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921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水利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5
页码: 156-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后溪村后溪村水利工程包括池塘水井、水渠水坝、提水工程情况。
关键词: 后溪村 水利 工程

内容

石牛溪源于洪山,流经宝坑、古店,进入后溪磨头洋,蜿蜒而下3公里,在郊尾与染厝接壤的戈墩洋,与后连溪交汇后东流入海。后溪全境处在石牛溪北岸,水资源丰富。但1953年前,水利用率低下,干旱时有发生,农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农业合作化后,各级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兴修水利,农田水利条件明显好转,粮食产量不断提高。2010年实现饮水安全村村通,生产、生活用水较为充沛。
  一、池塘水井
  20世纪70年代,后溪有大小池塘100余个、农用水井60多口,其中下磨头自然村就有池塘42个、农用水井2口。这些池塘、水井,雨天可贮藏降水,晴天可储蓄地表水,调节用水需求。农民常用戽桶、吊桶、水车等农具,提取储水灌溉农田。
  高陈山池塘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天大旱,农作物枯焦。居住在山麓的高、陈、沈姓先民,筹资合力在高陈山南坡下,耗时3年,挖掘一大一小池塘2个。大池塘呈长方形,长20米、宽8米、深4米,有效蓄水量600多立方;小池塘呈正方形,边长6米、深5米,有效蓄水量180立方。两塘可供坡下近二十亩旱地灌溉需求。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逢夏秋大旱,高、陈、沈姓先民,又在南坡中段协力挖掘池塘(后人称为“兄弟塘”)2个,东边池塘呈园形,周长约26米、深5米,可蓄水120立方;西边池塘呈正方形,边长5米余、深4米,可蓄水100多立方。兄弟塘可提供山坡中段近十亩农田抗旱灌溉用水。
  合兴池塘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合兴祖居七间厢正心厝告竣,入住人口众多,祖居门前有一片十余亩农地。时年天旱,合兴肇基祖阮杞辉带领子孙在门前挖掘一个长30米、宽10米、深3.5米的大池塘,有效蓄水量1000多立方,保障该片农地灌溉所需。1975年阮氏族人在祖居邻近建房,将池塘填平。
  六祖大池塘座落在阮秀公墓前约50米处,清道光后期挖掘,占地面积1290平方米,蓄水量为4950立方,受益面积20多亩。
  六祖肇基祖阮秀健在时,率六子及其家人,挖塘筑岸,修水沟、砌涵洞,耗时年余,工程告竣。1958年冬闲季节,新兴、新厝两队社员对池塘进行改造,清淤扩容,夯基固岸,蓄水量增至5200立方。1972年农业学大寨期间,再次对池塘进行拓宽、加固,成为后溪最大的储水池塘。1982年后,因年久失修,蓄水量下降。
  六祖双浮井两井并列紧靠,座落在六祖后垅,清光绪五年(1879年)挖掘,井口直径4.8米,深6米,储水量100立方,水源系地下涌泉,可灌溉10余亩稻田。
  九阵灌溉、饮水两用井座落在后溪村道西南侧的苦楝树下。清光绪七年(1881年),四祖肇基祖阮仁辉带领子孙挖掘建成。该井内径3.5米,深8米,容水量98立方米。井水清醇,水源丰富,除供饮用外,旱年可灌溉井边3——5亩农田。20世纪90年代,因村道拓宽,该井被填没。
  顶厝坑井座落在后溪大队加工厂门前50米处。该地原有裸露的花岗岩巨石,20世纪60年代,部分社员为建新房,雇石匠开采石料,数年后石料取尽,形成一个巨坑。顶厝生产队利用碎石把巨坑砌成水井,井中喷涌而出的泉水可灌溉周边十余亩耕地。
  二、水渠水坝
  (一)水渠
  1979年前后,作为东溪水库、红旗水库引水配套工程,后溪大队先后修建郊尾渠道后溪水渠、东湖渠道后溪水渠、第十支渠后溪水渠3条水渠,形成引水、提水、蓄水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络。
  (二)水坝
  太平洋水坝亦称石牛坝,顶磨头、下磨头地处石牛溪上游,大部分耕地位于石牛溪北岸。清朝和民国时期,两自然村有农民多次单家独户“挑沙筑坝”,但收效甚微。50年代初期,顶磨头村民,用泥土、粗石在石牛溪合建一座水坝,但因地基不牢,常被洪水冲毁。1952年秋,下磨头、长厝尾、坝洋的群众联合筹资,投工投劳在太平洋合建一座较为牢固的小型水坝,保障太平洋片区农田灌溉需要。1960年,仙游县水利局下拨资金6000元维修顶磨头水坝,提供顶磨头60多亩农田抗旱用水。1963年和2008年,上级水利部门又两次拨出专用款项,修复、加固太平洋水坝,确保发挥供水效益。
  后溪水坝座落在新庯西侧,兴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境内最早的水利工程设施。其时,清廷采取减免赋税措施鼓励兴修水利。后溪百姓审时度势,利用地形地物,历经一年余,在新庯建成高约7米,长约17米、宽约3.4米的大坝,以及引水配套渠道,使坝下大片农田引水灌溉得到保障。历经300多年,后溪坝至今保存完好,丰彩依旧。
  三、提水工程
  民间传统的提水方法是戽水和吊水。
  戽水用的农具是戽桶,通常由两人对面操作,偶尔也有单人操作和三人合作,在池塘、溪流、浅井提水灌溉作物。
  小型吊水用的农具是小吊桶,由一人直接从井中把水吊起。大型吊水至少2人,多则4—5人,所用农具包括大吊桶、长度超过3丈的竹杆和杉条,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提水。提水时,一人把牢竹竿专司打水,其余众人拉紧吊绳把水提上,每次可提水30—50公斤。
  1954年,郊尾农具厂生产脚踏式龙骨水车支援农业生产,其时下磨头就购置龙骨水车10余部。龙骨水车须用劳力2—4人,通过2人脚踩车杵滚动车头,牵引车叶转动,从溪流、池塘中引水灌田。1961年,郊尾农具厂制造脚踏式深井水车,取代吊桶提水。
  1980年后,从惠安、莆田购进手拉管式水车,有管长2米、2.5米、3米三种,代替戽桶从池塘、溪流、浅井提水灌溉,只需1——2人即可操作。
  80年代,又引进电动水泵,取代戽桶、吊桶、水车提水。水泵配备塑料软管,可将塘、井、溪、坝中的水源直接抽进农田,工作效率大为提高。1983年,境内有电动水泵27台,排灌柴油机27台、排灌电动机2台、喷灌机械3套,提水工程从人工操作向机械化、电气化迈进,不仅提高工效节省劳力,而且减少水资源浪费。
  四、饮水工程
  20世纪50年代,境内饮用水井有20多个,大多是一个自然村或一个聚居点合用一口井。各家备有水缸一个、小吊桶一个、水桶一担,挑水入缸备用。下厝古井,挖掘于清道光初期,泉水从巨石缝隙涌出,清沏如镜,水源丰沛,旱年不减储量,连阮庄乡亲都过溪来到此井挑水饮用。70年代起,境内新建房屋渐多,户主大多自挖水井,全村水井增到100余口。1972年10月,顶厝生产队新挖一口水井,不但出水量大,且水质好,水质经省防疫站检测,达到矿泉水标准,日出水量,可供500人饮用。
  1985年,部分村民在自家水井内安装小型水泵及供水设备,自供自来水。1987年春,开始兴建东溪水库自来水厂及其配套工程,至1990年竣工,计铺设地下水管10公里,建成供水池2座,净化池1座。1990年后,境内有40%村民享用从东溪水库引进的自来水;另有30%村民,独家或数家联合挖掘深井(深度一般在20米以上),安装自来水配套设施,抽取高深度地下水饮用。
  2010年实现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全村100%居民喝上优质、放心的自来水。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