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文体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027
颗粒名称: 第十章 文体 卫生
分类号: G127.57;R199.2
页数: 32
页码: 262-293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省郊尾镇的文化和卫生发展情况。文章分别讲述了业余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祠堂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展示了郊尾镇在文化领域的多样性和卫生领域的成果。
关键词: 文体事业 卫生工作 后溪村

内容

后溪文化渊源久远,底蕴深厚,文人学士层出不穷,保存至今的明、清时期的宫庙、寺院、祠堂,有丰富的艺术观赏价值和乡土文化内涵。历代民间文化绚丽多姿,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歌舞娱乐日益活跃,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先进文化逐步占领农村阵地,群众文体生活日渐充实。
  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卫生环境较差,长期缺医少药,各种传染病、地方性疾病肆虐,瘟疫横行,造成人口死亡率高,婴儿成活率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村两级医疗卫生网络逐步完善,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指引下,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防治各种疾病,天花、鼠疫、霍乱、麻风、小儿麻痹等恶性传染病和地方性疾病在境内绝迹。进入21世纪,深入持久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启动卫生户厕改造工程,确保村容整洁。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每年免费为计生困难户、特困户和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医疗保健条件改善,人民体质增强,据2010年统计,境内男性平均期望寿命74.6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75.8岁。
  第一节 业余文化
  一、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1964年,为配合民兵军事大比武,后溪大队民兵营在仙游县人民武装部指导下,挑选部分基干民兵文艺爱好者,组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赴县城参加文艺培训,学习演、唱技艺,排练八个“革命样板戏”和部分具有乡土气息的现代小戏。1967年,宣传队进驻后溪农场,农忙参加劳动,农闲和夜晚外出宣传。经常在境内巡回演出,还先后两次赴城关为县扩干会作慰问、汇报演出,并应邀到盖尾公社、莆田灵川公社东沙大队等地访问演出,颇受好评。1972年,宣传队解散。
  二、十音班
  民国27年(1938年)冬,以下磨头青壮年文艺爱好者为主体,组建一队十音班,聘请莆田名艺人陈贤春任艺术指导。民国31年(1942年),香南乡在沙溪举办民间十音演奏比赛,下磨头十音班荣获第一名。该十音班经常为乡里结婚喜庆、新居乔迁、宫寺开工、元宵游神等演奏助兴,深受群众欢迎,民国35年(1946年)后解散。
  2003年3月,由阮元和提议,蔡国森具体落实人员,组建后溪十音班。初建时有的成员无心学艺,学几天就离去,几近夭折,后在阮金尊的鼓励下,召集有一定音乐和乐器基础的蔡国荣(大吹兼大提琴)、阮金坚(尺胡)、阮绍春(三弦)、阮建宁(八角琴)、阮金晃(大胡)、陈纪民(二胡)、蔡国仁(司鼓)、蔡福义(四胡)、蔡庆全(唢呐)、阮志强(横笛)、阮庆聪(锣钹),许梅英、杨梅霞伴唱,组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十音班,推举阮玉斗(二胡)为负责人。
  每年从至灵宫收益中下拨1200元,作为十音班活动经费,初建时坚持每周训练二个晚上,后改为每周1个晚上,每晚刻苦训练3个小时,经过努力十音班技艺逐渐提高,从2004年起,年年参加元宵节至灵宫“司马圣王”巡安出游演奏,增添节日喜庆氛围,沿途受到群众青睐。2005年后,十音班还应邀为新和、梅塘、郊尾、长安等宫庙组织的巡安出游演奏。
  三、大钹队
  后溪女子大钹队于2010年11月组建,队员40人,领队黎梅媛,副领队阮丽钦、阮秀文。出行排序是:2名队员擎大钹队横幅为前导,1人司鼓居中紧随,4人擎宝盖次之,其余分为2个纵队随后,每人双手各持大钹一面。宝盖或上下晃动,或左右旋转;持钹者边合击双钹边舞蹈,击钹的幅度大小和动作快慢须随鼓点的指挥而变换,动作整齐、节奏有序、姿态优美、风格高雅。2011年元旦,阮氏宗祠举行重建告竣庆典,女子大钹队在庆典活动中初展丰姿,给各地来宾和父老乡亲留下美好印象。元旦过后,邀请专业舞蹈教师教授舞蹈系列动作,增添表演内容,提升表演技艺。是年元宵节,至灵宫司马圣王巡安出游,游行队伍中的女子大钹队方阵,令人刮目相看。同年金秋,莆田东山祠观音殿落成,后溪女子大钹队应邀参加庆典活动,精彩的表演令观众叹为观止。
  第二节 民间传统文化
  一、戏剧
  莆仙戏,俗称兴化戏。明、清时期,戏班是“八仙子弟班”,仅8名演职员,往往是一人扮演几个角色,且演戏多在宫庙进行。
  民国中期,境内莆仙戏演出红火。民间经常择日演戏。宫社开光、社神生辰、乡村庆典,甚至富裕人家迎婚嫁娶,常请戏班唱戏,多则三、四日,少则一、二日。
  1950年初,境内公演莆仙戏庆祝新中国诞生。台前中间插一排“枪担”(一种两头尖的扁担),上系2条细绳,男女观众分列两侧看戏,秩序井然。1952年后,莆仙戏常在祠堂广场上演,四周用竹篷围起,留2—3个进出口,各有2名民兵把守,群众凭票入场看戏。后来,顶街阮红冇大埕也围上围墙,成为另一处露天戏场。1958年前,莆仙戏轮流在广场和红冇大埕上演。1958年后,郊尾影剧院落成,莆仙戏多在影剧院上演,露天戏场停止使用。
  50年代,文艺工作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传统的莆仙剧目,经过加工整理,剔除封建性糟粕,发扬民主性精华,推陈出新,戏剧市场日渐繁荣。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严禁上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古装戏,只准上演“高、大、全”的革命样板戏,戏剧市场显得单调而冷清。1978年,郊尾公社文工团复办,民间剧团开始组建,《逼上梁山》等优秀古装戏复演,戏剧市场重现生机,一溪之隔的阮庄大队,也组建剧团,排练演出,莆仙戏再次成为境内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1990年后,至灵宫、后溪村村部边先后兴建露天戏台。2000至2007年,在露天戏台和部分自然村广场,每年都举办20多场次莆仙戏公演。2007年后,莆仙戏曲电影每年在各村落巡回放映。
  二、音乐
  十音俗称“十番”,是一种集器乐、声乐和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乐队通常由10人组成,主要乐器有四胡、老胡、三弦、八角琴、韵锣、笛子、伬胡、大鼓等。既可固定坐奏,也可边行边奏,中有伴唱者一人。曲牌多保留古典的莆仙曲牌,如《江头金桂》、《驻云飞》、《一江风》、《普天乐》等。民间每逢游神赛会、开光庆典、寿诞喜庆,便请一队甚至几队“十番”演奏。数百年来“十番”在境内盛行不衰。
  1998至2010年,至灵宫每年元宵游神,有1-2队十番班随行演奏。
  八乐八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艺术,由8人组成,所用乐器,有伬胡、四胡、唢呐、板鼓、二钹、大锣、小锣、吹笛等,每人各用一种乐器。八乐的特点是,锣鼓点渗透在唱腔中,别有韵味。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富裕人家迎亲嫁娶,常请八乐队随行。1950年至1958年,境内部分农家子弟结婚,也请来八乐队,为婚庆助兴。
  咚鼓唱民间俗称“乞食诗”,是一种颇为流行的兴化民间说唱曲艺。其形式活泼,带有兴化农村乡土气息,深受境内民众喜爱。咚鼓唱不用乐器,只需2块竹板、1个筒鼓伴唱;不用舞台,少占场地,埕边、厅堂内皆可。唱词用的是兴化方言,词句精犷、简练、口语化,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整曲少则数十句,多则1——2千句。常见的咚鼓唱剧目有《英台山伯》、《陈三五娘》、《珍珠衫》、《征东》、《征西》、《薛刚反唐》、《新春寡居》等。演唱时,艺人左手握竹板打拍,左腋下挟筒鼓,右手中指击鼓,食指和无名指配合按抑,掌握顿挫。演唱过程中,顿挫有序,变化巧妙。同一剧目,因艺人的唱腔、表演技巧不同而别有风韵,谓之“百人百腔,百人百调”。“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文化生活枯燥而单调,夏秋季节,境内男女老少晚饭后乘凉,请来投宿的说唱艺人,表演咚鼓唱。表演者技艺娴熟,旁听者听兴甚浓。白天生产队出工,有些社员边干活边哼唱某些片断。20世纪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工地上,大队宣传队把咚鼓唱技艺移植到快板唱上,现场演唱,为大家鼓劲。
  三、出游
  又称游神,由各个宫社自行组织,通常在每年正月元宵前后举行。磨头龙兴宫在正月十一、十二、十三出游,接下是至灵宫三日游。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游神颇为盛行。往往因游路问题而发生冲突,甚至导致村与村的宗族械斗。出游时,前面旗牌鸣锣开道,接着是旗幡队、车鼓队、十音八乐队、彩架化妆队、看马队。队伍的末段,是八班、皂隶以及抬神轿的队伍,舞龙戏狮队安排在后。整个出游队伍,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出游路线,多沿宫社境界而行。沿途焚香鸣炮,进舵出舵,焚烧银纸禾草,妇女则执香跪拜。
  1950年后,游神中止。1985年,至灵宫恢复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前后三天举行出游活动。十三日,司马圣王出殿,当晚驻阮庄;十四日,经磨头、长厝尾、坝洋、大埔在后溪驻夜;十五日游郊尾街、下底寨、竹戈、南埔后回阮庄大宫进殿,出游时,后溪、阮庄各演戏三天。
  四、舞蹈
  扭秧歌俗称跳秧歌舞,既可娱乐,又能健身。1950年,第三区的宣传、文教干部下组新民乡,教群众学跳秧歌舞,青年男女纷纷学习。1960年前郊尾街几次踩街活动,均有秧歌舞队参加。1984年,境内几个歌舞厅开办,年轻人跳的是现代流行舞蹈,唱的是现代流行歌曲,秧歌舞则为中老年女性所青睐。
  穿九莲明、清时期,境内较流行。民国时期“穿九莲”逐渐成为设坛“超度”、“蓝盘彩戏”等迷信活动的舞蹈,表演者多为和尚或道士,人数通常是7或9人。音乐以鼓、锣、钹的击打和管乐伴奏为主,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并无严格规范,表演重点在于歌唱、旋转和穿越等功夫上。表演时,场上放置高0.9米、长1米、宽0.52米的半桌3——5张,初时,在领队指挥下,队形开始移动变化,变化有快有慢。慢时缓步旋转交替,快时疾跑飞越桌面,场面精彩刺激。
  五、书法
  民间酷爱书法者众多,刘章天、江春霖的手迹真品,境内留存者数以十计。
  阮氏宗祠、至灵宫以及寺庙、古民居所镌刻的楹联、匾额,出自清代书法高手,妙笔生辉,弥足珍贵。
  学校大力开展美术书法培训,2004年9月,在第四届PHE国际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中,郊尾中心小学学生阮鑫晶获二等奖,阮敏、陈丹丹获三等奖,陈菲尔、阮思昱、苏素钦、阮娜获优秀奖,美术、书法人才后继有人。郊尾中心小学被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组委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中国美术出版社授予第四届PHE国际中小学美术、书法大赛集体优秀奖。
  六、剧本、故事创作
  著名剧作家陈仁鉴之子陈纪民,“文革”时入赘长厝尾,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对文艺颇有兴趣,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剧本与故事。1979年,他改编《辕门斩子》,先后由郊尾文艺队、郊尾长安剧团和仙游鲤声剧团艺校排演。1980年改编传统剧目《羚羊锁》和《蝴蝶杯》,创作古装剧《战三关》,分别由郊尾剧团和长安剧团排演。1981——1984年,先后改编《天波楼》、《寇准背靴》、《吉祥山》、《清风亭》等古装戏,创作《游龙奇遇》、《错救奇缘》、《红粉劫》、《三下白云山》、《状元与乞丐后传》等古装戏和现代小戏《春风送暖》,分别由郊尾剧团、古店剧团、县商业局剧团排演,其中《春风送暖》参加县汇演,获剧本创作奖。后改名《彩礼风波》,发表在省群艺馆主办的《文明之花》刊物上。1985——2005年,先后创作古装戏《湖州风云》、历史剧《夺位恩仇录》、《赐婚记》和现代小戏《鸭棚会》、《训赌记》,改编古装戏《战洪州》,分别由郊尾剧团、莆田市城厢剧团、忠门剧团演出。2008年,创作现代戏《山村奇闻录》(与阮开雄合作),获省文化厅优秀剧本奖。2009年创作现代小戏《驱邪记》、《争画记》、《证据》、《较量》,发表在莆田市文明办主办的《莆田市现代文明小戏剧本集》刊物上。此外还创作故事《戏班主智救弱女》、《良缘误》、《逼出来的恋情》、《亏心遇鬼》、《小村情仇》、《方宝借贷》等,先后在省级刊物《故事林》上发表,其中《逼出来的恋情》获“凤凰杯”二等奖。
  第三节 校园文化
  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郊尾中心幼儿园秉承创新办园的理念,实行幼儿课程改革实验,从小培养幼儿的文艺才能,1997年6月组织参加县“迎回归”文艺晚会,获特等奖。郊尾中学和郊尾中心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逢“五一”、国庆佳节,组织联欢晚会,师生踊跃登台献艺,繁荣校园文化,还派出代表队赴县汇报演出,载誉而归。2006年,郊尾学区举行“五·四”青年教师“卡拉OK”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举办“郊园之春”文艺晚会,组织健美操舞蹈队,参加仙游县文艺晚会和县“三下乡”文艺演出,活跃广大师生文化生活。校园内设立固定宣传栏,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室内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经常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让青少年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快乐、健康成长。
  第四节 祠堂文化
  一、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内涵丰富,凝聚着厚重的宗亲情谊,它以血缘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时空隧道,使健在者与祖先保持心灵沟通,使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祠堂文化,提倡尊宗敬祖,推崇忠孝节义,还浓缩了建筑、绘画、雕刻、油彩等民间技艺,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折射出瑰丽的民俗文化风情。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祠堂的功能也在拓展、深化,它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圣地和寻根溯源的窗口,也是加强海内外联谊的桥梁和吸引侨胞回乡投资创业的平台;不仅是悼念先贤的殿堂和姓氏文化研究的场所,也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阵地和乡村娱乐活动中心。祠堂正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二、祠堂祭祖
  为慎终追远,寄托后人对血缘祖先的崇拜和对祖宗的缅怀,树立孝为德、行为本的节操和弘扬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增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信念,祠堂常举行祭祖活动,活动中设主祭1人、副主祭2人,分献陪祭4—8人。随祭人数不限,本宗男女老幼皆可。
  主祭由本宗福首充任。
  副主祭由德高望重的乡贤,对本宗公益事业有显著贡献且经公众推荐者充任,男女均可。
  分献由各房系元老充任。
  随祭系本宗男女裔子裔孙。
  仪程:1、供奉祭品全部排列整齐、完善。
  2、吉时到,司仪宣告祭典开始。主祭、副主祭,分献净手、焚香,依序就位。
  3、宣读祭文
  4、主祭、副主祭、分献行三跪九叩礼。
  5、众随祭整肃衣冠,行三鞠躬礼。
  6、奏乐、焚烧祭文。
  三、阮氏宗祠
  阮氏宗祠座落在后溪村高陈山(今郊尾中心小学大操场)东麓,于清康熙辛丑年(1721年),由阮庄阮氏始祖宏孙公第十五世裔孙大任公肇建。祠堂坐癸向丁兼丑未,水口出巽,四山环抱,朝水归堂,左右护砂为龟蛇保口,吉地称为伏虎真穴。结构系五间厢双座,中设天井。清乾隆年间,经大任公胞弟仕拔公、大英公兄弟修葺一新,成为阮氏族亲祭祀祖宗之圣地。
  民国25年(1936年),阮庄阮家骥向县国民政府打报告,借祠堂开办香南小学,招收族人子弟及周边学子来校读书。民国31年(1942年),境内有识之士捐资捐物,“泉盛”阮红冇带头贡献白糖0.5吨,在祠堂东西两侧增盖护房作教室,扩大办学规模。
  1950年间,仙游县人民政府将该校更名为“郊尾中心小学”,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祠堂办学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培养出诸如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阮金秀少将、莆田市副市长阮军等众多杰出人才,学士、研究生、硕士、博士及各类科技、文教、经济人才层出不穷,为国家输送大量栋梁之才。
  1963年,祠堂下座及两侧护房被拆除。1980年间,祠堂文化发扬光大,阮氏族人几经交涉,祠堂产权归还原主。由于年久失修,祠宇沦为危房,1993年,热心群众筹资3万多元抢救维修,但主体结构难以加固,祠堂翻建迫在眉睫。
  2009年春,阮氏族人公推阮秋林为董事长,成立董事会共襄是举。重建工程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家阮建彬、阮建武带头各捐5万元,后溪阮庆春慷慨赞助平时踏三轮车积攒的3000元零钱,阮氏族下裔孙每口出资50元,共筹措资金100多万元。重建工程于是年9月动工,后溪村村委会主任阮德荣参予召集大小会议20多次,具体指导、协调重建事宜,并带头乐捐3000元。负责基建的阮振文、阮玉斗等积极配合董事会,起早摸黑,跟班把关,确保工程顺利进展,于翌年12月告竣
  重建共耗资110多万元,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在原址按原状重建,唯地基抬高75厘米,下座增高68厘米,堂内木柱改为石柱,乐捐者芳影、芳名立碑留念,规模依旧,面貌更新。祠堂内设置阅览、电视、棋牌、体育等设施,成为郊尾地区观光、休闲、健身、娱乐的亮丽景点。
  2011年元旦举行祠堂落成庆典,民营企业家许国山、陈元荣、郑国民各送来1万元贺礼,龙华金沙、湄洲笏石等地族亲送来礼金和礼品,前连宗祠董事会赠送“源远流长”匾额。备办酒席209桌接待阮氏族亲和四方宾客,堂前大埕演戏三天,十音八乐鼓乐喧天,彩旗礼花交相辉映,热烈庆贺祠堂重建落成。
  阮氏宗祠楹联
  大门:竹林衍派传江左;忠孝遗风绍道南。
  大门边柱:漫道新祠仍旧址;唯期后裔振前徽。
  左旁门:陈留世第扬正气;师表荣名耀闽疆。
  右旁门:桃源仙骨垂千古;侍御高风绍万年。
  外柱:先贤虎耀风雷震;后辈鹏飞云雾腾。
  金沙望族千秋续;钱屿名家万世传。
  孝悌传家承祖训;忠贞护国迪前贤。
  顶厅柱:
  大中丞观象贻谋累业宦勋昭国史;烈留守捐躯报主有源家学洒宸章。
  忠孝遗风派衍绵绵江左贵;竹林世第贤承济济建安春。
  太昊赐姓源远流长陈留望族;竹林传芳光前裕后忠孝铭堂。
  建新祠为阮氏读书人顿增颜色;改旧观语竹林有志者再鼓雄风。
  下厅天井边: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世间美德忠和孝;天下良图读与耕。
  附一:阮氏宗祠重建记
  阮氏祠堂由大任公于清康熙辛丑年(1721年)肇建,结构系五间厢双座,清乾隆年间经大任公胞弟仕拔公、大英公兄弟修葺一新,至今已二百九十多年。因年久失修,祠宇沦为危房,重建迫在眉睫。
  二00九年间,宗祠董事会以重建为已任,公诸同好,热心人士感念先祖恩泽,共襄盛举。重建工作得到阮庄、后溪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族人、乡贤慷慨解囊,共筹资八十多万元,择于是年九月动工,翌年十二月告竣。宗祠在原址按原状重建,座向不变,唯地基抬高七十五厘米,共耗资一百一十多万元,建筑面积达七百多平方米,规模依旧,面貌更新。
  阮氏宗祠座落于风水宝地,人杰地灵,阮氏宗支中涌现出诸如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阮金秀少将、莆田市副市长阮军、空军某研究所阮炎大校等众多优秀人才。博士生、研究生及各类科技、文化、经济人才更是层出不穷,宗祠重建落成,展现族人承前启后、再展鸿图的崭新风貌。
  祈望后昆恒念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弘扬先辈懿德,继承忠孝遗风,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告慰列祖列宗。
  赋诗一首以资纪念:
  经年昭穆寂寥中,今日重兴气势雄。
  祠宇仍居初始地,芸孙再振旧家风。
  竹林衍派源流远,忠孝遗风世代崇。
  幸得族人同协力,碑铭千载记殊功。
  附二:阮氏宗祠董事会组成名单
  名誉董事长:阮建彬
  董事长:阮秋林
  副董事长:阮添如 阮瑞洪
  董事:阮友雄 阮德景 阮开冇 阮宗金 阮金雄
  顾问:阮元发 阮金仁 阮荣谦 阮玉驱 阮赐林 阮德荣
  第五节 文化设施
  一、广播
  1954年,仙游县农村有线广播收音站建立。是年底,郊尾区公所、郊尾邮电所、郊尾工商联各安装喇叭1只,借用县、区电话线传送县站广播讯号。
  1958年9月,郊尾公社创办青年广播站,站址设在郊尾顶街阮红冇楼房内。是年11月,青年广播站改称郊尾公社广播站,陈清鸿任站长,配备男女广播员各一名。广播节目由每周3天改为每天播音2.5小时。1959年,试用电话线载波低频广播讯号,清除电话广播串线干扰。1962年,公社广播站改为放大站,只配备管理人员一名。1969年1月,广播电台、广播站划归全民所有制。1972年10月,实现县、社、队三级载波馈送广播,后溪大队设立广播载波放大室。
  1992年,郊尾广播站改称郊尾镇广播站,属全民事业单位。1993年,境内有广播喇叭1060只,入户率为86%。1997年,县、镇投资120万元,在麟凤路兴建郊尾镇广播电视大楼,高5层,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52平方米。
  2007年,由于电视、网络普及,家用广播喇叭基本消失。
  二、电影
  20世纪40年代,沟尾街首映一次无声电影,片名是《猿人泰山》,观众甚少。
  1954年至1958年第23、第49放映队开展电影巡回放映活动,放映地点有郊尾中心小学操场、阮红冇大埕及郊尾糖厂礼堂,月均放映2——3次。
  1958年12月后,电影多数在郊尾影剧院内放映,观众购票后入内观看。1961年,郊尾、枫亭、盖尾由县电影2队下乡巡回放映。1964年,遵照县电影事业管理站规定,郊尾影剧院实施定地点、定场次、定收费标准、定放映时间的四定普及规划放映活动。
  1966至1976年,电影放映受限制,只能放映“革命样板戏”和少量战斗片。1978年2月,县电影放映2队划归郊尾公社管理。1979年后,郊尾影剧院改放35毫米电影,下乡巡回放映的是16毫米电影。1991年后,更新设备,改革机制,放映遮幅式、宽银幕影片,放映普及率达95%。
  三、电视
  1985年6月,仙游县财政局拨款8万元,在县广播站建立电视转播台。7月1日正式开始接收、转播莆田市电视节目。是年12月,郊尾镇在郊尾中学、梅塘村各安装一部10瓦电视差转机,接收市电视台讯号,转播中央一套、省一套电视节目,境内电视在其覆盖范围内。
  1990年1月,在县城南门外海亭岭,兴建高79米的自立式电视塔一座。2月10日起正式转播。1992年,郊尾镇集资10万元,在牛岗山建立卫星电视接收站,安装3.2米天线一座,10瓦电视差转机3部,转播中央一套、二套、省台一套等电视节目,境内所有电视均在其收视覆盖面内。
  1992年3月,县有线电视站成立。7月,县有线电视机房建成。9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架设有线电视线路。1995年,境内有线电视线路架设完成。1996年,境内83%的电视用户使用闭路电视。1997年10月,实行县、镇有线电视光纤联网。2010年,境内共有彩色电视机2990多台,用户可收看中央台、省台、市台及上海、湖南、四川、广西、浙江、东南等6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四、农家书屋
  2010年,福建省和莆田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向后溪村赠送图书四大类共2181册,其中一般类图书722册、政治经济类图书175种366册、生活类268种1062册,其他类图书31册。村“两委”决定,后溪村农家书屋暂设在阮氏宗祠内,农家书屋牌子挂在祠堂大门口,委托阮玉斗暂时兼任书屋管理员,负责图书登记、保管、出借事宜。农家书屋制订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方便村民阅览、借阅,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综合素质。
  第六节 文物古迹
  一、文物
  (一)、六祖围屏
  清光绪九年(1883年)暮春,仙邑庠生、后溪六祖肇基祖阮仁庄的第六子阮端崧,到醉竹园拜访恩师——兴化府教谕傅肇修。闲谈中,端崧提出,明年是其椿萱六秩寿庆吉年,恳请恩师撰文,以表庆贺。傅教谕慨然应允,并承诺寿庆之前将贺文送达阮家,接着傅教谕向自己得意门生询问其家族历史和家庭情况,端崧如实作答。之后,傅教谕又通过多方了解。知悉阮仁庄先生忠厚待人,子孙兴旺,林氏孺人贤德淑慧,乡里口碑甚佳,其家庭父义母慈子孝,双老德寿双馨,贺寿辞文成竹于胸。
  端崧回家向诸位兄嫂告知此事,众人认为此等大喜事,务须周详筹备,双寿庆典要办得隆重,贺寿辞文既要长期妥善保存,又要让亲朋好友知晓。最好是制围屏一副,将贺寿全文题写于围屏上。方案商定,众兄弟分头购买楠木,请木匠、聘雕刻名师,赶制围屏。经数月加工,一副十二块的围屏制成,每块高3.56米、宽0.53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留作刻贺文,下部分占整块的三分之一,是立体雕刻,每块周边,雕刻花鸟、盆景、吉祥动物等,雕艺精湛,风格高雅。
  是年十月,傅教谕自谦“通家愚弟”,把撰写的《恭祝大京元仁莊阮先生六旬荣寿暨大阃范淑配林孺人六旬双寿之庆》手稿,送达后溪六祖阮家。贺寿文通篇679字,其中标题29字,正文602字,落款时间49字。端崧众兄弟接到手稿,即请书法名家,用正楷把通篇文字抄写在每块围屏上,每字采用鎏金装饰。又请漆匠刷桐油、涂正漆。光绪十年大年正月初三日,这副崭新的围屏整齐地排列在六祖祖厝顶厅堂上。
  此围屏至今保存完好。
  附:围屏上所书祝寿贺文
  恭祝
  大京元仁莊阮先生六旬荣寿暨大阃范淑配林孺人六旬双寿之庆
  癸未春,学徒端崧叩醉竹园,请为其双亲寿。余询其世系,始知其始祖唐协律郎鹏公,由榕城迁仙之金沙;殿中侍御史沂公,由金沙迁莆之阮巷。逮,贡士宏孙公析居仙邑香田里阮庄。瓜绵瓞衍,时有岁进士官芦溪知县哲公也,嗣是入儒林,敦品行者,难以缕述。今端崧令尊仁莊先生,即宋进士、抗节西京,谥忠武祀乡贤骏公后也。曾祖举尚,祖进德,父存恭,世守先业。先生(名)应聘国学生,淑配林孺人,即巳卯科钦赐副举人林廷伟公次女也。勤俭治家,举案齐眉,搆一屋于后溪南,殆有营菟裘将老焉之意。举丈夫子六:长端兴,娶林氏;次端禄,娶周氏;三端定,娶俞氏;四端育,娶杨氏;五端锦,娶陈氏;六端崧,娶刘氏,即同里诰授中宪大夫章海公孙女、附贡生祖诒君次女也。孙男十四,宗彩,娶刘氏;文烈,端兴出;宗余,娶陈氏;文兰、文钦,端禄出;文朕、文新、文掌、文榜、文翼,端定出;文质、文能,端育出;文虔,端锦出;文振,端崧出。女一,适同里殿头村岁贡生林君观摩长男儒士开翼为室。孙女俱许配名门。曾孙一,球郎,宗余出。六旬双寿,四代同堂,洵足乐也。余然后知,天有眷顾者,先生忠厚待人,而林孺人又有贤德,其得寿有由来矣。将曰耄曰耋曰期颐,以至于靡涯乎;抑立德立功立言,以至于不朽乎。盖寿在天,天为政,寿在人,人为政,究之,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天定胜人者,如华封三祝是已;人定胜天者,如尧三辞是已。今先生多富多寿多男子,不效尧之三辞,实效华封之三祝也。夫多男子则多惧,安知不因惧而致福乎?富则多事,安知不因事而生智乎?寿则多辱,安知不因辱而能荣乎?先生既为福寿之人,堂前男妇承欢、儿孙绕膝,其克享遐龄者,斯足令人思慕也。子欲寿,其亲不必探长生之药,不必求还少之丹,但留方寸地自画乎。人以自全其天,则福寿自无疆也。是为序。
  勅授文林郎,咸丰辛酉科拔贡、同治癸未补行朝考、吏部铨选复设教谕,
  通家愚弟傅肇修顿首拜撰
  光绪岁次癸未孟冬榖旦。
  (二)、六祖图帐
  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值六祖阮仁庄老乡贤七秩寿庆之年。
  仁庄宗侄,赐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阮大定,示喻宗弟端崧等人,届时将为仁庄宗叔七秩荣庆撰写贺辞。时值金秋,端崧众兄弟买回上等大红平绒数丈和各种彩色锦线,请刺绣名家精心设计,裁制图帐一幅。图帐高4.30米、宽3.16米,上方正中描腾龙一条,左右各描飞凤一只,首尾对称,寓意龙凤呈祥;龙凤之下,描12男5女人物像;图帐下方,描有象、虎、豹、狮、麟5种动物;图帐四周,嵌入花鸟、盆景,整体布局适宜,构思巧妙,在名师指点下,众刺绣女工和女眷,协力完成各图案刺绣。
  是年十二月,阮大定的贺寿序文撰定,并亲笔题写于图帐上。众绣女日夜加班,把458字的通篇文字,赶在除夕前全部绣毕。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三,图帐连同围屏一道展示在六祖祖厝顶座厅堂上。
  附:图帐贺寿全文
  恭祝
  大京元仁莊宗叔大人七秩荣寿之庆
  盖闻桃生瑶岛,实结千年;芝采商山,名标四皓。进木公之酒,碧泛金巵;翻莱子之衣,红摇绮席。药炉冬灶,天上应多不老之仙;石髓琼浆,人间亦有长生之术。是为祝也,志其喜焉!
  惟我宗叔仁莊先生,人系名家,姓推巨族,本竹林之一脉,系出道南;结茅屋兮三间,籍居溪北。协律则勋铭唐室,忠武则节抗西京。至如,侍御史沂公、贡士宏孙公、岁进士知县哲公,以及曾祖举尚、祖进德、父存恭,皆能燕翼诒谋、麟振裕后者也。翁名应聘,以国学蜚声,德配孺人林氏,即巳卯科钦赐副举人廷伟林公次女也。淑慎温恭、和睦妯娌,事翁姑则兰馨致洁,相夫子则茶苦自甘。其如星曾暗,婺镜不栖鸾,光绪间已仙逝矣。续配孺人郑氏,堂有齐眉之庆,子如破腹之生;萱草仍恋春晖,芦花不形寒色,非翁之德,何以致此?
  举丈夫子六:长端兴,娶林氏;次端禄,娶周氏;三端定,娶俞氏;四端育,娶杨氏;五端锦,娶陈氏;六端崧,娶刘氏,即附贡生刘君祖诒次女也。女一,适岁贡生观摩林公长男开翼为室。孙男二十三,若宗彩、宗光,宗余、宗玉、宗云、宗嘉、宗守、宗贤、宗祈、文祖、文钦、文掌、文宣、文榜、文翼、文洪、文藻、文品、文槎、文彬、文振、文芳、文秋等,俱见峥嵘头角。孙女亦皆许配名门。曾孙男十五,为:元敖、元甫、元定、元质、元球、元能、元岱、元胡、元捷、元印、元本、元标、元侨、元钥、元禧,含饴绕膝,洵足自乐。先生处己以谦、待人以恕,衣冠务求质朴,子弟特戒浮华。广厦万间,买邻尤先于买宅;一堂四代,抱子更见以抱孙。从兹兰萼添馨、椿枝越翠,岂第紫芝朱草定拟?休征汉柏秦槐,堪称荣茂也哉!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编修加三级宗愚侄大定
  顿首拜撰并书
  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巳腊月榖旦
  (三)、匾额
  境内现存古匾额11块。其中宫、祠、堂名称匾3块;弘扬民族气节的《氣壯山河》、《氣作山河》、《護國庇民》匾3块,崇尚教育的《學宗鄒鲁》、《孔孟學宗》匾2块;推崇宗教的《聖嶺寶地》、《道紹三尼》、《望集大成》匾3块。
  二、古墓葬
  (一)唐代阮鹏、阮恩古墓
  1983年4月,仙游县人民政府确定阮鹏、阮恩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协律郎阮鹏由福州迁徙仙游县仁德里(今龙华),居于金沙上库乡,是为阮氏入仙始祖,于后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去世,享年95岁。其孙阮恩,官银青光禄大夫,去世后与阮鹏合葬在龙华金沙。1983年4月,阮鹏、阮恩墓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阮鹏的裔孙繁衍于郊尾镇的阮庄村、后溪村、郊尾社区、三埔村、长安村、塘边村等地。
  (二)苏溪肇基祖阮公哲墓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阮哲由阮庄迁居后溪,是为后溪阮氏之宗。明景泰三年(1452年),哲公授湖南卢溪知县,任职九年,天顺五年(1461年)告老归乡,卒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其墓葬在新庯后东侧,座北向南。
  (三)下磨头蔡公而书墓
  明末(1638年)而书蔡公自仁德里(今龙华镇)迁居下磨头,是为下磨头蔡氏肇基祖,其墓葬在下磨头西北隅,坐北朝南。
  (四)长厝尾施公序盛墓
  清光绪年间施公序盛墓葬在坝洋村落北边,坐北朝南。
  三、遗址古迹
  (一)、后溪、阮庄海门
  海门位于海门溪与石牛溪交汇处,座落在后溪、阮庄交界线西部。
  古时仙游南部被海水覆盖,郊尾境内的大帽、马鼻、云顶、洪山等山脉,仅是海中岛屿,后经地壳变迁,海水渐退,陆地渐浮。滩涂上升成陆地。大帽山与洪山的分界处,有一小溪曰海门溪,其注入石牛溪的交汇处,有断崖壁立,称海门。石牛溪蜿蜒东去,形成峡谷,原是一条进出港海湾,渔船随潮进出谷口。后海潮断绝,入谷的船只,陷入淤泥内,埋进泥沙滩中。峡谷的南面,形成戈墩洋、竹戈洋等;峡谷的北面,隆起而成后溪洋、坝洋、磨头洋等狭长的河谷平畴。1960年,新民大队下路庯生产队在后坑挖井,于5米深处挖出棕质船绳一条和船板两块。船绳长5米,径粗10厘米;船板长3米、厚度10厘米。1987年4月间,长厝尾村民在原食堂边田里取窑土,于2米深处挖到一棵樟树,直径一米,长5米,有树头、树根及两枝分杈,树干呈灰黑色,木质不朽弥坚。该古樟系被暴风雨连根拔起,飘流至海里埋入滩涂,后沧海变桑田,滩涂的粘土,紧紧包裹住古樟,故能经久不腐。
  (二)、苏溪钓矶石
  古时,石牛溪溪水清澈纯净,溪中鱼虾甚多,尤其在冬春季节,鱼膘虾大蟹肥。苏溪肇基祖阮哲公故居今堂厝门前西南方80米处的石牛溪畔,有一块高10米的椭圆形巨石,裸露地面2米多,顶部平坦,可坐可卧。清代乾隆版《仙游县志》,称其名为苏溪钓矶石。传说阮哲公从卢溪知县任上退隐,返归故里,常到矶石上垂钓,怡然自乐,安享天年。该石至今犹存。
  (三)、陈吴山石图帐
  石图帐座落在陈吴山西南侧的石垒中,凿刻于何年代,无从查考。其石壁外露数丈,一面较平滑,一面略显粗糙。晴天丽日,阳光斜照,隐约可见石壁上有花纹图案和模糊字迹,故称石图帐。元代时,境内陈、吴、高姓先民,已发现此石壁。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阮哲自阮庄迁居后溪,耕读之余,也常到石壁前,观赏巧夺天工之石图帐,引发联翩遐想。20世纪60年代间,群众开山炸石,石图帐遭毁坏。
  (四)、唐代阮鹏公肇基地
  金沙千年古樟树座落在仙游阮氏肇基地——龙华镇金沙宫大门前空地上,植于唐天宝年间(742年一756年)。仿佛是享受金沙宫的千年香火,此树历经1200多年仍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民间传说明仁德皇帝下江南时游玩到此,樟树听从使唤,弯下树茎让其小憩,致成巨蟒之形状。1980年,金沙古樟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系仙游十二景之一。
  (五)、后垅仔蔡氏祖厝遗址
  蔡氏祖厝遗址座落在枫亭镇东宅村后垅仔自然村。
  第七节 体育
  明、清时期,境内民间有武术、象棋、舞龙、舞狮等体育活动,还有清明节外出踏青和重阳节登山赏景等习俗。民国时期,推行新学制,学校开设体育课,开展球类、田径、体操等体育,并由学校传到民间。
  1950年后,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民间体育趋向活跃。50年代至60年代,每逢“五一”、“十一”和春节等节日,郊尾区(公社)常在郊尾中心小学操场,举办基层农民篮球、拔河、象棋比赛。每逢元宵节,民间的游灯、舞龙、舞狮活动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体育课改称军体课,1973年复设体育课。80年代,以田径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迅速发展。90年代起,中小学每个学年举办一届校运会,中学每年新生入学,举行为期一周的军体训练。
  进入21世纪,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普及,设立农村健身点,设置健身器材,方便群众开展体育锻炼,有的夜间还自觉参加体育健美活动。
  2010年8月,郊尾中心小学被莆田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联合授予“首批莆田市体育后备人才田径项目训练基地”称号。
  一、乡村体育
  (一)篮球
  篮球运动在境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952年至1958年,郊尾区历次举办的篮球友谊奖,新民(后溪)乡均组队参加。1965年,晋江专区举办新春基层农民篮球赛,阮元贵、阮赐明作为主力队员代表仙游县出征,参加永春赛区比赛,获团体亚军。1974-1977年,后溪篮球队参加郊尾公社举办的春节篮球赛,连续四次荣获冠军。
  (二)拔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拔河运动逐步从学校传播到乡村,成为民间的一项体育项目。1953年后,郊尾区(公社)经常在国庆、春节等节日,组织各乡村(大队)、各机关单位举行拔河比赛,新民乡(后溪大队)均组队参加比赛,名列前茅。
  1961年春节,新民大队以生产队为单位举行拔河选拔赛。是年“五一”节,郊尾公社举行拔河比赛,新民大队荣获冠军。
  (三)舞龙戏狮
  每年元宵节前后及其他喜庆节日,常有舞龙戏狮活动。龙多用布彩画而成,以木架装成龙节,节与布相连,一般20多节,每节由1人擎舞。龙头、龙尾较重,由数人轮流擎舞。另有1人手持龙珠,引龙俯仰翻转。戏狮,一头狮由三男子装扮,一戴狮头,一摆狮尾,另一人戴假面具,举绣球,引金狮上仰下逐,翻滚腾跳,深受观众喜爱。
  (四)、棋类
  每逢农闲、雨天、节假日,象棋爱好者常进行对弈。象棋走法奇妙,变幻无常,老少咸宜,参与者甚众。除象棋外,境内还流行军棋、跳棋、康乐棋等。1956年后,郊尾区(公社)常在郊尾中心小学举行春节象棋公开赛,境内众多高手报名参加。1980年后,象棋爱好者越来越多,在老人活动室,在街市旁,在树荫下,每天都有人在下棋,有人在观棋,象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五)、其他体育活动
  境内还流行太极拳、健美操、跳绳、踢键、游泳、登山、放风筝、掰手腕、“猫抓老鼠”等体育健身活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
  二、学校体育
  (一)、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常以跑、跳、掷、爬、攀等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听口令进行简单的队形变换,培养幼儿体育锻炼意识。
  20世纪90年代,幼儿园增添游乐设施,幼儿体育活动范围扩大,内容趋向多样化,练习套圈投准、滑梯、翘板、跳绳、转椅等,每天至少1次集体做幼儿体操。
  (二)小学体育
  1950年后,小学全面开设体育课,每周不少于2节课。
  197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郊尾中心小学按照大纲要求,配齐体育教师,落实体育课程,制定各年段体育活动内容、进度、目标,购置体育器材、用品,坚持开展“两课三操一活动”(每周每班上2节体育课,每天进行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1982年后,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内小学生运动会。
  1996年,该校筹资8.5万元平整操场,修建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铺设2个水泥篮球场,设置爬杆、单杆、沙池、乒乓球桌等。体育设施的完善推动体育运动蓬勃发展。2003年11月组队参加县秋季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100米赛跑第4名,60米第3名,400米和800米第4名,男子组铅球第5名。翌年县秋季小学生运动会上,陈凡获男子组60米赛跑第2名,阮珊珊获女子组跳远第3名、阮金良获男子垒球第3名。
  2003年,该校林建芳老师参加省体育骨干教师教学成果展评,受到好评。2006年,陈玫老师获莆田市体育美术优质课三等奖。
  (三)中学体育
  1960年9月至1962年7月,仙游八中体育设施简陋,运动场地、器材尚未配套,学校体育受到一定制约,但个别体育项目和体育尖子仍脱颖而出。1962年5月,姚光林老师带领的八中男子篮球队,获全县初级中学组男篮比赛亚军。1962—1963年,阮元贵参加全县中学生田径比赛,连续2年获个人总分第一名,参加晋江专区少年体育比赛,连续2年获全区个人手榴弹、铁饼、标枪第一名,参加福建省少年体育比赛,连续2年获全省手榴弹投掷第6名。
  1977年,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1980年后郊尾中学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抓体育达标工作。1987年后,中学每学年举办一届校内运动会,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加。
  1995年,郊尾中学征地30亩,投资500多万元,修建400米标准环形跑道,其中130米直跑道8条,水泥篮球场3个、排球场2个、足球场1个、沙池4个、乒乓球桌10副以及其他体育设施,为学生加强锻炼提供有利条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达98%以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八节 医疗卫生
  一、医疗机构
  (一)村卫生所
  1967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后溪大队开办合作医疗站,医疗站座落在后溪大队部与后溪粮油加工厂之间。蔡庆禄、阮伯林、阮启辉、陈兰英、阮美华经培训成为赤脚医生,经常走村入户为群众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热心为儿童接种免疫,发放免疫药品,基本普及卡介苗、小儿麻痹症等计划免疫。1975年,后溪大队合作医疗站改称后溪大队卫生所,1981年,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
  1984年,经市、县卫生局培训、考核,合格者发给乡村医生合格证书。村卫生所的任务,是承担境内村民的防疫保健和一般疾病治疗,以及从事疫苗接种、疫情报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和计生政策,宣传优生优育、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指导妇幼保健等。
  1984年后,持有合格证书的乡村医生,大多申办从业执照,从事个体行医,陈兰英在新发开办私人诊所。阮启辉坚持在村卫生所上班,配合原赤脚医生蔡庆禄、陈兰英等负责全村卫生防疫、儿童接种,日常在所里坐诊,为群众看病,还经常出诊,上门为患者服务,扎根基层,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贡献。
  1969年10月,磨头蔡庆禄通过实习、培训,开始从事个体行医。1970——1971年,他到仙游县医院学习、进修,医疗技术得以提高,1972——1973年到郊尾防保院工作,1974年起担任后溪大队赤脚医生。1990年他领取个体行医执照,到广东从事个体行医。2002年,他回乡在三郊路与郊尾中学校路交汇处租赁店面开办私人诊所,方便周边群众看病,还热心配合村卫生所为儿童免疫接种。
  (二)私人诊所
  肖明俊诊所1980年,盖尾仙华人肖明俊到后溪当乡村医生,翌年领取行医执照,开办个体行医诊所。2000年,他通过县卫生局考核,获得职业助理医师资格,同年他投资20多万元,在三郊路与郊尾中心小学校路交汇处南侧,盖起一幢3层楼房,底层50多平方米作为行医场所,医疗条件得以改善。他热心为患者服务,为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作出贡献。2010年,其子肖志辉继承父业,担任乡村医生,父子配合行医为农村医疗保健事业提供服务。
  阮成良诊所1959年,阮成良应征入伍,在部队长期担任卫生员。1978年到园庄防保院担任医生。1983年调到郊尾防保院,经考核获得主治医师职称,1984年起任该院党支部书记。1997年,他退休后开办私人诊所,2008年,先后把诊所迁移到三郊路郊尾岭西侧店面和下底寨,方便周边群众看病。他经常为上门寻医问药的老人、妇女宣传卫生、保健科普知识,义务测量血压、体温等,为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竭尽余力。他服务周到,收费合理,深受群众好评。
  林建勋诊所林建勋中学毕业后跟随父亲林金佑学习医术,1978年,他在原籍龙华担任赤脚医生。1999年,他从乡村医生系统化教育函授乡村医士专业毕业。2002年2月,林建勋取得乡村医生考核合格证。2010年底,他将诊所迁移到一品财富广场东侧店面,方便周边群众看病。他爱岗敬业,热心为患者服务,对个别困难乡亲上门求治常见病,他免收诊费、少收药费,力所能及奉献爱心。
  此外,林庆辉在郊尾中学校门对面临街店面开办私人诊所,阮伟国在下底寨开办私人医疗所,阮文森在洋埔开办皮肤病诊所,陈兰英在新发开办私人医疗所,周边群众常慕名前往求医问药,他们扎根基层,为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尽心尽责。
  二、疫病防治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按照县、区人民政府部署,培训疫苗接种人员20名,先后对新民乡群众全面进行天花、鼠疫、霍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脑、小儿麻痹症、乙脑等18种流行病免费预防接种。
  1952年,响应中共中央“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县、区相继成立卫生防疫领导机构。新民乡人民政府、乡农会成立除五毒(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跳蚤)行动领导小组,以村民组为单位,组织五毒扑灭队,清除滋生五毒场所,用诱、扑、扫、洒、喷、熏等方法,消灭大量五毒,有效遏制五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至60、70年代,臭虫、跳蚤先后在境内绝迹。
  1958年8月,为防止“麻雀与人类争粮食”,男女老幼齐上阵,用一周时间开展消灭麻雀行动。1960年的过渡荒,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防治“四病”(水肿、妇科病、女性闭经、小儿营养不良症)上。1984年8月,县、社、队均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发动群众开展治理“脏、乱、差”、美化环境活动,包括打扫卫生、清除垃圾、绿化庭院等。
  1992年3月后,按照文明建设的要求,开展“五改”(改水、改厕、改灶、改环境、改猪圈)、“两灭”(灭老鼠、灭苍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教育村民妥善处理人畜排泄物,鼓励村民改露天厕所为化粪池或沼气池,首行者给予现金补贴。街巷、机关、学校,每年组织1——2次全面的卫生消毒,房前屋后、阴沟厕所,用敌敌畏喷洒消毒;猪栏鸡舍、马厩、牛棚,撒洒生石灰粉消毒。
  90年代后,普遍推行食用碘盐,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饮食卫生得以改善,增强人民体质,减少疾病发生。
  2009年,仙游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将后溪村列入开展卫生户厕改造工作试点村,按照“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全民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农村改厕项目的规划目标和要求,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全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2010年,贯彻实施《仙游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方针,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在元旦、春节期间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整洁活动,掀起爱国卫生运动高潮,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结合新年扫尘习俗,重点整治环境卫生死角,清理各类积存垃圾,疏通沟渠,搞好室内外卫生,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降低病媒生物密度,创造舒适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
  2006年,仙游县人民政府启动福厦、三郊等县域主干道沿线8个镇包括后溪村在内的96个村农村垃圾整治试点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后溪村成立农村垃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民主任阮德荣任组长,副主任陈明楷为副组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人员专业抓,人人有责任,大家齐动手的卫生整洁格局。家园清洁行动要求做到“五个一”:有一个垃圾整治的年度计划,有一支专职的环卫队伍,有一个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公约,有一套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制度,有一批垃圾收集池、垃圾桶、垃圾运输车辆。按照“千人一员”的要求,全村聘用清扫保洁员5名,设置垃圾箱100多个,垃圾池20多个。
  2007年起,三郊路沿线实行门前“三包”(包扫、包洁、包运),推行垃圾袋装,定时定点堆放,定时清运。保洁员分段包干清扫,责任包干清运,建立卫生检查考评通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考评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组织老协会、退休干部参与家园清洁行动督查工作,经常对公共地段、村道等清扫、收集、清运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和纠正垃圾乱倒、建材乱堆、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布条乱挂、广告乱贴等不良行为。
  2008年后,村两委把整治农村垃圾、优化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以三郊路沿线和石牛溪流域垃圾治理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整治工作长效机制为核心,加大农村环境建设管理力度,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努力塑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农村新形象。
  (三)疾病治疗
  明、清时期,境内村民疗疾治病,采用中医治之。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已有少量西药传入境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境内疟疾流行,患者试服奎宁,疟疾解除,西药渐被村民认可并得到推广。民国元年(1911年)后,清凉油、十滴水、补脑汁、鱼肝油等西药品,开始在沟尾街药市出售。一些老牌中药店,开始兼售西药品,但仍以中医中药为主。
  1952年,在郊尾街行医的中西医人员全部参加联合诊所,使联合诊所成为郊尾地区中西医结合的第一个医疗机构。所内医生,互相交流,互相切磋,还通过分期分批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了医德素质,增强了医疗能力,增大了村民疗疾治病的保险系数。1968年乡村卫生所建立后,感冒发热等常见病,在村卫生所即能得到救治,方便了群众,又减轻了负担。
  80年代,医疗卫生网络逐渐完善,一般常见病和多发性疾病,村卫生所均能治疗。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难”得到缓解。2010年,全村4200多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减免村民住院治疗费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
  (四)传染病防治
  1、霍乱
  霍乱俗称“吐泻”,是种危害性严重的传染病。民国20年(1931年),由枫亭蔓延至境内。民国29年(1940年)霍乱再次爆发。民国37年(1948年),又从石狮传入境内。民国年间3次严重流行性霍乱,夺走境内众多生命。1950年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注射霍乱疫苗和霍伤二联苗,福厦公路与仙郊公路交叉路口,设立检疫亭站,有效切断传染源。1951年后,境内霍乱绝迹。
  2、鼠疫
  俗称“老鼠瘟”、“起浮瘤”。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疫情由仙游城关蔓延至沟尾,死者甚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境内发生严重干旱,尔后鼠疫横行,灾疫交加,死者众多,个别家庭全家绝户。村民关门闭户,不敢上街市。民国4年(1915年),鼠疫始发城关,传及沟尾,境内得病而亡者十余人。民国35——37年(1946——1948年),沟尾地区是鼠疫传染的重疫区,棺材一度供不应求。1950年,鼠疫继续在境内流行。1951年,省人民政府派出鼠疫防治医疗队常驻仙游,开展防治工作。县成立鼠疫防治站,专司防治事务,广泛发动群众,全民动手灭鼠灭蚤,查治病人,开展鼠疫预防接种,疫情迅速得到控制。1952年,郊尾地区最后一例鼠疫治愈,流行69年的鼠疫在境内宣告消灭。
  3、天花
  俗称“出珠”或“痘疹”,是一种危险的小儿传染病。民国2年(1913年),牛痘疫苗虽已进口传入沟尾,但因价格昂贵,无法普及,天花仍在境内流行,每年都有儿童传染此病而夭折。1951年,仙游县及第三区人民政府,组织医务人员下乡,免费为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注射牛痘疫苗,控制疫情。1954年后,又对1岁、6岁、13岁三个年龄段儿童,每年春季(或秋季)定期接种牛痘一次,并分别于1955年、1961年、1971年、1975年全面普种牛痘苗。1981年后,境内未发现天花病例。
  4、血丝虫病
  1949年前,境内所见的“大脚筒”病人,即是血丝虫病患者。1952年,在适龄青年参军体检(血检)时,发现微丝感染率为6.63%、1958年,郊尾公社遵照上级部署,首次在全社范围内开展血丝虫病普查,发现9.23%的人群患有斑氏丝虫感染,政府对患者进行免费药物治疗。1960年和1970年,分别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血丝虫病普查普治。1984年,经省卫生防疫站深入普查考核,仙游全县均无血丝虫病患者。1985年,省卫生厅批准公布:仙游县为基本消灭血丝虫病县。
  5、钩虫病
  俗称“黄肿病”,沟尾地区首次检查发现此种病情,始于民国24年(1935年)。1960年,开展钩虫病普查普治,采用四氯乙烯、灭虫宁等药物防治。1963年,公社卫生院从后溪等大队抽查228人样本,结果发现其中176人沾上钩虫病感染,感染率为77.26%。1964年,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广采民间处方,坚持用青草药治疗。另一方面扑杀虫源,降低发病率,尤其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露天厕所为化粪池、沼气池,取得明显成效。
  6、“非典”
  2003年初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省内外一些地方出现,立即引起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广泛发动群众,投入抗击“非典”运动中去。后溪村党支部、村委会坚决执行上级指示,贯彻“沉着应对、防抗并举”方针,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抗“非典”基本知识,稳定民心。另一方面,严禁境内村民赴疫区经商、旅游、探亲、访友;对外来打工者和从疫区回归的农民工隔离消毒。各自然村配备防控人员,利用上级下拨的消毒药品,每天定时、定点喷洒消毒液2——3次。郊尾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郊尾中学组织人员对操场、厕所、教室、宿舍、课桌椅全面进行消毒,每天上课前在校门口对学生检测体温,有发热的同学即被送医院诊断,隐患排除后方可进校上课。“两委”成员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上级指示及时转达,防抗动态及时汇报。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境内未曾发生一起病例。是年11月“非典”风波平息。
  7、计划免疫
  1950至1952年,对新民乡内各种传染病、地方性疾病,定期进行全面防治,控制疫情,铲除疫源。1983年后,卫生院、卫生所定期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四种疫苗”(小儿麻痹症、麻疹、百白破、卡介苗)接种。经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1989——1992年三次达标评审中,境内适龄儿童组,“四苗”接种覆盖率均达100%。1993至2010年,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仍持续进行,没有间断,没有松懈。
  三、妇幼保健
  (一)、新法接生
  明、清至民国初期,民间妇女临产,通常是请邻居有经验的老妪去接生。烧些热水、备把剪刀,即为接生用品。把剪刀靠在蜡烛上烘烧片刻,算是消毒。这种落后的土法接生方式,造成产妇、婴儿患病率高,严重的还会导致婴儿死亡。民国13年(1924年)后,虽有新式接生技术,但受封建传统观念束缚,很多农村产妇仍采用土法接生。
  1951年,第三区在郊尾开设妇幼保健所,设立产妇接生站,推广新法接生技术,并组织旧产婆在内的28名接生员,进行技术培训。这些接生员受训后,基本掌握产前安置、临产接生、产后护理、新生儿窒息急救等医护技术。1958年后,公社卫生院在郊尾下街设立妇产室和产妇病床,使婴儿成活率大有提高。1970年,经过精简和整顿,淘汰农村旧接生婆,提高接生队伍素质。
  1995年后,镇卫生院开设妇产科,培训接生员,普及提高新法接生技术。经省、市、县检查验收,达到国家卫生部普及新法接生标准。进入21世纪,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其中有30%产妇,进城关妇产医院接受新法接生。
  2010年起,对计划内生育的产妇给予医疗补助。
  (二)、妇幼保健
  明、清时期,在“男尊女卑”封建传统观念笼罩下,农村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根本谈不上妇女保健。民国时期,境内仍然缺乏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健康保障并无改善。少年儿童仅有个别接种牛痘。
  1950年后,提倡男女平等,妇幼保健工作引起各级人民政府重视。幼儿实施普及牛痘接种和乙脑防治;1——7岁儿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患有沙眼、麦粒肿、中耳炎、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儿童,实行免费治疗。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不安排经期妇女在高温或烂泥田里劳动,不安排孕妇从事体力劳动,不参与除虫喷药等,保护妇女健康。
  1984年后,开展对儿童(包括婴儿、体弱儿、弱智儿)的系统管理和传染病的普查、防治。规定在校的中小学生,每年进行全面体检一次。遵照国家制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全社会普遍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严禁各中小学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20世纪90年代后,境内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日渐增多。这些企业,普遍成立工会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督促业主建立员工安全和健康保障制度。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已成社会共识。进入21世纪,实行妇科病普查普治,进一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三)计生指导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对群众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1956年,县举办计划生育图片展览,到郊尾、枫亭等地巡回展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向群众讲解计划生育科普知识。60年代,开始实行两种生产一起抓,提倡“晚婚晚育”,实行“晚、稀、少”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
  1972年后,县组织培训一批节育技术人员,集中在县医院,免费为公民施行结扎手术。随后,又组织若干支节育技术小分队下乡,到郊尾等公社,巡回施行上环、结扎手术。1974年后,后溪大队部分干群,先后在县医院落实了结扎手术。
  1980年,郊尾公社卫生院,培训节育技术人员3名,下底寨阮伯林和顶厝阮庆姐可独立完成男、女扎、上环手术。1984年,经技术考核,郊尾公社卫生院阮伯林、阮庆姐等3人取得节育手术合格证书,后溪大队公民施行4种节育措施,到卫生院即能就近实施。
  90年代,后溪村委会建立计生台帐,99.8%的育龄夫妇,均落实节育措施。计生国策得到村民的拥护和实施。
  200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后,境内村民自觉履行依法计划生育义务,实行“少生、优生”,及时办理准生证、独生证、双女结扎等,成为相互仿效的自觉行动。2010年,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和创建“诚信计生”活动,计划生育逐步走上正轨。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