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式民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956
颗粒名称: 一、旧式民居
分类号: TU982.29
页数: 3
页码: 180-18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郊尾镇境内不同时期的建筑类型,包括传统的“正心厝”、“四目房”以及改良式套房和集体厝。传统的“正心厝”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旧民居,通常由五至九间厢组成,具有双座结构,占地面积大,适合家族式住宅。而“四目房”是1950年后农民兴建的住宅,结构简单,占地较少,通风和采光程度较好。改良式套房是境内部分村民在1980年后建造的私宅,采用砖石混凝土结构,具有城镇套房的结构模式,同时保留传统特色。还有集体厝,是在公社化时期由村落或家族集体筹资兴建,属于连排式楼房,节约宅基用地,便于村民沟通联系。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居住方式和建筑风格。
关键词: 后溪村 旧式民居 正心厝

内容

(一)、正心厝
  境内明、清至民国时期建筑的旧民居,多为传统的“正心厝”,俗称“大张厝”,一般是五间厢、七间厢、九间厢,也有十一间厢,其中九间厢较常见。厝前建一大埕,铺上地板砖或三合土。大埕前有大门和围墙,围墙高1.5米,围墙门建在左侧。有些“正心厝,还建有“重小厅”和“护厝”,均以中间正厅为中心,左右对称,护厝的高度略低于正厅。至2010年底,包括郊尾顶街阮冇大张厝在内,境内尚有“正心厝”10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有合兴、六祖、新庯、新发等处。阮哲旧居的正心厝,只余下座大门部分,其余均已倒塌。长厝尾的正心厝,2009年春发生火灾,顶座正厅部分烧毁,下厅全被烧毁,尚未修复。下磨头祖厝1958年被打壁土后倒塌,今只剩“天井”、石砌台阶和围墙。
  “正心厝”均为双座,正中有上、下大厅堂,中置大天井,厅堂宽5.2米。大天井两旁是过水,过水前侧是走廊,通往外小厅和护厝;外小厅与过水间,又有小天井。九间厢正心厝,上、下联成一体,主体建筑长22米。两旁的小厅和护厝,各宽6.2米,护厝建有进出门一个,整座正心厝形成一大门两侧门三进出。这种传统的古民居,占地面积大,通风和采光程度较差。但有利于抗台风、防地震、防盗窃,且便于操办婚丧喜庆等民间习俗活动,容纳人口多,系家族式住宅。
  (二)、四目房
  1950年后,农民单家独户兴建住宅,多为“四目房”,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占地少,通风和采光程度高。正中是大厅,厅宽4.2至4.7米,两侧为卧室。“四目房”通常是三间厢、五间厢,七间厢较少。三间厢式的四目房,卧室门朝大厅;五间厢式,常加“小厅转”;七间厢式的,小厅外侧再建房。小厅宽约4米,长13.6米,设一大门和左右对称的两偏门。部分四目房中设宽3米左右的走廊,把大房、小厅分隔前后两半。改革开放前,村民建私宅,基本上采用土木结构,单座双层四目房。至2010年底,境内有四目房200多幢,总面积2.6万平方米,40%的村民居住生活在四目房内。
  (三)、改良式套房
  1980年后,境内部分村民建私宅,采用砖石混凝土结构的改良式套房。此类民宅,其特点是具有城镇套房的结构模式,又保持古民宅的传统特色。其优点是,占地少、结构紧凑,居住房间多,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楼梯、厨房、卫生间、阳台齐全,布局合理。此类民宅,规格一般是,厅堂宽4.6米,长5.7米;前房宽3.3米,长5.7米;后房宽3.3米,长4.6米。厅堂后部设置楼梯,阳台下面设置卫生间。其不足之处是,无处放置农机、农具,更无法豢养家禽家畜。至2010年底,境内有15%的村民居住在改良式套房内。
  (四)、集体厝
  境内尚有集体厝三处,分别座落在下底寨、后溪和顶磨头,均系1958年公社化时期,由村落或家族集体筹资,集体兴建。建成后,按家庭投资金额和人口数量统筹分配1-3间,产权归住户所有。这种集体厝,均为连排式楼房,房间数量至少在12间以上,属土木双层结构,节约宅基用地,减少建材消耗,整体牢固性强,村民沟通联系便利。集体厝的配套工程如食堂、仓库、厕所、牛栏猪圈鸡舍等,也统一规划、统一设置,呈现浓厚的农业集体化生活色彩。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