹈等民俗活动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事业 传统文化 后溪村

内容

一、戏剧
  莆仙戏,俗称兴化戏。明、清时期,戏班是“八仙子弟班”,仅8名演职员,往往是一人扮演几个角色,且演戏多在宫庙进行。
  民国中期,境内莆仙戏演出红火。民间经常择日演戏。宫社开光、社神生辰、乡村庆典,甚至富裕人家迎婚嫁娶,常请戏班唱戏,多则三、四日,少则一、二日。
  1950年初,境内公演莆仙戏庆祝新中国诞生。台前中间插一排“枪担”(一种两头尖的扁担),上系2条细绳,男女观众分列两侧看戏,秩序井然。1952年后,莆仙戏常在祠堂广场上演,四周用竹篷围起,留2—3个进出口,各有2名民兵把守,群众凭票入场看戏。后来,顶街阮红冇大埕也围上围墙,成为另一处露天戏场。1958年前,莆仙戏轮流在广场和红冇大埕上演。1958年后,郊尾影剧院落成,莆仙戏多在影剧院上演,露天戏场停止使用。
  50年代,文艺工作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传统的莆仙剧目,经过加工整理,剔除封建性糟粕,发扬民主性精华,推陈出新,戏剧市场日渐繁荣。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严禁上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古装戏,只准上演“高、大、全”的革命样板戏,戏剧市场显得单调而冷清。1978年,郊尾公社文工团复办,民间剧团开始组建,《逼上梁山》等优秀古装戏复演,戏剧市场重现生机,一溪之隔的阮庄大队,也组建剧团,排练演出,莆仙戏再次成为境内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1990年后,至灵宫、后溪村村部边先后兴建露天戏台。2000至2007年,在露天戏台和部分自然村广场,每年都举办20多场次莆仙戏公演。2007年后,莆仙戏曲电影每年在各村落巡回放映。
  二、音乐
  十音俗称“十番”,是一种集器乐、声乐和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乐队通常由10人组成,主要乐器有四胡、老胡、三弦、八角琴、韵锣、笛子、伬胡、大鼓等。既可固定坐奏,也可边行边奏,中有伴唱者一人。曲牌多保留古典的莆仙曲牌,如《江头金桂》、《驻云飞》、《一江风》、《普天乐》等。民间每逢游神赛会、开光庆典、寿诞喜庆,便请一队甚至几队“十番”演奏。数百年来“十番”在境内盛行不衰。
  1998至2010年,至灵宫每年元宵游神,有1-2队十番班随行演奏。
  八乐八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艺术,由8人组成,所用乐器,有伬胡、四胡、唢呐、板鼓、二钹、大锣、小锣、吹笛等,每人各用一种乐器。八乐的特点是,锣鼓点渗透在唱腔中,别有韵味。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富裕人家迎亲嫁娶,常请八乐队随行。1950年至1958年,境内部分农家子弟结婚,也请来八乐队,为婚庆助兴。
  咚鼓唱民间俗称“乞食诗”,是一种颇为流行的兴化民间说唱曲艺。其形式活泼,带有兴化农村乡土气息,深受境内民众喜爱。咚鼓唱不用乐器,只需2块竹板、1个筒鼓伴唱;不用舞台,少占场地,埕边、厅堂内皆可。唱词用的是兴化方言,词句精犷、简练、口语化,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整曲少则数十句,多则1——2千句。常见的咚鼓唱剧目有《英台山伯》、《陈三五娘》、《珍珠衫》、《征东》、《征西》、《薛刚反唐》、《新春寡居》等。演唱时,艺人左手握竹板打拍,左腋下挟筒鼓,右手中指击鼓,食指和无名指配合按抑,掌握顿挫。演唱过程中,顿挫有序,变化巧妙。同一剧目,因艺人的唱腔、表演技巧不同而别有风韵,谓之“百人百腔,百人百调”。“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文化生活枯燥而单调,夏秋季节,境内男女老少晚饭后乘凉,请来投宿的说唱艺人,表演咚鼓唱。表演者技艺娴熟,旁听者听兴甚浓。白天生产队出工,有些社员边干活边哼唱某些片断。20世纪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工地上,大队宣传队把咚鼓唱技艺移植到快板唱上,现场演唱,为大家鼓劲。
  三、出游
  又称游神,由各个宫社自行组织,通常在每年正月元宵前后举行。磨头龙兴宫在正月十一、十二、十三出游,接下是至灵宫三日游。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游神颇为盛行。往往因游路问题而发生冲突,甚至导致村与村的宗族械斗。出游时,前面旗牌鸣锣开道,接着是旗幡队、车鼓队、十音八乐队、彩架化妆队、看马队。队伍的末段,是八班、皂隶以及抬神轿的队伍,舞龙戏狮队安排在后。整个出游队伍,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出游路线,多沿宫社境界而行。沿途焚香鸣炮,进舵出舵,焚烧银纸禾草,妇女则执香跪拜。
  1950年后,游神中止。1985年,至灵宫恢复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前后三天举行出游活动。十三日,司马圣王出殿,当晚驻阮庄;十四日,经磨头、长厝尾、坝洋、大埔在后溪驻夜;十五日游郊尾街、下底寨、竹戈、南埔后回阮庄大宫进殿,出游时,后溪、阮庄各演戏三天。
  四、舞蹈
  扭秧歌俗称跳秧歌舞,既可娱乐,又能健身。1950年,第三区的宣传、文教干部下组新民乡,教群众学跳秧歌舞,青年男女纷纷学习。1960年前郊尾街几次踩街活动,均有秧歌舞队参加。1984年,境内几个歌舞厅开办,年轻人跳的是现代流行舞蹈,唱的是现代流行歌曲,秧歌舞则为中老年女性所青睐。
  穿九莲明、清时期,境内较流行。民国时期“穿九莲”逐渐成为设坛“超度”、“蓝盘彩戏”等迷信活动的舞蹈,表演者多为和尚或道士,人数通常是7或9人。音乐以鼓、锣、钹的击打和管乐伴奏为主,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并无严格规范,表演重点在于歌唱、旋转和穿越等功夫上。表演时,场上放置高0.9米、长1米、宽0.52米的半桌3——5张,初时,在领队指挥下,队形开始移动变化,变化有快有慢。慢时缓步旋转交替,快时疾跑飞越桌面,场面精彩刺激。
  五、书法
  民间酷爱书法者众多,刘章天、江春霖的手迹真品,境内留存者数以十计。
  阮氏宗祠、至灵宫以及寺庙、古民居所镌刻的楹联、匾额,出自清代书法高手,妙笔生辉,弥足珍贵。
  学校大力开展美术书法培训,2004年9月,在第四届PHE国际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中,郊尾中心小学学生阮鑫晶获二等奖,阮敏、陈丹丹获三等奖,陈菲尔、阮思昱、苏素钦、阮娜获优秀奖,美术、书法人才后继有人。郊尾中心小学被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组委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中国美术出版社授予第四届PHE国际中小学美术、书法大赛集体优秀奖。
  六、剧本、故事创作
  著名剧作家陈仁鉴之子陈纪民,“文革”时入赘长厝尾,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对文艺颇有兴趣,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剧本与故事。1979年,他改编《辕门斩子》,先后由郊尾文艺队、郊尾长安剧团和仙游鲤声剧团艺校排演。1980年改编传统剧目《羚羊锁》和《蝴蝶杯》,创作古装剧《战三关》,分别由郊尾剧团和长安剧团排演。1981——1984年,先后改编《天波楼》、《寇准背靴》、《吉祥山》、《清风亭》等古装戏,创作《游龙奇遇》、《错救奇缘》、《红粉劫》、《三下白云山》、《状元与乞丐后传》等古装戏和现代小戏《春风送暖》,分别由郊尾剧团、古店剧团、县商业局剧团排演,其中《春风送暖》参加县汇演,获剧本创作奖。后改名《彩礼风波》,发表在省群艺馆主办的《文明之花》刊物上。1985——2005年,先后创作古装戏《湖州风云》、历史剧《夺位恩仇录》、《赐婚记》和现代小戏《鸭棚会》、《训赌记》,改编古装戏《战洪州》,分别由郊尾剧团、莆田市城厢剧团、忠门剧团演出。2008年,创作现代戏《山村奇闻录》(与阮开雄合作),获省文化厅优秀剧本奖。2009年创作现代小戏《驱邪记》、《争画记》、《证据》、《较量》,发表在莆田市文明办主办的《莆田市现代文明小戏剧本集》刊物上。此外还创作故事《戏班主智救弱女》、《良缘误》、《逼出来的恋情》、《亏心遇鬼》、《小村情仇》、《方宝借贷》等,先后在省级刊物《故事林》上发表,其中《逼出来的恋情》获“凤凰杯”二等奖。
  第三节 校园文化
  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郊尾中心幼儿园秉承创新办园的理念,实行幼儿课程改革实验,从小培养幼儿的文艺才能,1997年6月组织参加县“迎回归”文艺晚会,获特等奖。郊尾中学和郊尾中心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逢“五一”、国庆佳节,组织联欢晚会,师生踊跃登台献艺,繁荣校园文化,还派出代表队赴县汇报演出,载誉而归。2006年,郊尾学区举行“五·四”青年教师“卡拉OK”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举办“郊园之春”文艺晚会,组织健美操舞蹈队,参加仙游县文艺晚会和县“三下乡”文艺演出,活跃广大师生文化生活。校园内设立固定宣传栏,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室内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经常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让青少年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快乐、健康成长。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