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消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508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消防
分类号: D631.6
页数: 1
页码: 513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30年至1994年涵江区消防工作的情况。
关键词: 消防 涵江区

内容

民国19年(1930年)冬,涵江镇内发生一场特大火灾。鉴于此,当时涵江工商界中有识之士,建议购置消防器材,组建救火机构。民国21年,在保尾街善德堂正式成立涵江救火会。其后,还在孝义街设立分会,义务消防队员有200人左右。因设备简陋,救火用水靠群众肩挑手提,又没有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故“只消不防”。
  涵江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消防工作。1950年,涵江救火会迁到近水源的后坡埕李家祠堂。1965年,再迁至便于进出的保尾街苍头社,消防经费由莆田县地方财政拨款。1958年,义务消防队迁址顶铺街警报台。1959年,公安部颁发《农村人民公社防火措施》,根据“以防为主,以消为辅,全民办消防”的精神,实行民警包街,治保会包片,居民组长包户,轮流值日的消防制度。对火灾事故严格执行“三不放过”的处理原则:失火原因未查清不予放过,群众未受教育不予放过,肇事者未受到应有处理不予放过。“文化大革命”期间,涵江还组织一支80多名女子义务消防队,在莆田县消防运动会上作过出色的表演。1972年,涵江以连续20年(1953~1972年)没有发生火患而先后获省、县无火灾安全镇的称号。
  1981年秋,涵江成立公安系统消防执勤班(部队建制),存在近60年的义务性的民间消防组织涵江救火会完成其历史使命。1986年6月,涵江公安分局成立消防科,专管消防工作。1990年5月,增编为消防中队,人员21人。1987年,全区35个重点单位设有义务消防队;铁灶石油库设立专职消防队。涵江辖区内的工厂、企事业按分布片区分别设立治安消防联防办,每办有消防员3名。1991年6月,实行消防目标岗位工作责任制,以加强消防监督。80年代后,对“三资”企业消防管理,实行主动介入,提前介入,服务上门的方针。但由于各种原因,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1986~1994年,全区共发生火灾39起,死亡9人,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17万元。
  附:重大火灾
  民国19年冬,林寿国讨伐卢兴帮胜利,下令点灯庆祝,衙前街阿奇经营的土产杂货店引发火患,酿成特大火灾。大火由下午4时持续至下半夜2时,烧毁店铺260多爿,民房100多间,损失达百万金。
  1984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六),涵江镇后街发生火灾,烧毁民房95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受灾20多户,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
  1993年9月20日,莆田县木器二厂发生火灾,烧毁该厂办公楼、仓库,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