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894
颗粒名称: 二、水稻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3
页码: 129-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水稻是境内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按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早稻和晚稻。品种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育秧和移植方法也经历了不同阶段。施肥和灌溉技术随着时间发展不断改进,同时还有科学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后溪村 农业 水稻

内容

水稻是境内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按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早稻和晚稻。
  品种明、清时期,种植的是“占城”稻。其特点是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产量较稳定,是境内主植品种。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年),种植“慈孝早”。民国时期,主要品种有:籼稻、糯稻、“青本”、乌壳尖;晚稻以“一支香”为主。
  20世纪50年代,早稻普遍种植“陆财号”,晚稻“倒种春”。1963年起,推广矮杆抗倒伏品种,如神奇、铁骨、南特珍珠矮、广解九号、梅峰3号等,实现水稻良种矮杆化。1976年后,普遍推行三系杂交水稻,如汕优3号、威优35、威优64等。1992年引进新品种特优6号。1994年后改为威优016、汕优016,淘汰老化的汕优3号、威优35,产量可提高10%。进入21世纪,不断更新优良杂优品种,早稻亩产普遍超过500公斤,晚稻亩产也接近500公斤,比50年代翻一番。
  育秧育秧方法有水秧、湿润育秧和烤水育秧等。早稻一般在惊蛰浸种,春分播种,谷雨移栽,秧龄35——38天;晚稻5月下旬浸种,5月末或6月初播种,小暑后移栽,秧龄30至35天。水秧和烤水育秧的做法是:秧田浸烂耙平,做成宽1.5至2米秧畦,畦与畦之间留下宽20厘米水沟。谷种经催芽后下播,每亩秧田下播量100公斤左右。为克服烂秧现象和移栽后返青慢的弊端,1964年开始推广旱地卷秧,后改为湿润育秧,并用薄膜覆盖,亩下种量50公斤,秧苗长出两叶一尖后,将薄膜掀开。推广杂交水稻后,均采用湿润育秧,每亩秧田下种量为10至15公斤。
  移植1957年前,以“陆财号”为主的高杆品种,亩插一万丛。1957年后提倡合理密植,亩播增至1.2至1.4万丛。1960年后,推广矮杆抗倒伏品种,提倡少株密植,早稻株行距为14×17厘米至20×17厘米,亩插2至2.4万丛。1976年后,早稻普遍推广杂交品种,因其根系发达,分蘖力旺盛,穗大粒多,株行距调整为20×20至23×25厘米,亩插1.2至1.7万丛。早稻插秧采用斜入浅插,晚稻插秧则要直入深插。
  施肥民国5年(1916年)前,水稻施肥全用农家肥,主要是猪牛粪、人粪尿、草木灰、火烧土、花生饼、大豆饼、骨粉。民国5年后,沟尾街堰门内开始销售德国产狮马牌化肥和英国产卜内门牌肥田粉,境内农民始购化肥配合农家肥给水稻追肥。随着化肥品种增多,数量增加,施肥技术日臻完善,施肥方法趋向多样化,或作基肥,或作送嫁肥,或作中耕追肥。1960年后,对矮杆水稻实施“攻头、保尾、控中间”的科学施肥方法。1970年后,推广球肥深施、表层全施新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80年代后,先后推广优化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既保障土壤活力,又促进水稻生长。早稻推广杂优品种后,落实“早施肥、促分蘖、保产量”措施,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施肥注重“早”字,早稻移栽10至20天,晚稻移栽7至10天,即可施肥。
  管理水稻的田间管理,除适时科学防治病虫害外,另一重要环节是合理引水灌溉。1950至1959年,境内稻田,部分引溪水浇灌,大多用戽桶、吊桶、脚踏水车人工提水串灌。1960年后,建抽水机站抽水,1980年后逐步使用电动水泵抽水,改串灌为轮灌。稻田引水灌溉,季节不同,方法有所讲究。秧苗移栽后3天内寸水护苗;返青后浅水促分蘖;分蘖毕断水烤田;孕穗期复水保养;抽穗期薄水扬花;灌浆期干湿交替,直至成熟收割。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