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812
颗粒名称: 四、新厝
分类号: F325.11
页数: 3
页码: 58-6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福建省仙游县后溪村新厝生产队从1962年至2010年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生产队 社会经济 后溪村

内容

1962年春,六祖拆为后溪大队第3、第4生产队,其中第4队亦称新厝生产队,全队17户104人,其中劳动力52人,共有耕地78.02亩。
  1962年至1982年农业集体化期间,新厝队与新兴队经济状况类似,社员生活水平单调、清贫。
  据1982年7月第三次人口普查,新厝队共有28户159人,翌年增至30户163人,承包责任田67.5亩,种植早稻21亩,产早谷8.9吨;晚稻17亩,产晚谷7.75吨;甘薯18亩,总产折成稻谷5.1吨。栽植甘蔗32亩,产蔗216吨,可得蔗款1.02万元。
  1984年后,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力逐年减少,青壮年大多弃农自谋职业,其中30多人转向第二产业,或进厂打工,或从事建筑。有10多人下海经商,经营日杂店、百货店、五金店、餐饮店、加油站等。阮建仙开办经营塑料加工厂,阮玉智在圣岭创办沙石场,生意红火。全组由单一农业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化,经济状况大为改善。
  进入21世纪,新厝村民的居住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有的民宅造价在50万元以上甚至超过百万元,电冰箱、自动洗衣机、热水器、空调机、小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的有20余户,村民生活向富裕型小康水平发展。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