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手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869
颗粒名称: 一、个体手工业
分类号: F426.899
页数: 2
页码: 117-11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后溪地区的个体手工业,包括染布、牵糊、草鞋制作、木屐制作、箍桶制作、制酒、制药、门窗制作、补箩、豆腐制作等多个方面。在民国时期,当地的居民利用简单的设备和手工技艺从事这些手工业,为农民和周边群众提供各种生活所。
关键词: 后溪村 个体手工业 染布

内容

染布 民国中期,新庯阮淡(绰号乌龟淡),在沟尾顶街开办手工染布坊,为群众染料加工。设备简陋,仅有染缸、石磙等。一般是土布染成墨青或深蓝;麻线染成大红或金黄;土布印花用于制作被单。浸染后挂在木架上晾干即可。随后,后溪阮元盛、阮元四也先后设坊染布。1952年后,郊尾供销社销售化工染料,取代原来天然蓝靛,村民大多自染自用,私人印染作坊相继停业。
  牵糊 明、清时期,农民常取苧麻为原料,去皮去粕,取其纤维,拧成麻线,再织成麻布自用。麻线上织布机前,需将接头粘紧、拉直,此工序称为“牵糊”。民国中后期,后溪阮阿章(绰号“牵糊章”),在“加窝”龙眼林中,设有长60-100米的牵糊工场,专为群众牵糊。70年代后,棉布、化纤逐渐取代麻布,牵糊停业。
  草鞋制作 民国5年(1916年)前后,尾洋阮紫金在郊尾堰门内租一间小店,制作草鞋以及勺、瓢等。草鞋以布条、麻、稻草为原料,手工编织而成,是肩挑赶路或上山砍柴必备用品,轻巧耐用,经济实惠。1960年后,用自行车或胶轮车的外胎,取代稻草、布条制作草鞋,称为胶草鞋,用途依旧。1980年后,除民间丧事外,草鞋几近匿迹。
  木屐制作 1950年,竹戈阮金春在郊尾堰门内加工制作木屐上市。木屐,用硬木制成脚板状,厚2-3厘米,钉上一块两指宽的橡皮即可穿用,每逢夏天甚为畅销,1956年停业。
  箍桶 民国29年(1940年),顶磨头林玉霖学会箍桶手艺,利用长短不一的杉头杉尾,加工制成水桶、粗桶、吊桶、面桶、秧盆、尿杓、手杓等农具、厨具,并为群众修补各种水桶,成为远近闻名的箍桶师傅。
  制酒 阮玉英从小学会酿制米酒手艺,民国20年(1931年),在后溪下厝利用大米、甘薯酿制米酒、地瓜酒,用料纯正,质量上乘,深受周边群众青睐。1954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制酒停业。
  制药 蔡桂成从小在家学会祖传的制作药膏工艺,民国34年(1945年)入赘下磨头后,继续利用秘方制作药膏,专治疥疮之类的皮肤病,有神奇疗效,至1956年停业。
  门窗制作民国12年(1923年),新发自然村阮烟是著名木匠,人称“木匠烟”,邻里建房盖厝,都请他制作门窗家具,技艺精湛,深受好评。
  补箩 20世纪50年代,顶厝阮元福、六祖阮金必学会竹编技艺,经常为乡邻修补箩、筐、篮等竹器用品。公社化期间,经常下乡上门服务,为生产队和农户修补大量箩筐,解决收成季节的农具需求。
  豆腐制作 豆腐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明、清时期,每当逢年过节,民间常用石磨磨豆浆,过滤后用卤水或石膏点化,压干后即成美味豆腐。民国27年(1938年),竹戈阮德财、阮庆林、阮金养、阮春新等人先后从事豆腐加工。1956年公私合营后,豆腐制作归郊尾粮站经营,阮金养安排在郊尾粮站豆腐加工场任技术员。改革开放后,竹戈阮青山以及阮梅青父子、下底寨阮瑞仁、阮朝煌等人先后从事豆腐加工,用电动磨浆机取代石磨磨豆,半夜即起加工,清晨运往市场销售,为丰富“菜篮子”作贡献。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