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后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791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33
页码: 10-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郊尾镇后溪村自元代至2009年发生的大事记。
关键词: 历史事件 大事记 后溪村

内容


  元代中叶(1314年前后)
  陈、吴、高、柳四姓先民,陆续迁徙后溪定居,繁衍生息,其聚居地邻近的土丘,分别被后人称为陈吴山、高陈山和柳山。其时,仙游全县划分为4乡26里,后溪隶属兴化路仙游县唐安乡旸谷里。
  元末(1340年前后)兵荒马乱,匪患肆虐,瘟疫流行,陈、吴、高、柳、旁、沈诸姓先民有的夭折,有的外迁,境内人口骤减。
  明
  洪武二年(1369年)兴化路改称兴化府,后溪隶属兴化府仙游县唐安乡旸谷里。永乐十九年(1421年)阮庄宏孙公六世孙阮哲,由阮庄迁居后溪,盖今堂厝栖居,是为后溪阮
  氏肇基祖。正统十一年(1446年)“旸谷高风品位高”的阮哲,受兴化郡守推荐赴京,入国子监充贡。景泰元年(1450年)国子监例贡阮哲参加科举考试,获得高等,授翰林庶吉士、文林郎,与莆籍探花、翰林侍讲林文相识、相知。景泰二年(1451年)春夏大旱,农作物歉收,大米每升涨至200文钱。景泰三年(1452年)阮哲出任卢溪(今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知县。连任三届,至天顺五年(1461年)退隐。
  是年,阮哲诸子遵照父嘱,在今堂厝北侧兴建新祖居,七间厢鸳鸯厝竣工。因哲公在卢溪任知县,“卢”与“苏”方言谐音,遂取堂号为“苏溪”,堂联“忠孝家声大,竹林春色新”。
  天顺五年(1461年)
  年登花甲的阮哲从卢溪知县任上退隐归乡,卸任时行李箱中仅存四金。
  临行之际,卢溪万余民众赠“万人伞”相送。
  成化十八年(1482年)
  裁撤旸谷里,仙游全县并为4乡14里,后溪隶属唐安乡(乡署设枫亭)香田里(里署设石马)。
  弘治元年(1488年)
  阮哲病逝,享年85岁。
  弘治十一年(1498年)
  阮庄宏孙公八世孙阮鉴(字景昭、号翠峦)由阮庄迁居下底寨,是为下底寨、竹戈阮氏肇基祖。阮氏家族繁衍迅速,逐渐成为后溪先民的主体。
  弘治十二年(1499年)
  大旱,自夏至冬未下滴雨,福建巡按胡华奏请明廷,减免当年仙游税赋。
  正德十一年(1516年)
  二月二十六日,飙风大作,气温骤降,冰雹如蛋,禽畜冻死甚多。麦多被冻死。
  正德十二年(1517年)
  四月十九至二十二日,陆续发生7次小地震。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十一月初七日,两万多倭寇从东沙登陆,进犯仙游,沿途烧杀抢掠。途经郊尾圣岭时,天门寺众女尼奋起抵抗,终遭杀害,天门寺被烧毁,圣岭周边群众惨遭祸殃。高、柳、吴、沈等姓先民纷纷举家外迁。
  十二月二十五日,戚继光分兵五路,飞速南下救援仙游。次日,戚家军大败倭寇,杀敌千余,救出被围群众三千多人。倭寇往惠安、晋江溃逃。
  嘉靖年间(1565年前后)
  明廷为加强海防,抵御倭寇入侵,在高陈山建一座炮台。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境内引进种植甘薯。此后,甘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多,成为仅次于水稻的主粮。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十一月初九夜,在南日岛乌丘屿附近发生7.5级大地震,境内震感强烈,次日又发生余震。
  崇祯十年(1637年)
  土蔗庯榨蔗制糖工艺传至境内,取代捣、春、槌榨糖旧法。
  清
  崇祯十一年(1638年)
  蔡而书母子三人从龙华磨头迁居境内,肇基于下磨头。
  顺治三年(1646年)
  七月,清廷仙游地方政权成立,沿袭明制,全县分为4乡14里,后溪隶属依旧。
  顺治十一年(1654年)早春奇寒,连降寒霜四十余日,冻枯果树,冻死牲畜甚多。耕牛短缺,每头耕牛价值白银90两。
  顺治十二年(1655年)
  单作春花生在境内首播试种。
  康熙三年(1664年)
  六月、暴雨连下七日,石牛溪水急浪高,淹没两岸农作物数十亩。
  康熙十九年(1680年)
  春夏大旱,民饥粮贵,大米每石涨至4两银,大麦每石值银1两8钱。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春夏连旱,早稻收成锐减,米每斗200钱。清廷减征赋税一半。
  康熙六十年(1721年)
  由阮大任倡议,在高陈山腹地,兴建阮氏宗祠。
  雍正十三年(1735年)
  枫亭设立巡检司,管辖香田、连江、慈孝三里工商、司法、税务。
  乾隆十六年(1751年)
  境内民众从塘边乌石岭引进培植优质龙眼“乌石本”成功。
  道光九年(1829年)
  仙游县实行乡、里、保、甲四级建制,后溪编为一保十二甲。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夏秋水患,秋季作物减产,斤米30文钱,斤薯6文钱。
  咸丰元年(1851年)
  闰八月至翌年二月,连续七个月久旱不雨,泉断井涸。六祖阮仁庄利用有利时机,在后垅烂泥田中圈地夯基,动工兴建祖居。
  咸丰四年(1854年)
  春,永春红线会首领林俊,率义军入仙联合陈尾、朱三等人,召集香田、连江、慈孝三里136村“黑白旗”会众,合力抗清。
  七月,闽浙总督王懿德申报清廷,请旨剿灭林俊。
  九月十七日,清军7000人进剿香田,陈尾、朱三被杀,林俊逃匿。清军烧、杀、抢、掠,香田里大乱。秋,阮杞辉出卖梅塘街的“合兴食杂店”,携款归家,在陈吴山北侧择地兴建合兴祖居。
  同治四年(1865年)
  清军在仙游大举“清乡”,以枫亭、沟尾、盖尾为重点把146名涉嫌“黑白旗”的会众斩首示众。
  光绪十年(1884年)
  是年,六祖肇基祖阮仁庄暨孺人林氏六秩荣寿双庆,兴化府教谕傅肇修,应廪生阮端崧之请,撰写《恭祝大京元仁庄阮先生六旬荣寿暨大阃范淑配林孺人六旬双寿之庆》贺文,端崧兄弟精制围屏12块,把祝寿贺文统篇鎏金刻写在围屏上。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冬、境内开始零星种植罂粟(鸦片)。
  光绪十六年(1890年)
  枫亭发生鼠疫,传染至沟尾(今郊尾),死者众,棺材缺,午后闭户,路少行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骤降,积雪尺余,龙眼、荔枝等果树大多冻死。
  光绪二十年(1894年)
  是年,六祖阮仁庄七十寿庆。仁庄宗侄、钦定翰林院编修阮大定撰写
  《恭祝仁庄宗叔大人七秩荣寿之庆》贺文,并亲笔书写在图帐上。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天旱,6个月无雨,井枯塘裂溪流断。民众争水灌田纠纷加剧,与阮庄争水斗殴致死一人。
  是年,因“庚子赔款”,清廷摊派仙游全县须捐白银24000两,境内每户每5口须捐银1两。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封建科举制度宣告废止。
  宣统六年
  七月初五至十一日,连续暴雨7天,石牛溪畔大片稻田被冲毁。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
  撤销兴化府,废除保甲制。仙游地方区域沿袭清制,仍划分为4乡14里,后溪隶属依旧。
  民国2年(1913年)
  魁峰国民小学(郊尾中心小学前身)创办,校址设在湖宅魁山寺。
  民国7年(1918年)
  12月,民军吴威部与武定国、朱德才部发生混战,殃及境内民众。
  是年,仙游县国民政府允许民间购置枪支弹药,组织民团。香南的杨济普、杨燕秋、张元景、陈加元分别组织民军,自封“营长”。境内个别农民参加民军。
  民国13年(1924年)
  是年,沟尾至仙游县城公路动工修建。高陈山东侧部分龙眼树遭砍伐。
  民国17年仙沟公路建成通车。
  是年,大帽山古坪寨匪徒,趁黑夜到下磨头自然村抢劫,绑架四名青年和一名五岁男童蔡元福,数天后人质逃回。
  民国15年(1926年)
  9月,北伐军东路军何应钦部进驻仙游,收编吴威部民军,控制县城。同月,吴威命杨燕秋率部进驻郊尾。
  是年,沟尾街设立“哲贤”角票局,发行1角、2角、5角辅币券,代替银质辅币和铜元在市场流通。
  是年,福厦公路长岭至枫亭路段动工兴建,动员境内民众参加修路。至民国29年该路段建成。
  民国16年(1927年)
  4月14日,吴威命杨燕秋率部袭击仙游县城,杀死莆仙政治监察员陈炳忠和县财政科长许子烈。
  12月,吴威部在福州被缴械,杨燕秋失势遭枪杀。
  民国18年(1929年)
  7月,阮庄村阮燕在沟尾顶街创办榨油坊。
  民国21年(1932年)
  春,卢福添在沟尾街开办第一家机械碾米厂,为四邻群众加工大米。
  9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61师进驻仙游县城,下令禁止种鸦片,严禁开赌场。废除烟苗捐,整肃县政,打击地方小军阀,稳定社会治安,扭转社会风气。
  民国22年(1933年)
  11月,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闽变”,宣告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省,后溪属兴泉省仙游县香田里。翌年1月,撤销兴泉省。冬,严寒,山顶积雪,地面结冰,低洼处龙眼树冻死。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藏匿在坝洋阮永福九间厢厝后山坡中的土匪头蔡庆狮一伙,开枪打伤在柳山观察地形的一位十九路军排长,驻守香田的十九路军部队误认是阮永福大厝内有人恶意挑衅,遂行反击,将九间厢大厝焚毁。
  是年,散居在磨头山南山脚下的陈、刘、蔡、阮诸姓民众因不堪忍受土匪的骚扰合建七间厢祖居,取名长厝尾。
  民国23年(1934年)
  1月,蒋介石派重兵入闽“讨伐”十九路军。1月中、下旬,中央军与十九路军在香南云顶山、马鼻山、宫山、高陈山等地多次发生激战。
  民国24年(1935年)
  7月,根据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命令,闽省各地恢复保甲制。
  民国25年(1936年)
  7月,境内设立顶沟尾、后溪两个保,下辖十五甲,阮大福、阮德利分别任保长。
  秋,魁峰国民小学迁到高陈山阮氏宗祠,改名香南小学,招收周边农家子弟入学,开设2个班,学生30名。
  是年,国民政府颁布《征兵令》,规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强行抓丁入伍,青壮年多潜逃躲避。
  是年,新庸阮红有兄弟经营的沟尾街“泉盛”商行,率先从外地运进英国产“肥田粉”(化肥),销售给当地农民作水稻、甘蔗追肥。
  民国26年(1937年)
  6月28日,兴化湾发生5.0级中强地震,波及境内。
  12月,仙游县成立抗日后援会,动员民众抗日。香南民众毁坏仙沟公路、福厦公路,炸断沟尾公路桥,阻止日寇进犯。
  民国27年(1938年)
  冬,下磨头文娱爱好者组建十音班,聘请莆田民间艺人陈贤春任艺术指导。
  民国28年(1939年)
  7月,后溪保、顶沟尾保以及阮庄保、南埔保,合并为后溪大保,下辖22甲。蔡梓任保长。
  是年,仙游全县分设6个区、34个乡级联保、422保,后溪保隶属香南乡联保。
  民国29年(1940年)
  春,香南乡拆成沙沟乡和魁峰乡,后溪保隶属沙沟乡,乡署设在郊尾顶街。
  是年底乡署迁到梅洋黄氏宗祠。
  6月,蔡元清任后溪大保保长。
  秋,霍乱肆虐,染病死亡者众多,棺材供不应求。
  民国30年(1941年)
  农历正月下旬,一只华南虎从慈孝里窜入香南地区,先后咬死后沈、古店等地民众5人。后香南民众配合枫亭军警将虎击毙。虎重180公斤。
  民国31年(1942年)
  春,中共闽南特委指派林汝梁、张宽、黄国珍等人,在旸谷客厅自然村发动民众开展地下革命斗争。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仙游国民政府把各地18—45岁男性公民造册登记,编队训练,以备开展全民抗战。
  8月至翌年4月,大旱,粮缺,粮商囤粮居奇,粮价暴涨,担谷750元、担薯160元。县成立物价管理处,配合各乡商会,实行限价销售。
  是年,阮红有捐赠白糖10担,用于扩建香南小学教室,改善办学条件。
  是年,香南地区在沙溪举办民间音乐比赛,下磨头十音班获比赛第一名。
  是年,蔡元清退职,阮金洪接任后溪保保长。
  民国32年(1943年)
  12月,裁撤沙沟乡、魁峰乡,合并为香南乡,乡署设在梅洋祠堂,后溪保隶属香南乡。
  民国33年(1944年)
  是年,香南小学更名为香田东区国民中心小学;翌年又更名为香南第二国民中心小学。
  是年,裁撤香南和香北乡,并为香田镇。后溪保隶属香田镇。
  民国34年(1945年)
  8月,沟尾地区张灯结彩,鼓乐齐鸣,民众游行热烈庆祝抗战胜利。年底,延续七年的下磨头十音班解散。
  民国35年(1946年)
  5月,裁撤香田镇,复设香南和香北乡。是年,时局动荡,社会混乱,匪徒夜间打家劫舍,民众人心惶惶。
  是年,仙游国民党和三青团合并,开展全县党团总登记,三青团员集体转为国民党员,境内部分民众莫明其妙地成为国民党员。
  民国36年(1947年)
  2月,香南、连江一带灾歉,粮食奇缺。5月,中共仙游县东南区工委书记林步云,在香南乡西南部秘密发展党员,扩大地下组织。
  农历八月,一只华南虎在古店白岭自然村叼走一位张姓老农,并将其咬死。后潜伏在柳山蔗田中。民众发现后上报香南乡和枫亭区。枫亭区派保安队到柳山围剿,用机枪将虎击毙。
  11月,仙游县国民政府发动修复福厦公路仙游路段和仙沟公路。
  民国37年(1948年)
  8月,福厦公路沟尾路段及仙沟公路修复通车。
  民国38年(1949年)7月,中共东南区工委在染厝承展寺,召开部分农民骨干会议,成立香南贫农团。
  8月,国民党刘汝明部经沟尾撤往台湾,夜驻香南。民众惶然,纷纷逃往周边山区避难。
  8月22日,中共东南区工委接管香南乡国民党政权,收缴枪支16支和乡公粮底册。
  8月底,香南乡临时人民政府成立,杨启堂任主席。
  9月14日,撤销香南乡,解散乡临时人民政府,香南并入第三区。废除保甲制,后溪保改称后溪乡,隶属第三区。
  9月16日,后溪乡临时政权产生,乡长阮金洪,委员有阮金炳、林清海等7人。
  9月22日,以贫苦青壮年为主体的后溪乡民兵队成立,负责维持社会治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境内群众兴高采烈举行多种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和仙游和平解放。
  11月,后溪乡(含阮庄)征集公粮10余吨,发动民众300多人次,肩挑车运,三日内全部送到惠安县城,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漳、厦。
  12月,乡骨干民兵30余人登记造册,实行军事化管理。
  1950年
  1月,后溪乡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委员10人,阮元普任乡长。
  1月,执行“稳定物价”方针,实行“财政经济统一”的管理措施,限制私营商店哄抬物价。
  1月,执行“保护、扶持”私营工商业政策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鼓励郊尾内街阮氏家族经营的商行、商店,合法经营,服务民生。
  2月,境内开展禁毒、禁赌行动。
  4月,乡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成立,阮文庸任书记。
  5月,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包办、买卖婚姻。
  春,香南国民小学改称郊尾中心小学,校址仍设在阮氏宗祠内,校长阮其宴。
  农历七月二十九夜,土匪张玉连一伙洗劫下磨头,蔡元花被毒打重伤,不久死去。
  10月,开展减租、减息、剿匪和镇反斗争。
  11月,组织民工赴惠安修建军用机场。
  12月,首届乡农会成立,会员800多人,主席阮曰诗、副主席阮安同。
  12月,首届乡妇女联合会成立,主任阮翠英。
  1951年
  1月,土改工作队进驻后溪。经工作队提议,后溪乡更名为新民乡。
  1月,新民乡政府换届,委员十一人,阮元普续任乡长。
  2月1日,在郊尾中心小学操场召开公审大会,会后把后溪保长、大埔甲一名保丁、染厝乡一名恶霸押赴高陈山执行枪决。
  2月初,对各农户摸底站队,按政策评定家庭成分。共评定地主2户、富农3户、中农132户、贫农124户、工商业5户(不含阮庄)。
  5月,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境内268户1128位农民共分到水田447.91亩、农地770.37亩、果地231.14亩,合计1449.42亩。
  6月,新民乡政府人事调整,林清海任乡长。
  9月,陈令德率国民党匪特从海路潜入慈孝、香南骚扰。新民乡民兵配合解放军,在阮庄马鞍山与匪特激战。民兵阮金柳在战斗中牺牲,被县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是年,磨头蔡金林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是年,坝洋阮翠英任榜头区副区长,被仙游县人民政府授予“土改工作一等功”。
  1952年
  1月,乡农会第二届领导机构成立,主席林清海、副主席阮曰诗。
  1至4月,郊尾工商界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窃取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3月,第四区区公所由盖尾迁到郊尾,区署设在顶街阮红有店铺楼上,新民乡划归第四区管辖。
  6月,早稻发生稻飞虱虫害。
  9月,境内流行69年的鼠疫宣告消灭。
  9月16至25日,郊尾、枫亭两地举行城乡物资交流活动,调剂商品余缺,改善人民生活。
  12月,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确保地方安宁,庆和、新民、染厝、埕边、长安、后沈、旸谷实行“七乡联防”,庆和乡陈宗火任联防主任。
  1953年
  3月19日,中共新民乡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书记阮金地,副书记林清海。
  3月22日,新民乡第四届人民政府成立,乡长阮元凤、副乡长林德荣。
  春,贯彻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溪经济建设掀起新高潮。
  4月,中国人民银行仙游县支行在郊尾顶街设立郊尾营业所,为群众存款贷款提供方便。
  7月1日,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溪(不含阮庄)共计274户1157人,其中男566人、女591人;阮姓191户793人;蔡姓49户205人;林姓21户88人;陈姓6户37人;刘姓5户26人;施姓2户8人。
  夏秋,大旱,旱地作物受灾减产。是年,境内成立26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是年,境内宣告消灭天花疫病。
  1954年
  5月,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集体化(简称“一化三改”)。
  9月15日,开始实行棉布按人口定量凭证供应。
  10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城镇居民口粮按户发证供应,取消粮食自由交易。
  11月,郊尾区设立扫除文盲办公室,各乡开办扫盲夜校。
  12月,新民乡第五届人民政府成立,阮元凤续任乡长,林德荣续任副乡长。
  是年,引进种植甘蔗新品种台糖134。
  1955年
  1月,新民乡第二届党支部成立,阮金地任书记,阮元凤任副书记。
  3月,撤销第四区成立枫亭区,新民乡隶属枫亭区管辖。
  3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发行新人民币,同时以新币一元换旧币一万元回收。自4月1日起,旧人民币停止流通。
  8月,鹰厦铁路开工建设,新民乡出动40名民工参加。
  8月,实行义务兵役制,新民乡首批应征入伍的有蔡庆福、阮文玉、阮庆祥、阮德玉、阮世清、阮庆其六位。
  是年,下底寨、竹戈、顶磨头、下磨头等自然村,由若干互助组联合组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年,征用后溪、埕边、郊尾部分土地,兴建郊尾粮食管理站。
  1956年
  春,宣传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推动境内农业发展。
  3月,仙游建筑联社郊尾施工队(1958年改称郊尾公社建筑队)成立,境内部分泥瓦匠、石匠加入,蔡元利任建筑队出纳。
  4月,郊尾供销社完成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新庯的阮元善等私营商业者转为供销社职工或合作商店职员。
  4月,境内私营手工业者经公私合营,转为郊尾农具厂职工。
  6月,复设郊尾区,新民乡隶属郊尾区。
  6月,庆和、新民、塘边三乡并成庆和大乡,乡署设在下底寨林德荣家大厝内。阮福涨任乡长、阮德资、陈文芳、陈玉水任副乡长。欧金荣任大乡党支部书记、阮元凤任副书记。
  7月,地方国营郊尾乳品厂动工兴建,带动境内养殖业发展。
  10月,成立郊尾区农技推广站,指导开展科学种田。
  是年,郊尾糖厂建成投产,日榨甘蔗1000吨。境内土蔗庯全部停榨,甘蔗以每50公斤0.93元的价格送到郊尾糖厂收购。
  1957年
  3月,第二批义务兵应征入伍,后溪有阮元发、阮玉斗、林德霖、陈金清、蔡金章五人参军服役。
  7月,郊尾区改称郊尾乡,陈镇章任乡党委书记,李朝锦任乡长。新民乡改称新民村。
  7月,庆和大乡解体,庆和、新民、塘边三个村各自恢复建制。
  7月,新民村党支部换届,书记阮德资、副书记阮元姐(女)。
  7月,境内各个初级社、互助组以及少数单干户,全部加入新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社长阮元凤,阮玉凤任副社长。入社农户313户1452人,其中男725人,女727人;农业劳动力623人,其中全劳动力331人,半劳动力292人。
  11月,开展“反击右派猖狂进攻”(简称“反右”)斗争。
  12月,枫亭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蔡元利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回乡。1978年平反。
  1958年
  3月,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开展“三反”(反浪费、反保守、反个人主义)、“三比”(比先进、比干劲、比多快好省)和“三反”(反右倾、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运动。
  3月,新民村第三批义务兵阮元桃、蔡国森、蔡德发三人应征入伍,在28军炮兵131团服役。当年8月23日,驻守厦门前线的131炮兵团参加炮击金门战斗。
  4月,郊尾乡行政区域调整,下辖18个村,20个高级社,新民村、新民高级社隶属之。
  4月,开展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运动。
  8月29至31日,刮台风、下大暴雨。其中30日降雨300毫米,石牛溪水暴涨。9月,实行政社合一,成立郊尾人民公社,下辖18个大队。新民高级社改称新民大队,隶属郊尾公社。阮元凤任大队长、阮玉凤任副大队长。
  9月4日,中共仙游县委成立“钢铁生产指挥部”,开展“大炼钢铁”。
  郊尾公社在下底寨兴建8座土高炉,陈镇章书记现场坐镇指挥“大炼钢铁”。
  9月10日,郊尾公社开设有线广播,在顶街阮红有店铺楼上设立郊尾公社青年有线广播站。
  9月,创办郊尾农业中学,暂借郊尾中心小学部分校舍作教室,招收新民大队等地学生36名。陈镇章兼任校长,郑文治老师任班主任兼语、数课任老师。翌年春,农业中学迁往沙溪,租用民房继续办学。
  10月,郊尾中心小学停课,全校师生投入“大炼钢铁”运动,中、高年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连续两月到磨头石牛溪淘洗铁沙,六年级学生欧玉林、陈桂勇,每人日均洗铁砂50多公斤,受到郊尾公社表彰。
  10月,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郊尾公社成立民兵师,下辖5个团18个营。新民大队改称新民营。全村开办顶磨头、下磨头、后溪、下底寨、阮庄、下路庯、园中七个大食堂。翌年春,后溪大食堂拆成下厝、合兴、六祖、新发、顶厝、新庯六个食堂;下底寨大食堂分成下底寨、竹戈两个食堂。
  11月,征用郊尾、后溪部分土地,兴建郊尾影剧院,内有座位1212个。
  冬,竹戈自然村社员踊跃投工投劳兴修水利,在戈墩洋建围塘,20多亩农田受益。是年,兴建后溪、顶磨头、下底寨三幢并列式集体厝,每幢集体厝各有房间近二十间。
  是年,为方便运蔗到郊尾糖厂,在石牛溪流经竹戈地段搭建简易木桥——竹戈桥。
  1959年
  春,各食堂提出“放开肚皮吃饱饭”、“不吃干饭插白旗”,粮食供应趋紧,随后发生大饥荒。
  4月,早稻春播推行“超级密植”,成活发青后再“移苗并丘”,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
  8月,新民大队70名民工赴赖店乌墩,参加古洋水库建设。
  9月,粮食紧缺,实行“瓜菜代”,采集地瓜叶、香蕉头、芋头杆充饥。实行粮制品凭票供应。
  12月,实行食糖、棉布凭票定量供应,每人每年供应食糖1公斤、布票1丈(1963年缩减为3尺)。孕产妇凭票购买海产品。
  1960年
  春,发生饥荒,因营养不良,水肿病患者日渐增多,郊尾影剧院用于收容水肿病人集中治疗。
  4至6月,发动郊尾中心小学毕业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或到阮庄宫山抬石块,或到高陈山、陈吴山抬方石,为仙游八中基建准备石料。
  4月,新民大队管委会人事调整,阮元凤连任大队长,林德荣任副大队长。5月,中共新民大队第五届支部委员会成立,书记阮金静,副书记阮元凤。
  6月,开展新“五反”、斗“三风”(贪污、浪费、违法乱纪)和扫“五气”(官气、骄气、娇气、暮气、怨气)运动。
  9月,仙游八中在高陈山南侧创办,林文光任副校长主持校务工作。第一学期招4班学生220名,配备教职员工14人。教室2幢8间,系土木平屋结构。
  11月,物价暴涨,粮、油、肉、蛋、化肥的黑市价格高出国家牌价20多倍。
  12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开展整风、整社,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解散农村食堂,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
  12月,境内计有306户1467人,其中男718人、女749人。
  1961年
  1月,贯彻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继续纠正“共产风”、浮夸风,退赔社员在“一平二调”中的部分经济损失。
  4月,仙游八中政治科老师李若水、郊尾中心小学教师陈炳坤、柯采琼,以及八中30名学生志愿回村“支援农业生产第一线”。“五·一”节,郊尾公社在中心小学大操场举行拔河友谊赛,新民大队参赛的拔河队,荣获第一名。
  5月,仙游八中学生自治会成立,后溪籍学生阮金振任主席。
  5月,新民大队拆成后溪、阮庄两个大队,协商制定分队方案。
  9月,仙游八中再招新生4班220名。
  11月,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恢复社员自留地、自留果、自留山。
  12月1至3日,郊尾公社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阮元凤、林德荣等代表出席,选举陈如金为公社社长。
  1962年
  1月,后溪大队成立,下辖下底寨、竹戈、新兴、新厝、顶厝、下厝、新发、合兴、新庯、坝洋、下磨头、长厝尾、草厝、中厝14个生产队和1个队办农场。全大队有325户、1573人,其中男761人、女812人;有全、半劳动力527人。拥有耕地1228.29亩、龙眼5386株。
  1月,郊尾公社所辖大队由18个增至24个,后溪大队隶属之。
  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核算单位的指示》,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新体制。
  春,开始对1957至1960年历次运动中被错误批判处理的党员干部进行甄别,年底结束。
  春末夏初,久旱不雨。合兴、新发等生产队,发动社员抗旱保苗,动用龙骨水车24架,从石牛溪引水到陈吴山,灌溉甘蔗、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八中师生40多人前往支援抗旱。
  7月,仙游八中撤销,在学的初一、初二学生,自秋季起分别转入枫亭六中或盖尾七中就读。
  10月2至4日,遭台风、暴雨袭击,晚稻倒伏,蔗杆折断。
  是年,台湾蒋介石集团叫嚣反攻大陆,解放军进驻郊尾,在戈墩和宫山设立高射炮阵地,后溪香山祠驻有一炮兵指挥排。
  1963年
  1月,屡遭寒流袭击,溪流两岸及低洼地幼树多被冻死。
  3月,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郊尾中心小学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做好事,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春至初夏,旱情严重。竹戈生产队动用龙骨水车18架,从石牛溪引水上陈吴山,灌溉10余亩旱地作物。
  7月1日,狂风暴雨袭击境内,农作物、龙眼损失严重。
  是年,郊尾中心小学深入开展学习少年英雄刘文学、张高谦活动。
  1964年
  1月,根据中共仙游县委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即“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
  5月,郊尾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黄雨仁,跳进流经下底寨的古洋水库渠道急流中,救起一年级学生阮凤奇,其舍己救人的行为受到县教育局表彰。
  6月,郊尾中心小学学生蔡益良在假日边放牛边刻苦读书的动人事迹,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学习张高谦,做红色少年”展览会上展出。
  7月1日,开展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溪大队共有334户、1683人,其中男804人、女879人。
  7月25——29日,强台风袭击境内,农作物严重受灾。
  8月,郊尾公社组建一支包括后溪蔡庆务在内的十一人“四清工作队”,
  赴南安官桥集训。秋,后溪大队党支部邀请晋江军分区军事教员阮元发,回乡协助开展民兵训练,提高军事素质和战术技术水平。
  12月,郊尾公社武装部举行全社民兵军事大比武,后溪民兵营在队列、射击、投弹、刺杀、地雷埋设等科目比赛中均夺冠,引起仙游县人民武装部重视,方友亭部长亲自带队到后溪蹲点、总结经验。
  是年,后溪大队组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是年,下底寨阮元洋应征入伍,参加抗美援越战争。
  1965年
  春节,后溪大队民兵营武装排在磨头山举行军事表演,郊尾公社武装部蔡德顺部长,组织各大队民兵营,派代表到现场观摩取经。出色的表演受到县武装部部长方友亭表扬和肯定,并决定在后溪召开全县民兵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现场会。
  正月初六,晋江军分区政委杨挺林,亲临后溪调研民兵军事训练情况,观看民兵军事演习,赞扬后溪民兵“三不补”(不补工分,不补现金、不补伙食)的典型训练方法,要求后溪民兵营总结经验,在全分区推广。
  8月5日,全县各公社人武干部、郊尾公社各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民兵营长,汇集后溪参加民兵工作现场会议,晋江军分区毛世昌司令员和仙游县武装部领导莅临指导。现场会开三天,于7日结束。
  是年,后溪大队支部书记、民兵营教导员阮金静被晋江军分区评为“全区民兵工作积极分子”。是年,后溪大队实行粮食“三定”政策(定产、定购、定销),三定耕地面积1224.5亩,人口1696人。
  1966年
  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二),后溪基干民兵排22名成员,在磨头山举行战术、射击、投弹、埋雷、爆破等科目实战演习,全社24个大队、公社农场、社直机关有关领导及周边群众一万多人,前来观看、取经。
  2月,开展“学习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先进事迹”活动,促进后溪大队干部革命化建设。
  3月,在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中,郊尾中心小学组织“人民小勤务员”服务队,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上街头、下田间,帮助群众做好事,宣传毛泽东思想。县委宣传部、县教育科在郊尾影剧院召开全县“小学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现场会”,县教育科科长安佩珍亲临现场指导。中心小学学生周春芳代表“人民小勤务员”服务队,在会上作题为《毛泽东思想放光芒,顽童变成好儿童》的演讲。
  8月,传达贯彻《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文革十六条”),各学校率先开展“文化大革命”,农村“文化大革命”延至年底进行。
  10月,红卫兵走上社会,开展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
  冬,红卫兵大串联形成高潮,郊尾公社设立“红卫兵接待站”。
  1967年
  1月,后溪大队成立贫下中农文化革命委员会(简称“贫革会”),取代贫下中农协会,贫下中农协会主任阮红所当“贫革会”主任。1月,“贫下中农红卫兵”、“红色造反兵团”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
  2月,受“1·23夺权”影响,后溪大队党支部、管委会处于瘫痪状态,日常事务和农业生产由“贫革会”代行主持。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683部队奉命介入文化大革命,在县城设立“支左接待站”,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4月,红旗水库建成,引水渠开通,后溪大队部分农田受益。8月15日,枫亭发生“8·14事件”,枫亭农械厂7名工人在钟楼内被炸死,是日“仙革总”派人去枫亭支援,在返回时途经郊尾岭,与预先设伏的郊尾“贫红兵”对峙,双方发生武斗,下底寨一个农民、郊尾糖站会计两人被打死,另有5人被打伤。
  9月,后溪大队合作医疗站成立,配备赤脚医生4人。1975年,合作医疗站改称大队医疗所。
  9月,6673部队接替6683部队担负仙游“三支两军”任务,派出冯仁华、乔长海、李文生等7名官兵,在郊尾顶街设立“郊尾支左办事处”,分管郊尾、枫亭、盖尾、园庄“三支两军”工作。
  冬,郊尾支左办事处官兵,深入各个大队,宣传“抓革命促生产”和“实行革命大联合”。
  1968年
  春,6677部队接替6673部队担负仙游“三支两军”任务。
  4月,1964年移民尤溪县的阮赐荣等户农民举家迁回原籍。
  9月,停课一年半的郊尾中心小学复课。后溪大队组织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学校更名为后溪小学。
  11月8日,郊尾公社革命委员会(革委会)成立。第一副主任林金财、副主任有蔡德顺、阮金床等。
  11月17日,后溪大队革命委员会成立,主任阮元和,副主任阮金床、阮先玉。
  冬,开展“革命大批判”和“清理阶段队伍”,成立“贫下中农纠察队”取代基干民兵,负责传讯和监视“阶级异己分子“。运动至翌年5月结束。
  1969年
  1月,青年阮九春、阮开洪、阮珍华、林玉云、林玉燕、刘伯元六人应征参军,在铁道兵一师三团服役,参加抗美援越战争。
  9月,后溪小学创办附属初中班,并设立磨头分校。
  秋,七队社员蔡凤顺率先在境内种植蘑菇。
  11月,贯彻中央“7·23“布告和”8·28“命令,收缴流散社会的各种武器弹药,民兵武器上缴封存。
  年底,将竹戈木桥改建为石拱桥。
  1970年
  2月,开展“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运动。3月,后溪小学附设初中班与小学分离。6月1日,莆、仙二县撤出晋江地区,划归闽侯地区。
  1971年
  7月,撤销闽侯地区,成立莆田地区,后溪大队隶属之。
  6月,郊尾公社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成立,行使公社党委职能。1971年6月公社党委成立,党的核心组撤销。
  9月,在仙游八中原址创办郊尾中学。
  冬,郊尾公社派遣工作组进驻后溪大队,协助后溪大队整党建党。
  1971年
  1月,后溪大队党支部恢复,成立第六届支部委员会,阮金静任支部书记,阮元凤任副书记。
  3月,伍狮东溪水库开工兴建,至1979年竣工。
  5月,实行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制度。后溪大队第一批推荐阮介平、阮琼莲上福州大学。春夏,连旱90天。后溪大队发动社员挖溪窟蓄水,又调集龙骨水车23架,连续奋战三昼夜,引溪水上柳山,完成春播任务。
  9月,开设郊尾中学沙溪分校。
  1972年
  2月4日,贯彻中共中央(1972)4号文件,开展“批林整风“运动。春,恢复民兵组织,设立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
  9月,郊尾公社武装部组织开展民兵训练活动,后溪基干民兵参与训练,派出民兵尖子班出席省军区举办的民兵军政训练交流会,荣获省军区授予的“民兵训练先进单位”,民兵营教导员阮金静被授予“民兵先进工作者”称号。
  是年,水稻全面实行卷秧化、矮杆化。春季育秧采用温室催芽、薄膜覆盖等新技术。
  1973年
  3月28日至4月1日,连续5天大雨倾盆,石牛溪洪水冲垮堤岸,冲毁两岸麦田100余亩。
  6月30日,下午三时,数阵巨风挟带暴雨自东北往西南席卷而来,巨风过处,龙眼树折茎断枝,甚至连根拔起,刮倒民房十多间。
  7月4日,又遭台风暴雨袭击,双叉溪石砌水坝被冲毁,砌坝条石被卷向下游上百米远。
  12月1日,郊尾工商行政管理所成立,加强郊尾地区农贸市场管理。
  是年,下磨头蔡元利第一个自愿施行男扎手术。
  是年,后溪小学复称郊尾中心小学。
  1974年
  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郊尾中学组织教师宣讲团,深入农村各地演讲,揭批林彪反革命集团“克己复礼”罪行。
  9月,整顿农村合作医疗。
  11月,引进小麦优良品种“2148”,先在第六生产队试种8亩。翌年冬,“2148”取代“和尚麦”、“古雷麦”,成为境内当家品种。
  1975年
  春,后溪大队农场在磨头山开荒造田80亩,栽种龙眼树2020株,套种水蜜桃2000株,将农场改造成果场。
  9月23至26日,遭台风暴雨袭击,农作物损失严重。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民众以各种形式举行悼念活动。
  1月,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两派群众组织派性抬头,摩擦升级。
  春,推广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全大队春播杂交水稻100亩,平均亩产403公斤。
  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后溪群众举行悼念活动。
  8月,夏播三系杂交晚稻112亩。
  11月份收成,平均亩产437公斤,比上年矮杆水稻亩产提高130多公斤。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人民群众佩带黑纱,举行各种吊唁活动。
  10月,大队党支部换届,新一届支部书记阮锦福、副书记阮元和。
  12月,开展“揭、批、查”“四人帮”反革命活动。
  1977年3月,开展“抓纲治国、拨乱反正”运动。
  11月,后溪大队革命委员会改称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阮元和任管委会主任,阮金藏任副主任。是年,恢复高考制度,郊尾中学设立高考分考场。
  是年,为安置东溪水库伍狮库区移民,后溪大队毗邻耕地作局部调整。
  1978年
  春,全面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春播水稻375亩,平均亩产428公斤,总产160.5吨。
  7月,恢复高考第二年,郊尾中学高考分考场,接纳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部分老三届学生参加高考。
  秋,晚稻大力推行杂优新品种,全大队秋播晚稻302亩,平均亩产423公斤,总产127.74吨。
  11月,大队党支部换届,阮元和任支部书记,阮玉飘任副书记。
  是年,成立郊尾学区,与郊尾中心小学合署办公。
  1979年
  1月,贯彻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月,阮庆禄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攻克谅山战斗中荣立三等功一次。
  5月,落实上级有关规定,为境内“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办理“脱帽”手续,给他们以人民公社社员待遇。
  9月,被错划为“右派”的磨头蔡元利恢复教师资格,调回小学任教。
  12月,征用三埔、后溪部分耕地,兴建郊尾供电站(后改称郊尾电力公司)。
  1980年
  4月30日,傍晚突降冰雹。10月,实行邮政编码,郊尾地区邮政编码为351253.是年,东溪水库至郊尾渠道建成,全大队受益耕地面积达900多亩。
  1981年
  4月,开展全国土地普查,后溪大队共有耕地1222.3亩,其中集体耕地1157.2亩,社员自留地65.1亩。春,第十二生产队拆成下磨头和建兴两个生产队。下磨头队仍称第十二生产队,全队32户182人;建兴队列为第十五生产队,全队29户173人。
  9月23日,郊尾变电站建成,35千伏的郊尾支线开始送电,家庭照明用电得到保障。
  1982年
  1月,贯彻中央1号、2号文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月,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7月,开展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大队523户3048人,其中男1489人,女155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107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378人,高中文化程度的156人。性别比为100∶104.7;人口密度是1043.8/平方公里,平均每户家庭5.83人。另有户籍在后溪大队的郊尾中心小学教师28人。
  7月28日至8月1日,遭受台风暴雨袭击,早稻倒伏、甘蔗折断。
  是年,郊尾中学地震测报组,被福建省地震局评为先进测报点。此后,1986——1988年、1989年度、1990——1993年度,又连续被省地震局评为先进测报点。指导教师吴松江,多次被省地震局评为优秀测报员。
  是年,下底寨阮赐荣在郊尾率先创办皮革加工厂,生产多种款式的提包,在郊尾顶街兴建一幢楼房作为加工场,并当选为仙游县政协委员。
  1983年
  1月22日,郊尾公社公安派出所成立,社员户籍变更纳入科学管理。
  2月,郊尾公社举行《邓小平文选》发行仪式,中小学教师、大队干部每人一册。
  3月,贯彻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生产队将耕地按人口承包给农户耕种。
  春,连续95天淫雨低温,小麦普遍发生赤霉病6月19日,暴雨倾盆,农作物受淹。洪涝过后,又连旱55天。
  9月9日,撤销莆田地区,设立莆田市。后溪大队属之。
  12月,成立郊尾个体劳动者协会,后溪大队个体劳动者派出代表参加。
  1984年
  6月,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确认“五老人员”资格评定。
  11月,郊尾公社管委会改称郊尾乡人民政府。后溪大队管委会改称后溪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各生产队改称村民组。
  11月,党支部经换届选举,阮元和当选为党支部书记,阮玉飘当选为副书记,阮玉驱、阮金统、林金森当选为支委。村委会经换届选举,阮玉飘当选为村委会主任、阮先玉当选为副主任。
  12月5日,实行撤乡设镇。郊尾乡人民政府改称郊尾镇人民政府,后溪村录属郊尾镇。是年,引进联邦德国黑白花奶牛良种,全村共饲养优质奶牛28头。
  1985年1月27日,郊尾镇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后溪村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阮元和兼任组长。
  5月1日,取消生猪派购,放开猪肉市场,允许猪肉多渠道经营。
  8月,郊尾镇司法办公室成立。
  10月,后溪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主任阮玉驱。
  9月,实行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郊尾中学和郊尾中心小学划归郊尾镇政府管辖;教学业务受县教育局指导。
  10月,后溪村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立,支部副书记阮玉飘兼任组长。
  10月28至30日,全镇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盗窃、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制作传播淫秽录像、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是年,仙郊公路进行拓宽改造,拆迁公路西侧后溪民房6000多平方米。
  是年,全村486户种植甘蔗788亩,甘蔗总产达5930.9吨,种植面积和甘蔗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1986年
  4月15日,开展建房用地清理。清理范围自1977年1月1日至1986年4月底。
  7月,根据上级通知,征收教育附加费(每口每年上交30元,连续征收14年)。
  7月,建立郊尾镇万亩龙眼丰产片。后溪村与莆田农科院合作,建立后溪百亩优质龙眼基地。
  8月5日,根据中共仙游县委部署,开展村级整党工作。至翌年1月5日,整党结束。
  9月,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继续就学。
  11月,后溪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阮玉飘当选为党支部书记,阮玉驱当选为副书记,阮金统、林金森、王信英当选为支委。村委会经换届选举,阮金统当选为村委会主任、阮先玉当选为副主任。
  是年,仙郊公路路面扩宽至12——20米。
  1987年
  2月24日,年满16周岁的男女公民,开始办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春,红旗水库自来水工程开发建设,工程至1990年竣工,后溪村民开始饮用自来水。
  8月28日,经仙游县民政局核准,仙郊路后溪路段称为郊尾北路。郊尾供销社肥库至下底寨、竹戈公路,称郊尾西路。
  11月8日,成立郊尾镇文化技术学校,副镇长蔡秀娟兼任校长,郊尾学区校长徐肇焕兼任副校长,指导各村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技术教育。
  1988年
  1月18日,郊尾镇土地管理组成立。1993年4月改称镇土地管理所。村民占地建房一律报请土管部门审批。6月1日,郊尾镇被省政府定为沿海开发区卫星乡镇,实行中央和省定优惠政策。
  11月,后溪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阮玉飘当选为党支部书记,阮玉驱当选为副书记,阮金统、林金森、王信英当选为支委。村委会经换届选举,阮金统当选为村委会主任、阮玉驱当选为副主任。
  12月,郊尾镇组建首届计划生育协会。后溪村相应成立第一届计划生育协会,会长阮元和。是年,在后溪村创办郊尾铸造厂,首任厂长陈美良。1992年铸造厂迁移到三郊线东侧的东湖、三埔两村交汇处。
  是年,小学学制由5年恢复为6年。
  1989年
  6月,郊尾中心小学学生阮志林,获全国小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受国家教委表彰。6月,受北京动乱影响,粮食价格猛涨。10月,后溪村经济合作社成立,阮玉驱任主任。是年,后溪村被中共仙游县委、仙游县人民政府评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990年
  7月1日,开展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有816户3593人,其中男1783
  人,女1810人;汉族3590人,少数民族3人。1至5岁296人,6至14岁861人,15至64岁2484人,65岁以上244人。性别比为100∶101.5;人口密度:1230.5人/平方公里。
  7月,郊尾中心小学校长徐肇焕荣获中共福建省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9月7至12日,受18号强台风正面袭击,暴雨如注,部分民房倒塌,农作物受淹。
  1991年
  1月,开始对育龄夫妇发放“准生证”。无证生育视为违反计划生育。
  1月24日,成立后溪村老人协会,会长阮元和。
  春,早稻推行“抛秧”新技术。
  4月,中共莆田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后溪村1990年度“造林种果先进单位”称号。
  6月至9月,连旱154天,早稻缺水枯焦,晚稻推迟插秧。为缓解旱情,驻仙部队实施人工降雨。
  7月,后溪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阮玉飘当选为书记,阮玉驱当选为副书记,阮金统、林金森、王信英当选为支委。村委会经换届,阮金统当选为村委会主任、阮玉驱当选为副主任,阮德荣当选为村委委员、治保主任。
  8月,境内开始安装程控电话。
  12月27——29日,寒风刺骨严霜凛冽,龙眼幼树成片冻死。
  1992年
  2月18日,南日岛发生5.2级中强地震,境内民房晃动,瓦片掉落。
  3月,郊尾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成立,为各村开展计划生育提供优质服务。
  4月,郊尾供销社在顶街肥料门市部开设“庄稼医院”,为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咨询、指导。
  10月,郊尾中学学生辜达文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作文竞赛,荣获三等奖。
  12月1日,村民食用盐一律改用碘盐。
  是年,后溪村干部与下磨头部分村民联合筹资,购买机械设备,搭建厂房,筹建下磨头机砖厂。
  是年,后溪村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受郊尾镇政府表彰。其中5、6月份计生宣传服务月中,完成“四术”42例,人引16例。完成镇下达任务的105%;9、10月份宣传服务月中,完成“四术”48例、人引12例,完成镇下达任务的110%。
  是年,全村完成粮食定购22吨,花生定购3.3吨,100%完成粮油定购任务。
  1993年
  1月,竹戈村民组利用农闲季节开展池塘清淤100多立方米,修复电灌站数处。
  3月,福建省妇女联合会授予王信英“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6月,村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村老协会会长兼任“关工委”主任。
  8月,郊尾中学举办青少年科普调研活动,主题是“对一次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调查与反思”,该活动获福建省第二届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优秀奖。
  秋,郊尾中心幼儿园正式创办。
  秋,下磨头机砖厂建成投产,招聘工人30人,日产机砖6万块。
  是年,后溪村委会与全村783户家庭,续签耕地承包合同书。
  是年,后溪村委会制定村规民约10条,打印、分发到各家各户,以期提高村民素质,培育社会新风。
  1994年
  6月,郊尾中心小学学生刘慧闵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少先队员,受团省委、省教委、省少工委表彰。
  7月1日,中共仙游县委授予后溪村党支部1993年度“先进党组织”称号。
  8月,后溪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阮玉飘当选为书记,阮玉驱当选为副书记,阮金统、林金森、王信英当选为支委。村委会经换届选举,阮金统当选为村委会主任、阮德荣当选为副主任。
  8月5日,连降暴雨,石牛溪畔部分农田遭淹,龙眼落果遍地。
  10月,郊尾中心小学学生刘慧闵荣获全国“祖国万岁”读书活动一等奖,应邀赴京参加国庆45周年庆祝观礼活动。秋,在戈墩洋、竹戈洋、后溪洋、坝垅洋、太平洋,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
  1995年
  7月,下底寨、竹戈、后溪三个自然村率先安装闭路电视。翌年,全村100%农户安装闭路电视。
  9至10月的计生宣传服务月中,全村完成“四术”居全镇榜首。
  10月,郊尾中学开展“校园环境污染的实况调查与校园环保行动实施”科技活动,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优秀奖。
  是年,动工兴建后溪路口至顶磨头长2.4公里的主村道。
  是年,郊尾中心小学新建校门,修建校门至仙郊公路长130米、宽11米的水泥校路。
  1996年
  春,郊尾北路扩建,路面扩至40米。公路西侧民房,全部拆迁翻建。
  秋,郊尾中心小学组织学生赴上杭县古田镇,参观古田会议会址,请老红军马其昌讲红军长征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是年,郊尾中心小学学生陈建飞,被评为省级“优秀少先队员”。
  是年,郊尾中心小学少先大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少先大队”;另有2个班级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先进集体”。
  是年,在“手拉手”活动中,郊尾中心小学师生捐资400元,帮助西藏自治区派乡小学学生益西卓玛重返校园;捐资1500多元,帮助仙游县凤山学区东湖小学部分贫困学生,解决就学困难。
  是年,耗资120万元的郊尾中心小学综合楼竣工,学校占地面积16466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583平方米,开设教学班25个。
  1997年
  4月,后溪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阮玉驱当选为书记,阮金统当选为副书记;阮赐华、林金森、王信英当选为支委。村委会于6月换届选举,阮金统当选为村委会主任、阮德荣、阮建彬当选为副主任。
  1999年
  5月,实行殡葬制度改革,下厝村民阮庆辉第一个实行遗体火化。
  8月5日,平海湾发生4.8级中强地震,境内有震感。
  8月,村党支部遵照中央指示精神,严令支部所属共产党员,不得参予法轮功活动。
  9月14日,特大暴雨骤降,民房倒塌十多间。冬,遭遇罕见霜冻,“优质龙眼示范片”内1700株新植龙眼树全部冻
  死。
  2000年
  7月,村党支部换届。阮玉驱连任支部书记,阮金统连任支部副书记。后溪村委会换届。阮金统连任村委会主任,阮德荣任副主任。
  7月1日,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溪普查区包括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郊尾中学三所学校的教职员工及供销社、粮站等单位职工家属,共计1435户、4759人。其中后溪村民983户4054人(男2019人、女2035人),性别比为100∶100.8;人口密度1388人/平方公里,家庭规模户均4.12人。
  秋,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估认定,确认郊尾中学为福建省三级达标校。
  是年,郊尾中心市场和下底寨、洋埔住宅小区开工兴建。
  2001年
  10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新风尚。是年,落实上级有关规定,农村终止征收教育附加费。年底,全村户数比上年增加78户,达到1061户,人口增长72人,达到4126人。家庭规模降到户均3.88人。
  2002年
  4月30日,郊尾农村信用社在三郊路挂牌营业。后溪村民先后申请短期贷款300万元,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家庭副业。8月,后溪坝至顶磨头村道水泥路面铺设竣工。路幅7.5米、全长2000多米。工程质量符合上级规定标准。11月,郊尾商贸市场改造为“惠民生鲜超市”,实现莆田市第一个“农改超”,为包括后溪村民在内的周边群众提供购物便利。
  2003年
  3月,全村干部群众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投入防控“非典”。
  6月12日,陈元荣在郊尾北路87号,挂牌成立“莆田市惠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月,后溪村党支部换届,阮玉驱连任支部书记,阮金统连任副书记;阮德荣、阮赐华、陈明楷当选为支委。后溪村村委会换届,阮金统、阮德荣分别连任村委会正、副主任。
  10月,境内无发现“非典”疫情,“非典”风波平息。
  是年,后溪村组建十音班,成员14人。
  是年,取消特产税和农业税,国家实行惠民扶助政策,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元的贫困户享受低保待遇。后溪村列入第一批低保对象70人,每人每月享受30至40元生活补贴。是年,经仙游县民政局批准,郊尾北路更名为圣岭街,郊尾西路更名为慈孝路,确认洋埔、下底寨、竹戈村民居住小区内的竹林巷、文明巷等。
  是年,郊尾中学被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2007年又被市政府重新确定为“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2004年
  1月,后溪开始实行村务公开制度。
  1月,惠民生鲜超市启动“爱心工程”,向后溪等周边顾客让利销售。
  夏,竹戈村民组筹资60多万元,兴建洪沟祠,翌年底竣工。
  9月中旬,郊尾中心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在一楼梯转弯处发生碰撞、挤压,教师及时将5名受伤窒息学生送往医院抢救,终告脱险。
  10月,中共莆田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后溪村“文明村”称号。
  11月初夜八时,郊尾中心小学操场南侧与中心幼儿园交界处围墙,倒塌100多米长,幸无人伤亡。
  2005年
  6月10日,村平安协会成立,名誉会长蔡建仙,会长阮元贵,副会长阮春福、阮玉斗。
  7月1日,郊尾中学40个高考考室首次安装监控设施。
  8月19日,村两委与郊尾中学商定,自秋季起开设初中班,招收后溪、东湖两村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
  是年,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共产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
  7月,中共仙游县委授予后溪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8月,后溪村支部换届选举,书记阮玉驱、副书记阮金统。支部委员阮德荣、陈明楷、阮国忠。
  9月,后溪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主任阮金统,副主任阮德荣。
  9月,莆田市教育局授予中心幼儿园谢玉香园长“优秀幼儿园园长”称号。
  12月,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各自然村建立垃圾池九个,垃圾集中堆放,定时清运,确保村容整洁。
  是年,落实惠民强农政策,实行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是年,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2007年
  1月,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村组织十多名普查员,深入各普查小区,进行细致普查,摸清农业家底。
  2月16日(农历十二月廿九日),村老协会给境内90岁以上寿星拜年,送去柑桔、寿面等年货和慰问金。
  2月,开始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月,中共仙游县委、县政府授予后溪村“平安村”称号。春,下磨头机砖厂历经十多年艰苦创业,机械设备完善,技术水平先进,用工30多人,日产优质机砖六万块,为当时后溪最大民营企业。
  4月,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后溪村2004-2006年度“文明村”称号。
  8月18日,九号强台风“圣帕”袭击境内。下午4至7时,降雨量多达256毫米,溪水暴涨,农田受淹。
  8月,惠民超市投资1千万元进行改造扩建,更名为“世纪之春购物广场”。
  9月,郊尾中心小学徐玉烟老师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9月,原后溪村委会主任阮金统因病去世,11月报经郊尾镇党委批准,由村委会副主任阮德荣代理村委会主任。
  12月,阮德荣被增选为仙游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0年又当选为仙游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是年,莆田市惠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圣岭路西侧,动工兴建一品财富广场——商贸小区。
  是年,征用圣岭路西侧后溪村柳山片区土地151亩,动工兴建民营创业园。
  2008年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大地震,村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整个支部共捐资35900元,其中支部书记阮玉驱,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代主任阮德荣各捐1000元。村党支部受到中央组织部表彰。
  6月,拆除后溪坝旧桥,向社会筹资20多万元,阮德荣带头捐资3000元,重建新石桥竣工,举行新桥竣工剪彩仪式,新桥旁树立重建捐资芳名碑。
  6月9日,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共同协商,选定在枫亭魁山(俗称大帽垅)兴建公墓区,是日开工动土。圣岭路柳山片区民营创业园内拆迁坟墓,优先安置在公墓区。
  2009年7月,中共后溪村支部换届选举,阮赐林任支部书记,阮德荣任支部副书记,支部委员阮明荣、连惠珊、阮国忠。
  8月,后溪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主任阮德荣、副主任兼文书、会计陈明楷,团书记兼民政委员蔡江波、治保主任阮明荣,民兵营长林玉西,调解主任阮玉辉,妇联主任兼出纳连惠珊。
  9月,座落在郊尾中心小学内的阮氏宗祠,拆除重建。至2010年12月竣工,耗资110万元。宗祠占地700多平方米。
  12月,郊尾中心小学被省教委评为“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是年,竹戈村民组筹资修建竹戈明心庵大雄宝殿。
  2010年
  3月,后溪村妇联被仙游县妇女联合会授予“先进妇女组织”称号。
  5月,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后溪村2007-2009年度“文明村”称号。
  5月,县交通局下拨人民币100万元,重建慈孝路竹戈桥。
  7月,后溪村党支部再次被中共仙游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9月,蔡允珍任郊尾中学校长。秋季全校开设教学班29个,在校学生1130人,配备教职员工127人。
  9月,郊尾中心小学开设教学班28个,学生1620人,教职员工87人。
  9月,郊尾中心幼儿园设立大、中、小班各2班,在园幼儿240名,教师12名,后勤人员7人。
  10月,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全体村民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11月,组建后溪女子大钹队,成员40名。
  11月,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溪村有1157户4528人,其中男2263人、女2265人;户均3.91人,人口密度1551人/平方公里。阮姓815户3176人;蔡姓190户714人;林姓118户451人;陈姓20户98人;刘姓9户54人;施姓5户35人。辖区内郊尾中学、郊尾中心小学、郊尾中心幼儿园三所学校教职员工377人。辖区人口总数4905人。
  12月,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年,中海恒润房地产有限公司在民营创业园动工兴建圣岭广场。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