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主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72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天主教
分类号: B976.1
页数: 3
页码: 731-733
摘要: 本文介绍了莆田涵江地区天主教的历史发展和活动情况。天主教于明天启、崇祯年间传入莆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六月,建立了涵江塘北山的天主堂,作为莆田天主教的总教堂。该教堂由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操纵,并由外籍神甫和修女主持。教堂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坚振、育婴堂等,并在民国期间经历了管理和活动变化。1949年后,教堂开展“三自”爱国运动,外籍教士被遣送回国。1952年,政府接管了仁慈堂。1978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后,教堂重新恢复活动。文章还介绍了涵江天主堂的建筑和历史遗迹。
关键词: 涵江区 宗教历史 天主教

内容

明天启、崇祯间,天主教传入莆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六月,设堂涵江塘北山,名天主堂,为莆田天主教的总教堂。同年,又于涵江埭里村的西江边、蔡埭二处设点。
  第一节 活动
  天主教传入涵江时,有不少的外籍神甫和修女。涵江天主教属福州教区,由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所操纵。福州教区主教苏马索曾在涵江天主堂举行坚振。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莆田天主教会阮神甫于涵江和平海创办育婴堂各一所。涵江由修女谢佑姑管理,收养弃婴。开始是雇乳母抱回家中抚养至三四岁送回天主堂。在堂内由大的带小的,人称“堂妹”。到学龄时由修女教其认字读《圣经》。待到婚龄,择配出堂,不收分文。
  民国7年(1918年),路霍士神甫在涵江堂内盖一座三层楼房,名仁慈堂。由菲律宾修会派西班牙籍修女马西利亚任堂长兼医生,施于仁任堂务管理。并将平海育婴堂并入,共收容120多个弃婴。由于管理不善,婴幼儿饮食不足,死亡不少,引起社会强烈指责。
  涵江天主堂于1949年10月后,开展“三自”爱国运动,外籍教士被遣送回国,宗教活动照常进行。
  1952年9月18日,人民政府接管涵江仁慈堂。这时只剩有孤女45人。1953年,这些孤女由人民政府给予妥善安排,有的由家属认领,有的安置工作,有的自愿择配。后仁慈堂改为聋哑学校。同年9月,莆田县天主教和基督教联合举办反帝爱国展览会,并在涵江天主堂展出。同年10月,涵江天主教神职人员参加莆田县天主教神职人员反帝爱国学习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天主教停止活动。1978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重新整顿,逐步恢复,重建、开堂。1980年经上级批准,涵江天主堂、西江边、蔡埭三堂都恢复礼拜活动,并成立三自革新委员会,加强管理,其活动经费,主要由教友贡献和地方热心人士捐助,1993年6月,天主堂重新修缮后,开展正常宗教活动。
  第二节 教堂
  建筑于涵东街道办事处涵东村塘北山的天主教堂,亦称圣母堂。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六月,以民房翻建为教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西班牙籍神甫路霍士盖起一座长方形红砖木结构神甫楼。民国12年(1923年),由传道邹镜清于教徒中募款1万多元改建为水泥红砖木材混合结构、屋顶为一钟楼的哥特式礼拜堂。
  塘北天主堂保存一块“奉旨建堂”的石刻。它是莆田天主教的总堂,外籍神甫常驻此堂。涵江天主堂所属的“圣山”在黄巷坡。“圣山”是天主教会埋葬神甫、修女及无所埋葬的孤女、教徒的基地。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