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治保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994
颗粒名称: 七、治保委员会
分类号: D631.4
页数: 2
页码: 226-22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1949年至2006年间后溪村的治安和保卫委员会的组织和发展情况。文章首先描述了治安保卫委员会的成立和名称变迁,以及其在境内的社会治安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文章提到了不同时期治安委员会和公安特派员的配备情况,以及在境内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禁毒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文章还提到了在改革开放以后,治安保卫委员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和禁毒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民生保障和帮教矫正方面的贡献。最后,文章提到后溪村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表现被授予先进单位和文明村称号。
关键词: 后溪村 群众团体 治保委员会

内容

1949年底,第三区人民政府成立治安保卫委员会,配置治安委员1名。1951年,区治安委员改称区公安特派员,系县公安局派出人员,负责郊尾地区的社会治安。
  1950年1月至1957年夏,历届新民乡和庆和大乡政府,均设置公安委员,配合区公安特派员负责境内治安事务。1957年成立后溪高级社,设立公安员1名。1958年9月起实行公社化,后溪大队设立治安保卫委员会,设主任1名、治保委员若干名,原公安员改称治保主任。1967年至1968年9月,治安保卫工作受到“文革”冲击而瘫痪。1968年9月,郊尾公社革委会成立人民保卫组,1973年8月人民保卫组撤销,配备公安特派员,大队治保会恢复建制。1983年1月22日,郊尾公安派出所成立,此后,镇政府不再配置公安特派员。1984年5月,后溪大队治保会改称后溪村治保会,配合郊尾派出所维护境内社会治安。2006年,村成立综治平安协会,协助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后溪创建工作。通过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努力营造“五个环境”,即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村居环境,公正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增强“五个意识”,即增强家庭成员的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创建“七无”标准:无家庭暴力,无吸食毒品,无家庭成员参与“黄”、“丑”行为,无非法宗教信仰活动,无赌博活动,无邻里纠纷,无违法犯罪。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的治安保卫组织,在镇压反革命、剿匪反霸、收缴枪支弹药,监督“四类分子”改造、禁毒禁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等项斗争中成绩突出。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保一方平安”为己任,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秩序、打黑除恶、扫黄打非、查毒禁赌、打击“两抢一盗”和“六合彩”活动,为民办实事(户籍、医疗保险)、帮教矫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2005年4月,后溪村被郊尾镇党委、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并先后被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2004——2006年度和2007——2009年度文明村称号。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