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竹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810
颗粒名称: 二、竹戈
分类号: F325.11
页数: 3
页码: 55-5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福建省仙游县后溪村竹戈生产队的发展历程。竹戈生产队经历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1983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关键词: 生产队 社会经济 后溪村

内容

1962年1月,后溪大队成立,竹戈自然村编成第2生产队,亦称竹戈生产队。全队23户119人,劳力42人,耕地74.33亩(其中水田7.28亩,农地
  67.05亩,果地11.81亩。)1964年对竹戈耕地重新普查,实为72.93亩(其中水田7.68亩,农地65.25亩,果地12.81亩。)自1962年至1981年,全队人口在二十年间增加近一倍。
  竹戈生产队重视开荒扩种,使耕地由1962年的72.93亩增到1981年的94.2亩。同时努力改造低产田,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方法,大搞科学种田,大幅度提高单产,粮食总产逐年提高。但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单一的农业经济使社员生活徘徊在较低水平。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生产队52户,农业人口253人中有94个劳动力参与联产承包,共承包94.2亩耕地,还在田头厝角新开垦耕地12.07亩,种植甘蔗、花生、地瓜等。养殖母猪9只,出售菜猪90头,首次出现3户养殖专业户。
  改革开放后,多数竹戈村民放下锄头走出田头,或上街开店,或下海经商。少数从事种植业的村民,也将眼光瞄向市场,种粮种菜与家庭养殖并举;或农忙耕作、农闲打工。1984年11月,竹戈生产队改称竹戈村民组。
  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组计有59户284人,比1983年净增31人。
  进入21世纪,竹戈从事个体手工业的30户,货运的11户,个体行医2户;外出经营加油站的20人,当油漆工的15人,进厂打工的50多人。全组年均收入200万元。
  至2010年底,38户村民住上新式套房,各家各户均有彩色电视,半数以上家庭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和摩托车,平均每户拥有手机1.2部,生活进入小康水平。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