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旧居选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957
颗粒名称: 二、旧居选介
分类号: TU982.29
页数: 5
页码: 182-18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郊尾镇境内的一些旧居和新式民居。其中,介绍了阮氏肇基祖哲公祖居、新发祖厝、新庯祖厝、六祖祖厝、合兴祖厝、长厝尾旧祖居等旧居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同时还介绍了新民居的建设情况,包括建筑结构、形式多样性以及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总体上,本文通过介绍旧居和新民居,展示了郊尾镇居民的住房发展历程和建筑风格的变化
关键词: 后溪村 旧居选介 合兴祖厝

内容

1、后溪阮氏肇基祖哲公祖居
  阮哲自阮庄迁居后溪后,与妻蔡氏居住在今堂厝,该厝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
  明永乐年间,阮哲公陆续生下麟、鸑、鷟、旺、相五子。明正统年间,阮哲已择好福址,准备另建新居。正统十一年(1446年)哲公被郡守推荐,赴京入国子监充贡。临行前,交代诸子选择黄道吉日,破土动工建新宅。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夯基圈地,动工兴建。景泰三年(1452年),阮哲莅任卢溪知县第二年,长子阮麟亲赴卢溪,告知家中七间厢双座正心厝的主体已经盖成,不过资金用尽,若要扩大规模或装修粉刷,需带钱回家。阮哲为官清廉,无钱可付,施工无法继续。三儿阮鷟随父到卢溪,娶卢溪女许氏,后定居卢溪。天顺五年(1461年),年过花甲的阮哲将从卢溪知县任上退隐归家,“启匣仅存四金”,无力再扩展规模,便和四对子媳聚居在七间厢正心厝内。后来裔孙分居他处,祖居两边厢房倒塌,墙基和大门前的旗杆夹至今犹存。
  2、新发祖厝
  明万历年间,新发算公兴建的五间厢双座正心厝祖居,坐北向南,保存完好,今仍有1户2人在此居住。
  3、新庯祖厝
  新庯祖厝系九间厢双座正心厝,座落在柳山西侧,坐北向南,兴建于清道光初年,至今已有190年。鼎盛时期,住有30多户150余人。2010年底,该祖厝仍保存完整,住户仅剩10户24人。
  4、六祖祖厝
  六祖祖厝座落在柳山南麓后溪村道北侧,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九间厢双座正心厝,加上两边扩建护厝为十三间双座,是境内至今保存较完好的旧祖居之一。该祖厝创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创建者阮仁庄。祖厝原址是片烂泥田,常年地下泉水上涌。是年适逢干旱,闰八月至翌年二月连续七个月不降滴雨,井涸泉断。年轻气盛的阮仁庄(时年27岁)瞅准时机,雇人从山上割下大量鸡毛草,砍下数百根松木条填进烂泥中,又用条石夯固底基,再用碎石、净沙充塞缝隙。地基砌完后,移土夯墙盖厝,历经三年,于咸丰三年(1853年)九间厢双座正心厝告竣。滴水外建有红砖大埕一个,占地约2亩。埕外开挖一条宽1.2米、深1米的排水沟。排水沟左前方2米处有一口深5米的水井,日涌水量可供800人饮用。至2010年底,这座庞大而坚固的大祖厝中,居住者只有12户26人。
  5、合兴祖厝
  合兴祖厝属九间厢双座正心厝,座落在陈吴山北侧,坐南向北,创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创建者阮杞辉。阮杞辉原本在梅塘街开设一坎“合兴”食杂店,道光年间选好六祖烂泥田为宅基地,准备回家盖大厝,但地基总是无法砌成。咸丰四年,仙游“黑白旗”会众与清朝官军激战,阮杞辉卖掉“合兴”店铺带钱回家时,原宅址已让阮仁庄捷足先登,便在陈吴山北侧另选宅址,动工兴建,咸丰六年(1856年)竣工,厝前铺红砖大埕,饮用水井在大埕东北角。大埕外未建围墙。2006年投资重修,祖厝保持整洁堂皇。祖厝内住民,大多在圣岭路西侧另建新居,至2010年底,祖厝内仅有阮美良夫妇等少数人居住。
  6、长厝尾旧祖居
  长厝尾旧祖居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陈、蔡、阮、刘等姓村民联合集资、共同兴建的九间厢式双座正心厝。座落在村西部的磨头山下,与下磨头毗邻,坐北向南。2009年春因失火烧毁严重,至2010年底尚未修复,在内居住的仅有4户11人。
  7、集体厝
  顶磨头集体厝一排18间,坐东北向西南,是原草厝生产队集中住宅区,最多时住15户60多人,至2010年底,只有6户16人仍在集体厝内生活。
  后溪集体厝一排17间,位于后溪村部背后,坐北向南。其中有3间是1961至1975年后溪大队队址。至2010年,仍在集体厝内生活的有6户22人。
  下底寨集体厝一排18间,位于慈孝路起始路段北侧。至2010年底,在集体厝内生活的有2户3人。
  三、新式民居
  1984年后,新民居建设,讲究“科学、美观、坚固、舒适”。其中80%的新民居采用砖石混凝土结构;20%的新民居,采用钢筋水泥空架结构,高3-7层。新民居的形式多样化,有三间厢式、五间厢式、套房式、别墅式,还有的建“楼中楼”,新颖别致、各具特色。下底寨、竹戈的新民居多数建在洋埔、竹林巷,部分建在慈孝路南北侧。六祖、合兴、新发的新民居,大多向圣岭街西侧扩展。坝洋、长厝尾、磨头的新民居,多建在村道两侧,以求交通方便,出入便利。也有的村民在郊尾街集市区或买或建新民居,底层作为店面、仓库;中部作厨房、会客厅、卧室等,宜居水平进一步提高。
  至2010年底,新民居采用砖石混凝土结构的计有430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91户。其民居造价在10至20万元的有184户;造价20至30万元的有152户;造价30至50万元的有75户;造价超过50万元的有62户。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