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福利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5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社会福利事业
分类号: D669.6
页数: 1
页码: 534
摘要: 本文叙述了涵江区历史上以及近现代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情况。明洪武十八年,莆田县修建养济院收养孤老病残,清代和民国时期也有仁慈堂、善育堂、救济院和麻风病人收容所等福利机构设立。1950年代后,政府接办并改名了仁慈堂,创办聋哑学校等福利事业单位。1991年涵江区民政局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筹集资金建立涵江区光荣院。这些措施反映了政府和社会对于福利事业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涵江区 贫困救济 社会救助 福利

内容

明洪武十八年(1348年),莆田县修建养济院,收养包括涵江在内的孤老笃疾之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西班牙籍天主教神父在涵江境内塘北创办仁慈堂,收容婴幼儿100人左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美国籍基督教牧师在铺尾创办善育堂,收容孤儿,后迁至黄石镇。民国31年(1942年),莆田县政府创办莆田县救济院,收容包括涵江在内的流浪汉、乞丐和孤寡残废人等100多人。民国期间,在涵江境内仓前和铺尾设立麻风病人收容所,后者专收女麻风病人。1952年9月,莆田县人民政府接办塘北仁慈堂,改名为涵江生产教养院,收容残废老人等84人。1953年,改名为莆田县残老教养院。接办前,县人民政府曾对仁慈堂进行困难补助。1959~1965年,涵江境内创办莆田聋哑学校等福利事业单位。1991年,涵江区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大力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共筹集福利基金70多万元,兴建涵江区光荣院,院址在涵江新坡村。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