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办食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979
颗粒名称: 七、大办食堂
分类号: F321.2
页数: 2
页码: 205-20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民大队在1958年成立的政社合一的郊尾人民公社后,开办了7个大食堂,实行了生活集体化的措施。这些大食堂由大队委派总务负责管理,为社员提供集体化的伙食。农村各户将个人的炊具和锅具集中起来,用作大炼钢铁的原料。社员三餐一律在食堂用餐,通过锣声作为信号,告诉社员何时进食。创办初期,食堂每日供应一稀二干的饭菜,让大家吃饱。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粮食问题的出现,伙食标准逐渐下降,甚至采取了瓜菜代的措施来解决粮食紧缺问题。
关键词: 后溪村 政事要略 大办食堂

内容

1958年9月,政社合一的郊尾人民公社成立,新民乡改称新民大队。人民公社既实行生产集体化,也实行生活集体化,是年底,新民大队开办7个大食堂,食堂总务由大队委派,顶磨头食堂总务林九添,下磨头食堂总务阮成周,后溪食堂总务阮刘其,下底寨食堂总务阮金富,阮庄食堂总务阮添森,下路庯食堂总务蔡福加,园中食堂总务阮金清。后溪大食堂后拆为下厝、新发、六祖、顶厝、新庯5个小食堂。农村各户,灶不添柴,囱不冒烟;铁锅、煎匙、菜刀全部集中,作为大炼钢铁原料送进炼铁炉。社员三餐一律在食堂用膳,以敲锣为号,早上锣响,表示社员可进食堂吃早饭;中午和下午锣响,表示在田间劳动的社员可以收工,回食堂吃饭。
  食堂创办初期,每日供应一稀二干,让大家放开肚皮吃饱饭。1959年上半年,伙食标准下降,是稀饭搭配地瓜。下半年,各食堂采取“瓜菜代”措施,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维持到1960年夏,有的大食堂停办,各户按定量5天领取一次口粮,自办伙食。至1960年底,大食堂解散,吃大锅饭的集体化生活从此结束。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