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598
颗粒名称: 卷二十六 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33
页码: 574-6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涵江区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从唐代的书堂(官学)到近代的私塾和新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全日制学校教育、专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等各个体系的发展。在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涵江区教育的一些特点和问题,如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摧残和改革开放后的调整和改革等。
关键词: 涵江区 教育发展 历史

内容

涵江唐代有书堂(官学),宋代有书院,元代禁私学,明代社学昌盛。清末则私塾兴,新学继起。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近代教育也应运而生,开始兴办学堂。清末就创办私立崇实中学堂与铸新小学。
  民国时期,中小学校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20年代,创办涵江公立中学及省立实验小学。其后,还有商人子弟小学,中学附设高级普通商业职业科。当时政局动荡,经费困难,多由地方热心教育人士、商家、华侨捐资,以及教会办学。中小学校集中于镇内。乡村没有中学,只有小学。私塾延续到50年代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学校面向工农群众,人民办学热情高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专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各成体系,同时着力提高教学质量。60年代,教育质量跃居全县和全省前茅。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教学质量下降,教育结构单一。
  1978年以后,恢复教学秩序,开始进行一系列调整、改革,大力发展专业职业教育。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1994年,全区全日制学校有:幼儿园(班)47所,小学40所,普通中学7所(其中九年一贯制1所),专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27790人,平均每万人中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59所(班),家长学校43所。全区有教师1829人,其中公办教师1652人,民办教师177人。还有村聘教师152人。教师队伍中具备学历的占96%,有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6人,中级教师375人。
  1994年,全区3~6岁幼儿园入园率为80%,其中6岁幼儿入园率为100%。小学入学率为99.8%,巩固率为100%,毕业率为99.2%,升学率为83.5%。初中毕业生1801人,升入普通高中的399人,升入职业学校的936人,升学率为74.1%。高中毕业生405人,升入大、中专的358人,升学率为88.4%。
  1949~1994年,有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5名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区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4464人。
  第一章 旧式教育
  第一节 书院
  书院盛于宋、明两朝,至清末渐废,代之以私塾。
  上林义斋 址在黄巷。宋代黄问创建。建、废时间未详。
  涵江书院 址在观顶坡。宋淳祐五年(1245年),兴化军知军杨栋和涵江镇官郑雄飞创建。景定四年(1263年),知军徐直谅向朝廷请题匾额,理宗书“涵江书院”四字以赐。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同知赵亨修葺。永乐四年(1406年),通判孙旻、董彬重修。正统年间,主簿唐礼及景泰间盐运判官周询等又先后修葺。成化元年(1465年),兴化府知府岳正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被倭寇所毁,后御史孙综、提学胡定檄和知府吕一静重修;万历八年(1580年),朝廷令毁。万历十四年,孔氏诸生重修。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毁于兵祸。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道光十五年(1835年),募建正学门。书院于1972年冬拆,今尚存正学门、泮池、璧水桥和四十九级石阶。
  瑶山书院 址在青璜山。明正统九年(1444年),涵东后度村人方体乾创建,始名瑶山学馆。清乾隆间改名瑶山书院。书院早废,今仅存石门1座,石横额“瑶山书院”1块。
  立诚书院 址在延寿里(今黄霞村)。明正德间(1506~1521年),御史沈灼倡建。明末废为后峰祠。
  寿泽书院 址在前街宫口,俗称宫口书院。明嘉靖二年(1523年),兴化府知府朱衮建。民国期间,为涵江文人“会文”之所,又称文会。有较多的房产和田产。其原址于50年代初改建为涵江工人影剧院。
  琼岛书院 址在铁灶村。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为郑氏乡人所建。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光绪三十年(1904年)复修,民国九年(1920年)乡人捐资大修,莆田名士张琴书“琼岛书院”横额。
  吉江书院 址在涵江楼下居委会。系清初截界时,沿海林姓移居楼下者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所建。民国后为涵江楼下小学校址(今涵西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正音书院 址设涵江紫阳书院(今址未详)。清雍正七年(1729年)建。
  中和书院 址在顶铺居委会原中华圣公会弄内。清同治十年(1871年),里人岁进士苏书田等捐建,占地3.4亩。书院名“中和”,取其“教中教和,可淑性情,致中致和,可臻位首”之义。置有田、园产业近20亩。民国时,书院为文人“会文”之所。新中国成立后,为粮食仓库。1993年8月拆。今仅存原书院南面围墙、照墙及清光绪二年(1876年)所刻碑文1块。
  景行书院 址在青璜山西麓涵东仓然村。清中叶,里人航海巨商陈姓所建。书院旁有小花园,是涵江唯一的园林,40年代末还可见到其遗址。今为莆田酒厂厂房。
  达章书院 址在上梧村。清光绪间由乡人捐建。镇前村廪贡佘元勋曾在此讲学,“从学者日盛”。民国时期改为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村小学校舍。1986年拆。
  应湖书院 址在西林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乡人捐建。民国期间改为乡里文人“会文”之所,后渐荒废。1991年乡人集资重建,书法家陈鹤为其书写门额。
  养性书院 址在苍林村。清光绪间里人许光祚捐建。民国期间办私塾、小学。1988年拆迁至苍林小学旁重建。
  第二节 社学
  社学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农村50户立一社,设社学1所,便于农家子弟农闲入学。明洪武八年(1375年),每里设社学1所,收15岁以下儿童入学。天顺六年(1462年),境内有社学6所。明末,社学多改为书院。
  义学(塾)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县建义学2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署福建兴化府事、建宁府知府嘉恒亲自拟订《义学条例》。
  清同治九年(1870年),教会团体在涵江教堂设义学1所,专收教徒子弟入学。清末,义学或并入小学,或改为私塾。
  第三节 私塾
  涵江镇内是商业区,经济力较强,求学者日多,故私塾以20~30年代最盛,先后有10~15家。塾师大多是秀才或不第文人,他们借用祠堂或在家中设塾。所收“弟子”束修(即今学费)较高,每人一年银元12~24元,在塾“弟子”数12~20人(极少有女“弟子”)。有祖孙三代念过私塾的,也有商人家长只要求子弟识得几个“草纸字”(常用字)就行,等年龄稍大时当学徒或经商去。故私塾除读《四书》及习字、作文外,还选读《五言什字》及学习珠算。农村经济力薄弱,塾师才学较差,故所收“弟子”少,束修微,难以谋生,时常歇馆。
  塾师教学,以背诵死记为主,对“弟子”常施体罚。民国19年(1930年)后,念小学的渐多。随着国民政府对私塾加以限制,至民国38年(1949年)秋,境内私塾不是自行消亡就是向小学转变,最后只剩数家,在塾“弟子”寥寥无几。
  第二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一、园(所)设置
  民国14年(1925年),涵江铸新小学首家添设蒙养园。民国21年,蒙养园改称幼稚园。民国25年,涵江实验小学及楼下、沙坂诸小学各设立幼稚园,时入园幼儿甚少。民国37年,小学经费困难,幼儿园无法维持,各所先后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涵江镇内几所小学先后复办幼稚园,教师自聘为主。1952年,幼稚园改称幼儿园。1956年,贯彻“群众办园、勤俭办园”的方针,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镇街道兴办幼儿园。时涵江境内的埭里、哆头、铁灶、镇前、沁园等部分农村均办起幼托班;涵江镇内的顶铺、青年、前街、楼下等街亦办有幼儿班,俱是自聘教师,由各村(街)自行管理。这些幼儿班保育员未受过正规教育,所办园、班多属于寄托保育性质。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提出“队队办幼儿园”的号召,涵江境内也普遍建立小学学前班,或由生产大队举办幼儿园(班),促进幼儿教育逐步走向“统一管理、统一教程、统一教育”的轨道。为此,涵江公社还专门设立幼儿教育辅导站,由县派专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1960年,经上级批准,涵江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在原夹漈农校旧址上,兴建涵江镇幼儿园——涵江第一所独立幼儿园。
  “文化大革命”开始,境内幼儿园均先后停办。1969年,涵江开始“复课闹革命”,陆续恢复幼儿教育活动,同时相继新办幼儿班、点。1.978年,涵江幼儿园共有24所(班、点),其中独立幼儿园1所。
  1984年10月,全区幼儿园增加到32所,其中大部分幼儿园附属于当地小学或由小学统一管理。1989年,全区幼儿园进行全面整顿,按省人民政府学前班管理条例规定,收归涵江区教育局主管。1990~1992年,全区幼儿园、所由市、区教育局组织验收,逐一办理登记注册。1994年,符合办园标准的有47所。其中有涵江实验幼儿园(区办)、涵东村幼儿园(村办)、涵西村幼儿园(村办)、爱国幼儿园(涵江基督教会办)、涵江儿童活动中心(区妇联办)、涵江托幼中心(区教师进修学校办),还有“三资”企业大福鞋厂、金星鞋厂办的幼托班等8所独立园(班)。1994年底,全区在园幼儿共6457人,其中3~6岁幼儿入园率86%,6岁幼儿入园率100%。
  二、学制 课程
  民国时期,涵江幼稚园(初名蒙养园)招收3~6岁幼儿入园,由于入园人数少,多为混合班,且无固定学制。课程设读书、唱歌、活动。民国34年秋,采用省编的国文幼稚课
  本和唱歌材料。
  195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按照“保教合一”的要求,幼儿教育学制定为2年,招收4~6岁的幼儿入学。根据《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规定,设语言、计算、体育、图画、音乐、手工、认识环境等科目。1958年改为3年制,分大、中、小班,农村多为学前班,要求幼儿在园时间6小时。每周大班14小时,中班12小时,小班8小时为学习时间。每课时大班30~35分钟,中班20~25分钟,小班15~20分钟。1979年,根据《幼儿园工作条例》,增设娃娃班。1980年10月,依据《幼儿教育大纲》规定,全国实行统编教材,设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工、游戏等科目,一直延续至今。
  三、思想品德教育
  民国时期,涵江幼儿园多附设于小学,基本上参加小学的“纪念周”活动,接受“礼、义、廉、耻”新生活运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组织参观、演唱、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进行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心的思想教育。60年代,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80年代,开始实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明确把幼儿发展放在首位,保育与教育结合,注重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展科学的、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和谐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思想品德教育。90年代,开始重视隐形的教育因素——教育环境的创设,把思想教育推向幼儿化和社会化。1984~1994年,涵江实验幼儿园和涵西幼儿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改革研究,经常在区、市、省内交流经验,不断深化幼儿思想教育改革,推动幼儿教育活动发展。
  附:幼儿园选介
  一、涵江实验幼儿园
  创办于1960年8月,初名涵江镇幼儿园,园址在涵江镇孔里,设幼儿班5班,在园幼儿200名。1969年9月停办,园舍被占用。1979年复办,仍称莆田县涵江镇幼儿园,园址改在涵江镇保尾街,以保尾小学数间教室为园舍。设幼儿班5班,在园幼儿200名,旋迁园址至延宁居委会后坡(今园址)。1984年涵江区成立后,改归区管辖。1985年,正式命名为涵江实验幼儿园。
  1986年,新建园舍教学综合楼。至1994年,园址占地面积2836.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78平方米,有教学综合楼2幢。配备园长1人,副园长1人,教师22人。在园幼儿12班492人(其中托儿班2班41人,小班3班105人,中班3班127人,大班4班156人)。园舍设有办公室、医务室、资料阅览室及音体多功能礼堂等。室外建有水泥操场、花坛、种植区、饲养角及秋千、浪椅等大、中型活动器械34件,配置钢琴、风琴、手风琴、收录机、音响等教学设备及各种教学玩具2000余种。
  二、涵西幼儿园
  1991年8月,由涵西村耗资110万元兴建。全园占地5亩多,建有幼儿学习活动楼1座,1400平方米,户外运动场2500平方米,娱乐场105平方米,草坪850平方米。园内设备有钢琴、风琴、手风琴、电视、录像、滑梯、荡船、飞船、迷宫、游戏场和四层综合活动室。园环境基本达到“四化”(儿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要求。1994年,全园有10
  个班,幼儿396人,教职工32人,是莆田市规模较大的村办幼儿园之一。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28年(1902年),境内创办第一所小学——铸新小学。其后,基督教会在涵江顶铺和孝义街办美育小学和育德女子小学,沁园村民办培英两等小学,另有公办集码小学等5所小学。
  民国2年(1913年),涵江私人办培原小学,后又办新义小学。民国9~25年,先后兴办私立黄塘、沙坂、育贤、涵商、赤港、三江、雨川、十洲、陈桥等9所小学(或简易小学)。其间,创建福建省立莆田实验小学。民国26~34年,建立延宁、龙楼、西区中心、霞徐、塘头、新洋等5所县立小学,兴办卓坡、鲸山、芳山、集奎、埭里、鳌山、黄巷、铁灶、显应等9所小学。民国29年,当时省令普及教育,乡镇设中心校,村街设国民学校。抗日期间,为避免日机轰炸,涵江镇内小学内迁,相应促进涵江农村教育的发展。民国35年后,除接管部分私立学校外,校数有减未增。至民国35年夏,涵江境内有23所小学(其中9所完全小学),在校学生5600多人。
  1949年11月,涵江小学均在莆田县人民政府立案。1950年2月,政府接管境内原县立小学。1952年2月,继而接办原私立小学。其间,涵江回乡大学生在寿泽书院办涵中小学,一年后停办。1950~1956年,涵江农村小学发展迅速,先后设杨芳、芳山、南林、南埕、苍林、新浦、东墩、都邠、洋尾、林柄、后宫、塘西等12所小学。1958年,又设柯塘、安仁、江尾、高美、周墩等5所小学。是年,顶铺小学并入涵江实验小学。1968年,从哆头小学分出哆中小学。1976年,从塘头小学分出后洋小学。从集奎小学分出上梧小学。1978年,保尾小学并入楼下小学,建中心校。又在洋中村新建洋中小学。1986年,镇海村新建镇前小学,原镇前小学改为镇江小学。1993年10月,由华侨捐资在哆前村建哆前小学(现在基建中)。至1994年,涵江各小学都翻建或新建校舍和校园。现有40所小学(不含塘头学校和在建的哆前小学),在校学生18621人(含塘头学校小学部)。
  二、学制课程
  (一)学制
  清光绪28年,境内推行《钦定学堂章程》。次年,该章程修改为《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涵江小学继续实施,定儿童7岁入学,小学学制9年,分初、高两等(初等学5年,高等学4年)。宣统二年(1910年),境内贯彻小学新学制,即定初、高等小学一律修业4年。
  民国2年,国民政府制定《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堂改为学校,初小4年,高小3年。
  民国11年11月,境内实施《壬戌学制》,规定儿童6岁入学,学制初小4年,高小2年,初小可独立设校,一直延续至1957年。
  1958年,涵江贯彻教育部规定,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是时涵江实小试办2个教学班。
  1963年,境内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改为五年制。1970年起,小学改为春季招生。到1974年,重新恢复秋季招生。是时在校学生延续学制半年。
  1982年,涵江推行教育部关于城市试行六年制小学问题的通知,开始从四年级起分流改制。
  1986年,小学恢复五年制,当年亦从四年级起分流改制。一直延续到1994年。
  (二)课程
  清末,境内小学设有修身、经书、国文、算学、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必修科,还有手工、商业、农业知识为随意科。
  民国2年,境内废读经书,初小设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高小设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博物、理化、图画、手工、音乐、体操等科目。
  民国11年,涵江小学国文改为国语,用语体文,增设童子军课,修身课改为公民课。后又增设三民主义课(党义课)。
  民国21年,境内推行《小学课程标准》,不设党义课,加实施训育,增设卫生科。
  民国27年,境内实施抗日战时教育,每周37节。增设社会课、团体训练课。民国32年,执行《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设立课程规定》,增设国常课,采用“国定本”。
  1949年8月,人民政府宣布取消童子军军训及公民课等。1950年秋,境内小学教材,统一由省编写。1952年,实施《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总纲》,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常识分为历史、地理、自然3科。1955年,增设手工劳作课,体育每周改为2节,高年级加授珠算。1957年,高年级增农业常识课,各年级每周加1节周会课。1963年秋,涵江推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规定课程,增设应用文写作和记帐知识教学。
  1966年秋,境内小学开始停课。1969年重新复课,时设《毛主席语录》、语文、数学、军事训练、革命文艺活动等课程。1972年开始学军、学工、学农,与厂队挂钩,半天上课,半天劳动或军训活动。1973年9月,算术改称数学,农业常识改为常识。1978年,境内实施《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城镇小学增设外语课,小学三、四、五年级增设自然课。1982年,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1985年,涵江区执行《福建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历史、地理综合为社会课。1986~1994年,全区小学课程设置无甚变化。
  其间1993年秋,全区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小学设全国统一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境内有的小学还由省市编写乡土教材,安排为小学课程。
  三、思想品德教育
  清末,境内小学品德教育均以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童年知作人之理”作为必修之课。
  到民国初,仍接受“忠、孝、礼、义”教育。民国16年后,境内实施“三民主义”教育。抗战期间,涵江小学普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不买日货团(团员20余人),抵制日货,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并参加抗日募捐活动。
  1950~1956年,境内成立少年儿童队(1954年改为少年先锋队)。在此期间,学校开设政治课,实施“五爱”教育,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教育,学习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同时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进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
  教育。1957~1965年,境内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学生“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读书和劳动同样光荣。并结合开展学少年英雄刘文学、张高谦活动,做共产主义可靠接班人。是时,涵江实小排演歌剧《张高谦》,并在全县公演,教育效果颇大。特别是许多小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忆苦思甜,访贫问苦”和学雷锋活动。1966~1976年,学校组织学习“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开展“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活动。“文化大革命”后,涵江开展整顿校风、校纪活动,规定每周一早升国旗、唱国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984~1991年,全区小学以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为目标,进行“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育,学校少先队开展“小主人在行动”活动。同时,贯彻《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小学德育工作纲要》,推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区宣传部和共青团组织“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报告会,放映电影系列片,广泛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92~1994年,全区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两史一情”(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举办展览会、放映革命电影、组织文艺活动,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功绩,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教育。少先队还开展“我爱校园”、“奉献社会是我心愿”和“党是阳光我是苗”等活动,在实践行为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
  附:涵江实验小学
  原名福建省立莆田实验小学,民国17年创办,址在紫璜山。抗战期间,学校内迁。民国28年,迁沁后下邓村;下半年迁黄巷,校名改为莆田县中心小学;民国29年迁回涵江。其后校名多次更改。历任校长都是大学毕业,有的还是留学生,教师也大都是大中专毕业生,教学质量较高。
  1949年10月以后,学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55年,私立美育和育涵小学全部并入,师生人数猛增,扩建了校舍,增添教学设备。1957年,改名为涵江实验小学。历年初考成绩,均名列全县前茅。体育成绩突出,有莆田田径之乡摇篮地之称。196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改名为涵江工农兵小学。1977年,复名涵江实验小学,并确定为福建省八所重点小学之一。学校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通过教改,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教育教学工作均居县(区)、市的先进水平,先后被评为区、市的“四率”(普及率、巩固率、正常适龄人入学率、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入学率)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绿化红旗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模范教工之家以及全国少先队红花集体、全国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
  1994年,全校有教职工118人,38个教学班,学生2585人。
  第三节 中学教育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28年(1902年),涵江首建莆田第一所中学——崇实中学堂。设址涵江霞徐,
  创办人为黄绶、陈杰人等。两年后停办。
  民国13年(1924年),涵江创办涵江公立中学。民国24年,该校改为私立涵中初级中学。民国35年,又改为完全中学,定名涵中中学。
  民国19年,涵江宫口寿泽书院(今涵江工人电影院)内兴办私立新时代中学,一年后因故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涵中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第六中学。1959年,定为省重点中学。“文化大革命”中,改为涵江镇中学。1976年,恢复原名莆田第六中学。
  1958年,境内23所小学均附设初中班。是年撤顶铺小学,设莆田第四中学,次年该校即停办。1960年,撤延宁中学附中,新建莆田第十四中学。1971年,改为涵江五七中学。1979年,改为涵江第一中学。
  1962年,涵江镇增办涵江(民办)中学。1969年,并入涵江镇中学(今莆田第六中学)。
  1970~1978年,涵江仍保留小学附设初中班,时涵江实验小学亦附设初中班。
  1977年,涵江设立涵江第二中学。1980年,迁往卓坡村新建校园。1988年,改为涵江高级职业学校。1993年,改为涵江职业中专学校。
  1979年,兴办涵江镇中学,1984年改为涵江第三中学,并开办高中职业班。1994年,改为涵江第二职业学校,迁往苍林村新建校园。
  1986年,由华侨捐资在涵江后郭村创办涵江华侨中学(同时撤去铁灶小学附中班)。是年,侨资兴办的塘头小学及附中班,改称塘头学校(九年一贯制)。
  1992~1994年,先撤卓坡、沁园小学附中班,建国欢镇中学。继而再撤哆中小学附中班,建三江口镇中学;后撤洋尾、埭里、显应小学附中班,建白塘镇中学。
  1994年,全区有普通中学7所,职业中学、职业中专各1所。在校高中(含职业中学、中专)学生1251人,初中学生6450人。
  二、学制 课程
  (一)学制
  清光绪29年,境内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中学为5年制。民国2年,推行《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改为4年制。民国11年,实施《壬戌学制》,中学改为“三三制”,即初高中学制各为3年。一直延续至1966年。1970年,境内中学改为4年制,初高中各为2年。1978年1月,又称为5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1983年,恢复“三三制”至今。
  (二)课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境内中学课程设有修身、经书、国文、外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生物、体操、格致等12科。
  民国元年,实施《中学实施规则》,停设格致、生物,算学改称数学。民国5年,理化分为物理、化学。民国8年,废读经书。民国11年,博物分为动物、植物,不久合为生物,并增生理卫生课。民国16年,修身改为党义;民国23年,又改为公民课。民国28年,推行《中学训育纲要》,初中增加童子军训练,高中增加军事训练。
  新中国成立后,废止公民和童子军等课程,改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图画。初中数学分代数、平面几何;高中数学分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并增制图科。1954年,初中停设外语(1962年复授)。1956年,语文分设汉语、文学课,两年后又合为语文课。“文化大革命”间,设政治、语文、数学课,增设农业和工业基础知识课,体育课改为军事训练,音乐、图画合为革命文艺活动,政治课专学毛泽东著作,历史、地理课一度取消。1974年,先后复设历史、地理课。1978年,境内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复设物理、化学课,停设农业和工业基础知识课。1981年始,境内初中增设生理卫生课。其后数年,中学课程设置,逐渐近似“文化大革命”前。
  1991年秋始,普通高中为全面执行教学计划,加强基础知识科目的教学,实施会考制度,课程计划也相应改革,设置必修课程和分科性(即理科和文科性质)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人口教育(高一上学期学完)、体育、艺术、欣赏、劳动技术、(每学年4周)、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安排2周)、课外活动等。分科性选修课程有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至高三年级必修课锐减,选修课骤增。
  1993年秋始,涵江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初中分全国统一和地方安排结合的课程设置。全国统一课程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及社会实践活动等,还开设短期职业指导课。地方课程开设由省市自行编写的乡土教材。
  三、思想品德教育
  清代,境内中学堂以三纲五常、忠孝悌为格致修身教育。民国初年,逐步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民国23年,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推行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校训。抗日期间,境内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青少年学生宣传抗日和抵制日货活动。民国34年,境内中学贯彻“乱实施要点”的反共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中学建立学生会、少先队和青年团,组织青少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中国革命常识,开展“三大”运动(镇反、土改、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扫除“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动员学生投入捐献飞机大炮和慰问志愿军的活动。是时学生踊跃参军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53~1958年,境内初中设《青少年修养》课,高中设《社会主义建设》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思想教育,并组织学生参加工厂和农村劳动。1959~1965年,初高中进一步加强对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组织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团、队组织建立学雷锋小组,宣扬雷锋精神,通过学雷锋、见行动,倡导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1966~1976年,中学团队组织停止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毕业时,响应毛泽东号召,奔赴山区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77~1983年,学校恢复正常教学工作和团队活动,整顿校风、学风,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守纪行为。组织向“老山英雄”学习活动。开展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1984年,境内各中学课程增加,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理论内容,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政治思想教育。1984~1991年,全区贯彻《中学思想政治课改
  革实验教学大纲》和《中学生德育大纲(试行)》,加强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生活准则的思想教育。以实施《加强两史一情教育总体纲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加强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学校突出德育教育,举办“反和平演变”展览会、演讲会,开展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和建党70周年的教育活动,办图片展、开报告会、看影视录像,组织“我为党旗添光彩”的共青团活动,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1992~1994年,全区各中学进一步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素质和行为养成教育,倡导听、看、学、做紧密结合,开展创文明小组、班级、学校和学雷锋系列活动;组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举办“社会主义好、共产党亲”巡回报告会,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和市场调查研究,增强做跨世纪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附:中学选介
  莆田第六中学
  民国13年(1924年),在青璜山创办涵江公立中学(简称涵中)。第一任校长孔祥鉷。民国16年,增办高中,购买高中理化实验仪器,并采用英文本数理化教科书,招收男女生入学。次年改名为莆田县公立涵江中学。民国19年秋,改名为私立涵江初级中学。翌年秋,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在涵中设立蒲高理科分校,附设莆田县公立涵江初级中学。民国22年秋,莆高理科分校改名为省立莆田农业学校,仍附设初中部。民国24年春,省立莆田农校他迁,原址改名为私立涵中初级中学。民国27年抗战期间,学校迁广业田厝洋。民国29年迁黄巷,民国30年迁回涵江。民国35年秋,改办完全中学,校名为私立涵中中学。第二年附设高级普通商科职业科(1953年,该科并入私立博文财经学校)。
  1956年6月,改名为莆田第六中学。1959年4月,确定为福建省重点中学。1985年,列为向全国52所重点大学推荐保送生的省重点中学。1993年,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
  建校以来,得到爱国华侨的资助,先后兴建教学楼、科学楼、教师和学生宿舍楼,校园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1994年,全校教职工193人,其中高级教师41人;全校有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2278人。
  第三章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
  第一节 专业学校教育
  一、学校设置
  民国36年(1947年),香港同胞程文铸独资在涵中中学(今莆田六中)内附设高级普通商业职业科。同年7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招收初中毕业的新生1班,共40多人,其后每年秋季均招收1个班,学制3年。1950年,商业职业科第一届毕业生,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作。1953年,该科并入莆田县博文财经学校。
  1981年,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涵江第二中学开办职业高中班。1984年,区政府为就地培养音乐教学专业人才,在莆田六中增设音乐职业班,经省教育厅批准,学制定为3年。1988年,涵江第二中学职业高中班改为莆田市涵江高级职业中学,并接收由莆田六中并入的音乐职业班。1990年8月,涵江高级职业中学改为涵江区职业学校。1993年10月,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命名为涵江职业中专学校,招收学生除应届初中毕业生外,还兼收工厂企业委培的干部职工。1994年,有教学班37个,学生1553人,教职员工127人。
  二、学制 课程
  民国36年,境内涵中中学高级普通商业职业科课程设有会计、簿记、财政、珠算、审计、统计、经济、货币银行学及国文、历史等科,学制3年。1950~1952年,该校商业职业科毕业学生,均由政府统配安排,分别走上经济界工作岗位。
  1981年成立的涵江第二中学职业高中班,于1993年经省批准更名为职业中专学校。先后开设花卉、建筑、纺织、制鞋、食品加工、电子、服装、幼师、音乐、财会、法律、机电、机械、警体等专业,学制3年,非统招学生视具体专业需要,另定学习年限。其中音乐专业班,自1984~1994年,先后毕业学生520人,有40%纳入全省中专统一分配工作。
  三、政治思想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涵中中学高级商业职业科组织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等。1953年,还组织商科学生走向工商企业,结合实践学习经济工作。
  1984年,涵江境内职业班学生坚持学好文化课,特别是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思想品德教育。1985年起,学生配合全区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宣讲队、文艺队下乡宣传,在向农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自身得到思想熏陶。1986~1994年,涵江职业中专学校贯彻《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和《中学生德育大纲(试行)》,加强“两史一情”教育,组织学雷锋小组,深入部队和“三资”企业,开展共建活
  动,取得较好成绩。
  第二节 职业学校教育
  一、学校设置
  民国23年(1934年),境内商界和医务界有识之士,奉中国国医总会命,筹资在涵江创办莆田国医专科学校,时为莆田首家中医学习学校。学校设立董事会,分别由涵江国药、桂元、豆饼等公会主席兼任,校长和教职员均由莆田名流和著名中医师担任。学制5年,招收有初中文化或同等学历的青年入学。并附设国医馆一处,供学生实习。民国28~29年,先后毕业92人。后因未得国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立案批准,被迫于民国29年秋停办。
  民国36年,福建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由莆田县埭头乡迁来涵江,时由涵江商会及地方人士捐助,得以继续发展。民国36~38年,共招收学生403人,其中莆田籍学生293人。民国38年夏,该校迁往惠安县崇武镇。
  1949年9月,莆田夹农业职业学校由莆田县庄边乡迁来涵江,即在境内招收学生100多人。1951年冬,政府拨款兴建一幢两层有12间教室的教学楼。1952年,该校学生超过600人,成为全省6所农业职业学校中人数最多的学校。是年秋,该校更名为莆田农业学校,始纳入全省统招计划。1954年,该校迁往泉州。
  1957年底到1958年初,境内铁灶、塘头、后郭、埭里和哆头等乡村,陆续兴办农业中学。1958年7月,上述各个农业中学和莆田县石庭、南坛、西天尾、梧塘等农业中学合并为涵江囊山农业中学。1963年,该校开办高中班,学制3年。全校有学生1500多人,教职员工100多人。1968年,涵江农业中学停办。
  1958年春,莆田六中附设莆田工业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100多人。不久,该校迁往莆田县城厢镇。1965年秋,涵江成立半工半读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100多人,后增加到310多人。1969年,并入涵江镇中学(今为莆田第六中学)。
  1979年,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涵江兴办镇中学。1984年,改名涵江第三中学。1994年,改为涵江第二职业学校,共有学生1087人,教师102人。
  二、学制 课程
  民国23年兴办的国医专科学校,学制5年,课程按照上海国医学院设置,计有医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卫生学、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瘟病学、内科学、妇科学、小儿科、咽喉耳鼻科、针灸学、外科学、正骨学、法医学以及国文、医学史等。因未获政府批准,不承认学生的毕业文凭。境内高级水产职业学校设立教务、训育、总务3课和军训、校医2室,学制3年,主要课程为渔捞、制造和养殖。
  夹漈农业职业学校学制5年,前3年学习文化,后2年学习专业。学校实施省颁农校教学计划,设有作物栽培、园艺、农业、林业、植保、动饲、兽医、牧医等科目。
  新中国成立后新办的农业中学,学制3年。文化课程与普通中学基本相同。专业课程设有会计、作物栽培、动物饲养、植物保护、兽医、农业机械等科目。新办的工业职业学校学
  制课程与普通高中一样,加设理论力学、工业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
  涵江第二职业学校,学制与完全中学相同。其专业课程有服装、旅游、烹饪、装璜、电子、电器、医士等。
  三、思想品德教育
  50~60年代,境内农业学校为培养德、智、育全面发展人才,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时涵江囊山农业中学,辟有水田、农地200亩,栽培龙眼100株、香蕉1000株,作为学生实习耕作基地。学校鼓励学生热爱劳动,把学生农耕收获作为其勤工俭学收入,解决学生部分生活费用。该校校长由涵江公社党委书记兼任。毕业生由境内企业按照学生表现,择优录用。其中选送去省内外企事业当工人的共有500多人。涵江兽医站、粮站、农技站、拖拉机站等对口单位吸收100多人。农村、城镇企业接收安排当会计、出纳和服务人员的300多人。
  1984~1994年,涵江第二职业学校全面实施《加强两史一情教育总、体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种专业合格人才1000多人。
  附:专业学校选介
  莆田市涵江职业中专学校
  莆田市涵江职业中专学校前身是1977年9月创办于涵江后坡埕的莆田县涵江第二中学。1981年该校开办职业高中班。1984年8月,由于行政区划变动,更名为莆田市涵江区第二中学,校建在卓坡村。
  为适应经济发展与学校结构调整的需要。1988年6月改为莆田市涵江高级职业中学。1990年8月再改为涵江区职业学校,不再设初中班。1993年10月,经福建省教委批准为莆田市涵江职业中专学校。该校先后开设花卉、建筑、纺织、制鞋、食品加工、电子、服装、幼师、音乐、财会、法律、机电、机械、警体等专业。招收学生除应届初中毕业生外,还有工厂、企业协办、委培的职工、青年学习班。参加统招的学生,学制定为3年。非统招的视具体专业需要而确定学习年限。近年与省农大、商专联办中大专衔接试点班,面向全省招生。现有教学班37个,教职工127人,学生1553人。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涵江解放前夕,境内农民文盲和半文盲人数,占农民总人口70%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农民文化教育问题。1950年3月,涵江掀起倡办冬学热潮。同年4月,设立各类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入学。1951年,政府成立民校委员会,各民校均
  设政治、语文、算术、卫生常识、音乐等学科。1952年,境内民校普遍推广速成识字法,推动农村冬学活动蓬勃发展。1956年,涵江哆头乡、沁园乡农民业余初中班成立。次年,涵江民校委员会自编乡土教材,以方言、俚语、谜语、新闻快板、农事谚语、简短文章为补充教材。
  1958年,涵江推行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创办农民业余红专学校,请福建农学院讲师讲授农业技术课。1959年,开展“铁民校”(即符合省颁标准的农民学校)运动,时境内哆头、洋尾、周墩、东墩、铁灶等民校均被评为“铁民校”单位。
  1979年,境内涵江公社各学区均配备副校长1名,兼管工农业余教育工作。1980~1989年,境内先后举办农民赤脚医生技术培训班,成立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工作机构,开展农村扫盲工作验收活动,同时举办农村实用文化技术培训班。1990年,涵江区举办44个扫盲班点,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民教育活动深入发展。到1994年,全区共办文化科技班59个,培训农民24735人次。三镇两街的49个村,村村均有文化科技学校,共为2787人农民摘掉文盲帽子。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民国25年(1936年),境内实施劳工教育。始设民众夜校,主要吸收店员、商贩、手工工人入学。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即开展职工冬学活动。1952年,境内成立涵江职工业余学校。1955年,手工业联社职工业余学校开办。1956年,哆头乡职工业余学校和沁园乡职工业余学校先后成立。到1958年,涵江企事业工人基本上脱掉文盲帽子。是年,涵江职工业余学校增设初中班,自选初中数学、地理、历史、常识为主要教材。时有班级20个,在学职工200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职工业余学校停办。
  1981年后,涵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职工业务教育活动恢复。学校并增办电子计算机技术、家电维修、服装设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班。
  1984年起,境内各工厂企事业均有领导干部专管职工教育。1986年,涵江福祥鞋业公司100多位职工委托涵江职业中专代培。1988~1992年,涵江兴南纺织厂、莆田罐头厂、莆田玻璃厂分别在涵江职业中专开设纺织、制鞋、食品、玻璃技术培训班,学制1~2年。1993年,涵江豪华酒店和友德酒家等在涵江第二职业学校托办公关服务等职业学习班。到1994年,全区共成立劳动服务公司3家,组织技术人员和文化教员80人,为社会待业青年和企业青年工人培训技术。1984~1994年,先后培训职工和社会青年5000多人。
  第三节 自学考试
  一、机构
  建区初,涵江区高等与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简称区自考办),隶属莆田市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审查报考人资格,办理报考手续,协助管理自学考
  试事务和考生学籍档案。
  二、考试专业
  1984年12月,开考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英语和党政干部管理等3个专业。1985年,新增法律、财政、农村金融、会计、教育、金融、统计、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农业经济管理、护士等10个专业。1986年,又增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计算机及其应用、工业管理工程、价格学等4个专业。同年12月,护士、金融2个中等专业进行自学考试。1987年,又增设高等专业人口学。1988年,护士专业停办,新增设公安管理、海关管理2个高等专业和医士、工商行政管理、物资经营管理3个中等专业。1990年,又增设中医、行政管理2个高等专业和统计1个中等专业。至此,考试专业达22个,其中高等专业本科2个,专科15个,中等专业5个。
  三、考试人数和成绩
  1984~1994年,全区报考人数1882人,4230人次,单科结业1604人,毕业26人。单科结业率85.3%,毕业率1.38%
  附:其他教育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藉教士雷腾在塘头洞庭村创办培贞女子学校。
  民国11年,涵江基督教天道堂,在顶铺设妇女传习所(现爱国幼儿园园址),教妇女学文习字。民国31年传习所停办。
  民国15年,美国蒲星氏在涵江设盲人学校,教习盲文和音乐。1951年,莆田县人民政府接办,改称涵江残老院和莆田县生产教养院。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8军在白塘镇埭里村开办速成小学,为部队官兵扫盲并培养文化骨干。1954年,改为华东军区第26速成中学。1956年底停办。
  1959年10月,涵江塘北天主堂后建莆田聋哑学校(现名莆田市聋哑学校)。现有校舍1600平方米,运动场1个,两套电教课堂设备,1台钢琴,教职工45人,9个班级,125名学生。涵江福利厂聋哑职工都在该学校接受教育,学习文化。
  1992年,福建省教委特教处在涵江哆中小学设培智班,学生12人,进行弱智儿童“加强认知教学,促进识记能力提高”的教育实验。
  1990年前后,家长学校在涵江各中学、小学及乡(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相继成立。现有家长学校157所。学校聘请退休教师、干部、职工及五好家庭的家长为讲师,讲家教知识、优生优育、儿童教育心理学等。延宁居委会与涵江一中联办的家长学校尤具特色,自编教材,采用说说唱唱,放映家教录像资料和现实生活采风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育于情趣,融教育于生活,教学效果好,曾获省市嘉奖。
  第五章 教师
  第一节 队伍
  旧时,涵江书院之长称“山长”,多由名儒或辞官归里的士人担任。塾师多为秀才或不第的文人。民国期间,多有失业的知识分子充任塾师,从事家教活动。
  民国时期,涵江幼稚园、小学、中学不多,师资不及200人。幼儿教师只有数人,多是师范幼稚科毕业生充任;小学教师大多是师范毕业生。民国17年(1928年),境内省立莆田实验小学,教师全部为大学学历。后来历任校长亦均是大学本科生。是时涵中中学教师更有留学硕士生、大学学士生充当,整体文化业务素质较高。
  新中国成立后,原有教师大部分留用。1951~1956年,境内中小学校逐年增加,师资队伍日益短缺。时除接收师范大中专毕业生任教外,还吸收社会知识青年充任代课教员和民办教师。1952~1954年,一批机关干部派任中小学校长和政治教师以及行政职员。1957~1959年,境内从部队复退军人和高中毕业生中挑选部分人员到中小学校任教。1962年,涵江下放一批小学教师回乡务农,并从中学里下放一批教师到小学教书。“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范类院校停办。1972~1978年,境内各中小学共招聘中小学民办教师219人、幼儿教师32人、离退休教师子女补员顶替31人
  1982~1994年,涵江中小学和幼儿教师全部由师范院校毕业生充任,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
  1994年,全区有中学教师59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546人,合格率92.2%。小学教师887人(包括民办教师24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的779人,合格率87.8%;幼儿园教养员220人,其中公办58人,村(居)、单位自聘152人,多系职业中专毕业生。
  第二节 培训
  一、机构设置
  新中国成立不久,境内即开始教师培训工作。1953年9月,涵江中心小学设立教师培训点。1959年,涵江公社设立教师进修学校,下设辅导站,配备小学教育、业余教育和幼儿教育专职教研员3人。1963年停办,涵江教师培训工作由县统一负责。
  1984年10月,涵江筹建区教师进修学校。1986年5月批准正式成立,负责区内中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的业务指导工作。
  二、业务进修
  民国时期,境内根据莆田县统一规定,举行中小学教员教历考试检定、塾师改良训练、音乐体育教师专科省训等。民国36年(1947年),境内举办校长、教员暑期实习班,进行教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的培训与考试,成绩及格者为合格校长或教员。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重视进行中小学教师的轮训和任职业余进修工作。1952~1960年,先后举办教育学训练班、离职进修班、革命史学习班、行政干部训练班、中小学教学骨干训练班、中师函授学习班等教师业务进修工作。1973~1983年,涵江先后举办中小学学科基础理论培训班、文化学习班和民办教师、幼儿教养员及中小学校长轮训班。1984年,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后,立即开展中小学和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
  1985年5~6月,全区对中师自学考试学员进行辅导培训,对省考合格者即发给文凭,相当于中等师范学历。
  1985年7月,全区开展第一期小学低年级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学习小学语数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教改专题。参加学习的有75人,时间10天。同年8月,又举办幼儿教养员教学“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班。学习语言、计算、常识、美术、音乐等学科,参加学习的有47人,时间半个月。
  同年秋季,涵江中师函授学员45人,实行在职、业余学习、面授与自学结合,学制4年,学习科目按省教育厅规定。中师函授每隔2年招生一次,1985~1994年共在境内招收4届学员。
  1986年3月起,开办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双基”学习班,每星期学两个半天,学习时数120课时,学习《小学音乐教学大纲》、《音乐课堂教学讲座》,以及听示范课。
  1986年7月,开办幼儿、小学《教材教法合格证》考试辅导班。学习人数165人,面授和自学结合。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教材教法及技能科(音乐、美术、体育)教材教法。经考试合格者,即可持证评聘小学二级教师。
  1987年3月,举办录放机基本原理及其保护知识训练班。学习电教基本常识。同年8月举办幼儿、小学教师《文化专业合格证》考核辅导班,学习中师函授教材,经考试合格者,即可持证评聘小学一级以上教师。
  1988年3月,全区组织学区教研员、小学教导主任学习小学语文、数学大纲及省教学研究基本材料。同年8月,举办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处理培训班。采取讲座和研讨相结合方法,重在联系实际,研究科学处理教材的问题。
  1989年2月和8月,分别举办小学教师初中文化补习班和小学民办教师转正考试培训班。1990年8月到1992年9月,全区先后举办小学语音学习班、小学思想品德新教材培训班、幼儿舞蹈教习班、小学教师文化补习班、小学教学仪器技术培训班、小学新教师见习期考核培训班、农村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培训班和国情教育培训班。通过持续的系统学习,不断丰富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的德、智、体教学常识,提高他们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
  1993~1994年,全区因势利导,继续开办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与新教材学习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和教师职前继续教育培训班,重点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教育专业基本理论,为建设一支合格的跨世纪教师队伍作出努力。
  第三节 待遇
  一、经济待遇
  清末,境内官学学官领官薪,由同级官府定员付给俸银。私学教师薪水靠学所公产收入及生员交缴的束修。
  民国初期,省立、县立校长分别由省、县政府聘任,私立校长由校董事会聘任。教师则由校长聘用,以聘书为约。民国26年(1937年),境内省立莆田小学教师月薪(法币)为校长72元,课主任36元,级任23元,科任18元,兼职10元。民国29年,中小学专任教师月薪依级分别为(法币)200元、150元、120元、100元、80元、60元、45元、30元、20元。其后,通货膨胀,法币贬值,私立学校教师月薪改发实物(谷),省立、县立学校向学生收“劳师米”以充薪水。
  新中国成立后,教师与政府工作人员同享国家干部待遇。1950年,实行实物工资制。教师月薪最高的为大米182公斤,最低的为30公斤。1952年,改行货币工资分。当时中教分23个工资等级,小教分18个工资等级。中教最高月工资分178分,最低工资分138分,中教人均月工资分158分;小教人均月工资分101.49分(工资分按几种生活必需品折合人
  民币,1工资分折合人民币0.2755元)。退休、退职人员享受赡养待遇。
  1956年工资改革,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工资标准不同。48%的小学教师提升工资,13%的中学教师提升工资。
  1960年、1963年各进行一次工资调整,教师升级面分别为25%和40%。
  1972年,对低工资的教师进行晋级调整。同年,民办教师的工资由农村生产大队发给,县财政按月予以补贴(中学补贴21元,小学补贴16元)。
  1977年、1979年,40%的教师增加工资。1978年,2%的教师增加工资。1980年,对担任学校班主任的中小学教师,按班级学生数和授课时数,补给班主任津贴。1981年,教师全面提升一级。少数成绩显著、教龄较长(1966年前参加工作)而工资偏低的教师升两级工资。
  1985年1月,对教师工资进一步给予理顺。
  1988年后,教师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评聘制度。至1994年,全区中小学教师中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的有66人,中学一级教师189人,小学高级教师186人。1993年,中学民办教师月均工资215.4元,小学民办教师月均工资196.5元,至1994年,有12名民办教师办理退养手续。1980年起,民办教师同样享受年老退养待遇。离退休教师的经济待遇也相应提高。教龄满30年的中小学公办教师,且男60岁、女55岁的,退休时领全薪。
  1993年9月,中小学教师进行工资套改,按职称、教龄等套改晋级。
  1990~1994年,由区、市房管部门拨出教师廉价商品房30套。其间1991年,由区教育局征地18亩兴建教师集资房7幢228套,基本解决教师住房问题。
  二、政治待遇
  清末民初,境内中小学教师地位低卑,且生活朝不保夕。
  新中国成立后,教师地位逐年提高。1950年,涵江教育界开始吸收知识分子入党。此后有部分教师还被推选为人民代表,经常参加审议、决定全区重大事项和依法监督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项工作。1956年起,境内在教师队伍中开展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工
  作者活动。是时,境内莆田六中教师陈国钦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境内还有100多位教师分别被省、地、县评为优秀教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多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阶级异已分子”,被斥为“臭老九”,受批判斗争,致使教师队伍陷于混乱状态。
  1978年后,境内遵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相继纠正和平反各类冤、假、错案55件55人。到1982年,涵江教师队伍中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1984~1994年,中共涵江区委和涵江区政府为教师大办实事好事。先后为教师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38人,批准家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128人,教师子女招工、招干的32人。特别是重视在教师队伍中进行建党工作,共吸收315名优秀教师入党,占教师总数的21.3%。教师当选为省、市、区人民代表18人,政协委员14人,评选为全国和省、市级教师先进工作者200人。
  第六章 教学研究
  第一节 教研组织
  1950年,莆田县中学设精简课程研究会。时涵中中学相应成立小组,由教务处担任研究小组工作。1951年,中小学教师成立学习委员会,涵中中学和涵江中心小学分别组织学习委员会下属机构。1952年,业务学习组改按学科成立教研组,中学增设政治辅导组。1956~1983年,涵江中小学教研工作,均由莆田县进修学校和师资训练班统一管理。其间,涵江于1979年在中小学校中增设幻灯教学研究组。
  1984年底,涵江区成立教师进修学校。1986年,又组建涵江区小学教育研究会和幼儿教育研究会。同年,涵江区成立莆田市语文、数学、物理研究会涵江区分会。1987~1994年,全区教育系统陆续成立职业学校中心研究组、德育教育研究组和各学科中心教研组以及家庭教育研究会,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第二节 教研活动
  清代前,境内官学多围绕朝庭规定的考试制度进行研究。私学则居多研究义理和心身性命之学。民国时期,研究活动采用集体研究、个别定题研究和举办观摩教学以及汇编报告等形式,如推行白话文教学、分团数学试验、周记与日记比较试验、大小字比较试验、定题与不定题比较试验等。
  新中国成立后,涵江境内中小学和幼儿教育,推行苏联模式的教学理论和教研内容。
  1958年,境内学校开展“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学习、研讨和实践,突出教学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各种教改教研活动。1960年后,境内中小学集中研究启发式教学思想、方法和途径。
  1977年后,境内中小学根据当时学生文化知识状况,开展以应试为目标的“快慢班”教学研究。1981年,着重进行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
  1984年,注重抓好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发展学生“智能”(智力和能力)的教学研究活动。1985年5月开始,涵江区中小学开展应用电化教学的系列教研工作。同年8月,组织电化教育录像录音资料演示观摩研究现场会,参加的有中小学骨干教师、教研人员和学校分管教学领导等110多人次;同年11月先后在莆田六中、涵江一中举行中学物理电教实验课、化学电教演示观摩课及生物电教解剖教学课;同时还在涵江实小、涵办中心小学举行小学语文“听、说、读、写”电教研究课。翌年1月,涵江区召开中小学电化教学研讨会。
  1986年3月,莆田六中音乐教师举办音乐教学信息讲座,传授新教法及音乐教学基本功;同年6月在莆田第六中学举行音乐鉴赏教学研讨课;在涵江实小举行低年级音乐(律动)教学观摩课。同年底,组织小学教研员参加厦门开元区举办的省小学教学现场研究会,进行示范课评议,参观特区示范性小学,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同时,涵江区教育局协同教师进修学校,对农村31所幼儿园(班)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教学上的小学化、师资非专业化、年龄老化和设备落后、短缺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资培训,着力开展城镇带农村的幼儿教学“每周一日”教研活动。翌年1月,召开涵江区农村幼教信息研究交流会。
  1987年3月,涵江区初中语文开展学习“四式”(自读、教读、作业、复读)教学研究,先后在莆田六中、涵江一中、涵江二中及农村附中开课、座谈,不断深化活动,对初中数学进行“启迪学生思维、强化课堂训练”的研究,先后在涵江三中、洋尾附中举行代数和平几教学研讨课;同年5月,组织初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1988年3月,举办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及省颁教学基本要求学习班,学员32人;同年4月,莆田市6所重点小学教研活动和4所农村中心学校教学协作研究活动在涵江区举行;同年12月,召开涵江区小学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此后,每年举行一次),会上交流论文15篇,汇编论文60篇。
  1989年3月,召开初中一年级公民课与德育工作结合专题研讨会;同年4月,举行中学英语“张思中教学法”实验汇报交流会;同年5月,开展涵江区幼教“一日活动”普查研究活动;同年9月,涵江实验小学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
  1990年9月,举行初中三年级政治社建常识教学观摩课;同时,莆田市在涵江实验幼儿园进行教学开放周活动。
  1991年,开展小学低年级“愉快教学”研究及小学低年级语文“发展语言、培养习惯”的专题研讨活动;同年9月,举办初中政治课、小学语文、思品课、“两史一情”的教学研讨课及教育经验交流会。
  1992年7月,举行初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教材教学学习研究活动;同年10月,邀请省教育专家来涵举办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专题报告会。
  1993年10月,组织幼儿教研人员参加省幼教开放周活动,参观4个优质园(福师大附
  属幼儿园、台江幼儿园、旗汛口幼儿园和福州儿童乐园)学习保育教育的经验;同年12月,请省幼教研究室主任作《环境与教育》专题讲座,听讲的有小学、幼儿园领导、幼儿教养员共220多人;同时请《福建教育》编辑作《转换思路,走出误区》的小学阅读教学研究报告会,听讲的有各学区教学领导及教研人员100多人。
  1994年5月,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活动;同时,举行“语感、阅读与学法”的教研系列活动;同年12月,组织中小学部分领导与教研人员、骨干教师讨论《人民日报》专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
  第三节 教学改革
  清末,教师以“点读”、“开讲”为主,教导学生“诵习”,死记硬背,灌输知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境内小学堂推行单班班级授课法。
  民国初,强调“实用主义”,仍以注入式教学为主,后来也讲究课堂“五段教学”(开导、传授、练习、复读、作业),提倡标本、挂图、模型、实物教学,重视实际对应观察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逐步采用启发式教育法。1952年,涵江普遍运用《凯洛夫教育学》“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要求教师于课前写好教案。1955年,境内倡行直观教学,教师制作图表和教具,结合授课展示进行教学。1962年,批判凯洛夫教学法,提倡精讲多练和讲练结合教学法,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1978年起,涵江各学校开展幻灯教学,部分取代粉笔板书教学。
  1984年,涵江区大胆探索科学化系列化的“第二课堂”改革,莆田六中率先提出“培养全面发展加特长的人才”的倡议,先后成立美术、摄影、书法、音乐、舞蹈、小记者、灯谜、集邮等17个学生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参加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55%,成为省市闻名的校园文化示范校。涵江实验小学倡行“四有人才要有良好的个性发展”,组织课余活动中心组12个,培养一批大有希望的新苗,其中美术组参加全国比赛获大奖。
  1985~1986年,区教师进修学校指导并参与各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以研究课堂结构实体改革为突破口,强调“三个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十六个字”(抓好双基,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发展智能)。1986年4月,举办幼儿计算教改实验,培养幼儿从小形成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思维定势,以提高幼儿智能。同年5月,组织体育课以田径为主的观摩教学,进行体育锻炼与体育知识技能关系的研究。同年10月,在小学中年级举行“开拓思路,言之有物”的作文教学研讨课,着重进行“生活——思维——写作”的教改专题探讨。区教师进修学校还开展普及型、提高型和辅导型的教改组合研究,同时,倡导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全区早日实现教学现代化打下基础。
  1987年,全区中小学、幼儿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发展为各学科的系列改革。同年秋,全区进行小学语文“同教材不同教法”教改实验,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双基”和表达能力进步显著。共有40多篇小学生作文在省内外少儿刊物上发表。同时,在农村小学开展作文定序指导教改,其实验成果总结《农村小学作文定序指导法》在全国性刊物《小学语文教学》上发表。
  1988年,以涵江塘头学校为实验点,进行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管理教改探索,指导学生应用“布鲁姆”系统理论强化物理科教学。
  同年秋,在涵西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塘头学校等校进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同步改革实验,促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时有18名学生参加省“小火炬杯”数学竞赛获奖。
  1989年,在中小学开展学习上海、武汉体育教改实验,以莆田六中、涵江实小体育教学为试点,进行分班教学、自由活动教学等实验,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
  1990年,在涵江一中进行中学数学学习“青浦经验教改实验”。经过三轮实验,收效明显。写出论文10多篇,其中《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结》,发表在全国性教学刊物《数学教学》上。
  1994年,区教师进修学校与涵江华侨中学联合进行初级中学大面积提高英语质量教改试验,采用情景、结构、功能法的新教学法,取得较大成绩。涵江华侨中学当年度在初中升学英语考试中平均成绩超过省平均分10个百分点。
  第七章 经费 设施
  第一节 教育经费
  一、勤工俭学
  清末,境内勤工俭学有编织、纺织、印刷、助教诸项目,以其收入补贴学生膳食。
  民国26年(1937年)前后,境内有的学校设立消费合作社,出售簿籍、毛笔等学习用品,收入作为学校经费补充。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重视劳动教育。1955年,农村学校开辟种植园地和饲养场。1960年,涵江农村小学普遍在校周边种植农作物。其中,莆田六中在大洋、涵江实小在梧塘沁后开辟校办农场,种植大小麦。1962年,涵江学校自制教具和生产劳动成果在县里展览,效果较好。
  1973年,涵江各中学相继在农村办劳动分校(又称“五七”分校)。
  1987年,区教育劳动服务公司成立。1992年,区教育局与外资合办嘉涵电脑机绣有限公司,年纯利润20万元。自1984~1993年,各中小学共创校办企业22所,“一校一基地”65亩。全区勤工俭学总产值6000万元,纯收入300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及师生福利的各为150万元。
  二、国家拨款
  民国初,涵江省立、县立、区立学校分别由省、县政府核拨经费,余由校董事会自筹。民国14年(1925年),境内开征教育附加费。民国30年,又开征国民教育特种基金款项。
  按中心小学每班干谷1000斤,国民学校每班干谷750斤标准征收,但该款项多未征收足额。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经费主要由人民政府地方财政拨款。中央、省、地区(市)三级酌量补助。1950年,经费分项包干支出。1954年,改为预算核拨制。1961年,压缩教育经费,比1954年下降6个百分点。
  1984年,涵江区成立后,党政领导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采取倾斜政策,增加对教育的投入。1991~1994年,区财政每年按20%增长,对教育共投入资金3668.22万元。
  三、群众团体集资
  清光绪间,境内群众团体先后集资兴办私立学堂、义学10多所。
  民国时期,邑人多捐祠堂庙宇或房屋为校舍。私立中小学的经费,除学生学费、校董捐款外,主要靠社会团体筹捐。30年代,私立涵中中学的常年经费为大洋1万元,由涵江各商界筹捐7500元,分为50份,每份150元。其中豆饼商17份,2550元;桂元商12份,1800元;纱布商8份,1200元;京果商5份,750元;轮栈商5份,750元;药材商、渔业商、苏广商各1份,150元。
  私立中小学经费收支,按学期作预决算。1949年下半年,私立涵中中学经费收支情况:收入学费折谷666担,宿费折谷7.8担,资产息金折谷30担,校董捐谷60担,肥料谷8担,合计771.8担。支出教职员薪津谷457担,校工工资谷64.8担,办公费折谷80担,设备费折谷50担,购置费折谷50担,建筑费折谷70担,合计771.8担。
  教会办的学校,由教会筹付其经费。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社会集资办学及华侨捐资办学之风日盛,有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984~1994年,涵江区港、澳、台胞捐资办学和社会集资办学的总金额为人民币5600万元,增建校舍14万平方米。如捐资124万元为莆田六中兴建涵华楼、九华楼、林荣楼、东校门等;捐资81万元为涵江华侨中学兴建林荣楼、车辂楼、仙宫楼等;捐资350万元为塘头学校兴建侨龙楼、侨峰楼、开模楼、侨谊楼、侨模楼、侨谊实验楼、文藻幼儿教学楼等;捐资107万元兴建哆前小学校舍。侨领林荣获省华侨捐资金质奖章,吴开模获省华侨捐资银质奖章。社会人士捐资办学的有涵西村捐资100多万元兴建幼儿园1所,卓坡村捐资60多万元迁建涵东街道办中心小学1所,上梧村捐资79多万元兴建上梧小学。国欢、白塘、三江口3个镇党委、政府分别集资兴建国欢镇中学、白塘镇中学、三江口镇中学。实现镇镇有中学,村村有小学,校校有新教学楼。
  四、其他经费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学杂费由县人民政府统一规定收费。1950年,中小学学费按年总额50%(1993年后按30%)上缴省、县地方财政,其余的留学校使用。1973年后,学杂费全数留在学校内开支。1985年以来,莆田第六中学、涵江实验小学及一些中小学校收取借
  读生费,一般经政府审定,归学校建设及改善教学条件使用。
  第二节 学校设施
  清光绪后,境内官立学堂由政府拨款基建。公立、私立学堂由地方团体自筹款项基建。
  民国间,涵江省立、县立学校由省、县政府拨款建设,私立学校由董事会筹款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公办学校大项目设施由人民政府拨款基建,小项目设施由学杂费留校部分(总额的30%)添置。民办、私立学校采用“民办公助,公料民建”办法,分别由乡村办学团体及董事会筹款建设。1954~1957年,由县财政预算内下拨中小学基建修缮费和设备费,实行“立项设计、预算拨款、竣工决算”制度。
  1958年后,境内中学由县财政拨款建设。小学由公社(或大队)集资建设,县财政酌量补助。省重点中小学由省教育厅拨款补助。
  1981年后,涵江学校建设资金来源有各级政府拨款、社会群众团体与华侨集资、学校勤工俭学收入和学杂费收入。
  1988年下半年,涵江区经省验收,实现小学“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和班班有教舍、人人有课桌椅)。1991~1994年,共集资2621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校校有新教学楼,共新建校舍32273平方米,扩大校园面积253亩。全区40所小学全部达到办学主要标准,有35所达到办学必备条件,占小学总数87.5%。中学7所,全部达到办学必备条件,占中学总数100%。
  其中1993年,全区中学理、化、生物仪器达到或超过1984年国家颁布的配备条件,其中莆田六中达Ⅰ类30组,涵江一中达Ⅰ类25组,涵江职校、涵江三中达Ⅱ类,涵江侨中、塘头学校达Ⅲ类;电教器材配备达1986年颁布标准;体育卫生器材按必备要求配备。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按1984年颁布标准配备,其中涵江实验小学达Ⅰ类,塘头学校、涵江中心小学达Ⅱ类,其他小学达ⅢⅢ类标准。电教器材按1986年颁布标准配备;体育卫生器材按必备要求配备。
  1994年,全区在校中学生7701人,拥有图书8万多册,生均图书在10册以上,有30%的学校生均图书达15册以上。小学在校学生18621人,拥有图书12.87万多册,生均图书在6册以上,有31%的学校生均达8册以上。
  第八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县学所管理教育事务。学堂按经费来源分官立、公立、私立。官立学堂由府县学官管理,余由办学团体管理。
  民国元年(1912年),中学改由省政府教育司(后称厅)管理。其后,县先后设劝学所、督学局、教育局、教育科、第三科、教育局,以管理教育行政。民国11年,官立中学改称省立中学。民国14年,全县小学按辖区内行政区划分21个学区。每个行政区分别设学区1所,兼作地方初等教育的中心辅导学校。民国18年,废公立名称。小学分省立、县立、区立和私立4种。民国26年,改设6个小学学区,学区校称中心小学,兼辅导学区内小学及私塾的教学训导事宜。同年,区立改称县立。其后,省立、县立、私立学校分别由省、县政府及校董事会管理。省、县教育主管部门对私立学校予以监督。
  新中国成立以后,县人民政府设文教科,后相继改称教育科、宣教组、教育组、教育局,为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境内中小学校均属其统一管理。
  1955年,涵江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政策规定,中学行政、人事、经费等项改为县政府管理。1958年,小学、幼儿园、民办中学、工农业余学校,由公社(镇)管理。1959年,小学按行政区划分14个中心学区。1963年,中小学改由县政府管理。小学校仍划分为中心学区、学区管理。1965年,成立中心学区管理委员会。1969年,中学由人民公社(镇)管理,小学学区,改为生产大队管理。
  1978年,中小学复由县政府管理。涵江建区后,于1986年制订《涵江普通教育事业分级管理的意见》,于1987年12月全面实施。规定区、镇(街)、村分别办学、分工管理的教育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即区负责教师进修学校、完全中学、职业学校、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镇(街)负责初级中学;村负责小学。1993年初,各镇(街)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
  第二节 学校管理
  清末,境内学校由莆田县儒学署管理,后改名为县劝学所,专门管理教育事务。民国初期,中学由省政府教育司管理,小学由劝学公所管理。民国14年(1925年),境内小学按莆田县规划,设立学区,兼作地方初等教育的中心辅导学校。是时,私立中心小学实行校长制,后除校长制外,还设立学校董事会,管理学校大事。民国21年,私立涵中中学始设学校董事会。董事会成员若干人,并互推1人任董事长,其余成员称校董。校董事会职权有推荐校长、审核学校经费、管理学校及维护学校公共财物等。
  新中国成立后,仍沿袭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导、总务两处。中学增设校务委员会、生活指导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1953年,中学又增设政治辅导处。1963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校长多兼党支部书记。
  “文化大革命”初,学校党政机构瘫痪。1968年,工宣队、贫宣队进入中小学,组织“斗、批、改”,促进大联合。1969年,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小学称革命领导小组),设主任(组长)管理学校。1970年,学校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组、教革组、办事组(后称后勤组)。1971年,中学党支部复设,小学以公社学区设党支部。
  1978年,政工组、教革组、后勤组分别改称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小学复设少年先锋队大队部,中学设团委会、学生会,恢复活动。1979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1年,实验小学、中心小学(学区)复设教工支部。1985年,中学、中心小学(学区)建立教工代表大会制。1988年,省重点中学增设保卫科。
  1993~1994年,全区规定区、镇(街)、村三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机构设置以及职责范围,形成区、镇(街)、村三级负责办学网络。
  图26-1 1994年涵江区普通中学学校管理机制示意图
  第三节 教育督导
  一、成立机构
  1984年建区后,涵江区教育局设专管教育督导干部,并由局长负责领导。1991年,涵江区成立普教督导室,编制5人,局长兼任主任,设专干副主任1人。同年5月,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涵江区实施义务教育六项督导评估小组,负责领导普教督导工作。
  二、规划实施
  (一)规划
  1985年,经省、市政府验收合格,涵江区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8年,区政府制订《莆田市涵江区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经区三届人大七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同时制定《涵江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办法》,经区三届人大八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1990年,组织涵江城区实施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1991年,全区全面实施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乡镇和街道根据区制定的规划与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相应成立乡镇和街道教委,由专职干部负责,组织各村(居)和学校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
  (二)实施
  1991~1994年,区政府在国欢、三江口、白塘3个镇分别新建1所初中学校。同时先后集资2621万元,扩大校园面积253亩,新建校园32273平方米,维修校舍40131平方米,重建升旗台31个,新建围墙53388平方米,校门27个,厕所88座,新征“一校一基地”65亩,新置课桌椅14385套,试验(图书)桌柜855张,新购图书72088册,仪器10830件。其间1993年,区财政增拨教育经费226.8万元。1994年,区财政再补拨80万元,添置教育设备仪器。各镇和街道自筹资金投入教育事业建设,其比例超过省定标准,最多的达65%。1993年,全区小学“十配套”(有教室、校门、围墙、厕所、操场、课桌椅、升旗设备、图书室、实验室、教学仪器)合格率为85.4%,中学“十配套”合格率100%。1994年,涵江区经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村村有小学、镇(街)有中学,学校布局合理,复盖率100%。儿童入学率99.7%,巩固率99.9%,小学升初中率92.3%,基本实现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三、督导评估
  1994年,经省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督导复评组综合评定,省教委和省教育督导室共同认定,涵江区实施义务教育六项督导评估工作以870高分达到省优级水平。并荣获乡财政对教育投入项奖励分30分。是年,涵江区政府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实施义务教育先进区称号。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