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村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7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自然村落
分类号: K295.7
页数: 7
页码: 46-52
摘要: 本节介绍了福建省仙游县后溪村六姓先民陆续迁居后溪以及后溪村的演变过程,以及各个村落的建立和发展。文章还详细描述了每个村落的人口、土地分配情况和村民组织形式的变化。
关键词: 村落 演变过程 后溪村

内容

元代中叶,陈、吴、高、柳、旁、沈六姓先民陆续迁居境内。元末明初,因战乱频繁、瘟疫流行,先民人口锐减,有的迁徙境外。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阮庄村阮氏始祖宏孙公六世孙阮哲,由阮庄迁居后溪,是为苏溪阮氏始祖。此后,又有蔡、施、林、陈、刘诸姓先民,陆续从各地迁徙后溪境内肇基。繁衍生息,支系延绵,逐渐形成下底寨、竹戈、后溪、新庯、坝洋、长厝尾、下磨头、顶磨头等自然村落。
  一、下底寨明代初年,有一陈姓富户,在高陈山东南侧的园顶,建有一座楼房,俗称“土寨”。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阮庄宏孙公八世孙、苏溪始祖阮哲的侄孙阮鉴,由阮庄迁至高陈山东南侧的园顶“土寨”下方居住,位于石牛溪与后连溪交汇点北侧1公里处。星转斗移,子孙昌盛,遂在“土寨”南端下方聚成村落,故称“下底寨”。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一户林姓村民,从枫亭兰友北上,定居于下底寨。
  清朝末年至民国24年(1935年),沟尾桥头聚市成街。民国25年后,随着仙沟公路建成通车,沟尾街初具规模。下底寨阮氏家族,在内街堰门内一带开店经商,或摆摊经营小本生意。
  民国25年(1936年)7月,堰门内、下底寨、竹戈联成顶沟尾保。民国28年(1939年)7月,顶沟尾保并入后溪保。1949年9月原顶沟尾保更名顶郊尾自然村,下底寨是其中的一个村民组。
  1951年1月实行土地改革,下底寨划归后溪乡,其时共有15户82人(其中男44人,女38人),阮姓13户73人,林姓2户9人。共分得土地96.24亩,其中水田10.05亩,农地77.5亩,果地8.69亩。
  1952年秋,堰门内改称内街,划归庆和乡,下底寨仍归新民乡。
  1953年,下底寨人口增至18户87人,成立3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7年人口增至22户132人。是年7月,下底寨3个互助组并入新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新民高级社)。1958年后,全自然村的97亩耕地和250株龙眼,归郊尾公社新民大队集体所有。
  1962年1月,下底寨自然村称后溪大队第一生产队或下底寨生产队。1984年11月改称后溪村第一村民组或下底寨村民组。至2010年底全村民组共88户301人,其中男133人,女168人。阮姓81户277人,林姓7户24人。
  二、竹戈
  远古时代,沟尾被海水淹盖。石牛溪是当时的一条航线,后因地壳变迁,县南渐升为陆地。至唐宋,沟尾人烟稀少,元、明时,尚有许多地段无先民入住。明中叶,高陈山麓西南侧的石牛溪畔,有一片树林茂密、翠竹丛生的处女地。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阮鉴由阮庄迁至下底寨,裔孙繁衍众多,有的西移到竹林地界,遂形成同根同源的下底寨、竹戈两个自然村。
  民国25年(1936年)6月,竹戈编成一个甲,与堰门内、下底寨合成顶沟尾保。民国28年(1939年)7月,顶沟尾保并入后溪保。1949年9月废除保甲制后,顶沟尾保改称顶沟尾自然村,隶属后溪乡。
  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竹戈划归染厝乡。其时只有16户47人(其中男22人,女25人),分得水田19亩、农地52.86亩、果地1.41亩,合计73.27亩。1952年土整时期,竹戈划归新民乡。1954年,竹戈增至18户67人(其中男30人,女37人),成立2个互助组。
  1955年,竹戈2个互助组种植早稻18亩、晚稻12亩,产谷8吨;大小麦25亩,总产2.6吨;早晚地瓜28亩、杂粮5亩、花生12亩,早晚大豆和间作豆6亩,甘蔗20亩。
  1957年7月,竹戈自然村加入新民高级社。1958年7月,隶属郊尾人民公社新民大队。1962年1月,后溪大队成立,竹戈编为后溪大队第2生产队(或称竹戈生产队)。1984年11月,改称为后溪村第2村民组(或称竹戈村民组)。
  自然村境内,有一座洪溝祠,一座明心庵。至2010年底,全自然村共有92户、355人,其中男176人,女179人。
  三、后溪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阮哲跨溪东迁,在石牛溪畔兴建上下座四间、中有天井的新居名曰今堂厝,,位于阮庄东北向约1里处。此后以今堂厝为轴心的民居陆续兴建,形成村落。这些民居分布在石牛溪北侧后面,故称之为后溪。明末清初,后溪发展成顶厝、下厝、六祖、合兴、新发、新庯六个村民聚居的村落。民国25年(1936年)6月,后溪自然村编成六个甲,与坝洋、长厝尾、磨头、大埔等自然村,联成后溪保。民国28年(1939年)7月,后溪保与阮庄保、南埔保、顶沟尾保合并成后溪大保。1949年9月,后溪大保改称后溪乡,1951年更名为新民乡,后溪自然村先后隶属于后溪乡、新民乡。
  1951年1月至5月,后溪自然村六个居民点共有147户608人(其中男293人,女315人),土地改革中共分得土地752.8亩。
  1953年,该自然村成立16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5年,成立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仍有若干个互助组。
  1957年7月,两个初级社以及所有互助组全部加入新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2年1月,后溪大队成立,该自然村分成新兴、新厝、顶厝、下厝、新发、合兴、新庯七个生产队。
  四、坝洋坝洋原称尾洋,因其位于后溪坝之旁而改称坝洋,是后溪阮氏分支居住的自然村落。
  民国25至38年(1936—1949年),坝洋编成一个甲,隶属于后溪保。1949年9月,改称坝洋自然村,先后隶属于后溪乡、新民乡。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全自然村只有10户41人(其中男21人,女20人),分得水田22.7亩、农地8.33亩、果地15.3亩。
  1953至1956年,坝洋成立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阮金锁任互助组组长。互助组从事传统农业耕作,种植水稻、甘薯、大小麦、花生、大豆、甘蔗等作物。
  1957年,坝洋互助组加入新民高级社,组内耕地归高级社所有,龙眼、耕牛、犁耙、水车等,折价入社。
  1962年,坝洋自然村编为后溪大队第10生产队(亦称坝洋生产队)。1984年11月改称坝洋村民组。至2010年底,坝洋村民组共有91户345人(其中男171人、女174人)。
  五、长厝尾
  长厝尾是个由陈、蔡、施、刘、阮五姓混居的自然村落,其历史悠久。
  明朝中后期,惠安官林有2支陈姓先后迁往仙游县香田里,前一支肇基于沟尾麟角,后一支肇基于后溪磨头山下。
  清乾隆中期(1726—1795年),惠安南埔一对施姓年轻夫妇,也迁居于磨头山下。此后,又有蔡、刘、阮诸姓分别从东沙、惠安、阮庄迁居该地。先民各自挖井盖房、开荒种地、成家立业,繁养生息。这些零散分布在下磨头自然村的东北角、地处偏僻的人家,即是“顶厝尾”的原始格局。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局势混乱,顶厝尾村民常被土匪抢劫,生命财产屡遭威胁。为避匪乱,民国22年(1933年),陈、蔡、施、刘、阮五姓村民共同商定,废弃旧址,在南面选一开阔平坦地段,重建新居。经多方筹资,共同努力,一幢九间厢双座的正心厝终于落成。新厝长而宽,排列整齐,结构合理,可长住安居,遂把“顶厝尾”改作“长厝尾”。
  民国25年(1936年)6月至1949年9月,长厝尾编为一个甲,隶属后溪保。1949年9月后,改称长厝尾自然村,先后隶属于后溪乡、新民乡。
  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全自然村只有19户76人,其中陈姓5户28人,蔡姓4户14人,刘姓3户15人,阮姓2户12人,施姓2户7人。村民分得水田35.08亩,农地33.2亩,果地19.7亩,合计87.98亩。其中陈姓分得34.95亩,刘姓18.3亩,蔡姓14.28亩,阮姓13.6亩,施姓6.85亩。1953年,长厝尾自然村成立3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7年7月,各互助组并入新民高级社。1958年后,归属郊尾人民公社新民大队。
  1962年1月,后溪大队成立,长厝尾自然村编为后溪大队第11生产队(亦称长厝尾生产队)。1984年11月,更名为后溪村第11村民组(或称长厝尾村民组)。
  至2010年底,全自然村共有48户239人(男121人、女118人),其中陈姓20户98人,蔡姓9户43人,刘姓7户36人,阮姓7户27人,施姓5户35人。
  六、下磨头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下磨头肇基祖蔡而书由嘉禾乡仁德里(今龙华镇磨头村)迁入香田里后溪,比陈姓迁入后溪迟,但略早于施姓迁居后溪。
  蔡而书母子迁入后溪后,居住在石牛溪上游北边,家庭贫困,生活艰难,但母慈子孝,传说得天垂佑,赠其元宝置田建屋,娶妻生子,子孙芸芸而成村落。村前碧溪似玉带,村后山丘如磨盘,蔡氏先人又是从仁德里磨头迁来,遂名磨头村。清中叶,蔡而书裔孙之一支西迁,与林、刘两姓村民另组新村。原村落称下磨头,新村落称顶磨头。下磨头坐落在后溪西陲,东邻长厝尾,西靠顶磨头。
  民国25年(1936年)6月,下磨头编成一个甲,属后溪保。1949年9月废除保甲制后,改称下磨头自然村,隶属后溪乡。
  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后溪乡改称新民乡,下磨头属之。其时,全自然村只有30户、147人(其中男74人、女73人)。分得土地188.91亩,其中水田96亩、农地65.63亩、果地37.4亩。水田大多在溪北的太平洋和下溪洋内;农地则分散在古店洋、门兜洋、坝洋、新寨洋等处;果地多数在厝后和磨头山上。
  1953年至1958年7月,下磨头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四个发展阶段。1962年1月,编成后溪大队第12生产队。1981年1月,全自然村拆成第12(下磨头)和第15(建兴)两个生产队。1984年11月,第12、第15生产队分别改称为第12、第15村民小组。
  至2010年底,下磨头自然村蔡姓村民共有143户,518人(其中男267人、女251人)。
  七、顶磨头
  顶磨头自然村位于后溪村西部,与古店村毗邻,是林、蔡、刘三姓混居的自然村落。因其地势高于蔡姓居住的磨头基点,故称之为顶磨头,先民居住的历史已近300年。
  民国24至38年(1935至1949年),顶磨头是后溪保辖下一个甲。1949年9月后改称顶磨头自然村,先后隶属于后溪乡、新民乡。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全自然村34户,男62人、女66人,共128人,其中林姓18户75人、蔡姓14户44人、刘姓2户9人。共分得水田64.4亩、农地112.48亩、果地26.93亩。
  平均每人有水田0.503亩、农地0.878亩、果地0.21亩。
  1953至1955年,顶磨头成立4个互助组,1955年秋,有21户86人联合成立顶磨头初级社,社长林玉明,会计林久美、出纳林啟祥。全社有耕地91亩,耕牛4头,犁5架、耙6架,龙骨水车4部。其时,顶磨头有单干户、互助组、初级社并存局面。1957年,新民高级社成立,顶磨头单干户、互助组、初级社全部加入高级社,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1958至1961年,顶磨头仍属新民大队。1962年后溪大队成立,顶磨头编成后溪大队第13、14两个生产队,分别称草厝、中厝生产队。1984年11月,又分别改称草厝村民组、中厝村民组。
  2010年底,顶磨头自然村共有151户598人,其中男280人、女318人。按姓氏划分林姓111户427人(其中男195人、女232人);蔡姓38户153人(男75人、女78人);刘姓2户18人(男10人、女8人)。户数占后溪村的13%,人口占后溪村的13.2%。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孙阮哲
相关人物
林玉明
相关人物
林久美
相关人物
林啟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
阮庄村
相关地名
阮庄
相关地名
后溪镇
相关地名
枫亭镇
相关地名
新民乡
相关地名
六祖镇
相关地名
大埔县
相关地名
南埔镇
相关地名
新厝镇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官林镇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
东沙镇
相关地名
嘉禾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