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势 地质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8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势 地质 地貌
分类号: P562.57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本节详细描述了后溪村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以及地貌特征。
关键词: 地貌 地质构造 地层 后溪村

内容

一、地势
  后溪村地处石牛溪上游。村南部为河谷平原,是郊尾镇山间盆地的中心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境内有山丘四处,分别称磨头山、柳山、陈吴山和高陈山。磨头山在村西北部,北邻湖宅村,西邻古店村,东至后溪坝;南麓是下磨头和长厝尾自然村。柳山系南北走向,座落在村北部,东界仙郊公路,西邻后溪坝,北接梅塘村。高陈山在村东南,也是南北走向,因其曾有高、陈两姓先民居住而得名。高陈山东靠仙郊公路,南至竹戈、下底寨村民组,西邻陈吴山,北趋六祖祖厝。陈吴山座落在村南,因其曾有陈、吴先民居住而得名,其北面是合兴村民组,东侧有阮氏宗祠,西隔石牛溪与阮庄宫山相望。源于大帽山的海门溪和源于洪山的石牛溪,两溪交汇处,古称海门。海门前后有百亩峡谷平畴,可谓天然粮仓。东北略高,西南略低,东、西向中间平缓倾斜,平均海拔35米。
  二、地质
  (一)、地质构造
  后溪处于东亚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的东部沉降带和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交汇点,其地属彼此交会、复合、相互干扰、利用、改造和迁就,导致地质构造上升,表现为东西向断裂和新华夏系断裂,而以东西向断裂为地质主干构造,因此境内常有地震发生。
  (二)、地层
  境内地层属华南地层区的莆田——漳州地层小区,地表仅出露上侏罗纪(地质年代中生代第二纪,始于1.95亿年前,结束于1.37亿年前)白垩纪(地质年代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1.37亿年前,结束于6700万年,前)及第四系地质,地层内的岩层大多为花岗岩(俗称青头石),由火成岩构成,其色青灰,颗粒均匀,坚硬美观,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三、地貌
  境内四山(马鼻山、云顶山、大帽山、洪山)环抱,两溪(石牛、后连)交汇,拥有两埔(后紫埔、洋埔),两岭(郊尾岭、磨头岭),七洋(顶溪洋、下溪洋、坝洋、后溪洋、坝垅洋、竹戈洋、戈墩洋)。石牛溪、后连溪,古时候均为海湾,海潮涌入湄洲湾后,潮水进至境内,潮汐复流15公里。后来由于地壳变迁,海潮逐渐退出,海湾变成良田。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