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概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84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人口概略
分类号: C92
页数: 13
页码: 93-1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后溪村人口来源、姓氏溯源、人口分布等情况。
关键词: 后溪村 人口来源 姓氏溯源

内容

一、人口来源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阮庄阮氏肇基祖宏孙公六世孙阮哲,由阮庄迁居后溪,为后溪阮氏之宗。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阮庄宏孙八世孙阮鉴,由阮庄迁居顶沟尾,为下底寨、竹戈阮氏之宗。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惠安县官林颍水陈氏之一支,迁居仙游县香田里后溪,居于磨头山下,为长厝尾陈氏之宗。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蔡而书由仙游嘉禾乡仁德里(今龙华)磨头,迁居唐安乡香田里后溪,为下磨头荔谱蔡氏之宗。清乾隆中期(1760年前后),一对施姓年轻夫妇从惠安南埔移居香田里后溪靠近下磨头处,为长厝尾施氏之宗。清道光中期(1840年前后),一户林姓从枫亭兰友迁居顶沟尾,为下底寨九牧林氏之宗。清同治(1862—1874年)年间,一户林姓、一户刘姓,相继从惠安蜂尾迁至仙游香田里后溪西北隅定居,为顶磨头林氏、刘氏之宗。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蔡祥从莆田金沙铺东沙北上,迁居仙游香田里后溪,为长厝尾荔谱蔡氏之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阮丹堂举家由阮庄迁居长厝尾,为长厝尾阮氏之宗。另有一阮姓,系民国1,4年(1925年)长厝尾施元苍入赘后溪下厝,后回归长厝尾定居,其后代以阮氏为姓。
  二、姓氏溯源
  阮氏 源出于偃姓,乃黄帝之后。阮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八十九位的姓氏,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阮氏发祥地是河南陈留(今开封)。汉南阳太守阮况、侍中阮胥卿闻名于世;魏晋期间,阮籍、阮咸叔侄,与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故阮籍、阮咸后裔以竹林为堂号。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阮咸后裔弥之入闽,任晋安(今属福州)郡守,其后,弥之弟仁之、永之相继任晋安郡守,世称“晋郡三太守”,是为竹林阮氏入闽始祖。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阮弥之二十二世孙阮鹏,官协律郎,避黄巢乱,由福州迁移仙游嘉禾乡仁德里(今龙华),居于金沙上库,是为阮氏入仙始祖。阮鹏生宜耕、宜耘二子。宜耕四世孙阮沂和沂子阮程,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迁居莆田阮巷,是为莆阳阮氏肇基祖。宋代,阮氏在莆阳已衍成巨族。
  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阮鹏十六世孙、阮沂十一世孙阮宏孙,由莆田迁返仙游,居于香田里阮庄,是为阮庄竹林阮氏肇基祖。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宏孙六世孙阮哲,字原明,由阮庄迁居后溪。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阮哲四十五岁被荐充贡,景泰三年(1452年)出任湖南卢溪知县,天顺五年,(1461年)辞官归隐返后溪。其后裔改堂号“竹林”为“苏溪”,尊阮哲为苏溪阮氏始祖。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宏孙八世孙阮鉴,字景昭,官江西广信府教谕,与其兄阮马由阮庄析居顶沟尾,是为下底寨、竹戈阮氏之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阮丹堂由阮庄举家移居长厝尾,是为长厝尾阮氏之宗。
  竹林阮氏昭穆辈序是:举进存仁、端庄树则、克家象贤、立朝司直、忠孝有源、图书惟式、名策清时、勋昭王国、奕叶绍兴、绪光千亿。1951年土地改革时,后溪境内有阮氏188户781人;至2010年,增至815户3176人。
  蔡 源出于姬姓,乃黄帝之后。
  西周始祖稷系黄帝曾孙帝喾的长子,袭姬姓。公元前1046年,稷的后裔周武王姬发克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年九月,武王分封天下,其中分封了五十五姬姓侯国。武王的十四弟姬度,封于蔡国,后人称之为蔡叔度。周贞定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所灭,蔡齐侯的后裔即以国号为姓,改姬姓为蔡氏。汉代,蔡氏发祥于河南陈留和济阳,因而堂号为“陈留”或“济阳”。
  隋唐时,蔡用元、蔡用明两兄弟的祖先由河南迁居浙江。唐懿宗咸通元年(880年),用元、用明两兄弟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由浙江钱塘迁居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后由南安再迁往仙游,定居在仙游慈孝里赤湖蕉溪(今枫亭东宅)。北宋末丞相蔡京、蔡卞系用明之后;端明学士蔡襄系用元之第六世孙。蔡襄曾作《荔枝谱》,其后裔取“荔谱”为堂号,祠堂、祖居称为“荔谱流芳”。
  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蔡襄置家于莆田蔡宅。
  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至1224年),蔡襄五世孙蔡度由蔡宅迁居莆田东沙。明成祖年间,蔡度第十四代孙由蔡宅迁居仙游仁德里。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蔡而书和母亲、胞弟一家三口,由龙华金沙磨头迁居香田后溪,居于下磨头。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蔡祥从莆田东沙迁居后溪长厝尾。
  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后溪有蔡姓47户199人。至2010年底,增至190户714人。
  林 源出于姬姓,乃黄帝之后。黄帝曾孙帝喾有四妃,次妃简狄生契。契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授为司徒,封于商地,赐子姓。契的十四世孙商汤,灭夏建商朝。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公元前1047年秋,纣王将胞叔比干剜心处死。比干正妃陈氏怀有3个月身孕,恐遭株连,带四名婢女逃出京城,躲进牧野郊外一片长林的石室中。武王克纣灭商后,陈氏已产下一男,取名坚,母子归顺周朝。武王以陈氏居长林而生坚,遂赐坚以林为姓氏,林坚即为林氏得姓始祖。
  林坚长成,字长思,娶莘氏为妻,生子名载,字元超,世居西河郡(亦称博陵郡),自此子孙绵延不绝。西河郡(博陵郡)是林氏发祥地,故林氏堂号为西河、博陵。
  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原动荡,林、陈等姓入闽。林氏入闽始祖林禄,奉敕镇温陵(今泉州)晋,安,举家定居温陵。林禄69岁病故后,晋廷追授晋安郡王。唐初,林禄七世孙林茂,茂子孝宝,由温陵迁居莆田县北螺村。孝宝五世孙林披,由北螺迁居澄渚。林披先后任潭州、康州、睦州刺吏,生苇、藻、著等九子,均任州刺吏,世称“九牧”,林披是“九牧林”始祖。自唐至宋,九牧林分居全国各地。
  清代后期,先后有2支林氏迁入后溪,其中来自惠安蜂尾林氏,定居在顶磨头,来自枫亭兰友林氏,定居在下底寨。
  “九牧林”昭穆辈序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立身行道、显亲扬名、博施济众、崇德利生、宽裕温柔、发聪刚毅、乾堃化育、感应万霖。
  1951年土地改革时,后溪有林氏20户84人。至2010年底,增至118户451人。
  陈 源出于妫姓,乃帝舜之后。
  帝舜生于姚墟,居于妫汭,因而有姚舜、妫舜之称。商朝末年,妫舜三十三世裔孙妫阏父,在西周任陶正(掌管全国陶瓷业的行政长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分封天下。是年九月十八日,武王敕封阏父之子妫满为陈侯,划河南颍水河流域为陈国属地,定陈国都城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并把长女太姬嫁与妫满为妻。妫满谥号陈胡公,以国号为姓氏的陈氏自此始。
  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原八大姓入闽,陈润是陈氏入闽始祖,官居散骑常侍,居福州乌石山,自撰《闽中草寓记》,追忆入闽经历。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闽南啸乱,朝议大夫陈政奉旨戍闽,与子陈元光率士兵3600名,偏将120员,,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出发,赴闽南靖边。陈政、陈元光父子屯兵于云霄绥安,把家眷安置在枫亭陈庐园。陈元光后累升开漳圣王,子孙四代相继开漳,其家属留居枫亭长达四十三年。
  陈元光十一世孙陈洪进,生于枫亭陈庐园,后移居秀峰村侯览。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洪进纳漳泉二州十四县归宋,累功升至同知平章事、岐国公,病故后追授南康郡王。四弟七子俱受宋廷荣封,其五子均任州刺吏,世称“五侯”。宋代之后,五侯陈氏分散在兴化、闽南、广东、海南、台湾等地。
  明正德(1506至1521年)年间,惠安县官林有两支陈洪进的后裔先后迁居仙游县香田里,前一支肇基于郊尾麟角,后一支肇基于后溪长厝尾。长厝尾的五侯陈氏,历史虽悠久,人口繁衍较慢。1951年1月,长厝尾陈氏仅有6户33人,2010年底,增至20户98人。
  自第十三至二十二代,长厝尾颍水五侯陈氏的昭穆辈序是:良臣忠仕主,百行孝传家。
  刘 刘氏的来源有五方面。
  其一,源出于祁姓,乃帝尧之后。夏初,帝尧伊祁氏后裔之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其后代以封地取姓为刘。
  其二,源出于姬姓,乃帝舜之后。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武王同父异母弟姬高,其后代改姬姓为王氏。武王之孙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其后代也取刘为姓,是姬姓刘氏。
  其三,源出于汉代匈奴族之后。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淑女嫁予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为妻。按照匈奴习俗,贵族子女随母姓,因而冒顿单于后代为刘氏。南北朝时建立前赵,自称汉王的刘渊,即是匈奴刘氏后代。
  其四,公元前206年刘邦建西汉,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前后历时420多年。“刘”是两汉的国姓,两汉天子经常给外族首领、有功之臣,赐以国姓,以示褒奖,如赐项伯、娄敬为刘姓。
  其五、取“留”的谐音“刘”为姓氏。
  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晋国君晋襄公病故,大臣们商议,派杜士会为使,赴秦国迎回襄公之弟公子雍续任晋君。士会君臣踏进故土,晋国已立襄公幼子夷皋为君。秦国护送部队与晋军发生激战,秦军败。杜士会等便留在秦国,其后代改杜姓为刘姓。
  有以上五方面的来源,故中国刘姓人口众多,居全国姓氏排行第四位。但后溪刘姓人口较少,1951年初仅有5户24人,至2010年底,增至9户54人。
  施 施氏来源有二。
  其一,源出于姬姓,乃周公旦后裔。
  公元前1046年秋,周武王封堂弟伯禽(周公姬旦长子)于鲁国,疆域在今山东省境内,春秋初期,鲁惠公之子姬尾(公子尾),字施父。姬尾生一子姬伯,姬伯取乃父之字“施”为姓氏,改称施伯,后裔即是姬姓施氏。此支施氏望族在浙江吴兴,堂号为“吴兴”。
  其二,夏、商时期,有个施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一带。商朝末期,施国灭,遗民遂取国号“施”为姓氏。
  唐僖宗乾符年间(874至879年),黄巢起义军南下,途经福建。有王潮、王审知等河南光州固始县籍数万官兵随义军入闽后,留居福建,据州占县,独霸一方,唐廷委任王潮为福建观察使,驻守福州。秘书中丞施典随王潮兄弟入闽后,置家于泉州晋江南门外。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大理寺评事施炳由光州固始县举家南迁入闽,肇基于浔阳衙口乡。元中叶,施炳六世孙施守忠移居惠安南埔施厝村。不久,施典十三世孙施菊齐、施九思兄弟也移居南埔施厝。清乾隆中期,南埔施厝一对年轻夫妇迁居后溪长厝尾。
  1950年初,长厝尾施氏只有2户7人。2010年底,增至5户35人。
  施氏的昭穆辈序是:伯跃兆起、公乾于师、怀尚侯子、元建序宗、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三、人口分布
  (一)村落人口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至清朝末年,随着阮、陈、蔡、施、林、刘诸姓先民迁入定居,繁衍生息,绵延相继,始有后溪、下底寨、竹戈、长厝尾、下磨头、顶磨头、坝洋等自然村落。1950年后,上述七个自然村落构成后溪的主体。
  从1950年底到2010年底的六十年间,后溪人口净增3400人。2010年底的人口是土地改革前夕人口的4倍。其中下底寨净增219人;竹戈净增308人;坝洋净增304人;长厝尾净增163人;下磨头净增372人;顶磨头净增470人;后溪自然村净增1564人。
  (二)姓氏分布
  201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后溪农业户口共有1157户4528人,其中阮氏815户317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15%;蔡氏190户714人,占15.76%;林氏118户451人,占9.96%;陈氏20户98人,占2.16%;刘氏9户54人,占1.14%;施氏5户35人,占0.78%。
  嫁入后溪的女村民中,还有张、杨、吴、王、周、欧、史、朱、郑、邱、连、余、彭、潘、赖、李、卢、徐、苏、沈、俞、谢、田、严、许、陆、方、凌、戴、肖、薛、翁、黄、郭、辜、颜、檀等37个姓氏,连同阮、蔡、林、陈、刘、施,境内共有姓氏43个。
  (三)人口密度
  郊尾镇是仙游县人口高密度区,后溪也是郊尾镇内人口密度较高的村庄,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已达每平方公里386人。从1956年至1982年的农业集体化阶段,境内人口密度与全镇人口密度同步上升,上升幅度略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1982年的人口密度是1956年的2.14倍。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大。由于后溪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建立流动人口登记卡,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密度上升势头减缓。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后溪村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40人/平方公里的11倍,是福建省平均人口密度445人/平方公里的3.5倍。
  四、人口构成
  (一)性别
  从1950年至80年代,后溪人口总数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80年代后,男女比例趋向总体平衡。但不同年龄段又不平衡,1—15岁年龄段,男性比例大于女性;65岁以上老龄段,女性则高于男性。
  (二)年龄
  清朝末年至民国26年(1937年),社会秩序纷乱,天灾人祸频繁,境内单身汉多,人均寿命短,人口年龄呈成年型。
  民国2年(1913年),染厝佛公底司马桥竣工,该桥是仙游县城通往枫亭的必经之路。举行通桥仪式时,后溪六祖三十二世庄光公(俗名九哥)时年仅36岁,其孙则勤(名金明)年已3岁,公孙两人一起参加落成剪彩活动,留下“三十六岁牵孙过桥”的轶闻。
  民国26年至1949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瘟疫横行,医疗条件差,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年龄仍呈成年型。
  1950年后,人口年龄发生明显变化。政府重视民生,推广新式接生法,婴儿成活率大为提高,加上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青少年比例上升,人口结构呈年轻型。1969年底,全村人口2064人中,17周岁以下人口1045人,占50.63%。
  1970至1989年,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少年儿童比例明显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境内人口年龄构成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化。
  90年代,人民生活向小康迈进,老年人口增多,少年儿童人口比例继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人口结构由成年型开始向老年型过渡。
  进入21世纪,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繁荣昌盛,医疗保险普及,人民健康长寿,初步构成人口老年型。
  2010年60岁以上比率,与全国13.26%相比,高2.24个百分点,与福建省11.42%相比,高4.08个百分点;65岁以上比率,分别比全国8.87%、全省7.8%高3.16个、4.14个百分点。至2010年底,后溪村有80—89岁寿星84位,90岁以上寿星13位。其中阮
  金明101岁。
  阮金明,1911年11月25日生,子孙昌盛,五代同堂。
  (三)文化
  1949年前,由于经济状况等客观条件制约,绝大多数农家子弟未进校门接受教育,文化水平低,文盲覆盖面广。
  1950年后普及小学教育,农家子弟和大多数女孩,进入郊尾中心小学接受教育,农村开展业余教育,村民文化程度有所提高。1960年仙游八中的创办和1970年复办,为后溪村民接受初等教育提供方便。1964年7月第二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后溪有小学生431人,初中生97人,高中生14人。1982年,有小学生1072人,初中毕业的378人,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56人。
  1979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为农村子女接受教育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免试进入初中学习,农村文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1988年,后溪户籍人口中,有本科生、大专生13人,中专生48人,高中生162人,初中生513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100%。
  进入21世纪,每年有部分初中毕业生放弃上高中机会,或进厂打工,或随父母兄嫂从事二、三产业。离退休人员回原籍,提升了高学历人员比例。至2010年底,境内有博士11人,硕士15人,学士101人,教授、副教授12人。户籍挂靠后溪的郊尾中学、郊尾中心小学、郊尾中心幼儿园三所学校教师377人。但仍有308人中老年村民(其中女性212人)属文盲或半文盲,占总人口的6.8%。
  五、职业
  明、清时期,境内劳动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只有个别家庭开店经商。民国时期,劳动人口仍以农业种植为主,少数人口从事私营商业、个体手工业和个体服务业。
  1950年至1982年,除国家选调的工作人员外,境内劳动人口中,97%人员从事农业耕作,3%人员从事建筑、运输、砖瓦厂等副业生产。
  1983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统农业局面,大批劳力有序转向二、三产业。1988年,全村1323个农业劳动力中,只有905个劳力从事1209亩农地耕作,418个劳力改行,其中从事建筑业的182人,从事运输业的34人,饮食服务业的17人,进厂务工的45人,文化体育卫生服务业9人,下海经商或外出办加油站131人。从事第一产业的905个劳动力中,还兼营家庭养殖业。1989年,饲养乳牛19头,年产牛乳25吨,出售生猪874只、羊113只。
  2007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村1672个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种植和家庭养殖的有75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5.1%;从事第二产业的436人,占26%;从事第三产业的389人,占23.3%;另有93人从事废纸、废铁、废塑回收,占5.6%。
  六、经济 生活
  (一)经济
  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经济,粮食生产不足于自给,家庭收入以出售蔗糖、龙眼、桂圆为主。1950年至1956年,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属单一农业经济。零星家庭副业和个体手工业、加工业,其收入比例不大。
  1956年后,实行农业集体化,土地和龙眼归集体所有,农民靠挣工分维持家庭生活,盈余者年终有所分红,兑现部分现金购买年货;透支者需交部分透支款,不交者以口粮折款抵扣。粮食亩产和总产虽逐年上升,但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均口粮逐年下降,制约了社会财富人均占有量的增长。1981年后溪大队粮食总产515.9吨,比1965年总产431.1吨净增84.8吨,但1981年人均口粮仅是1965年的69.4%。
  1983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溪社会生产总值直线上升。
  1997年,全村年产值达3124万元,上交国家税金22.1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435元,是1981年人均55.3元的44倍。2010年,全村社会生产总值达6200万元,上交税金280万元,人均纯收入5600元,是1981年的101.3倍。1983年至2010年,全村耕地逐年递减。2010年底人均耕地只有0.26亩,是1951年人均1.08亩的24%,耕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紧缺困境。
  (二)生活
  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贫雇农租地耕种,交纳田租后收成所剩无几,卯吃寅粮,三餐难继。自耕农也因苛捐杂税繁多,青黄不接时缺衣少食,生活艰难。
  1950年后,后溪农民分到田地,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从单干户到互助组,所产粮食除上交公粮外,均由农户自行支配,物质生活初步得到改善。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从农业合作化到农业集体化,村民生活在低水平徘徊,进入70年代,市场商品较为充裕,凭证购物制渐被废除,但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仍较单调。
  1984年后,富余劳力转向二、三产业,单一农业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化,村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得以显著改善,高中档家电涌进寻常百姓家。90年代,村民物质生活继续提高,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日益丰富,80%农户解决了温饱问题,12%的家庭迈进小康行列。
  进入21世纪,村民生活继续向宽裕型小康迈进。至2010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5600元,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平均每百户村民拥有小车2部、摩托车22辆、电冰箱56架,洗衣机47台,手机242部。2010年,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46.18%,比2000年下降5.2个百分点。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