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普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60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普通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11
页码: 577-58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涵江区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制和课程设置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情况。涵江区幼儿教育在民国时期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逐步发展和完善。学制和课程设置随着时间和政策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涵江区实验幼儿园和涵西幼儿园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关键词: 涵江区 课程设置 幼儿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教育
  一、园(所)设置
  民国14年(1925年),涵江铸新小学首家添设蒙养园。民国21年,蒙养园改称幼稚园。民国25年,涵江实验小学及楼下、沙坂诸小学各设立幼稚园,时入园幼儿甚少。民国37年,小学经费困难,幼儿园无法维持,各所先后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涵江镇内几所小学先后复办幼稚园,教师自聘为主。1952年,幼稚园改称幼儿园。1956年,贯彻“群众办园、勤俭办园”的方针,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镇街道兴办幼儿园。时涵江境内的埭里、哆头、铁灶、镇前、沁园等部分农村均办起幼托班;涵江镇内的顶铺、青年、前街、楼下等街亦办有幼儿班,俱是自聘教师,由各村(街)自行管理。这些幼儿班保育员未受过正规教育,所办园、班多属于寄托保育性质。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提出“队队办幼儿园”的号召,涵江境内也普遍建立小学学前班,或由生产大队举办幼儿园(班),促进幼儿教育逐步走向“统一管理、统一教程、统一教育”的轨道。为此,涵江公社还专门设立幼儿教育辅导站,由县派专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1960年,经上级批准,涵江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在原夹漈农校旧址上,兴建涵江镇幼儿园——涵江第一所独立幼儿园。
  “文化大革命”开始,境内幼儿园均先后停办。1969年,涵江开始“复课闹革命”,陆续恢复幼儿教育活动,同时相继新办幼儿班、点。1.978年,涵江幼儿园共有24所(班、点),其中独立幼儿园1所。
  1984年10月,全区幼儿园增加到32所,其中大部分幼儿园附属于当地小学或由小学统一管理。1989年,全区幼儿园进行全面整顿,按省人民政府学前班管理条例规定,收归涵江区教育局主管。1990~1992年,全区幼儿园、所由市、区教育局组织验收,逐一办理登记注册。1994年,符合办园标准的有47所。其中有涵江实验幼儿园(区办)、涵东村幼儿园(村办)、涵西村幼儿园(村办)、爱国幼儿园(涵江基督教会办)、涵江儿童活动中心(区妇联办)、涵江托幼中心(区教师进修学校办),还有“三资”企业大福鞋厂、金星鞋厂办的幼托班等8所独立园(班)。1994年底,全区在园幼儿共6457人,其中3~6岁幼儿入园率86%,6岁幼儿入园率100%。
  二、学制 课程
  民国时期,涵江幼稚园(初名蒙养园)招收3~6岁幼儿入园,由于入园人数少,多为混合班,且无固定学制。课程设读书、唱歌、活动。民国34年秋,采用省编的国文幼稚课本和唱歌材料。
  195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按照“保教合一”的要求,幼儿教育学制定为2年,招收4~6岁的幼儿入学。根据《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规定,设语言、计算、体育、图画、音乐、手工、认识环境等科目。1958年改为3年制,分大、中、小班,农村多为学前班,要求幼儿在园时间6小时。每周大班14小时,中班12小时,小班8小时为学习时间。每课时大班30~35分钟,中班20~25分钟,小班15~20分钟。1979年,根据《幼儿园工作条例》,增设娃娃班。1980年10月,依据《幼儿教育大纲》规定,全国实行统编教材,设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工、游戏等科目,一直延续至今。
  三、思想品德教育
  民国时期,涵江幼儿园多附设于小学,基本上参加小学的“纪念周”活动,接受“礼、义、廉、耻”新生活运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组织参观、演唱、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进行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心的思想教育。60年代,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80年代,开始实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明确把幼儿发展放在首位,保育与教育结合,注重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展科学的、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和谐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思想品德教育。90年代,开始重视隐形的教育因素——教育环境的创设,把思想教育推向幼儿化和社会化。1984~1994年,涵江实验幼儿园和涵西幼儿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改革研究,经常在区、市、省内交流经验,不断深化幼儿思想教育改革,推动幼儿教育活动发展。
  附:幼儿园选介
  一、涵江实验幼儿园
  创办于1960年8月,初名涵江镇幼儿园,园址在涵江镇孔里,设幼儿班5班,在园幼儿200名。1969年9月停办,园舍被占用。1979年复办,仍称莆田县涵江镇幼儿园,园址改在涵江镇保尾街,以保尾小学数间教室为园舍。设幼儿班5班,在园幼儿200名,旋迁园址至延宁居委会后坡(今园址)。1984年涵江区成立后,改归区管辖。1985年,正式命名为涵江实验幼儿园。
  1986年,新建园舍教学综合楼。至1994年,园址占地面积2836.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78平方米,有教学综合楼2幢。配备园长1人,副园长1人,教师22人。在园幼儿12班492人(其中托儿班2班41人,小班3班105人,中班3班127人,大班4班156人)。园舍设有办公室、医务室、资料阅览室及音体多功能礼堂等。室外建有水泥操场、花坛、种植区、饲养角及秋千、浪椅等大、中型活动器械34件,配置钢琴、风琴、手风琴、收录机、音响等教学设备及各种教学玩具2000余种。
  二、涵西幼儿园
  1991年8月,由涵西村耗资110万元兴建。全园占地5亩多,建有幼儿学习活动楼1座,1400平方米,户外运动场2500平方米,娱乐场105平方米,草坪850平方米。园内设备有钢琴、风琴、手风琴、电视、录像、滑梯、荡船、飞船、迷宫、游戏场和四层综合活动室。园环境基本达到“四化”(儿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要求。1994年,全园有10
  个班,幼儿396人,教职工32人,是莆田市规模较大的村办幼儿园之一。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28年(1902年),境内创办第一所小学——铸新小学。其后,基督教会在涵江顶铺和孝义街办美育小学和育德女子小学,沁园村民办培英两等小学,另有公办集码小学等5所小学。
  民国2年(1913年),涵江私人办培原小学,后又办新义小学。民国9~25年,先后兴办私立黄塘、沙坂、育贤、涵商、赤港、三江、雨川、十洲、陈桥等9所小学(或简易小学)。其间,创建福建省立莆田实验小学。民国26~34年,建立延宁、龙楼、西区中心、霞徐、塘头、新洋等5所县立小学,兴办卓坡、鲸山、芳山、集奎、埭里、鳌山、黄巷、铁灶、显应等9所小学。民国29年,当时省令普及教育,乡镇设中心校,村街设国民学校。抗日期间,为避免日机轰炸,涵江镇内小学内迁,相应促进涵江农村教育的发展。民国35年后,除接管部分私立学校外,校数有减未增。至民国35年夏,涵江境内有23所小学(其中9所完全小学),在校学生5600多人。
  1949年11月,涵江小学均在莆田县人民政府立案。1950年2月,政府接管境内原县立小学。1952年2月,继而接办原私立小学。其间,涵江回乡大学生在寿泽书院办涵中小学,一年后停办。1950~1956年,涵江农村小学发展迅速,先后设杨芳、芳山、南林、南埕、苍林、新浦、东墩、都邠、洋尾、林柄、后宫、塘西等12所小学。1958年,又设柯塘、安仁、江尾、高美、周墩等5所小学。是年,顶铺小学并入涵江实验小学。1968年,从哆头小学分出哆中小学。1976年,从塘头小学分出后洋小学。从集奎小学分出上梧小学。1978年,保尾小学并入楼下小学,建中心校。又在洋中村新建洋中小学。1986年,镇海村新建镇前小学,原镇前小学改为镇江小学。1993年10月,由华侨捐资在哆前村建哆前小学(现在基建中)。至1994年,涵江各小学都翻建或新建校舍和校园。现有40所小学(不含塘头学校和在建的哆前小学),在校学生18621人(含塘头学校小学部)。
  二、学制课程
  (一)学制
  清光绪28年,境内推行《钦定学堂章程》。次年,该章程修改为《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涵江小学继续实施,定儿童7岁入学,小学学制9年,分初、高两等(初等学5年,高等学4年)。宣统二年(1910年),境内贯彻小学新学制,即定初、高等小学一律修业4年。
  民国2年,国民政府制定《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堂改为学校,初小4年,高小3年。
  民国11年11月,境内实施《壬戌学制》,规定儿童6岁入学,学制初小4年,高小2年,初小可独立设校,一直延续至1957年。
  1958年,涵江贯彻教育部规定,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是时涵江实小试办2个教学班。
  1963年,境内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改为五年制。1970年起,小学改为春季招生。到1974年,重新恢复秋季招生。是时在校学生延续学制半年。
  1982年,涵江推行教育部关于城市试行六年制小学问题的通知,开始从四年级起分流改制。
  1986年,小学恢复五年制,当年亦从四年级起分流改制。一直延续到1994年。
  (二)课程
  清末,境内小学设有修身、经书、国文、算学、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必修科,还有手工、商业、农业知识为随意科。
  民国2年,境内废读经书,初小设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高小设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博物、理化、图画、手工、音乐、体操等科目。
  民国11年,涵江小学国文改为国语,用语体文,增设童子军课,修身课改为公民课。后又增设三民主义课(党义课)。
  民国21年,境内推行《小学课程标准》,不设党义课,加实施训育,增设卫生科。
  民国27年,境内实施抗日战时教育,每周37节。增设社会课、团体训练课。民国32年,执行《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设立课程规定》,增设国常课,采用“国定本”。
  1949年8月,人民政府宣布取消童子军军训及公民课等。1950年秋,境内小学教材,统一由省编写。1952年,实施《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总纲》,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常识分为历史、地理、自然3科。1955年,增设手工劳作课,体育每周改为2节,高年级加授珠算。1957年,高年级增农业常识课,各年级每周加1节周会课。1963年秋,涵江推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规定课程,增设应用文写作和记帐知识教学。
  1966年秋,境内小学开始停课。1969年重新复课,时设《毛主席语录》、语文、数学、军事训练、革命文艺活动等课程。1972年开始学军、学工、学农,与厂队挂钩,半天上课,半天劳动或军训活动。1973年9月,算术改称数学,农业常识改为常识。1978年,境内实施《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城镇小学增设外语课,小学三、四、五年级增设自然课。1982年,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1985年,涵江区执行《福建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历史、地理综合为社会课。1986~1994年,全区小学课程设置无甚变化。
  其间1993年秋,全区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小学设全国统一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境内有的小学还由省市编写乡土教材,安排为小学课程。
  三、思想品德教育
  清末,境内小学品德教育均以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童年知作人之理”作为必修之课。
  到民国初,仍接受“忠、孝、礼、义”教育。民国16年后,境内实施“三民主义”教育。抗战期间,涵江小学普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不买日货团(团员20余人),抵制日货,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并参加抗日募捐活动。
  1950~1956年,境内成立少年儿童队(1954年改为少年先锋队)。在此期间,学校开设政治课,实施“五爱”教育,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教育,学习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同时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进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
  教育。1957~1965年,境内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学生“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读书和劳动同样光荣。并结合开展学少年英雄刘文学、张高谦活动,做共产主义可靠接班人。是时,涵江实小排演歌剧《张高谦》,并在全县公演,教育效果颇大。特别是许多小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忆苦思甜,访贫问苦”和学雷锋活动。1966~1976年,学校组织学习“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开展“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活动。“文化大革命”后,涵江开展整顿校风、校纪活动,规定每周一早升国旗、唱国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984~1991年,全区小学以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为目标,进行“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育,学校少先队开展“小主人在行动”活动。同时,贯彻《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小学德育工作纲要》,推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区宣传部和共青团组织“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报告会,放映电影系列片,广泛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92~1994年,全区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两史一情”(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举办展览会、放映革命电影、组织文艺活动,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功绩,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教育。少先队还开展“我爱校园”、“奉献社会是我心愿”和“党是阳光我是苗”等活动,在实践行为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
  附:涵江实验小学
  原名福建省立莆田实验小学,民国17年创办,址在紫璜山。抗战期间,学校内迁。民国28年,迁沁后下邓村;下半年迁黄巷,校名改为莆田县中心小学;民国29年迁回涵江。其后校名多次更改。历任校长都是大学毕业,有的还是留学生,教师也大都是大中专毕业生,教学质量较高。
  1949年10月以后,学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55年,私立美育和育涵小学全部并入,师生人数猛增,扩建了校舍,增添教学设备。1957年,改名为涵江实验小学。历年初考成绩,均名列全县前茅。体育成绩突出,有莆田田径之乡摇篮地之称。196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改名为涵江工农兵小学。1977年,复名涵江实验小学,并确定为福建省八所重点小学之一。学校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通过教改,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教育教学工作均居县(区)、市的先进水平,先后被评为区、市的“四率”(普及率、巩固率、正常适龄人入学率、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入学率)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绿化红旗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模范教工之家以及全国少先队红花集体、全国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
  1994年,全校有教职工118人,38个教学班,学生2585人。
  第三节 中学教育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28年(1902年),涵江首建莆田第一所中学——崇实中学堂。设址涵江霞徐,
  创办人为黄绶、陈杰人等。两年后停办。
  民国13年(1924年),涵江创办涵江公立中学。民国24年,该校改为私立涵中初级中学。民国35年,又改为完全中学,定名涵中中学。
  民国19年,涵江宫口寿泽书院(今涵江工人电影院)内兴办私立新时代中学,一年后因故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涵中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第六中学。1959年,定为省重点中学。“文化大革命”中,改为涵江镇中学。1976年,恢复原名莆田第六中学。
  1958年,境内23所小学均附设初中班。是年撤顶铺小学,设莆田第四中学,次年该校即停办。1960年,撤延宁中学附中,新建莆田第十四中学。1971年,改为涵江五七中学。1979年,改为涵江第一中学。
  1962年,涵江镇增办涵江(民办)中学。1969年,并入涵江镇中学(今莆田第六中学)。
  1970~1978年,涵江仍保留小学附设初中班,时涵江实验小学亦附设初中班。
  1977年,涵江设立涵江第二中学。1980年,迁往卓坡村新建校园。1988年,改为涵江高级职业学校。1993年,改为涵江职业中专学校。
  1979年,兴办涵江镇中学,1984年改为涵江第三中学,并开办高中职业班。1994年,改为涵江第二职业学校,迁往苍林村新建校园。
  1986年,由华侨捐资在涵江后郭村创办涵江华侨中学(同时撤去铁灶小学附中班)。是年,侨资兴办的塘头小学及附中班,改称塘头学校(九年一贯制)。
  1992~1994年,先撤卓坡、沁园小学附中班,建国欢镇中学。继而再撤哆中小学附中班,建三江口镇中学;后撤洋尾、埭里、显应小学附中班,建白塘镇中学。
  1994年,全区有普通中学7所,职业中学、职业中专各1所。在校高中(含职业中学、中专)学生1251人,初中学生6450人。
  二、学制 课程
  (一)学制
  清光绪29年,境内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中学为5年制。民国2年,推行《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改为4年制。民国11年,实施《壬戌学制》,中学改为“三三制”,即初高中学制各为3年。一直延续至1966年。1970年,境内中学改为4年制,初高中各为2年。1978年1月,又称为5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1983年,恢复“三三制”至今。
  (二)课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境内中学课程设有修身、经书、国文、外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生物、体操、格致等12科。
  民国元年,实施《中学实施规则》,停设格致、生物,算学改称数学。民国5年,理化分为物理、化学。民国8年,废读经书。民国11年,博物分为动物、植物,不久合为生物,并增生理卫生课。民国16年,修身改为党义;民国23年,又改为公民课。民国28年,推行《中学训育纲要》,初中增加童子军训练,高中增加军事训练。
  新中国成立后,废止公民和童子军等课程,改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图画。初中数学分代数、平面几何;高中数学分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并增制图科。1954年,初中停设外语(1962年复授)。1956年,语文分设汉语、文学课,两年后又合为语文课。“文化大革命”间,设政治、语文、数学课,增设农业和工业基础知识课,体育课改为军事训练,音乐、图画合为革命文艺活动,政治课专学毛泽东著作,历史、地理课一度取消。1974年,先后复设历史、地理课。1978年,境内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复设物理、化学课,停设农业和工业基础知识课。1981年始,境内初中增设生理卫生课。其后数年,中学课程设置,逐渐近似“文化大革命”前。
  1991年秋始,普通高中为全面执行教学计划,加强基础知识科目的教学,实施会考制度,课程计划也相应改革,设置必修课程和分科性(即理科和文科性质)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人口教育(高一上学期学完)、体育、艺术、欣赏、劳动技术、(每学年4周)、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安排2周)、课外活动等。分科性选修课程有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至高三年级必修课锐减,选修课骤增。
  1993年秋始,涵江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初中分全国统一和地方安排结合的课程设置。全国统一课程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及社会实践活动等,还开设短期职业指导课。地方课程开设由省市自行编写的乡土教材。
  三、思想品德教育
  清代,境内中学堂以三纲五常、忠孝悌为格致修身教育。民国初年,逐步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民国23年,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推行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校训。抗日期间,境内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青少年学生宣传抗日和抵制日货活动。民国34年,境内中学贯彻“乱实施要点”的反共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中学建立学生会、少先队和青年团,组织青少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中国革命常识,开展“三大”运动(镇反、土改、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扫除“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动员学生投入捐献飞机大炮和慰问志愿军的活动。是时学生踊跃参军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53~1958年,境内初中设《青少年修养》课,高中设《社会主义建设》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思想教育,并组织学生参加工厂和农村劳动。1959~1965年,初高中进一步加强对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组织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团、队组织建立学雷锋小组,宣扬雷锋精神,通过学雷锋、见行动,倡导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1966~1976年,中学团队组织停止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毕业时,响应毛泽东号召,奔赴山区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77~1983年,学校恢复正常教学工作和团队活动,整顿校风、学风,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守纪行为。组织向“老山英雄”学习活动。开展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1984年,境内各中学课程增加,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理论内容,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政治思想教育。1984~1991年,全区贯彻《中学思想政治课改
  革实验教学大纲》和《中学生德育大纲(试行)》,加强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生活准则的思想教育。以实施《加强两史一情教育总体纲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加强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学校突出德育教育,举办“反和平演变”展览会、演讲会,开展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和建党70周年的教育活动,办图片展、开报告会、看影视录像,组织“我为党旗添光彩”的共青团活动,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1992~1994年,全区各中学进一步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素质和行为养成教育,倡导听、看、学、做紧密结合,开展创文明小组、班级、学校和学雷锋系列活动;组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举办“社会主义好、共产党亲”巡回报告会,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和市场调查研究,增强做跨世纪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附:中学选介
  莆田第六中学
  民国13年(1924年),在青璜山创办涵江公立中学(简称涵中)。第一任校长孔祥鉷。民国16年,增办高中,购买高中理化实验仪器,并采用英文本数理化教科书,招收男女生入学。次年改名为莆田县公立涵江中学。民国19年秋,改名为私立涵江初级中学。翌年秋,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在涵中设立蒲高理科分校,附设莆田县公立涵江初级中学。民国22年秋,莆高理科分校改名为省立莆田农业学校,仍附设初中部。民国24年春,省立莆田农校他迁,原址改名为私立涵中初级中学。民国27年抗战期间,学校迁广业田厝洋。民国29年迁黄巷,民国30年迁回涵江。民国35年秋,改办完全中学,校名为私立涵中中学。第二年附设高级普通商科职业科(1953年,该科并入私立博文财经学校)。
  1956年6月,改名为莆田第六中学。1959年4月,确定为福建省重点中学。1985年,列为向全国52所重点大学推荐保送生的省重点中学。1993年,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
  建校以来,得到爱国华侨的资助,先后兴建教学楼、科学楼、教师和学生宿舍楼,校园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1994年,全校教职工193人,其中高级教师41人;全校有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2278人。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