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民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4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民组织
分类号: D621
页数: 1
页码: 4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江区1927年至1980年农民组织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党务活动 农民组织 涵江区

内容

民国16年(1927年)12月,国民党县党部在涵江镇成立农会,但有名无实,流于形式。民国21年,中共莆田县委在涵江发动秋收斗争,组织赤色农会。民国27年4月,国民党县党部在国欢寺组织囊山乡农会,中共莆田县委利用国民党县党部培训农村干部机会,派员进培训班参加训练,结业后回乡进行抗日宣传,开展减租斗争。
  1949年11月,莆田县农民协会(简称农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境内普遍建立基层农会,其主要任务是依靠雇农、贫农,团结中农及农村中一切反封建积极分子,支持人民政府巩固农村政权,保护农民利益,组织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1951~1952年,境内各级农会在中共涵江区委领导下,发动并组织农民开展剿匪反霸、减租减息、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民主建政、抗美援朝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等工作,取得很大成绩。1953年,中共莆田县委成立农村生产合作部,取代县农会组织。至此,境内3个区级农会和各乡农会撤销。1964年,为了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莆田县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境内公社和各生产大队相应成立贫协组织。“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贫协停止活动。1969年,境内各级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先后建立,各级贫协组织恢复活动,并分别组织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在农村的各中、小学校,进行“斗、批、改”(斗垮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改革所谓教育、文艺和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1980年,境内贫协组织撤销。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