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8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食作物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7
页码: 129-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后溪村粮食作物包括耕作制度、水稻、甘薯、大麦小麦、杂粮、后溪大队1962至1979年水稻生产情况表、后溪大队1962年至1979年甘薯种植情况表等情况。
关键词: 后溪村 农业 粮食作物

内容

一、耕作制度
  明、清时期,境内粮食作物种植,普遍实行一年三熟制。民国时期,延续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但种植的品种有所改变,水田分为麦——稻——稻三季,农地为麦——稻——薯或麦——花生——薯三季。1950年后,耕作制度趋向多元化,水田仍分为麦——稻——稻,农地则有麦——稻——薯、麦——花生(春大豆)——薯、麦——稻——秋花生(秋大豆)等模式。1952年至1957年,推行五年三粮两蔗的轮作制度。1958年至1982年,则推行四年两粮两蔗轮作制度。1982年后,种植过冬大小麦的农地逐渐减少。进入21世纪,绝大多数农户不再种植麦类作物,形成稻——稻或稻——薯的一年二熟制。
  二、水稻
  水稻是境内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按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早稻和晚稻。
  品种明、清时期,种植的是“占城”稻。其特点是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产量较稳定,是境内主植品种。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年),种植“慈孝早”。民国时期,主要品种有:籼稻、糯稻、“青本”、乌壳尖;晚稻以“一支香”为主。
  20世纪50年代,早稻普遍种植“陆财号”,晚稻“倒种春”。1963年起,推广矮杆抗倒伏品种,如神奇、铁骨、南特珍珠矮、广解九号、梅峰3号等,实现水稻良种矮杆化。1976年后,普遍推行三系杂交水稻,如汕优3号、威优35、威优64等。1992年引进新品种特优6号。1994年后改为威优016、汕优016,淘汰老化的汕优3号、威优35,产量可提高10%。进入21世纪,不断更新优良杂优品种,早稻亩产普遍超过500公斤,晚稻亩产也接近500公斤,比50年代翻一番。
  育秧育秧方法有水秧、湿润育秧和烤水育秧等。早稻一般在惊蛰浸种,春分播种,谷雨移栽,秧龄35——38天;晚稻5月下旬浸种,5月末或6月初播种,小暑后移栽,秧龄30至35天。水秧和烤水育秧的做法是:秧田浸烂耙平,做成宽1.5至2米秧畦,畦与畦之间留下宽20厘米水沟。谷种经催芽后下播,每亩秧田下播量100公斤左右。为克服烂秧现象和移栽后返青慢的弊端,1964年开始推广旱地卷秧,后改为湿润育秧,并用薄膜覆盖,亩下种量50公斤,秧苗长出两叶一尖后,将薄膜掀开。推广杂交水稻后,均采用湿润育秧,每亩秧田下种量为10至15公斤。
  移植1957年前,以“陆财号”为主的高杆品种,亩插一万丛。1957年后提倡合理密植,亩播增至1.2至1.4万丛。1960年后,推广矮杆抗倒伏品种,提倡少株密植,早稻株行距为14×17厘米至20×17厘米,亩插2至2.4万丛。1976年后,早稻普遍推广杂交品种,因其根系发达,分蘖力旺盛,穗大粒多,株行距调整为20×20至23×25厘米,亩插1.2至1.7万丛。早稻插秧采用斜入浅插,晚稻插秧则要直入深插。
  施肥民国5年(1916年)前,水稻施肥全用农家肥,主要是猪牛粪、人粪尿、草木灰、火烧土、花生饼、大豆饼、骨粉。民国5年后,沟尾街堰门内开始销售德国产狮马牌化肥和英国产卜内门牌肥田粉,境内农民始购化肥配合农家肥给水稻追肥。随着化肥品种增多,数量增加,施肥技术日臻完善,施肥方法趋向多样化,或作基肥,或作送嫁肥,或作中耕追肥。1960年后,对矮杆水稻实施“攻头、保尾、控中间”的科学施肥方法。1970年后,推广球肥深施、表层全施新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80年代后,先后推广优化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既保障土壤活力,又促进水稻生长。早稻推广杂优品种后,落实“早施肥、促分蘖、保产量”措施,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施肥注重“早”字,早稻移栽10至20天,晚稻移栽7至10天,即可施肥。
  管理水稻的田间管理,除适时科学防治病虫害外,另一重要环节是合理引水灌溉。1950至1959年,境内稻田,部分引溪水浇灌,大多用戽桶、吊桶、脚踏水车人工提水串灌。1960年后,建抽水机站抽水,1980年后逐步使用电动水泵抽水,改串灌为轮灌。稻田引水灌溉,季节不同,方法有所讲究。秧苗移栽后3天内寸水护苗;返青后浅水促分蘖;分蘖毕断水烤田;孕穗期复水保养;抽穗期薄水扬花;灌浆期干湿交替,直至成熟收割。
  三、甘薯
  甘薯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长乐人陈振龙自菲律宾引进福建,故又称番薯,俗称地瓜,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境内始种甘薯。
  甘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是境内仅次于水稻的粮食作物,是农民不可缺少的主粮之一。甘薯还可制作淀粉,每50公斤甘薯可制6.5—8公斤淀粉,薯渣可作养猪饲料。幼嫩薯叶,含有多种维生素,鲜美可口,是上等好菜。薯茎晒干贮藏,是耕牛越冬重要饲料。后溪土壤肥沃,雨露适宜,出产的甘薯香甜可口,风味独特,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品种境内明代种植的甘薯,皮薄而色朱,叶甘而质软。后又培育出肉质呈红、白、黄、紫诸种。至清代,又从台湾及南洋诸国引进新品种。台湾本肉松而色黄;南洋本皮紫而肉坚,淀粉含量多,味略逊。此外还有土薯、寸金莲、胡枫、六月早等。民国时期,枫亭铺头洋成为薯苗繁殖基地。境内栽植的铺头白、红皮仔、红心尾、白心尾等薯苗,大都来自铺头。1950年后,境内又有竹西本、新种花、鸡母薯、笏头绿等。80年代后,又引进海风、329、湖南薯等。90年代以后优良品种不断更新。湖南薯抗病能力强、耐肥高产、味甜,淀粉含量高,便于贮藏,成为当家品种。
  栽培甘薯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农田旱地、田头厝角均可栽植。栽培时间跨度大,早始于谷雨,晚止于立秋。小满前栽植的称早薯,8月即可收获。早稻、春花生、春大豆收成后轮作甘薯,称晚薯,冬至前可收获。传统的栽培方法是,先犁畦,畦中深埋麦杆、稻草、花生藤、臭菊等绿肥。畦宽0.75至0.8米、高0.4米,畦沟宽10至12厘米。薯苗斜栽浅插,土埋2——3节为宜,苗以4叶芽为佳,每亩栽苗3000至3400条。晴天栽苗,须浇足定根水。插苗后5—7天,可浇稀淡粪水,粪水中可渗入适量化肥。薯苗成活20天,长藤垂下沟、矮藤“五丛”起,可进行畦边翻犁松土(俗称“旺甘薯”),施上足量的火烧土、人粪尿、化肥(碳铵、硫酸铵、或尿素、氯化钾、复合肥),然后复土,培成“蛏壳”式畦面。为抢时间赶季节,提高复种指数,也可在春花生、春大豆畦间套种甘薯,花生、大豆收成后即可“旺甘薯”,促其复壮生长。
  四、大麦小麦
  境内晚稻、晚薯收成后,其地即用于播种过冬作物——小麦、大麦,形成一年三熟的耕作模式。也有的在宿根蔗收成后,即把蔗头挖去,在其地上轮作大小麦。
  品种小麦传统品种有白壳麦、红壳麦、五雷麦、和尚麦。1970年后引进欧柔麦、晋麦2148。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力强,不易倒伏等优点,尤其是晋麦2148,穗大粒饱,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1977年以后,80%以上播种的冬小麦是晋麦。
  大麦主要品种有莆麦2号、莆麦4号、矮早3号。1966至1975年是境内大麦种植高峰期。1976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90年代后,因种麦效益低,境内基本不再种麦。
  种植大小麦的种植,历经整畦、播种、管理、收割等环节。
  晚稻收成后,把稻头铲起、敲净、晒干,清除稻田四周杂草,烧成“火土”,晚薯田烧“火土”,常用稻草、杂草、树叶、蔗禾、垃圾等。大田犁成宽2至2.6米、深0.1米的麦畦,再把畦面整平。晚薯田还须耙平后犁畦。小麦在小雪至大雪期间下种,大麦在大雪后下种。亩播种量9至11公斤。播种方式采用宽幅平底条播。耕作时,下足基肥,整碎土块,撒上麦种,覆盖火烧土达到上松下实、上细下粗、畦面平坦、干湿适中,覆土均匀。基肥可用粪水拌化肥搅匀施用。麦苗出土直至抽穗结实,要除草追肥、打药防病,适时灌溉。后期要挖沟排水,防早衰、防倒伏、防霉病,增粒重。
  1984年后,境内不再种植大麦。1985年全村共种植晋麦(2148)380亩,平均亩产185公斤,总产35.15吨;1989年种植407亩,平均亩产207公斤,总产42.12吨。1990年后,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进入21世纪,冬种小麦基本绝迹。
  五、杂粮
  境内种植的杂粮,主要有大豆、绿豆、花豆、蚕豆、黍、粟等。
  大豆分为春大豆和秋大豆。惊蛰前后种植的春大豆,色黄的称黄豆,色黑的称黑豆,单一种植、蔗田套种均可,小暑前后收成。秋季种植的有“绿斜”和秋大豆,可单一种植,也可在晚薯田畦中及四周、晚稻田周边田埂上套种。寒露至霜降收成。绿豆、花豆多在春季种植。蚕豆是过冬豆类,冬种春收。
  豆类作物根系有固氮根瘤菌,种植时不用基肥,只需锄草松土2至3次,用稀淡粪尿作1至2次追肥即可,田间管理主要是防治“枯蝇”和褐斑病。
  1950年至1961年,后溪年年均有种植大豆,种植面积(包括单一豆、间作豆)少则80余亩,多则140多亩,平均亩产60至100公斤。
  1984年后,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0年,全村仅种植55亩,总产6吨。2009年,全村共种植73.2亩,总产8.05吨。
  黍、粟黍,清初从海外传入,秆如芦而叶柔,在山坡、土丘、旱地均可种植。春分下种,小满成熟,果实磨粉熬粥,状如大麦糊。20世纪60年代,有些农户、生产队少量种植,后逐渐淘汰。
  粟类如高粱、玉米,境内有零星种植,其果实可用于制酒,或作糕点配料,或作牲畜饲料。高梁尾梢,民间加工捆制成扫帚。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