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63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分类号: K29;S-1;F127
页数: 1
页码: 611-6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中中学(今莆田六中)在新中国成立初就组织各类科技活动小组。1971年,莆田六中建立地震测报组,进行地震监测活动,多次获得省、市先进称号。1985年后,涵江区科协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合作,在全区中小学推广科技兴趣小组,并组织青少年参与科学夏令营等活动。1988年开始,科协系统推动“三小”活动,涵江中心小学获评先进集体。1990年后,涵江青少年及辅导员的科技论文在市级评比中屡获殊荣。此外,涵江学生在各类全国性科技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1994年,区科协设立少年儿童科技馆,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
关键词: 涵江区 青少年 科普活动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涵中中学(今莆田六中)就组织有各类科技活动小组,开展各项活动。1971年,莆田六中建立地震测报组,配备地震监测仪器和设施,组织青少年进行地震监测,探索地壳活动动态,此后历年坚持活动,多次获省、市地震监测先进组称号。1985年始,涵江区青少年科普活动,由区科协协同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在全区各中、小学中推广建立科技兴趣小组,开展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活动。是年,区科协组织部分青少年参加莆田市首届青少年科学夏令营活动,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增进科学知识。1988年,科协系统组织各学校青少年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三小”活动。其中涵江中心小学,被莆田市科协评为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1990年,莆田市科协组织青少年开展生物百项科技活动时,涵江各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创作科技小论文参赛。至1991年,涵江青少年及青少年辅导员的论文,参加市论文评比,在市级发表48篇,得奖多篇。其中,涵江第三中学学生撰写的《蚊子有“鼻子”和“耳朵”吗》一文获市小论文一等奖。同时,涵江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有的论文先后入选福建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论研究讨论文集。是年,区内组织青少年参加国家教委举办的“科学少年”北戴河夏令营智力竞赛,涵江刘丽钦等6位学生参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1992年,涵江实验小学学生刘仁锋参加“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获得福建省选拔赛小学组一等奖。1994年,区科协在科技楼开辟了少年儿童科技馆,为青少年提供科技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