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农业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888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农业水利
分类号: F327.57;F426.92
页数: 36
页码: 125-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后溪村农业、水利情况包括生产关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机、农具、禽畜饲养、果树、水利。
关键词: 后溪村 农业 水利

内容

宋、元至明初,有陈、吴、高、柳、阮、旁、沈等姓先民陆续移居后溪,开发农事,以稼穑为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在自耕自食中度过漫长的岁月。明末清初,甘薯、花生相继传入,甘蔗榨汁制糖工艺普遍运用,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向多元化方向演变。由于农业长期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生产工具简陋,耕作技术落后,致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9年前,后溪多数农民缺地、少地,溪流、池塘、水井利用率低,引水灌溉、抗灾防灾能力有限,粮食产量低,收成不稳定。
  1951年开展土地改革和土地复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放生产力。1952年至1957年,农民由单干户、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逐步实现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生产关系的变革,水利设施的改善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8年至1965年,农业生产在曲折中前进。“大跃进”期间,农业生产受“超级密植”、“移苗并丘”,以及“高指标”、“浮夸风”等干扰遭到很大损失。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坚持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农业生产恢复性增长。
  1967年至1976年,农业生产受“文化大革命”冲击破坏严重,但后溪大队干部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抓革命、促生产”,开展“农业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农业产值仍逐年提高,1976年比1967年增长37.6%。
  1980年贯彻中央75号文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耕地包产到户,集体财产折价归个人,大队和生产队的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自由种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对农田水利设施保护不力,土地分割过于零碎,不利于机耕和灌溉。加之因市场兴建、公路拓宽、项目征地,境内耕地锐减,失地农民进厂打工,或外出经商自主创业,少量土地由在家留守的老人、妇女耕种,农业总体生产水平一度下降,农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逐步减少。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惠农措施扶持发展农业生产,免收农业税,实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贸市场管理,防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反弹,调整种植结构,普及优良品种,推广科学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建立庄稼医院科学防治病虫害,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生产开始升温,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恢复和发展。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1312万元,比1978年增长1.8倍。
  第一节 生产关系
  一、土地制度变革
  1950年前,境内绝大部分土地属私有,仅有少量公田、祭田、学田。私有土地,允许买卖、出租、典当、交换、继承。出租土地的,多为富户(地主、富农、土地出租者),也有少数因缺少劳力或劳力外出的自耕农。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每年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田租。
  公田为一个村落或一个姓氏家庭所共有,其田租收入,用于宫社、祠堂、祖厝的修缮开支。祭田为村落或房系所共有,田租用于祭祖、扫墓花费。学田为村落或姓氏家族所共有,田租用于支付私塾、社学费用。
  1951年1月至5月,境内进行土地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土地改革法》和《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划定地主2户、富农3户、中农132户,贫农、下中农124户。把没收、征收的地主、富农土地,以及公田、祭田、学田等,分给无地、少地农民耕种。土地改革后,全村268户1128人分到土地1218.28亩,人均1.08亩。1952年,着手进行土地复查工作(俗称“土整”)。是年12月,仙游县人民政府给境内所有农户发放《土地房产所有证》,确定各户的土地、房屋为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收归集体所有,由初级社、高级社经营。1958年后实行人民公社化,土地属新民大队经营。1961年春,新民大队拆为阮庄、后溪两个大队。属后溪大队经营的土地1228.29亩(其中水田458.08亩、农地770.21亩),山地286亩。
  1962年后,因历年水毁损失、沟渠开挖、道路扩宽、学校、粮站、烟酒批发部等建设征用,以及部分社员建房占用、与周边大队土地调拨,致使土地面积减少了27亩,至1981年底为1201.28亩。
  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土地仍属集体所有,分配给农户承包,自主经营。1998年,竹戈阮永聪在伍狮村承包耕地、山地150多亩,田里种庄稼,山上栽果树,发展生态、立体农业。2008年,阮少剑在莆田城厢区常太镇租赁一块山坡地,移植珍稀高档树种——花梨木20多亩,已成片生长。
  二、管理体制改革
  经1951年“土改”和1952年“土整”,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土地,但由于生产资料不足,农业技术落后,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仍无法摆脱贫困。1953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精神,境内先后成立26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5年,农业集体化形成高潮,顶郊尾、后溪、长厝尾、磨头等自然村,在互助组基础上成立5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其中坝洋初级社和顶磨头初级社分别由阮金锁、林玉明任社长。
  初级社订有社章,社章规定: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愿意入社的农民先填写入社申请书,经社委会审批获准即可入社;土地按质量评估分档次入股,收获物按土地、劳力两部分按比例(5.5∶4.5或对半)分配;耕牛、犁、耙、水车等大型农具折价入账,分期付清;社员劳动报酬按所得工分核算,半年预分,年终总结算。
  1957年,5个初级社及个别单干户、互助组,全部并入新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新民高级社),入社总户数313户1452人,入社率100%,入社耕地1291亩,社员原有的耕地、耕牛、农具,全部入社,归集体所有。土地统一规划,划片种植;劳力、耕牛、农具统一调配使用;对各项农活实行定额包干。取消土地分红,收入的粮食和现金,全部按工分分配,特殊对象酌情照顾。
  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新民高级社改称新民营,1959年1月,又改称新民大队。公社化初期,取消自留地、自留果,劳动不记工分,实行供给制,1958至1960年,境内开办下底寨、竹戈、后溪、长厝尾、下磨头、顶磨头等7个大食堂,社员一日三餐在大食堂用膳。其时,吃饭“大锅饭”、出工“一窝蜂”、亩产“放卫星”、评比“拔白旗”,尤其是发动全民大炼钢铁,青壮劳力调去炼铁,学生停课淘铁砂炼铁,龙眼等果树和风景树被砍去烧炭炼铁。“大跃进”期间受左的影响,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农业产值比上年下降45%。
  1961年冬,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狠刹“浮夸风”,退赔平调物资,解散食堂。1962年1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问题的指示》,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体制,新民大队拆成阮庄、后溪两个大队。后溪大队下辖下底寨、竹戈、新兴、新厝、顶厝、下厝、新发、合兴、新庯、坝洋、长厝尾、下磨头、草厝、中厝十四个生产队,生产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统一经营,统一分配,须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大队交纳一定比例的“三金”(公积金、公益金、行政管理费),并分摊公社、大队大型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等义务工。生产队有权按人口分配少量的自留地,每户安排一株龙眼树作自留果。核算体制的优化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66年粮食总产429吨,比1962年319吨,增长34.4%。
  1967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冲击管理体制,境内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农业生产在低水平徘徊。1977年开始“拨乱反正”,农业生产逐年回升。1982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不变,各生产队将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经营权归农户,生产队原有财产折价归个人。大队和生产队主要做好农业服务工作,引导农民科技兴农、从事农田水利管理、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防涝抗旱保丰收,促进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
  第二节 粮食作物
  一、耕作制度
  明、清时期,境内粮食作物种植,普遍实行一年三熟制。民国时期,延续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但种植的品种有所改变,水田分为麦——稻——稻三季,农地为麦——稻——薯或麦——花生——薯三季。1950年后,耕作制度趋向多元化,水田仍分为麦——稻——稻,农地则有麦——稻——薯、麦——花生(春大豆)——薯、麦——稻——秋花生(秋大豆)等模式。1952年至1957年,推行五年三粮两蔗的轮作制度。1958年至1982年,则推行四年两粮两蔗轮作制度。1982年后,种植过冬大小麦的农地逐渐减少。进入21世纪,绝大多数农户不再种植麦类作物,形成稻——稻或稻——薯的一年二熟制。
  二、水稻
  水稻是境内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按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早稻和晚稻。
  品种明、清时期,种植的是“占城”稻。其特点是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产量较稳定,是境内主植品种。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年),种植“慈孝早”。民国时期,主要品种有:籼稻、糯稻、“青本”、乌壳尖;晚稻以“一支香”为主。
  20世纪50年代,早稻普遍种植“陆财号”,晚稻“倒种春”。1963年起,推广矮杆抗倒伏品种,如神奇、铁骨、南特珍珠矮、广解九号、梅峰3号等,实现水稻良种矮杆化。1976年后,普遍推行三系杂交水稻,如汕优3号、威优35、威优64等。1992年引进新品种特优6号。1994年后改为威优016、汕优016,淘汰老化的汕优3号、威优35,产量可提高10%。进入21世纪,不断更新优良杂优品种,早稻亩产普遍超过500公斤,晚稻亩产也接近500公斤,比50年代翻一番。
  育秧育秧方法有水秧、湿润育秧和烤水育秧等。早稻一般在惊蛰浸种,春分播种,谷雨移栽,秧龄35——38天;晚稻5月下旬浸种,5月末或6月初播种,小暑后移栽,秧龄30至35天。水秧和烤水育秧的做法是:秧田浸烂耙平,做成宽1.5至2米秧畦,畦与畦之间留下宽20厘米水沟。谷种经催芽后下播,每亩秧田下播量100公斤左右。为克服烂秧现象和移栽后返青慢的弊端,1964年开始推广旱地卷秧,后改为湿润育秧,并用薄膜覆盖,亩下种量50公斤,秧苗长出两叶一尖后,将薄膜掀开。推广杂交水稻后,均采用湿润育秧,每亩秧田下种量为10至15公斤。
  移植1957年前,以“陆财号”为主的高杆品种,亩插一万丛。1957年后提倡合理密植,亩播增至1.2至1.4万丛。1960年后,推广矮杆抗倒伏品种,提倡少株密植,早稻株行距为14×17厘米至20×17厘米,亩插2至2.4万丛。1976年后,早稻普遍推广杂交品种,因其根系发达,分蘖力旺盛,穗大粒多,株行距调整为20×20至23×25厘米,亩插1.2至1.7万丛。早稻插秧采用斜入浅插,晚稻插秧则要直入深插。
  施肥民国5年(1916年)前,水稻施肥全用农家肥,主要是猪牛粪、人粪尿、草木灰、火烧土、花生饼、大豆饼、骨粉。民国5年后,沟尾街堰门内开始销售德国产狮马牌化肥和英国产卜内门牌肥田粉,境内农民始购化肥配合农家肥给水稻追肥。随着化肥品种增多,数量增加,施肥技术日臻完善,施肥方法趋向多样化,或作基肥,或作送嫁肥,或作中耕追肥。1960年后,对矮杆水稻实施“攻头、保尾、控中间”的科学施肥方法。1970年后,推广球肥深施、表层全施新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80年代后,先后推广优化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既保障土壤活力,又促进水稻生长。早稻推广杂优品种后,落实“早施肥、促分蘖、保产量”措施,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施肥注重“早”字,早稻移栽10至20天,晚稻移栽7至10天,即可施肥。
  管理水稻的田间管理,除适时科学防治病虫害外,另一重要环节是合理引水灌溉。1950至1959年,境内稻田,部分引溪水浇灌,大多用戽桶、吊桶、脚踏水车人工提水串灌。1960年后,建抽水机站抽水,1980年后逐步使用电动水泵抽水,改串灌为轮灌。稻田引水灌溉,季节不同,方法有所讲究。秧苗移栽后3天内寸水护苗;返青后浅水促分蘖;分蘖毕断水烤田;孕穗期复水保养;抽穗期薄水扬花;灌浆期干湿交替,直至成熟收割。
  三、甘薯
  甘薯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长乐人陈振龙自菲律宾引进福建,故又称番薯,俗称地瓜,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境内始种甘薯。
  甘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是境内仅次于水稻的粮食作物,是农民不可缺少的主粮之一。甘薯还可制作淀粉,每50公斤甘薯可制6.5—8公斤淀粉,薯渣可作养猪饲料。幼嫩薯叶,含有多种维生素,鲜美可口,是上等好菜。薯茎晒干贮藏,是耕牛越冬重要饲料。后溪土壤肥沃,雨露适宜,出产的甘薯香甜可口,风味独特,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品种境内明代种植的甘薯,皮薄而色朱,叶甘而质软。后又培育出肉质呈红、白、黄、紫诸种。至清代,又从台湾及南洋诸国引进新品种。台湾本肉松而色黄;南洋本皮紫而肉坚,淀粉含量多,味略逊。此外还有土薯、寸金莲、胡枫、六月早等。民国时期,枫亭铺头洋成为薯苗繁殖基地。境内栽植的铺头白、红皮仔、红心尾、白心尾等薯苗,大都来自铺头。1950年后,境内又有竹西本、新种花、鸡母薯、笏头绿等。80年代后,又引进海风、329、湖南薯等。90年代以后优良品种不断更新。湖南薯抗病能力强、耐肥高产、味甜,淀粉含量高,便于贮藏,成为当家品种。
  栽培甘薯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农田旱地、田头厝角均可栽植。栽培时间跨度大,早始于谷雨,晚止于立秋。小满前栽植的称早薯,8月即可收获。早稻、春花生、春大豆收成后轮作甘薯,称晚薯,冬至前可收获。传统的栽培方法是,先犁畦,畦中深埋麦杆、稻草、花生藤、臭菊等绿肥。畦宽0.75至0.8米、高0.4米,畦沟宽10至12厘米。薯苗斜栽浅插,土埋2——3节为宜,苗以4叶芽为佳,每亩栽苗3000至3400条。晴天栽苗,须浇足定根水。插苗后5—7天,可浇稀淡粪水,粪水中可渗入适量化肥。薯苗成活20天,长藤垂下沟、矮藤“五丛”起,可进行畦边翻犁松土(俗称“旺甘薯”),施上足量的火烧土、人粪尿、化肥(碳铵、硫酸铵、或尿素、氯化钾、复合肥),然后复土,培成“蛏壳”式畦面。为抢时间赶季节,提高复种指数,也可在春花生、春大豆畦间套种甘薯,花生、大豆收成后即可“旺甘薯”,促其复壮生长。
  四、大麦小麦
  境内晚稻、晚薯收成后,其地即用于播种过冬作物——小麦、大麦,形成一年三熟的耕作模式。也有的在宿根蔗收成后,即把蔗头挖去,在其地上轮作大小麦。
  品种小麦传统品种有白壳麦、红壳麦、五雷麦、和尚麦。1970年后引进欧柔麦、晋麦2148。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力强,不易倒伏等优点,尤其是晋麦2148,穗大粒饱,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1977年以后,80%以上播种的冬小麦是晋麦。
  大麦主要品种有莆麦2号、莆麦4号、矮早3号。1966至1975年是境内大麦种植高峰期。1976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90年代后,因种麦效益低,境内基本不再种麦。
  种植大小麦的种植,历经整畦、播种、管理、收割等环节。
  晚稻收成后,把稻头铲起、敲净、晒干,清除稻田四周杂草,烧成“火土”,晚薯田烧“火土”,常用稻草、杂草、树叶、蔗禾、垃圾等。大田犁成宽2至2.6米、深0.1米的麦畦,再把畦面整平。晚薯田还须耙平后犁畦。小麦在小雪至大雪期间下种,大麦在大雪后下种。亩播种量9至11公斤。播种方式采用宽幅平底条播。耕作时,下足基肥,整碎土块,撒上麦种,覆盖火烧土达到上松下实、上细下粗、畦面平坦、干湿适中,覆土均匀。基肥可用粪水拌化肥搅匀施用。麦苗出土直至抽穗结实,要除草追肥、打药防病,适时灌溉。后期要挖沟排水,防早衰、防倒伏、防霉病,增粒重。
  1984年后,境内不再种植大麦。1985年全村共种植晋麦(2148)380亩,平均亩产185公斤,总产35.15吨;1989年种植407亩,平均亩产207公斤,总产42.12吨。1990年后,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进入21世纪,冬种小麦基本绝迹。
  五、杂粮
  境内种植的杂粮,主要有大豆、绿豆、花豆、蚕豆、黍、粟等。
  大豆分为春大豆和秋大豆。惊蛰前后种植的春大豆,色黄的称黄豆,色黑的称黑豆,单一种植、蔗田套种均可,小暑前后收成。秋季种植的有“绿斜”和秋大豆,可单一种植,也可在晚薯田畦中及四周、晚稻田周边田埂上套种。寒露至霜降收成。绿豆、花豆多在春季种植。蚕豆是过冬豆类,冬种春收。
  豆类作物根系有固氮根瘤菌,种植时不用基肥,只需锄草松土2至3次,用稀淡粪尿作1至2次追肥即可,田间管理主要是防治“枯蝇”和褐斑病。
  1950年至1961年,后溪年年均有种植大豆,种植面积(包括单一豆、间作豆)少则80余亩,多则140多亩,平均亩产60至100公斤。
  1984年后,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0年,全村仅种植55亩,总产6吨。2009年,全村共种植73.2亩,总产8.05吨。
  黍、粟黍,清初从海外传入,秆如芦而叶柔,在山坡、土丘、旱地均可种植。春分下种,小满成熟,果实磨粉熬粥,状如大麦糊。20世纪60年代,有些农户、生产队少量种植,后逐渐淘汰。
  粟类如高粱、玉米,境内有零星种植,其果实可用于制酒,或作糕点配料,或作牲畜饲料。高梁尾梢,民间加工捆制成扫帚。
  第三节 经济作物
  境内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还有花生、黄麻、蔬菜、食用菌等。
  一、甘蔗
  明崇祯十年(1637年),土蔗庯榨蔗制糖工艺传至境内,民间种蔗制糖较为普遍。明、清时期兴化砂糖不仅畅销国内,而且饮誉海外,其时有“家家种蔗、煮糖”之说。清末民初,沟尾渐成初具规模的农贸集市。民国25年(1936年),沟尾街堰门内已有多家阮姓族人经营的商行,收购砂糖、桂圆等土特产品,运往厦门、上海等地,继而远销欧州、南亚各国,又从外地运进化肥、药品、煤油、纱帛等供应市场。民国27年(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公路交通受阻,糖价下跌,蔗糖生产趋向衰落。1950年后,土蔗庯重新投产,蔗糖生产恢复元气,蔗糖销售成为境内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1960年后,随着粮蔗挂钩政策的落实,优良品种的推广,甘蔗种植规模扩大。20世纪80年代,是境内甘蔗生产的顶峰时期。90年代后期,种蔗效益相对低下,规模逐渐缩小。枫亭糖厂、木兰糖厂相继停产倒闭,2004年后,除少量果蔗外,境内种蔗停顿。
  品种境内最古老的品种是竹蔗,俗称园蔗,其适应性强,在缺水的贫瘠地也能生长,含糖量较高,但单产较低,一般亩产4吨左右。
  民国25年(1936年),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引进甘蔗新品种,以其产地命名为“红爪哇”,翌年起广泛种植。红爪哇有2878、2883和2952三个亚种。其中2878和2883为晚熟品种,蔗杆粗大,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差的田地上种植,亩产6吨左右;2952蔗杆略小,水田旱地均可种植,亩产5至5.5吨。1958年前,红爪哇是境内甘蔗当家品种。
  1956年,引进新品种台糖134。1958年起,90%以上蔗田改种134。台糖134耐肥,单产高,含糖量大,亩产7吨左右,可产糖900公斤。1959年后,台糖134取代红爪哇,成为新的当家品种。
  1964年,后溪大队种植的甘蔗高产试验田名闻遐迩,广东省组织甘蔗参观团到后溪观摩取经。
  1976年,新品种闽糖611在境内推广种植,闽糖611耐旱、中熟,皮韧茎坚,不易倒伏,水田、旱地均可种植,亩产比台糖134略低。
  1990年,推广第三代新品种桂糖11号及福引79—9。桂糖11号亩产可达8吨以上,含糖分15%至16%。福引79—9,中早熟,亩产及含糖分与桂糖11号相当。由于90年代中期起糖业滑坡,第三代新品种种植数年后即消失。
  栽培新植蔗的栽培要做好选种、浸种、下种、密植四个环节。(1)选种。把中茎粗壮、节密芽肥、无虫害侵蚀的成熟甘蔗梢部砍下做蔗种,经日晒1至2天后,贮藏在干燥通风处。(2)浸种。蔗种剥禾分段后,浸泡在2%的石灰水中,经24至28小时后捞起。(3)下种。清明至谷雨下种为宜。先拌好泥浆,采用“高射炮式”斜插,半入泥浆半露土面,蔗芽朝向两侧。(4)密植。畦宽0.9米,穴距0.3米,单或双行三角条播,亩插双芽蔗种2500至3000条。
  宿根蔗栽培在甘蔗砍收前1个月,应停止灌水。在气温较高、没有霜冻的年景,应早砍收,早开畦松兜、早施肥。在开畦松兜时,细心犁开蔗兜两边土壤,并对蔗兜四周松土后,又沿着蔗兜的一边,犁至原蔗种以下2至3寸,然后沿这道犁沟施上土杂肥,又靠蔗头浇上粪尿,整畦再行薄覆土,促进发株快速、新苗整齐粗壮。开畦松土后,应开沟排水,当植株呈2至3个节芽时,就及时培土,拔掉无用枝蔓,培土方法与新植蔗相同。宿根蔗“二年头”最好,至多留“三年头”。
  管理甘蔗是一年生作物,从栽培到收成周期长,田间管理主要是做好培土、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
  培土分别在分蘖初期、分蘖盛期、六七月、白露前后进行多次培土。每次培土时,先除尽杂草,拔去无效分蘖,剥下枯黄老叶。
  施肥一般分三次进行,苗期以农家肥为主;盛期施肥与培土结合,亩施硫酸铵70公斤或尿素40公斤;后期亩施硫酸铵10公斤。
  灌溉苗期要排水,防蔗种浸烂;中期要经常灌水,高温季节不可缺水;后期保持蔗畦湿润。
  防治病虫害甘蔗的病虫害主要有“蛄蝇”、棉蚜虫、粉介壳虫,适时对症施药。
  蔗糖制作明崇祯十年(1637年),境内始建土蔗庯榨蔗制糖。清朝末年,制糖工艺更新,红糖经烂泥浆漂白,变成白砂糖,品位提高,售价上升。渗析的糖油,经过炼煮,制成黑糖。1955年,后溪共有土蔗庯十二座,其中下厝、新庯、六祖三座,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同时兴建。下底寨两座,一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另一座兴建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竹戈一座亦建于道光年间。顶磨头与下磨头两座。建于民国22年(1933年)。长厝尾一座,建于民国23年(1934年)。新发、合兴蔗庯,建于民国26年(1937年)。顶厝蔗庯,于1951年新建。
  1956年,郊尾半自动化糖厂建成投产,境内土蔗庯全面停产,所有甘蔗全部送往郊尾糖厂压榨制糖。
  附:土蔗庯制糖工艺
  设备:用粗厚横板1片,石轳2个,并立于横板下的石盘上,石盘有凹型沟槽。轳高0.53米,直径0.76米,两轳上下轴心处各有6个方孔,安上坚木为轴心,其长者出筒为天杆。横板镌刻两个大洞孔,其中1个半闭,1个挖通。两轳上沿各有齿轮16个,孔中安上小方木,紧系两轳。天杆上另安一弯形的坚木桁,以便驾牛转圈。
  轧蔗:1人驾牛和转渣、1人司蔗,两人隔时轮换。蔗从轳间轧过,汁流经石盘注入桶中。当第一次转渣再轧时,挂上“溜嘴”,蔗渣经2次“溜嘴”,基本榨干。焙渣者将无汁蔗渣叉送架上烘烤,烤干蔗渣作煮糖燃料。
  煮糖:用4个大锅,按“田”字型并列。蔗汗下锅后,用糖瓢捞去杂物和“糖皮”,适度点灰,红汁黑汁逐换位置。火候既足,蔗浆渐稠,又以油渣点化,将煮好的糖浆倒入“糖窝”内。
  压白:又称复土法。通常做法是:先将塞在糖窝漏端的稻草抽出,将糖窝竖放在“糖窝仔”上,让糖油缓慢注入其中,2天后,将糖窝上层的糖翻松,深至0.12米,然后压平,表面糊上泥浆,隔日一次,重复糊3次。
  晒糖:复土10天后,可揭土取糖,选晴朗时日将湿糖晒成白砂糖。糖浆重60公斤,可晒白糖39公斤。晒干后装入袋中,贮放干燥处待机出售。
  二、花生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花生种和花生栽培技术传入境内。清朝初年,大荚花生传入后溪,品种逐步更新。
  花生一年可种两季。清明前后下种,大暑至立秋收成,为春花生;大暑后下种,小雪前后收成,为秋花生。春花生含油量较多,每100公斤花生果,可榨花生油30至32公斤,秋花生肉质松软,一般留作春植种子或自家食用,或加工成风味小吃。
  花生不喜多水,境内多用坡地、旱地种植。秋季降水较少,早稻田接种秋花生较为适宜。
  1955年前,花生系个体种植,各户自种自留自用。1956年起由集体种植、支配,除留种、统购外,其余的用于榨油。花生油按人口分配,花生饼留作肥料,也可作牲畜饲料。
  1960年,境内引进狮头企、勾鼻等品种。70年代,又陆续引进粤油551、粤油116、红花126、黄油27、汕油523等品种。采用新品种后,春花生亩产一般在150公斤以上,秋花生亩产135至150公斤。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花生由各户自由种植,更加重视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耕作质量,单产有所提高。
  花生容易发生黑蚜虫、黄矮病、斑绣病。宜适时科学防治。
  三、蔬菜
  境内种植蔬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50——60种,一年四季,均有蔬菜上市。多数菜农用边角地,自种自用;1980年前部分生产队也有集体种植,产品投放农贸市场,1980年后,外商到郊尾地区投资办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数增加,蔬菜需求量剧增,促进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1983年后,下底寨、竹戈部分农户,在责任田内规模种植蔬菜,产品或投放市场零售,或供应工厂企业、机关单位食堂需用。1990年后,后溪有30多家种菜大户。
  2007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村蔬菜种植总面积24.8亩,年总产60多吨,其中专业户种植16.8亩,年产48.4吨,种植的蔬菜品种有11大类56种。
  白菜类:大白菜、中丰小白菜、油白菜、夏阳菜。
  甘蓝类:夏花、京丰、球状包菜、球茎包菜。
  芥菜类:阔叶芥菜、圆管芥菜、血缘芥菜。
  根菜类:马铃薯、胡萝卜、大白萝卜、小白萝卜、南京菜、北京菜。
  瓜类:南瓜、丝瓜、黄瓜、冬瓜、苦瓜、木瓜、佛手瓜。
  豆类:豌豆、刀豆、晕豆、筷豆、四季豆、香菇豆。
  绿叶菜类:菠菜、苋菜、芹菜、牛皮菜、空心菜、油菜。
  茄果类:茄子、番茄、西红柿、米椒、菜椒、羊角椒。
  葱蒜类:葱、洋葱、大蒜、韭菜、姜。
  芋头类:白鼻芋、红鼻芋、姜芋、槟榔芋、水芋、红竹芋、大头尖。
  多年生类:芦笋、黄花菜。
  四、食用菌
  境内原有野生草菇、木耳等。春夏季节,雷阵雨过后,溪边田坎、坡地,常有野生草菇、籽菇出现,龙眼树上生有棕色或白色木耳,榕树上也会长出一排排树菇,其味鲜美,均可食用。1969年,引进蘑菇、银耳菌种,开始人工培育食用菌,初时为数不多,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境内人工培育食用菌的高峰期。1983年,新庯等生产队有十多户农民,利用蔗田、空地培育蘑菇,种植面积2000多平方米,年采蘑菇32.5吨,产值66000多元,有效增加农民家庭收入。
  蘑菇色泽洁白,风味独特,经加工烹饪,是道可口菜肴和时尚保健食品。其栽培方法,需经配料、发酵、进床、播种、覆土、管理等工序。
  配料培养料以新鲜干稻草为主,每100公斤干稻草,搭配干牛粪20公斤、石膏粉3公斤、生石灰3公斤、过磷酸钙3公斤、硫酸铵3公斤(或尿素1.5公斤)。
  发酵在每年11月上旬,开始堆料发酵。先将干稻草浸饱水,干牛粪拌湿,然后一层稻草一层牛粪,堆成高约1.4米长锥状。4天后,第一次翻堆,各层灌洒适量清水。再过3天进行第二次翻堆,各层均匀播撒石膏粉、生石灰、硫酸铵(或尿素)。又过2天,第三次翻堆,撒上过磷酸钙。
  进床选用硫璜、可湿性六六六粉、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对菇房进行熏蒸和喷雾消毒,然后将发酵成熟的菇料适时搬进房内,分小堆密闭24小时,采用蒸汽发酵,温度控制在60。左右,经4天后,平摊均匀。
  播种初期采用点穴播种,后期改为散播,每平方米播菌种0.25公斤,并用培养料覆盖。经过14至18天,当菌丝向四周扩散约3.5厘米即可覆土。
  覆土用石灰与粉土搅拌均匀,先覆粗土,后覆细土,土层厚度以1.5厘米为宜。
  管理菇房管理须重视温度、湿度控制、合理追肥和病虫害防治三个环节。温度保持在13℃至15℃、湿度60%;追肥用1%葡萄糖水或0.5%的尿素水溶液喷射;可选用0.3%敌敌畏水溶液喷射防治病虫害。
  白木耳因色白如银,雅称银耳,是珍贵的滋补营养品。1970年始,境内部分菇农利用相思树的茎干,截成一米长的段木为砧木,戳洞接种栽培银耳。一些菇农用同样方法栽培黑木耳。1973年,县外贸公司敞开收购银耳、黑木耳。1990年后,木耳栽培逐渐减少以致停止。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防治
  毁灭稻根匿虫晚稻田换季播种大、小麦时,烧毁稻根和田埂四周枯草,能大量消灭越冬螟虫。隐匿在烂泥田中的越冬螟虫,可采用早翻田早淹田办法,让其溺死。
  消灭蔗茎螟虫不留宿根的蔗田,采用小锄短砍,砍蔗时入土2.5至3厘米,然后把蔗根、残叶、杂草堆积焚烧。蔗田换季种植花生或大豆,亩撒25公斤石灰粉,拌匀2公斤六六六粉,再深耕翻土,能有效消灭蔗田螟虫。
  点灯诱蛾,摘除秧苗卵块捉杀蔗叶、稻叶螟蛾;剥除蔗兜枯叶,拔除枯萎的花生、菜苗加以深埋。蔬菜、甘薯、花生中的绿虫、卷毛虫以及芋头、甘蔗的枯心虫、粘虫可直接进行人工捕杀。
  石灰水浸蔗种、谷种施用石灰粉消毒土壤,用石灰水浸种可杀灭病菌。春花生种植前,施用石灰粉、六六六粉消毒土壤,匀撒碳铵后翻土整畦,既可作基肥,又能除菌虫。用茶籽饼、鱼藤草、断肠草制成溶液,喷洒土壤,可消灭稻螟虫、蚜虫等。
  二、化学防治
  20世纪50年代,施用的有机杀虫剂有:DDT、西力生、赛力散、可湿性六六粉。无机杀菌剂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福尔马林等。
  60至70年代,推广有机磷、有机氯杀虫剂,主要农药品种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1605、呋喃丹、杀虫双、杀虫咪、甲胺磷、叶蝉散;还有稻脚青、抗生素、井岗霉素等。
  1980年后,淘汰含毒量较高、对人畜有危害的部分农药如DDT、甲胺磷等,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新品种,施用氰戊菊脂、溴氰菊脂消灭庄稼、蔬菜害虫;施用克螨特、尼索朗、三唑磷、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杀菌防病;施用敌稗、草甘膦弃除杂草。1990年后,逐渐淘汰部分高毒农药,推广安全、高效、防治兼备适用功能广的农药新品种,如速灭杀、高产灵、8010杀螨粉等。
  三、综合防治
  1960年,对稻、麦、薯、蔗、花生、蔬菜等,推广“防、治、改、抗”并举的综合防治方法,引进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取代老化品种,改善品种结构,给作物喷洒矮壮素、抗菌素,促进作物茁壮,增强免疫力。做好科学施肥、节水灌溉、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此外,还重视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如青蛙、红蚂蚁、赤眼蜂等,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农业污染,避免农产品中危害元素超标。
  第五节 农机 农具
  境内农业生产工具,分为耕作机具、灌溉机具、收获机具、运输机具和植保器具五大类。
  一、耕作机具
  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传统的耕作工具是锄头、犁、耙、六轧。锄头是每个农户必备的最基本耕作工具,犁、耙和六轧仅有少数富裕农户自备,多数农户是合资添置、轮流使用。1955年,犁、耙、六轧折价入社,归集体使用。1956年,试用双轮双铧犁进行深耕翻土,用2头牛牵引,因操作不便,1957年改用单轮双铧犁,后逐渐废止。70年代,用手扶拖拉机给水田或旱田犁田翻土,整畦平地。80年代,铁质犁逐渐取代木质犁。1983年后,多数农户自备犁耙,全村有农用拖拉机2部,手扶拖拉机20部,供农户农忙时租用。
  二、灌溉机具
  灌溉机具有戽桶、水杓、吊桶、龙骨水车、深井水车、拉管式水车、电动水泵等。
  1953年前,农业生产由个体单干,戽桶是主要灌溉工具,偶尔也有数户合用吊桶从水井中提水灌溉。1954年后,用脚踏龙骨水车从溪流或池塘中取水。1956年和1962年历经大旱,境内分别动用22部、24部龙骨水车,把石牛溪溪水,逐层引到高陈山上,灌溉甘蔗、花生、甘薯等受旱作物。60年代,深井水车取代吊桶。70年代,后溪大队添置喷灌机械3套,安装排灌电动机2台,排灌柴油机27台,用机械代替人工,优化提水灌溉工程。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用手拉管式水车取代戽桶,单人操作即能从溪流、池塘、浅井中提水灌溉,比戽桶省力且功效更高,1983年,推广农用电动水泵,可在溪流、池塘、水井、水坝、水库中方便取水灌溉,水利条件大为改善,2010年底,全村拥有农用电动水泵200多台,比1983年27台增长6.4倍。
  三、收获机具
  1953年,收获工具有镰刀、布(竹)帆、谷椎、谷桶、谷扒、簸箕、竹笳、篓筐等原始工具。、
  1954年后,各初级社推广脚踏脱粒机,用于水稻、大小麦脱粒。1962年后,各生产队备有手摇鼓风机(俗称风鼓),有的生产队开始安装电动脱粒机。
  80年代,开始试用花生采摘机。
  四、运输机具
  1955年前,农作物收成,大多数靠人工肩挑,扁担、竹挑、麻绳、枪担等,即是运输工具。1956年郊尾木器社试造一种木质独轮车,分发给互助组、初级社使用,因容易翻车,未能推广。是年冬,郊尾糖厂建成投产,境内所产甘蔗,或肩挑、或用板车载送到糖厂。70年代农业运输用板车、胶轮车代替人工肩挑。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村拥有手扶拖拉机20辆,胶轮车34辆从事农业运输。
  五、植保器具
  1949年前,境内农民采用原始方法灭虫,如手工撒生石灰粉,用尿杓杓浇洒稀释肥皂水、茶籽饼等,功效低、进度慢。1950年后,开始使用手摇喷雾器和圆筒压缩喷雾器。1958年,开始使用工农16—型手摇喷雾器。1980年后,对甘蔗、龙眼、柑桔等,采用踏板式高压喷雾器喷药治虫。进入21世纪,伸缩式高压喷雾器容量大、射程远,用于农作物、果树除虫防病效果好。
  2006年后,国家对农民购买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促进农业机械化。
  六、粮食加工机具
  后溪旧时手工加工粮食,用石轮碾米,石臼舂米,石磨磨豆。
  第六节 禽畜饲养
  饲养家禽家畜,是境内农民的传统副业,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黄牛、奶牛、猪、羊、鸡、鸭、鹅、马、骡、兔、蜜蜂等。
  一、禽畜饲养
  黄牛传统黄牛多属闽南种,毛色淡黄,体格强壮,秉性温顺,早熟耐粗饲,抗病力强,役力好,既可耕地,也可拉车,习惯称耕地役牛为耕牛。1949年前,耕牛多集中于富裕家庭拥有,1949年后,人民政府实行保护耕牛政策。1954年后,耕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折价入社,成为农业社的集体财产。耕牛的喂养与役作,由农业社统一安排。1958年后,耕牛归生产队集体所有。1962年,后溪大队共有耕牛74头,平均每头耕牛役田16.6亩。1982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牛又折价回归私家饲养和役用。1990年后,出现养牛帮耕专业户。
  奶牛1955年,郑九道等人在郊尾下街合股兴办私营的“华兴炼乳厂”,带动农民饲养乳牛。1956年“华兴炼乳厂”转为地方国营郊尾乳品厂,境内有乳牛4头,此后逐年增加。60年代乳牛多系国内杂交品种,产乳量不高。1968年起,引进荷兰黑白插花良种奶牛,采用科学配料新法饲养,每头平均日产优质鲜乳23公斤,奶牛养殖业迈上新台阶。1985年郊尾乳品厂停办,境内奶牛养殖停顿。
  马驴骡马的主要品种是晋江红马,可用于拉车运货。1960年前,一匹马配一辆马车,用于长途运输,后溪有26户“牵马车”,养26匹马。驴和骡用于载货、拉磨。1970年后,随着机动车运输业的发展,货车、客车取代畜力运输,驴马数量锐减,1971年,境内有5匹马,到1972年底,只剩1匹。
  猪1965年前,境内豢养的生猪,是莆田黑猪,毛黑色,头略狭长,两耳中等,四肢高健,腰平腹圆,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耐粗饲料,易于饲养。但个体较小,出栏时毛重为80至100公斤;生长发膘较慢,平均喂养期为7个月。1965年后,先后引进长白猪、巴克夏、杜洛克、俄罗斯大白猪等优良品种,采用人工授精新技术进行杂交。这些良种肉用猪,生长速度快,平均日增重0.7至1公斤,喂养期只需4至5个月;耐粗饲,食欲旺盛,适应性强,体型硕大,饲养5个月出栏,体重可达160至200公斤。20世纪70至90年代,家庭养猪较为普遍。进入21世纪,磨头蔡汉泰创办养猪场,饲养母猎12头,菜猪100多头,自养自宰供应市场。除专业户规模养殖外,零星散养日渐减少,境内屠宰的生猪,大部分由外地调进。
  羊境内传统的肉用羊品种是戴云山黑羊,皮薄肉嫩,瘦肉多脂肪少,腥味不浓,是滋养佳品。饲料以青草、菜叶、地瓜蔓为主,喂养一年体重可达40至50公斤,喂养成本低廉。1960年后,又引进四川麻羊、山东胡羊、高山灰羊等新品种。改善了品种结构,扩大了市场需求。养羊成本低,工时省,不少家庭养羊供年关自宰享用。
  家禽饲养鸡、鸭、鹅,是境内农户的家庭副业。鸡的品种有白绒鸡、罗斯鸡、和田鸡、珍珠鸡、安康鸡。鸭的品种有北京鸭、法国白番鸭、莆田黑鸭、半番鸭。鹅主要是狮头鹅。
  1979年前,粮食较为紧缺,各户所养的家禽,数量不多,多为逢年过节自家宰杀享用。母鸡、母鸭所生蛋品,部分自用,部分出售。1984年后,境内有少量鸡鸭饲养专业户,喂养的鸡鸭上市销售。2000年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家禽饲养呈上升趋势,每逢初冬时节,农户不失时机购买幼鸡幼鸭,少则十几头,多则三四十头,悉心喂养,以供自用,每年所养家禽数以万计。
  蜜蜂1960年前,境内所养蜜蜂是土蜂,且系业余饲养,产蜜量不多。1960年后,引进意大利良种蜂。1983年,后溪有2家养蜂专业户,养意大利蜂60箱,当年产优质蜂蜜0.5吨,还有花粉、蜂胶等副产品。二、疫病防治
  (一)疫情
  黄牛、奶牛常见疾病有:流感、破伤风、血痢、五号病、瘤胃积食、臌胀、百叶干燥、肺炎、乳房炎、关节炎、黑斑病、寄生虫病以及农药中毒症等。
  生猪的传染病有;气喘、猪瘟、猪丹毒、肺炎、口蹄疫;普通疫病有:胃肠炎、便秘、呼吸道疾病、中暑、关节炎;寄生虫病有:囊虫、鞭虫、细领囊尾虫、肾虫、肝片虫、蛔虫。此外还可能发生食物中毒、细菌中毒、农药中毒。仔猪常见病有:副伤寒、痢疾、拉白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感冒、跳跳病、踊伤风。
  家禽疫病有:鸡(鸭)霍乱、鸡(鸭)瘟、中毒症。
  (二)防治
  1949年后,人民政府实行耕牛保护政策。人民群众重视对耕牛、役马的防寒防冻、保暖过冬工作。
  1954年,郊尾禽畜检疫站成立,对境内的生猪、牛马羊、鸡鸭及其肉类,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适时检疫,定期注射各类相应疫苗,严格控制疫病发生。
  1955年,牛瘟在境内绝迹。
  1962年,郊尾畜牧兽医站成立,配备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禽畜疫病防治工作。
  1980年后,后溪大队选拔人员参加各级兽医技术培训,开展禽畜检疫检测、疫病防治、技术咨询、人工授精等系列服务,使禽畜发病率、死亡率降至最低程度,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2005年,特别重视禽流感、口蹄疫等传染病的防治,实行免费强制免疫。建立禽畜档案,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定点开展防疫工作,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第七节 果树
  一、龙眼
  龙眼又名龙目,果实滚圆,壳金黄,核棕黑,果肉乳白晶莹,清脆多汁,气香味甜,品质上乘。明、清时期,兴化龙眼是钦定贡品,鲜龙眼经加工,焙制成干果则称桂圆,兴化桂圆饮誉海内外。
  龙眼树较耐旱,适应性强,山坡旱地、厝边田角均可栽植。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起,境内有先民开始栽种龙眼树,是最早的果树品种之一。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先民从乌石岭移植一棵龙眼树到陈吴山东侧,迄今树龄超过250年,树高14米,树荫遮地300多平方米,大年单产达1.1吨,小年单产也达0.4吨,堪称后溪“龙眼王”。自明、清至民国,龙眼树属私人所有,谁栽植、谁管理、谁收益。
  龙眼树是后溪栽植数量最多的果树。1951年“土改”时,境内268户1128人分到果地231.14亩,其中龙眼占208亩,占90%。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每户留一株龙眼树作自留果,其余全部折价入社,归集体所有。入社龙眼树共有6472株,翌年产龙眼21.5吨。1958年大炼钢铁高潮中,后溪有1074株龙眼树被砍去烧炭炼铁,到1959年仅存5398株,年产龙眼降至0.9吨。
  1962年后溪大队所属5386株龙眼树,按片分到各生产队。1963年,各生产队共产龙眼51.65吨。
  1963年后,由于各生产队建仓库、牛栏,以及部分社员建房占用,全大队龙眼地锐减,至1972年,仅有158亩,是年产龙眼56.05吨。20世纪70年代,龙眼是各生产队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年均占总收入的30%至34%。
  1979年后,全面落实龙眼生产责任制,龙眼树仍归生产队所有,由各户承包管理经营。1981年,龙眼产量创历史新高,总产达77.8吨。
  1985年,贯彻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谁种植谁所有”的政策,各村民组将部分旱地、杂地,分到各户栽植龙眼。1987年,仙游被列为国家级优质龙眼商品基地,部分村民也在自家责任田栽植龙眼树,1995年,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后溪龙眼示范片,新植300株,嫁接400株,共有龙眼树1700多株,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建设高产优质示范果园。据2007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村有龙眼地468亩,龙眼树9360株,年最高产量为101.3吨。
  (一)品种
  境内主栽的龙眼品种是乌石岭本。乌石岭又称霞路岭,位于塘边村乌石自然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春,乌石村农民林地从东沙移植两株龙眼苗,经精心培育,长成后果实品质上乘,成为良种,称为乌石岭本。
  此外,还有西埔本、油潭本、古店本、红核仔、华亭本、立秋本、处暑本、普明庵、福眼本等品种。
  (二)栽培
  龙眼树喜温忌冻,对环境污染反应敏感,不适偏酸偏碱环境,因此,栽植龙眼,不宜选择低洼深谷,土壤PH值要适中,远离烂泥污水,更不宜在空气中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含量过多的地方栽植。栽植的时间以清明节前后为宜。采用合理密植,一般为行距5×6(米)或5×7(米),亩植16至22株。栽植前先挖好长、宽、深各1米的穴坑,坑内自下而上,分别填铺火烧土、绿肥、厩肥、磷肥、花生(或大豆)饼,浇上清水,拌成泥浆,树苗竖放泥浆中,盖上松土,筑成高出地面20至30厘米的土墩。1980年,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栽培新方法,后溪大队与莆田市科委在境内联办一百亩优质龙眼基地。
  幼树成活2至3年,砧木茎粗1.0至1.5厘米,即可施行嫁接。嫁接的时间,以春分至谷雨节气内的晴天为佳。嫁接的方式以高位舌接为主,嫁接的子本宜用乌石岭本等优良品种及晚熟高产品种。嫁接成功,新芽长出3至5寸后,可细心进行深翻扩穴改土,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透气性,促进根系发达,保障树势强壮。
  (三)管理
  施肥幼树嫁接成活后,一方面深翻扩穴改土,另一方面增施有机肥。每年4月份,花穗基本形成后,每棵施干畜粪20至30公斤,三元复合肥1至2公斤。6月份疏果后,每株可施速效肥1至1.5公斤,促进保梢壮果。龙眼采摘后,施复壮肥,每株施化肥1.5至2公斤,渗适量人粪尿、花生饼等。
  修控立夏前,对多余梢芽和老叶进行春剪。夏至前后,进行夏剪和疏果,剪去多余的夏梢夏芽、支穗、密穗。疏果时先控制每一基枝只保留1至2个粗壮穗,拆去空穗、散穗,剪去拥挤子粒,每穗一般控制在40粒内。10至11月份进行秋剪,控制冬梢,树势旺盛的,可采用人工环割方式进行,也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枝梢滥发。翌年2月底至6月份,还要做好防冲梢、保花保果工作,确保树茂果丰。
  防治病害主要是鬼帚病。防治措施是:及时除病剪梢,弃除病花,再用淡盐水蘸洗创口。常见害虫有:荔枝椿、蒂虫、卷叶蛾、尖细蛾、木虱、金龟子、天牛等。荔枝椿可用“杀灭菊脂”稀释2000倍喷杀;蒂虫、卷叶蛾、尖细蛾可选用:(1)杀虫双稀释500倍;(2)乐果稀释1000倍;(3)敌杀死稀释3000倍。(4)百灭可稀释2000至3000倍喷杀。木虱在新梢萌发期可用乐果稀释1000倍喷射1至2次;金龟子、天牛可用甲胺磷或敌敌畏喷射。
  改良为适应龙眼物候期气候变化,栽植时选用晚熟型新品种。嫁接时,子本尽量选用“水南一号”、“松风本”、“立冬本”等晚熟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是晚熟高产。
  (四)桂圆
  自古有“兴化桂圆甲天下”的传说。桂圆,外地人美称“龙珠”、“福建丸”,是兴化著名的土特产,选用成熟、优质的龙眼加工、焙制而成。境内焙制桂圆工艺已有数百年历史。民国25年(1936年),新庯阮红有加工、收购桂圆,运销厦门、温州、上海等地,促进桂圆对外流通。
  1955年前,境内龙眼均为个体加工、焙制。1955至1961年龙眼归集体所有,由新民高级社(新民大队)组织社员采摘、加工、焙制。1962至1980年,龙眼归生产队集体所有,由仙游果品公司郊尾桂圆加工场收购,或由各生产队自建加工场焙制桂圆。
  1981年后,各生产队将龙眼树,承包给各户管理,所产龙眼,由承包户直接出售,或焙制成桂圆后销售,收入尽归承包个体。
  附:境内传统焙制桂圆工艺
  选料:用于烘焙桂圆的龙眼,要求果形大,果皮稍厚,果肉中糖分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境内制干较好的龙眼品种有乌石岭、油潭本、赤壳等,并以充分成熟为佳。
  剪粒:原料进场后,用手工将龙眼逐粒从果穗上摘下,除去破裂果、病虫果和畸形小果。
  浸水:剪后分装在箩筐中的龙眼,全部浸泡在清水中5至10分钟,漂洗灰尘,清除杂物。
  沙摇:将浸湿的龙眼倒进特制的摇笼中,每笼约装35公斤。摇笼呈腰形,长150厘米、高50厘米,中间笼腰缩为40厘米,笼口长80厘米,宽25厘米,将笼挂在木架上,投入250克纯净细沙。摇笼由两人对摇,摇至果皮呈棕色即可。
  烘焙:沙摇后的龙眼倒入焙灶进行烘焙,每灶控制在300至350公斤。传统的焙灶前后长2.1米,左右宽2.2米,灶前高0.8米,后高1.1米,呈后高前低倾斜状。灶底开一“〓”形灶沟,深宽各0.5米。灶台用条木为骨架,用竹片并列铺成。
  初焙:常用木柴为燃料,温度控制在60℃——70℃,8小时翻动1次。经1昼夜初焙,果肉达6成干起焙,搁置3天后续焙。
  续焙:温度控制在60℃,经6小时,每2小时翻动1次,至果肉呈细密皱纹、深褐色为度。
  挂黄:用70%姜黄粉、30%白土作为挂黄药料。每笼装15公斤桂圆,用清水淋湿,投入400克药料摇匀,摇至果面均匀着色,摊放焙灶上烘干。
  分级:传统的方法分为三圆、四圆、五圆、中圆。
  包装:旧时用木箱,内衬竹叶,外加竹篦。60年代后,采用胶合纸箱包装,内衬塑料薄膜,每箱装30公斤,密封袋口,便于贮藏转运。
  二、名果选介
  1955年前,境内果树除龙眼外,还有零星分布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塘沿溪畔的大枣、石榴、红柿、香蕉、枇杷、芒果、菠萝等。1960年后,陆续引进木瓜、天宝香蕉、太城枇杷、水蜜桃、杨梅、柑桔等,这些零星果树,原是个人栽培,无收归集体。
  2003年,后溪阮少剑在莆田城厢区常太镇东圳水库西北面,租赁山坡地100亩,创办一个果林场,栽植水果70多亩,品种除龙眼、水蜜桃外,还有荔枝、芒果、枇杷、文旦柚、柠檬、杨梅等,已陆续投产。
  水蜜桃果实呈长圆形,果皮浅绿略带淡黄,向阳面有紫红色彩斑,果肉晶莹,质脆汁多,香甜可口,品质上乘。20世纪70年代后期,后溪大队农场在磨头山栽植桃树2000多株,80年代初,年均生产优质水蜜桃2.5吨。1983年后,农场水蜜桃承包给个体经营。
  荔枝树体高大,常年翠绿,春季开花,盛夏果熟。果皮鲜红粗糙,果肉洁白晶莹,质脆味甜,多汁爽口,属夏令滋补佳品。
  芒果1980年前,境内仅零星栽培,1980年后,栽植数量增多。果呈肾状,果皮或青绿、或淡黄;肉呈黄色,味道香甜。
  香蕉1970年前,境内仅有零星栽培高秆大蕉。1970年后,引进天宝香蕉、米蕉,部分农民在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栽植新品种香蕉。新品种香蕉株矮茎粗果串大,不易倒伏,果皮较薄,果肉浅黄,质软味甜口感佳,适量食用,能滋补健身。
  枇杷1980年前,境内有零星土枇杷,果小肉涩味酸。1980年后,陈吴山、磨头山坡地引进栽植新品种大红袍、太城四号等。新品种枇杷,果大皮薄、肉厚核少,味甜无涩感,村民大多自栽自食。
  李多为村民个体零星栽植,品种以三华李、芙蓉李为主。李树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方便,果实于6月末7月初成熟。果皮淡红,果肉深红带紫,质脆微甜,鲜食或加工皆宜。
  杨梅系个体零星栽植,品种有荔枝杨梅、水晶杨梅、乌紫梅,每年6月份果熟收成。其果肉质松软,微酸带甜;其树性温,易于栽培,适宜在丘陵地带生长。
  第八节 水利
  石牛溪源于洪山,流经宝坑、古店,进入后溪磨头洋,蜿蜒而下3公里,在郊尾与染厝接壤的戈墩洋,与后连溪交汇后东流入海。后溪全境处在石牛溪北岸,水资源丰富。但1953年前,水利用率低下,干旱时有发生,农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农业合作化后,各级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兴修水利,农田水利条件明显好转,粮食产量不断提高。2010年实现饮水安全村村通,生产、生活用水较为充沛。
  一、池塘水井
  20世纪70年代,后溪有大小池塘100余个、农用水井60多口,其中下磨头自然村就有池塘42个、农用水井2口。这些池塘、水井,雨天可贮藏降水,晴天可储蓄地表水,调节用水需求。农民常用戽桶、吊桶、水车等农具,提取储水灌溉农田。
  高陈山池塘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天大旱,农作物枯焦。居住在山麓的高、陈、沈姓先民,筹资合力在高陈山南坡下,耗时3年,挖掘一大一小池塘2个。大池塘呈长方形,长20米、宽8米、深4米,有效蓄水量600多立方;小池塘呈正方形,边长6米、深5米,有效蓄水量180立方。两塘可供坡下近二十亩旱地灌溉需求。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逢夏秋大旱,高、陈、沈姓先民,又在南坡中段协力挖掘池塘(后人称为“兄弟塘”)2个,东边池塘呈园形,周长约26米、深5米,可蓄水120立方;西边池塘呈正方形,边长5米余、深4米,可蓄水100多立方。兄弟塘可提供山坡中段近十亩农田抗旱灌溉用水。
  合兴池塘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合兴祖居七间厢正心厝告竣,入住人口众多,祖居门前有一片十余亩农地。时年天旱,合兴肇基祖阮杞辉带领子孙在门前挖掘一个长30米、宽10米、深3.5米的大池塘,有效蓄水量1000多立方,保障该片农地灌溉所需。1975年阮氏族人在祖居邻近建房,将池塘填平。
  六祖大池塘座落在阮秀公墓前约50米处,清道光后期挖掘,占地面积1290平方米,蓄水量为4950立方,受益面积20多亩。
  六祖肇基祖阮秀健在时,率六子及其家人,挖塘筑岸,修水沟、砌涵洞,耗时年余,工程告竣。1958年冬闲季节,新兴、新厝两队社员对池塘进行改造,清淤扩容,夯基固岸,蓄水量增至5200立方。1972年农业学大寨期间,再次对池塘进行拓宽、加固,成为后溪最大的储水池塘。1982年后,因年久失修,蓄水量下降。
  六祖双浮井两井并列紧靠,座落在六祖后垅,清光绪五年(1879年)挖掘,井口直径4.8米,深6米,储水量100立方,水源系地下涌泉,可灌溉10余亩稻田。
  九阵灌溉、饮水两用井座落在后溪村道西南侧的苦楝树下。清光绪七年(1881年),四祖肇基祖阮仁辉带领子孙挖掘建成。该井内径3.5米,深8米,容水量98立方米。井水清醇,水源丰富,除供饮用外,旱年可灌溉井边3——5亩农田。20世纪90年代,因村道拓宽,该井被填没。
  顶厝坑井座落在后溪大队加工厂门前50米处。该地原有裸露的花岗岩巨石,20世纪60年代,部分社员为建新房,雇石匠开采石料,数年后石料取尽,形成一个巨坑。顶厝生产队利用碎石把巨坑砌成水井,井中喷涌而出的泉水可灌溉周边十余亩耕地。
  二、水渠水坝
  (一)水渠
  1979年前后,作为东溪水库、红旗水库引水配套工程,后溪大队先后修建郊尾渠道后溪水渠、东湖渠道后溪水渠、第十支渠后溪水渠3条水渠,形成引水、提水、蓄水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络。
  (二)水坝
  太平洋水坝亦称石牛坝,顶磨头、下磨头地处石牛溪上游,大部分耕地位于石牛溪北岸。清朝和民国时期,两自然村有农民多次单家独户“挑沙筑坝”,但收效甚微。50年代初期,顶磨头村民,用泥土、粗石在石牛溪合建一座水坝,但因地基不牢,常被洪水冲毁。1952年秋,下磨头、长厝尾、坝洋的群众联合筹资,投工投劳在太平洋合建一座较为牢固的小型水坝,保障太平洋片区农田灌溉需要。1960年,仙游县水利局下拨资金6000元维修顶磨头水坝,提供顶磨头60多亩农田抗旱用水。1963年和2008年,上级水利部门又两次拨出专用款项,修复、加固太平洋水坝,确保发挥供水效益。
  后溪水坝座落在新庯西侧,兴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境内最早的水利工程设施。其时,清廷采取减免赋税措施鼓励兴修水利。后溪百姓审时度势,利用地形地物,历经一年余,在新庯建成高约7米,长约17米、宽约3.4米的大坝,以及引水配套渠道,使坝下大片农田引水灌溉得到保障。历经300多年,后溪坝至今保存完好,丰彩依旧。
  三、提水工程
  民间传统的提水方法是戽水和吊水。
  戽水用的农具是戽桶,通常由两人对面操作,偶尔也有单人操作和三人合作,在池塘、溪流、浅井提水灌溉作物。
  小型吊水用的农具是小吊桶,由一人直接从井中把水吊起。大型吊水至少2人,多则4—5人,所用农具包括大吊桶、长度超过3丈的竹杆和杉条,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提水。提水时,一人把牢竹竿专司打水,其余众人拉紧吊绳把水提上,每次可提水30—50公斤。
  1954年,郊尾农具厂生产脚踏式龙骨水车支援农业生产,其时下磨头就购置龙骨水车10余部。龙骨水车须用劳力2—4人,通过2人脚踩车杵滚动车头,牵引车叶转动,从溪流、池塘中引水灌田。1961年,郊尾农具厂制造脚踏式深井水车,取代吊桶提水。
  1980年后,从惠安、莆田购进手拉管式水车,有管长2米、2.5米、3米三种,代替戽桶从池塘、溪流、浅井提水灌溉,只需1——2人即可操作。
  80年代,又引进电动水泵,取代戽桶、吊桶、水车提水。水泵配备塑料软管,可将塘、井、溪、坝中的水源直接抽进农田,工作效率大为提高。1983年,境内有电动水泵27台,排灌柴油机27台、排灌电动机2台、喷灌机械3套,提水工程从人工操作向机械化、电气化迈进,不仅提高工效节省劳力,而且减少水资源浪费。
  四、饮水工程
  20世纪50年代,境内饮用水井有20多个,大多是一个自然村或一个聚居点合用一口井。各家备有水缸一个、小吊桶一个、水桶一担,挑水入缸备用。下厝古井,挖掘于清道光初期,泉水从巨石缝隙涌出,清沏如镜,水源丰沛,旱年不减储量,连阮庄乡亲都过溪来到此井挑水饮用。70年代起,境内新建房屋渐多,户主大多自挖水井,全村水井增到100余口。1972年10月,顶厝生产队新挖一口水井,不但出水量大,且水质好,水质经省防疫站检测,达到矿泉水标准,日出水量,可供500人饮用。
  1985年,部分村民在自家水井内安装小型水泵及供水设备,自供自来水。1987年春,开始兴建东溪水库自来水厂及其配套工程,至1990年竣工,计铺设地下水管10公里,建成供水池2座,净化池1座。1990年后,境内有40%村民享用从东溪水库引进的自来水;另有30%村民,独家或数家联合挖掘深井(深度一般在20米以上),安装自来水配套设施,抽取高深度地下水饮用。
  2010年实现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全村100%居民喝上优质、放心的自来水。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