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扶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55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扶持
分类号: D632
页数: 2
页码: 535-53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涵江区在扶持老区、少数民族和贫困群体方面所做出的工作。在扶持老区方面,政府确认了63个老区基点村,并拨出资金帮助老区基点村群众兴建供水工程、修建村道、桥梁等,同时扶持老区群众发展粮食加工、养殖等产业。在扶持少数民族方面,政府拨出资金扶持双福、都邠两村回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并为少数民族中的困难户进行生活补助。在扶持贫困方面,政府成立脱贫致富领导小组,普查扶持户情况,通过拨出无偿扶贫款、科技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方式帮助扶持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效。这些工作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和担当,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涵江区 民族 民政工作

内容

第一节 扶持老区
  1949年9月前,涵江亦是福建省闽中地区革命活动地之一。1953年,莆田县人民政府确定的老区基点村为63个,其中涵江境内的老区基点村有6个:埭里、洋尾、镇前、镇江、后宫、林柄。1965年12月,莆田县人民委员会确认涵江境内老区群众为66人,其中“五老”4人。1984年10月,涵江区人民政府设立涵江区老革命根据地建设委员会,由副区长任主任,民政局具体负责老区的建设工作。同年,区人民政府拨出资金3万元,帮助洋尾、镇前、镇江和后宫等4个老区基点村群众兴建供水工程。同年,为了解决无依无靠的孤老生活问题,区民政局在新坡村设立光荣院,前期工程已基本完成。1984~1994年,区拨出扶持经费,帮助老区基点村修建村道4条、桥梁2座,建立各种果树基地3个。同时,还扶持老区基点村7户群众建立粮食加工厂和发展养殖业等。
  第二节 扶持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少数民族进行扶持和照顾,以促进少数民族居住地经济的发展。1984年以来,涵江区共拨出资金10万元,扶持双福、都邠两村回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同时,又无偿拨款扶持双福、都邠和显应村少数民族兴建自来水工程、电灌站和桥梁等。1989年,又拨款5000元,为少数民族中“五保户”、贫困户和优抚对象困难户安装自来水和进行生活补助。
  第三节 扶持贫困
  1984年,区人民政府拨出无偿扶贫款9150元,帮助一些扶持户发展饲养业、养殖业和运输业等。1986年7月,成立区脱贫致富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副区长任副组长。经过全面普查,全区有扶持户1175户,7656人,其中与涵江信用社落实“双扶”(扶贫、扶优)对象的有145户,扶持金额4.9万多元。区民政局扶持的134户,金额为“双扶”贴息款6225元。1987年,区民政局开展科技扶贫,举办养殖业培训班3期,使扶持户能掌握一技之长,在较短时间内脱贫。1992~1994年,扶持工作着重放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在后郭、南林、显应和洋中等村建立龙眼和葡萄等果场800多亩。区人民政府还拨出“双扶”资金10万元,安置扶持户30户,180多人。1994年,全区扶持户从原来的1175户,减少至120户;人口从7656人,减少至600人,脱贫率约为92%。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